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基本知识》PPT课件.ppt
农田杂草及除草剂知识讲 解,农田杂草基本知识除草剂基本知识,基 本 内 容,(一)农田杂草基本知识,农田杂草:是指生长在农田、危害作物的、非人工有意识栽培的野生草本 植物。这不仅指通常人们所说的草,也指生长在栽培作物田中非人们有意识栽培的其它作物,例如,在大豆田中生长的小麦或玉米。,一、农田杂草的概念,(1)与作物争水、争肥、争光、争空间(2)产生抑制物质、阻碍作物生长(3)增加病虫害传播(4)增加生产费用和劳动力(5)毒害人畜(6)降低农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7)妨碍农事操作,加大收割损失(8)影响水利设施,二、农田杂草对作物的危害,1.植物学分类 根据植物系统进行分类,按植物类群等级给 予一定的名称,即界、门、纲、目、科、属、种,例如,稗草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 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稗属,稗草又有变 种稻稗。,三、农田杂草的分类,(1)一年生杂草:指在一年内完成生活史的,一般在春、夏季发芽出 苗,到夏、秋季开花、结果之后死亡。如稗草、狗尾草、苍耳、龙葵、野燕麦、反枝苋等。(2)越年生或二年生杂草:此类杂草需要两年才能完成其生育期,一 般在夏、秋季发芽,以幼苗或根芽越冬,次年夏、秋季开花,结 实后死亡。如益母草、黄花蒿、荠菜等。(3)多年生杂草:可连续生存三年以上,一生中能多次开花、结实;通常第一年只生长不结实,第二年起结实。如车前 草、空心莲子 草。(4)寄生杂草:自身不能制造养分,必须寄生在别的植物上,靠特殊 的吸收器官吸取寄主的养分而生活。,2.根据生物学习性分类,3.根据生态学特性分类 根据农田环境中水分含量的不同,可分为(1)旱田杂草(2)水田杂草4.根据杂草防除需要分类 为制定化学防除杂草的策略,按照除草剂控 制杂草的类别,可以把杂草分为三大类,即禾本 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禾本科,莎草科,阔叶类,叶片长条形 叶脉平行 茎切面为圆形,叶片长条形 叶脉平行 茎切面为三角形,叶片宽阔 叶脉网纹状 茎切面为三角形,1、麦田主要杂草 以看麦娘(包括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另有主要阔叶杂 草如牛繁缕、雀舌草或猪殃殃、大巢菜以及伴生菵草等组成 的群落,主要发生在淮河流域一线以南的稻茬麦田。以野燕麦和阔叶杂草共为优势种的杂草群落类型:其中 阔叶杂草为猪殃殃、粘毛卷耳、波斯婆婆纳等种类为优势种 的杂草群落,主要发生在淮河流域以南地区的旱茬麦田;而 以播娘蒿等阔叶杂草种类为主的杂草群落,发生在淮河流域 以北地区的旱茬麦田。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另有萹蓄、野芥菜和鼬瓣花等杂草。,四、农田杂草的主要种类,小麦田杂草生长规律,油菜田发生的主要杂草可根据农田类型的不 同大致分为稻茬和旱茬油菜田杂草。(1)在稻茬油菜田,发生的主要杂草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棒头草、牛繁缕、雀舌草、稻 槎菜、碎米荠等杂草。(2)在旱茬油菜田,发生的主要杂草有猪殃殃、大巢菜、波斯婆婆纳、粘毛卷耳和野燕麦等。,2、油菜田主要杂草,栽培方式对杂草的发生规律有影响,一般直播油菜在播后7至20天达到第一出草高峰,而移栽油菜在栽后10至25天达到第一出草高峰。免耕地出草早且发生量大。冬油菜区,第一个杂草发生的高峰期一般在10月中旬-11月中旬,持续时间30-40天。这批杂草与油菜幼苗竞争激烈,是形成草害的主体。2月下旬气温开始回升时,一些入土较深的草籽陆续萌发,但数量较少,且此时油菜生长迅速,田间郁闭,此时杂草构不成危害。但是,如果冬前没有进行除草,或者防除效果不好,此时就又是一个杂草发生的高峰期。,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玉米分春玉米和夏玉米。主产区在华北和东北。玉米地主要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反枝 苋、马齿苋、藜、蓼、苘麻、田旋花、苍耳、铁苋菜、苣荬菜和鳢肠等。玉米生长较快,封行早,特别是夏玉米,只有那些比 玉米出苗早或几乎和玉米同时出苗的杂草才对玉米造成严 重的为害。