《杠杆收购案例》PPT课件.ppt
杠杆收购案例(一)周正毅收购上海地产,英雄问世、海鸟欲飞、商贸开路、地产为王”这是业界对“上海首富”周正毅,这两年在内地及香港纵横股市,连取四家上市公司的赞言。被周正毅收入囊中的四家公司是:大盈农业(原英雄股份600844.SH)、海鸟发展(原海鸟电子600634.SH)、上海商贸(原盈荣集团1104.HK)、上海地产(原建联通0067.HK)。2003年5月29日,有消息称中银香港17亿贷款的事,周正毅正在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周正毅被协助调查的消息更早前传至沪、港两地,上海地产和上海商贸两只股票爆发性下跌。5月28日,上海地产一度急跌至0.35元,收0.455元,跌20.18%;上海商贸跌了20.97%,收0.245元。到29日,两公司股价再受重挫,上海地产最低报0.4元,再跌了12%,上海商贸则跌13%,报0.23元。5月28日,两家公司因股价急剧波动分别作出澄清公告,称“公司并无任何财政困难”。但是,两家公司又称,分别持有上海地产75%股份和上海商贸74.3%股份的周正毅已经将部份股权分别抵押给了“财务机构以取得银行货款融资。”,上海商贸的公告较清晰地披露了周正毅抵押的股份是181986000股,占总股本的44.1%;周正毅持有的上海地产股份抵押状况在以往公告中可查,他所持有的75%股份在去年5月份收购该公司股权时抵押给了中银香港,以获得22亿的授信额度,而实际贷款额是17亿港元一年期过桥贷款(Bridgeloan)。,这场风波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周正毅与中银香港的渊源,即周正毅收购建联通的资金来源。2002年1月,周正毅透过一家全资拥有的BVI注册公司AngelFieldLimited以6000多万元收购盈荣集团(后改名“上海商贸”),6月20日又再以同在BVI注册公司GlobalTownLimited以17亿元收购建联通(后改名“上海地产”)。,中银国际认为,收购者具备充足财务资源应付收购建议获全面接纳所需。收购者拟以内部资金及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所提供信贷作为收购建议的资金。收购者认为,支付利息及偿还有关信贷不会对建联通(上市公司)业务有任何影响。,据上述参与过建联通收购案后期工作的财务顾问分析,中银国际得出这样的结论,有几个主要依据:建联通的资产状况非常好,账面上的现金约有22亿,加上1个亿的科技项目可出售,现金流达到23亿;大股东和黄和欧洲的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在不断注资,后因大股东想退出套现而考虑售股权,股权结构不分散,便于放贷管理;收购者为私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公司全资拥有者即周正毅本人,“周在内地及香港拥有控制广泛的投资,包括基建项目、污水处理厂、地产、农业、高科技项目、经营各种工业各消费品贸易业务。,在收购要约上,记者看到由建联通的财务顾问新百利公司出示的文件上列明:建联通未经审核经调整资产净值约为23.5亿港元,截止2002年4月30日银行存款及结余为6.75亿,而货币市场基金为15.65亿港元,合共22.4亿港元,占资产净值约95%。,建联通的收购价为每股0.82元,比资产净值0.770港元高出6.49%。一家现金流如此足裕的公司以这样“合适”的价格转让给当时在香港市场默默无闻的周正毅,的确需要相当的眼光加运气。有人提出疑问,中银香港根椐收购“标的公司”的资产状况来放贷,这在“杠杆式收构案”中是符合常规的。,6月3日,上海市政府首次证实周正毅正被调查,并声明,周正毅的问题不是上海查办的,有关部门正在调查。由于事件严重,中央纪律委员会已临时成立工作组,并在上月南下上海,调查“只是刚刚开始”,暗示案件非常复杂,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6月6日,中银香港正式发表声明表示,该行向周正毅全资持有的新农凯公司放款17亿7000万港元,用于收购上海地产股权,现在该行已向香港高等法院声请接管新农凯。声明指出,中银香港于去年六月向周正毅全资持有的新农凯公司提供17亿7000港元的贷款,用于该公司收购香港上市的上海地产公司股权。这项贷款的审批是按有关风险管理程序办理的,贷款发放采取风险规避措施。,到六月五日为止,这笔贷款未偿还本金为7亿4千100万港元。不过,上海地产存放在中银香港的现金约1亿5千300万美元(约11亿9千万港元),以及抵押给中银香港的上海地产股份市值(以五月三十日收盘计)为7亿8千9百万港元。,周正毅的资本游戏玩法如下:并购上市公司注入房地产项目融资建设并进行更大的扩张。而在企业并购的手法上,周正毅所收购的几家上市公司也如出一辙:“闪电收购上市公司,再由上市公司反收购大股东资产,转型重组,出台利好(即注入房地产或高科技等项目),等待配股”。,思考题周正毅为何在短期内能收购上海地产?试分析其风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