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支付基础》PPT课件.ppt
第三章 网络支付基础,网络支付与结算,任课教师:X X,3.1 网络支付的基本理论,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工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作为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特别是internet,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来实现资金的流通和支付。,概念,支撑网络支付的体系是融购物流程、支付与结算工具、安全技术、认证体系、信用体系和金融体系为一体的综合大系统。,3.1 网络支付的基本理论,网络支付体系的基本构成,客户的开户银行,商 家,客 户,认证中心CA,商户的开户银行,电子商务的网络支付体系基本构成可以描述如下图:,3.1 网络支付的基本理论,网络支付的功能:,使用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实现对各方的认证;使用加密技术对业务进行加密;使用消息摘要算法以确认业务的完整性;当交易双方出现异议、纠纷时,保证对业务的不可否认性。,3.1 网络支付的基本理论,网络支付的特征:,网络支付是通过看不见但先进准确的数字流来完成传输;网络支付具有轻便性和低成本性;网络支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一致性;使用网络支付对于保障人身安全也大有益处;网络支付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网络支付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网络支付的支持可使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上升。,3.2 网络支付的支撑网络平台,电话交换网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分组数据交换网EDI网络平台Internet网络平台,一、专用成熟的EDI网络平台,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实现了商业用户间标准格式文件(如订单、票据等)的通信和交换,EDI代表了电子商务真正的开端。EDI系统的三个特点:1.EDI是两个或多个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2.EDI系统中交易的信息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与国际标准;3.数据自动的传输处理不需要人工介入,应用程序自动对它响应。,EDI的工作流程,EDI的工作流程,EDI标准文件,平面文件,二、大众化网络平台internet,Internet网络支付平台并不只包括Internet部分,这个大众化Internet网络支付平台其实有如下三部分组成:Internet+支付网关+银行专用业务网络,二、大众化网络平台internet,支付网关(Payment Gateway)是连接银行专用网络与internet的一组服务器,其主要作用是完成二者之间的通信、协议转换和进行数据加、解密,以保护银行内部网络的安全。支付网关的主要功能有:(1)将internet传来的数据包解密,按照银行系统内部的通信协议将数据重新打包;(2)接收银行系统内部反馈的响应消息,将数据转换为internet传送的数据格式,并对其进行加密;(3)将经过加密的internet数据包转发给相关的商家或客户。,目前EDI与internet有相互结合的发展趋势,即Web_EDI的出现。所谓Web_EDI,就是把EDI系统建立在internet平台上,而不是原来的专用网络,而EDI的运作规则与标准基本不变。Web_EDI大大减少了中小企业实现EDI的费用,拓展了EDI的应用范围,应用方便;Web_EDI在商务运作上是不对称的,商务的一方A实现了web式EDI的信息交换,承担几乎所有实现EDI的费用,另一方B借助A的web站点,与A进行web式EDI交换开展贸易,最终实现贸易的快捷、成本低廉。,3.3 网络支付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模式,基于internet平台的网络支付基础流程,网络支付的基本系统模式,网络支付的模式大体分为类支票电子货币支付系统模式和类现金电子货币支付系统模式。一、类支票电子货币支付系统模式 类支票电子货币支付系统模式是典型的基于电子支票、电子票证汇兑、信用卡、网络银行帐号等方式的网络支付系统模型,支持大、中、小额度的资金支付。涉及三个当事实体:买方、卖方、各自的开户银行,类支票电子货币支付系统模式运作示意图,网络支付的基本系统模式,二、类现金电子货币支付系统模式 现金是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支付工具,有身份匿名和不可追踪的优点。类现金就是类似传统的纸质现金,因此同样具有纸质现金身份匿名和不可追踪的优点。用于较小数额的资金支付与结算。,类现金电子货币支付系统模式运作示意图,3.4 网络支付方式的分类,按开展电子商务的实体性质分类1.BtoC型网络支付方式 主要多用于企业与个人、政府部门与个人、个人与个人进行网络交易时采用的网络支付方式,大多采用信用卡、智能卡、电子现金等方式支付,适用于小金额的网络支付与结算。2.BtoB型网络支付方式 主要多用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部门单位进行网络交易时采用的网络支付方式,大多采用电子支票、电子汇兑系统等方式进行支付,这种支付方式的特点是适合于较大金额的网络交易支付结算。,3.4 网络支付方式的分类,根据电子商务流程中用于网络支付结算的支付数据流内容性质不同分类:1.指令传递型网络支付方式 支付指令是指启动支付的口头或书面命令。支付指令的用户从不真正地拥有货币,而是由他指示金融中介机构替他转拨货币。指令传递型网络支付方式也是这种情况,指的是启动支付与结算的电子化命令,即一串指令数据流。常见的有银行转拨指令支付(含有电子资金转拨EFT、CHIPS、SWIFT等、电子支票、网络银行等)、信用卡支付。,3.4 网络支付方式的分类,2.电子现金传递型网络支付方式(电子货币转拨型)指客户进行网络支付时在网络平台上传递的是具有等价物性质的电子货币本身。客户把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保存在一张卡(比如智能卡)或是硬件中某部分(如:一台PC或一个手机)的支付机制。