出苗较晚的杂草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3、玉米田主要杂草,蔗田杂草主要有马唐、胜红蓟、牛筋草、香附子、莲子草、白茅、稗、狗牙根、蟋蟀草、狗尾草、飞蓬、艾蒿、辣子草、飞扬草、车前草、空心莲子草、藜、鬼针草、荠菜、千金子、牛毛毡、马齿苋、蓼、苣菜、龙葵等禾本科、菊科、蓼科、藜科、苋科、十字花科、豆科、大戟科、茄科等10余科的近30余种杂草。优势种群有马唐、胜红蓟、白茅、牛筋草、狗牙根、飞蓬、辣子草、香附子、空心莲子草、藜、鬼针草、莲子草等10余种。近年牛筋草、香附子在田间危害已日趋加重。杂草危害主要在每年311月。3月杂草开始萌发,5月下旬至6月透雨下地,出现高峰,6月至9月为杂草生长旺季,4、甘蔗田主要杂草,大蒜田主要杂草有:荠菜、繁缕、牛繁缕、野燕 麦、猪殃殃、蚤缀、灰灰菜、刺儿菜、香附子、田旋花等 一年生恶性杂草。大蒜田用药一般分为播后苗前和苗后用药。播后苗前:封闭式除草苗后:触杀除草。,5、大蒜田主要杂草,主要杂草有28种: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马唐、荩草、酸膜叶蓼、柳叶刺蓼、苍耳、龙葵、鸭踮草、大藜、小藜、猪毛菜、苋菜、铁苋菜、香薷、大蓟、小蓟、苣荬菜、问荆、荠菜、水棘针、茴麻、风花菜、猫耳菜、苦荬菜、菟丝子、香附子、狗牙根。,6、蔬菜田主要杂草,蔬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受蔬菜的栽培措施、管理水平、除草技术以及生长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同一地区,季节不同,田间杂草种类各异。例如在亚热带地区蔬菜田,冬 季杂草为喜凉的牛繁缕、看麦娘、小藜等杂草,而夏秋季则为稗草、马唐和千金子等喜温杂草。2、同一地区,耕作制度不同,蔬菜田杂草也不一致。如广州、上海郊区芥菜 田主要杂草有香附子、田旋花等旱田杂草,而茭白等水生蔬菜田则以异型莎草、千金子等水生杂草为主。,蔬菜田杂草发生规律,3、除华南多作蔬菜区以外,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冬季温室和早春保护地栽培(地膜覆盖),由于局部地区(田块)的气候、湿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原来在夏天出苗的杂草,可提前到春天发生;长江流域的凹头苋、马齿苋也可以在西北、东北寒冷地区出现,因此该类特殊条件下的情况在日益发展,应引起大家注意。4、蔬菜田杂草种群随化学除草技术而变化。,蔬菜田杂草发生规律,除草剂:用来杀死杂草的药剂。除草剂的活性:除草剂的杀草作用。活性 高,用量就低。杀草谱:除草剂的杀草范围。,(二)除草剂基本知识,1、按作用方式分类选择性除草剂:在一定剂量范围、特定时间内能杀死杂 草而对作物无毒害或毒害很低。但选择性是相对的,剂 量过大或在敏感期使用同样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灭生性除草剂:几乎对所有杂草和作物都有毒害作用,主要用于非耕地或作物行间定向喷雾使用,如草甘膦、百草枯。,一、除草剂的分类,触杀性除草剂 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或传导性很差,只能杀死杂草 接触到药剂的部位,未接触药剂的部位不受影响,使用 这类除草剂需均匀喷雾使药滴覆盖杂草全株才能达到较 好的除草效果,如乙羧氟草醚。内吸性除草剂 可以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并经输导组织传导至 其他器官造成杂草死亡,因此防除多年生杂草最好选用 内吸性除草剂,如草甘膦。,2、按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方式分类,A、茎叶处理剂(苗后除草剂)在杂草出苗后使用,对出苗的杂草有效,但大多 数品种不能防除未出土杂草。B、土壤处理剂(分播前处理剂和播后苗前处理剂)在杂草出苗前施用,对未出土的杂草有效,对出 苗杂草活性低或无效,土壤处理剂受外界环境影响大,特别是土壤墒情、有机质含量。如乙草胺、氟乐灵。,3、按使用方法分类,1、除草剂的吸收 A、土壤处理除草剂的吸收:根吸收和幼芽吸收。B、茎叶处理除草剂的吸收:角质层吸收、气孔吸收、质膜吸收。C、剂型对除草剂吸收的影响;2、除草剂的传导 除草剂在植物体内被根、茎、叶吸收后必须在 体内移动才能达到作用部位。