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讯系统》PPT课件.ppt
1,管理資訊系統,任課老師:吳培基(資訊工程系)課本:陳文賢著,資訊管理,東華書局,91年4月初版.(編號1201211)考評:作業/平時成績(30%)、期中考(30%)、期末考(40%)辦公室:實驗大樓 404TEL:(O)分機3506E-mail:Web:http:/cc1.npit.edu.tw/pcwu 或 pcwu課程資料:教學觀摩/管理資訊系統,2,課程大綱,第一章:系統理論第二章:資訊理論略 第三章:管理理論第四章:資訊科技與基礎建設第五章:管理資訊系統第六章:策略運用資訊科技第七章:企業流程再造第八章:知識管理略 第九章:網路經營模式與策略第十章:資訊系統開發與管理略 第十一章:個案討論補充:電子載貨證券,3,序言,1981年 回台灣教書,開始教“管理資訊系統”.1985年著手寫“資訊管理”中文書.本書目的:讓讀者有高科技高概念(High tech high concept).本書課程教材曾用於台大資管所,台大EMBA,台大推廣教育中心資訊管理高階研究班,台大醫院精英班,台北市政府公務班等.本書是“資訊管理首部曲”,後續介紹暫定書名“電子商務/企業e化”(二部曲).,4,作者介紹,陳文賢(Wen-Hsien Chen,Ph.D.)現職台灣大學資管系所教授.1980獲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UC Berkeley)工業工程與作業研究博士學位.20年來見證了資訊科技在管理上應用的發展.,5,第一章 系統理論,THINK-IBM座右銘(1980)I think,therefore I am.我思故我在.Rene Descartes(笛卡爾)(1596-1650).世界級企業即學習思考的企業.張忠謀(1998),6,綱要,1.介紹2.系統定義3.系統成份4.投入,處理,產出5.系統環境6.系統邊界7.開放系統與封閉系統8.系統的回饋9.子系統,10.系統的介面11.動態與靜態系統12.系統效率與結果13.模式略 14.模式譜15.系統方法16.系統的層次,7,一.介紹,系統(system)是一個很通用的名詞,似乎是流行的說法.教育系統,電腦系統,存貨系統,捷運系統一般系統理論(general system theory):提供有用的架構,以描述各種學科理論(不僅是管理學科),及了解許多機構的現象,進而分析其功能.模式(model)是系統的一種表達方式,我們利用模式來研究分析系統.系統分析(system analysis):如何去思考系統問題,如何建立模式,如何找到解決辦法.系統觀念與模式:提供一般系統分析的一個“思考”(thinking)架構.學習型組織-(The Fifth Discipline)就是系統思考.,8,二.系統定義,系統有許多不同的定義,通常的定義:“一些相關的人,事,物,觀念或活動,有其共同的目標,形成一個邏輯性,概念性,或功能性的組合”企業也是一種系統人才,物料,設備,產品,金錢,技術與資訊等各項資源;生產,行銷,研究,人事和財務各種部門;目標:這些部門共同合作以達到創造利潤分享其員工與股東.沒有目的或目標,也不成其系統“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1865)Alice:Would you tell me,please,which way I ought to go from here?Cat:That depends a good deal on where you want to get to.Alice:I dont much care where.Cat:Then it doesnt matter which way you go.,9,三.系統成份,抽象系統(abstract system):觀念與思想的組合,有秩序地安排相關觀念與構想.宗教系統:有秩序地安排神的觀念及人跟神的關係.中國文化系統:孔孟哲學與儒家思想一脈相傳.實體系統(physical system):包括一些可以“看見”的實體,如:人,物料,機器,廠房,產品,鈔票.實體系統有下列四成份:目標(objective):系統要達到的目標.實體(entity):系統中相關的實物,如:人,財,物等.屬性(attribute):系統中實體的性質或觀念.活動(activity):屬性的變化過程.,10,四.投入,處理,產出,系統通常有投入(input),處理(process),產出(output).系統的實體的相互關係與活動,形成一個轉換處理(transformation process),將投入轉換成產出,而達到系統目標.