一旦客户拥有电子货币,他就能够在因特网上把支付款项转拨给另外一方,实现债务的清偿。常见的有智能卡支付、数字现金支付以及一些微支付等。这两种支付方式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比如电子钱包。,3.4 网络支付方式的分类,按网络支付金额的规模分类1.微支付:是在Internet应用中,经常发生一些小额的资金支付,大约少于5美元。2.消费者级网络支付:满足个人消费者和商业(包括企业)部门在经济交往中一般性支付需要的支付服务系统,亦称小额零售支付系统,通常满足价值大约在5到1000美元之间的网络业务支付。常用的支付方式有信用卡、电子现金、小额电子支票、个人网络银行帐号等。3.商业级网络支付:满足一般商业(包括企业)部门之间的电子商务业务支付需要的网络支付服务系统,亦称中大额资金转帐系统,用于价值大于1000美元的网络业务支付。此种支付方式是一个国家网络支付系统的主动脉。常见的支付方式有电子汇兑系统、电子支票等。,一、国外网络支付发展情况,1.小额网络支付方式的发展 第一张信用卡:1951年美国富兰克林国际银行发行。信用卡的发行及使用,为电子货币、电子支付和网络支付结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发展到现在,信用卡网络支付方式也是西方国家应用最广的网络支付结算方式,用信用卡在网络上进行支付已经非常普及,有利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一、国外网络支付发展情况,2.中、大额网络支付发展 这方面主要表现在西方国家网络化的电子支付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美国为例,各大商业银行都建有自己的庞大的电子资金转账系统,此外用于跨行的大额电子资金转账的汇兑系统主要有如下四个:FedWire:联邦储备通信系统,实时处理美国国内中、大额资金的划拨业务,逐笔清算资金;Bankwire:非盈利性的私营的电子汇兑系统,用于成员行之间的电子资金转账。该系统向联邦提供每天的最终清算余额财务报表,用成员行在联邦的资金实现最终的资金清算。CHIPSSWIFT,FedWire,联邦储备通信系统FedWire(Feder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 System)是美国的第一条支付网络,这条通信系统属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所有并由其管理。通过FedWire进行的资金转账过程,是通过联邦储备成员的联邦储备帐户实现的。因此,资金转帐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成员行持有的联邦储备帐户的储备余额水平。通过FedWire结算的资金立即有效并立即可用。这也使FedWire成为美国的任何资金转账(包括来自其他支付网络)实现最终结算的唯一网络系统。FedWire允许白天透支。在转账时,如果支付方在联邦储备帐户中的资金不足,FedWire则向其发出一笔贷款。因此,不管支付方能否同联邦储备银行清算其资金余额,对接受方来说,支付总是最终的。,CHIPS(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的特点(1)允许事先存入付款指示。参加银行除了可在当日调拨资金外,CHIPS还允许参加银行事先将付款指示存入中央计算机系统,等到解付日(Value Date)才将此付款通知传送到收款银行。(2)完善的查询服务功能:由于中央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将每笔资金调拨情况存入文件,因此各参加行的帐务管理员,可随时查询自己银行的每笔支出或存入的金额。(3)自动化程度高:CHIPS设计了一个灵活的记录格式,以方便参与行能进行高效的计算机自动处理。这样,参与行的支付信息可在不同系统之间流动,无需人工干预。比如,CHIPS接受SWIFT的标识码,并可自动地与CHIPS的通用标识码相互参照。,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环球银行电信协会,为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欧洲和北美一些大银行设计的一个能够正确、安全、低成本和快速地传递标准的国际资金调拨信息的系统。SWIFT的目标:在所有金融市场,为其成员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通关服务,以满足成员金融机构及其终端客户的需求。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的外汇交易电文,基本上都是通过SWIFT传输的。SWIFT仅为全球的金融系统提供通信服务,不直接参与资金的转移处理服务。,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环球银行电信协会,SWIFT提供的服务有:1.提供全球性通信服务:196个国家和地区的7457个金融机构都建立了SWIFT网络连接;2.提供接口服务:使用户能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网络存取;3.存储和转发电文服务4.交互信息传送服务5.文件传送服务:用于传送处理批量支付和重复交易的电文;6.电文路由服务:通过SWIFT传输的电文可同时拷贝给第三方,以便能由第三方进行电子资金转账处理;7.具有冗余的通信能力为客户提供通信服务:SWIFT设计能力是每天传输1100万条电文,而当前每日传送500万条电文。,CHIPS系统的运作架构,例:美国境外的某国银行甲(汇款银行)汇一笔美元到美国境外的另一家银行乙(收款银行),利用CHIPS的资金调拨流程。,二、中国网络支付结算发展现状,中国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高,发展很快。Internet、电子商务的发展都是如此。虽然网络支付方式的应用还不尽人意,需要人们观念转变的这样一个过程,需要银行提供更好更可靠的服务,但毕竟在快速发展中。比如前面提到的“三金工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金融信息化和电子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建成8类电子支付结算系统,这些系统的相互配合使用已经构成了我国网络支付结算体系的基础,将大力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和金融电子化信息化建设。