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总论》PPT课件.ppt
经济法,主讲:江兆涛,引言:经济法在哪里?经济法就在我们身边,内地部分地税局拒绝提高个税起征点 称软件未更新2011年09月10日 17:20来源:中国广播网,中广网北京9月10日消息(记者周义)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在9月1号开始施行,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不过,最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热线4008000088不断接到电话反映纳税起征点的问题,在河北唐山,天津武清,以及上海、厦门等地,某些地方税务局以软件没有更新为由或者干脆不说明理由按照2000元起征个人所得税。,央行19日晚间宣布,自20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2010年10月20日),三鹿奶粉事件,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9月11日,除甘肃省外,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都有类似案例发生。9月11日晚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9月11日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为对消费者负责,该公司决定立即对该批次奶粉全部召回。,9月13日,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情况发布会上指出,“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故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三鹿牌部分批次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10月31日,经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三鹿集团资产总额为15.61亿元,总负债17.62亿元,净资产-2.01亿元,已资不抵债。12月19日,三鹿集团又借款9.02亿元付给全国奶协,用于支付患病婴幼儿的治疗和赔偿费用。,12月下旬,债权人石家庄商业银行和平西路支行向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对债务人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12月23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三鹿集团破产。2009年1月22日,三鹿系列刑事案件,分别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无极县人民法院等4个基层法院一审宣判。田文华被判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2468.7411万元。,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有关责任人被判刑定罪刑法;对受害者进行损害赔偿民法;企业生产经营中涉及的各种许可、行政罚款等行政法;奶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质量标准管理,三鹿集团破产经济法。,杰士邦本为武汉商标 被控“挂洋头”欺骗消费者 重庆晚报 2011年02月27日03:10打着进口品牌的“杰士邦”安全套被指是国货。25日,广州市天河区法院开庭审理安全套厂商“杰士邦”被控冒充洋货欺骗消费者一案。原告张先生称,“杰士邦”声称为英国品牌,但却是武汉杰士邦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注册的。他认为这种做法对消费者构成欺诈,要求双倍返还购货款共46元,并支付律师费等9315元。,第一编 经济法总论,第一章经济法的概念一、经济法的语源摩莱里1755年自然法典,最先提出“经济法”。德萨米1843年公有法典中为公平分配,使用了“经济法”概念。德国学者莱特在1906年创刊的世界经济年鉴中首先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用来说明与世界经济有关的各种法规。我国于1979年后开始使用这一概念。,二、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一)经济法产生的原因“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败”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市场经济能够有效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无形之手”的调节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般而言,微观的经济体系受经济主体自身和经济规律制约,能够自动修正、平衡和发展。(动物的自愈能力),但是,市场经济发展本身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等内在缺点,当其缺点带给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超过其自身愈合的能力范围,“市场失灵”的现象必然出现。此时政府不能继续囿于“守夜人”角色对经济放任自流,而是必须积极运用合适的手段对经济进行必要的调节与管理,以“有形之手”来弥补“市场失灵”所带来的缺陷,保障经济与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然而,政府也不能万能的,因其自身专业知识或手段的不足会影响其管理经济的效能,而更为严重的是,政府管理经济时所依托的行政权力具有扩张与膨胀的天性,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了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难免会在管理经济时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政府失败”现象也必然会出现。,“一切有权力的人都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法律为权力的存在与运行提供合法性依据,法律同时也应当是规范与制约权力的基本准则与最后防线。为了避免出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败”,政府在管理经济时必须做到依法调节,适度干预,有机结合与发挥“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作用。,(二)催生经济法的直接因素,1、应对战争的需要2、消除经济危机的需要,(三)新经济学思想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与经济法的发展,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以政府干预为基础的就业一般理论及政策措施,与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学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凯恩斯理论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干预,政府开始采用多种方式介入市场活动。,(四)现代经济法产生之初的标志性立法,1、德国1896年5月,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斗争法,就商业竞争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进行规制。1910年,钾矿业法,遏制新设企业进入钾矿业。一战期间,1915年,关于限制契约最高价格的通知;1916年,确保战争时国民粮食措施令,国家集中管理经济。1919年后,根据魏玛共和国社会化计划,颁布卡特尔规章法、煤炭经济法、碳酸钾经济法等经济统制法律。19231933年,德国加强竞争立法。19341945年,为准备战争,德国开始对国家经济的管制。1934年,德国卡特尔变更法和德国强制卡特尔法;德国经济有机建设的法令。,2、美国1887年州际商务法,禁止进行联合经营与订立运输协议。1890年谢尔曼法1914年克莱顿法,明确了哪些行为是无效的。1918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法,规定了权力机关。1933年后的新政立法,金融计划,农业调整计划,全国工业复兴计划,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三、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在国家协调的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1市场监管关系国家进行市场监管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重要内容:反对不正当竞争、反对垄断过程中发生的市场监管关系。例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就是重要的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部门。,2宏观调控关系宏观调控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关系在国家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例如,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4万亿的一揽子计划,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跟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就属于宏观调控关系。,四、经济法的定义,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的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二章 经济法的地位,一、经济法在法的体系中的位置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基本的、重要的法律部门。二、经济法的法域属性一般将经济法划入公法范围。,公法与私法之争,最早由乌尔比安提出,至今没有统一标准三种理论:利益论:以保护国家利益为目的公法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私法主体论:法律关系主体至少一方代表公共权力公法规定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均为私人私法服从论:规定国家、公民、法人之间权力服从关系公法规定公民、法人之间的权利对等关系私法,三、经济法与相关法的关系,一、经济法与民法二、经济法与行政法三、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第三章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一、原则说话或办事所依据的基本法则或标准。二、法律原则:构成法律规则之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准则。例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罪推定;契约自由作用:立法宗旨;执法、司法依据,守法指引,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各种经济法律规范之中的,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1经济法主体利益协调原则2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法定原则主体、行为、后果,四、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作用,1加强经济法的创制和实施,维护经济法制的统一2推动经济法制度的破旧立新,完善经济法制立法宗旨;执法依据;守法指引,第四章 经济法的体系和渊源,第五章 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一、经济法的制定经济法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包括修改或废止)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二、经济法的实施经济法的实施,是指经济法主体实现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包括经济守法、经济执法、经济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