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肿瘤诊断》PPT课件.ppt
肝脏肿瘤的现代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巨块型肝癌,结节型肝癌,分类:肝脏良性肿瘤:如肝细胞腺瘤,肝错构瘤等 原发性肝癌,如肝细胞癌等 肝脏恶性肿瘤 转移性肝癌,如结肠癌肝转移等 肝脏肿瘤样病变:如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炎性假瘤等,肝脏肿瘤,目前早期确定肝小病变的性质是一大难题,肝脏的一些较小的占位病变,特别是小肝癌(3)与小增生结节的鉴别诊断仍存在一定的难度。,肝脏肿瘤,小肝癌,20071101,肝硬化 小肝癌,肝硬化 小肝癌腹腔镜切除术,20080115,20080328,肝硬化 小肝癌腹腔镜切除术后,20080328,20080115,20071101,20070413,肝硬化 小肝癌,超声造影,小肝癌,CT检查,DSA检查,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少见类型,约占3.258.2%病理上肿瘤细胞与纤维组织在外周和与中央区比例不同 外 周:丰富肿瘤细胞、少数纤维组织 中央区:丰富纤维组织、少量肿瘤细胞,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影像学表现CT(MR)平扫:大多为低密度肿块影 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周围环形强化 静脉期及延时期强化向中央区 充填,周围强化减退 间接征象:肿块周围肝内胆管扩张 合并胆管结石 更易发生肝门区及腹腔淋巴结转移 很少发生门脉癌栓,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肝脓肿,肝透明细胞癌,肝透明细胞癌,CT,USG,MRI,转移性肝癌,肝脏是最容易发生恶性肿瘤转移的脏器之一肝转移瘤的发生率是肝原发肿瘤的20倍至少约有1/3死于肝恶性肿瘤的患者,后被病例证实为肝转移瘤肝转移瘤多见于结肠癌,胃癌,胰腺癌,乳癌和肺癌,转移性肝癌,强化扫描:牛眼征病灶中心低密度坏死区坏死区周围有一圈环状强化影,为血供丰富肿瘤组织环状强化影周围又有一圈低密度影,为受压的肝细胞和肝窦,转移性肝癌,治疗前,治疗后,结肠癌肝转移射频治疗,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肝脏间质性肿瘤,由不同比例的畸形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脂瘤型:脂肪成分70%肌瘤型:脂肪成分10%血管瘤型:主要为畸形血管及平滑肌细胞,脂肪成分较少,影像学上见不到,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摘自放射学实践 2008年2月 第23卷 第2期,肝脂肪瘤,是一种良性间叶性肿瘤,临床罕见。病理起源于肝窦周围内有蓄积脂类能力的肝细胞,完全由成熟的脂肪组织构成,无完整包膜与肝实质相连。女性多见,男女发病率约1:2.32.5。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多为体检时偶然发现。,肝脂肪瘤,影像学表现CT 平扫:低密度,CT值-30Hu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MR表现:T1WI上呈中高、高信号,T2WI上 呈高信号,抑脂序列呈明显的低信号,肝脂肪瘤,摘自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8年2月 第11卷 第1期,肝细胞腺瘤,是一种是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具有恶变可能和出血倾向,好发于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年轻女性,停药后多可自行消退。肝细胞腺瘤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学诊断。,肝细胞腺瘤,影像学表现CT 平扫: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并见增粗迂 曲的供血动脉 静脉期和延迟期迅速地回到等密度,肝细胞腺瘤,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样病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轻年女性,与口服避孕药无关病理特点是病灶中心为星状瘢痕组织,其组成是纤维组织、薄壁小静脉、厚壁肝动脉、增生的小胆管 和淋巴细胞等,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影像学表现CT(MR)平扫:多见于肝游离缘,为等或低密 度肿块病灶 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明显均一强化,但星状 瘢痕表现为更低密度或信号 延时期星状瘢痕表现为稍高或高密度 或高信号 间接征象:动脉期病灶周围可见异常增粗扭曲的 血管影环绕,并有分支进入病灶内,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