,1.同城清算所,在商业贸易中,当支付结算需要涉及多个商业银行时,一般由第三方的同城清算所来处理,以完成同城的跨行支付或异地跨行支付。在完成异地跨行纸质支付交易的处理时,首先经同城清算所进行跨行交换和结算,再送交商业银行内联行系统处理,也就是所谓的“先横后直”(即先跨行后行内)的处理方式。在这种意义上,只存在同城跨行系统和异地行内系统。信誉和流动风险:不允许透支,所以,原则上讲,支付的处理不引起信誉和流动风险。收费:同城清算所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参与者必须共同分担运行成本,费用根据业务量大小按比例分担。,2.全国手工联行系统,系统的参与者:手工联行是一家银行内的转账系统,所以其参与者是同一家银行的各分/支行。处理的交易类型 对于商业银行系统:可以办理贷记和借记支付业务;对于人民银行系统:人民银行各分/支行间资金划拨、国库款项的上缴下拨及划转,商业银行内大额资金(50万元以上)转账。收费:对于手工联合系统的参加者不收手续费,但各银行机构必须支付信汇或电汇的邮电费。,3.全国电子联行系统,系统参与者:人民银行分/支行,以及在人民银行分/支行开设账户的商业银行分行。处理的交易类型:只办理该系统参与者之间的转账业务。业务流程:(1)汇出行(商业银行分/支行)把支付指令提交到(手工或电子方式)当地发报行(人民银行分/支行)。(2)发报行将支付指令经帐务处理(借记汇出行帐户)后送入系统,经卫星通讯链路传输到全国清算总中心。(3)清算总中心(实际作为信息交换中心)将支付指令按收报行分类后,经卫星通讯发送到收报行。(4)收报行接收到支付指令后,按汇入行分类。(5)收报行为每一家汇入行生成支付凭证和清单,送汇入行。,4.电子资金汇兑系统,系统参与者:一家银行所有的分/支行都是其系统内电子汇兑系统的合法参与者。处理的支付类型:既办理贷记也办理借记支付业务。所有的电子汇兑系统都具有树形网络结构。各个商业银行的电子资金汇兑系统都在扩大自己的覆盖范围,力图把尽可能多的分支机构连接入网。,同城清算所系统、电子汇兑系统、电子联行系统在功能上的区别:商业银行的电子汇兑系统主要面向行内资金汇兑业务,同城清算系统可解决本地跨行业务,人民银行的电子联行系统主要用于异城跨行清算。,5.银行卡支付系统,我国的商业银行,均先后建立了各自的地区性和全国性的银行卡授权和支付系统。为促进银行卡的跨行信息交换网络的建立,推动跨行和跨地区的ATM交易和POS交易,从1993年起,全国“金卡工程”12个试点城市开始了跨行的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建设,并于1997年9月全部开通运行。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也于1998年底投入试运行。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的建立和推广应用,将推动我国自助银行系统的发展。发展到现在,以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为代表银行发行的信息卡系列均已开通支持电子商务的网络支付功能。这也是我国目前所有的基于个人或小额支付的网络支付手段里应用最普及的。,6.邮政储蓄和汇兑系统,系统使用者:消费者个人用户;处理的业务类型:信汇和电报汇款;邮局同样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消费者可以从邮政储蓄帐户汇出或汇入资金;各邮局之间的资金结算是通过开设在人民银行的特殊帐户实现的。,7.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是在国家级金融通信网(CNFN)上运行的我国国家级的现代化的支付系统,是集金融支付服务、支付资金清算、金融经营管理和货币政策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系统。集前面所述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商业银行电子汇兑系统等于一身。CNAPS试点工程自1997年6月启动以来,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计算机通信网络已经全部安装调试完毕,正准备进入试运行阶段。CNAPS的大额资金转账系统是支付营业系统的核心,CNAPS将由中央银行拥有和运行。CNAPS建成后,将使我国的电子与网络支付体系建设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为我国跨区域的电子商务网络支付提供了强有利的支撑。,CNAPS的参与者直接参与者:中国人民银行的各级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资金清算账户的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各级分支机构;间接参与者:没有在人民银行开设资金清算账户,而委托直接参与者代理其进行支付清算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开设账户的客户。,7.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的业务应用系统大额实时支付系统HVPS小额批量电子支付系统BEPS银行卡授权系统BCAS政府证券簿记支付系统GSBES金融管理信息系统FMIS国际支付系统IPS,7.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发起行,发报行处理,登录,确认,收报行处理,接收行,分发,确认,全国处理中心处理,传输,确认,传输,确认,业务日志文件,结算账户文件,业务日志文件,业务日志文件,日终对帐文件,排队队列文件,财务统计文件,支付指令,发起人,收款通知,收益人,图 HVPS的异地大额划汇业务处理流程图,8.各商业银行的网络银行系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我国的银行开始建立网络银行系统,为客户提供网络支付和网上银行服务。例如,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等银行,都先后建立了自己的网络银行系统,并为客户提供网络支付服务和网络银行服务。利用网络银行进行支付是到目前为止最新的也可能最有发展潜力的网络支付方式,在国外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国内也正在快速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