,二、除草剂的吸收与传导,(一)阻碍光合作用(二)破坏吸收作用和能量代谢(三)抑制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合成(四)干扰植物激素的作用(五)阻碍营养物质的输送,三、除草剂的杀草原理,1、杂草生育情况、叶龄、株高等2、施药方法3、土壤条件: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量 4、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光照、降雨、风5、选择因素:依照杀草谱、防除对象,正确选用合适的除草剂。6、耕作因素(整地质量)7、播种因素,四、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1、药害产生的原因(1)保管不严、错售错用(2)用于敏感作物(3)在作物敏感期使用(4)药量过多浓度过大(5)施药器械性能不良(6)农药的盲目混用(7)外界环境影响(8)产品质量不过关(9)喷雾器清洗不净(10)土壤残留影响,五、除草剂的药害及预防,(1)注意农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性及敏感时期(2)严格掌握用量和浓度(3)禁止乱混乱用(4)清洗喷雾机具,2、药害的预防,(5)提高使用技术和操作水平 一平:地平整;二均:混匀、打匀;三准:土地面积、药量、施药时间掌握要准;四看:看天气、看土壤、看草情、看苗情;五不:苗弱苗倒不施药;漏水田不施药;水田水浅不足3厘米深或淹住心叶不施药;毒土太干或田土太干不施药;大雨或叶上有露水雨水时某些除草剂不施药。,除草剂混用的优点1、扩大杀草谱 2、提高除草效果3、延长施药适期 4、降低对作物的药害5、减少残留毒性 6、增产作用显著7、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六、除草剂的混用及原则,一、必须了解除草剂的特性(剂型)必须物理、化学性能兼容,混用后不能出现沉淀、分层、凝结现象。二、混用组合 1.必须要增效,有相容性,无药害。2.混用不能有拮抗作用或药害增加。3.杂草种类、发生程度、土壤质地等综合确定。4.混用杀草谱不同,使用方法要一致。5.主要特点相结合,作用机理要不同。,除草剂的混用原则,中国杂草信息系统(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创办)http:/:8013/default.asp中国植物图片数据库百度图片农田杂草识别与防除原色图谱除草剂应用技术与销售大全,参考资料信息,1.混用品种之间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如水解、碱解、酸解或氧化还原 反应等),保证正常药效或增效,也不影响药剂的物理性状。(1)酸性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会产生中和反应,从而降低药效,有些还可能产生药害。(2)多数有机磷杀虫剂不能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混用,粉剂不能 与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混用。(3)混合后乳剂被破坏的农药不能混用。如石硫合剂、砷酸钙等含钙 的农药,不能同乳剂混用,否则,乳剂易被破坏,产生沉淀,从 而降低药效,还会发生药害。(4)杀菌剂不能与微生物农药混用。许多杀菌剂对微生物有杀伤作用,混用易使微生物农药失效。,农药混用的一般原则,2.不同品种混用后,不能对作物产生药害。(1)有机磷杀虫剂不能与敌稗混用,混用后会使水稻产生药害;(2)波尔多液不能与石硫合剂混用,二者混用后,不仅会破坏 两种农药的原有杀菌能力,而且会使作物出现落叶、落果 和灼伤病斑等严重药害症状,因此,使用这两种农药需间 隔30天以上。3.农药混用后不增加毒性,保证对人畜安全。,4.混用要合理。一是品种间搭配合理,如防除大豆田禾本科杂草,单用拿捕净、盖草能即可防除,两者混配,虽然从药剂稳定性上可行,但是既不增效,也未扩大防治范围,没有必要。二是成本合理,农药混用是为了省工省时,提高经济效益,如混用后,追加成本很大,则不宜采用。杀虫剂混用要本着增效、优势互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扩大杀虫谱、降低成本的原则。5.注意农药品种间的拮抗作用,保证混用的效果。总之,混用的农药,也要随配随用,不要存放时间太长,否则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