黑箱(black-box):系統的投入和產出已知,但其轉換過程沒有定義.用於資訊系統分析與設計:將已經定義好的模組(module)或暫時不要分析的子系統視為黑箱,可使分析工作更容易些.實際生活中:“黑箱作業”是不好的.系統觀念中:黑箱觀念可使事情簡化.,11,圖1-1 教育系統的投入處理產出,12,五.系統環境,愛因斯坦:“The environment is everything that isnt me.”(除了我以外的所有事物都是環境.)(這個定義太大了!)卻屈曼(Churchman)建議利用二個問題,來決定一個事物是否在系統的環境.這事物對系統目標是否重要?(必須是肯定的,才是系統的環境)系統分析師(或系統決策者)是否能夠影響這事物?(必須是否定的)企業的策略管理,主要是環境偵測(environmental scanning)找出環境中的關鍵變數這些變數是否變動?變動速度多快?是否應計劃行動方案,以應付變動?環境變化程度越大,越需要環境偵測,而需要越高的資訊處理能力.,13,六.系統邊界,系統邊界(boundary)是劃分系統的界線,邊界內是系統的成份,邊界外是系統的環境;邊界可以是有形或無形的.中國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系統越來越大.中間缺少一個重要的系統:“理業”(公司治理,管理企業)應該講:“修身,齊家,理業,治國,平天下”呂氏春秋:“荊人有遺弓者,而不思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子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子則至公矣.”荊人遺之,荊人得之=荊人的系統只有荊國人遺之,人得之=孔子的系統只有人類遺之,得之=老子的系統擴及所有萬物,14,資訊與網路科技使企業系統的邊界變得模糊,有些學者稱為無邊界(borderless)企業內個人之間邊界的模糊(分工=多元化工作)部門之間邊界的模糊(企業流程再造)資訊部門和使用者部門之間邊界的模糊(使用者自建系統或分散處理)企業間組織的模糊(虛擬組織)系統越大(無邊界),邊界模糊,使得系統分析越困難.不同的目標,有不同的邊界,也有不同的環境一般系統分析,還是要把系統封閉起來(closing the system),決定系統和它的環境.,15,七.開放系統與封閉系統,封閉系統(closed system):組織內部有其所需資源,系統不會和其環境或其他系統做交流.與環境的互動很少,其活動均可控制.完全獨立,不受系統以外因素影響,其結果是可預期的,肯定的,理性的,最佳化.如:異動處理系統(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TPS)開放系統(open system):和它的環境有很多互動的關係它接受很多投入來自於環境,也提供產出給環境的其他系統.如:主管資訊系統(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EIS),供應鏈管理系統(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在資訊科技,開放系統的意義:一個軟體可以適應不同的硬體或作業系統(所謂平台)執行.,16,開放系統的特性Kahn事件循環(cycle of event):接受環境的投入,系統加以轉換,變成產出,重複上述循環.負熵(negative entropy):熵是動亂無序,系統能夠自我調整,克服動亂,適應存活,可以成長.回饋機能(feedback mechanisms):負回饋,管理功能的控制.動態平衡(dynamic homeostasis):雖然有動態變化,但系統會維持其平衡穩定狀態.差異化(differentiation):朝向整體的成長,各成份間的差異化功能會增加.相等結果(equifinality):殊途同歸.開放系統是發掘問題,解決問題,不是消除不確定,而是應付不確定,創新和適應外在的變化.,17,八.系統的回饋,通常系統都有回饋(feedback)過程回饋迴路(feedback loop):這些回饋加到系統的投入處理產出.有負回饋(negative feedback),正回饋(positive feedback)之分.,18,負回饋,根據活動處理、產出的結果,來控制新的活動。使系統能自我監督、自我調適,減少系統的偏差,因此稱為控制的(cybernetic).負回饋(控制)步驟:1.根據系統目標,訂出可接受的產出標準.2.設定衡量產出的方法與績效指標(performance index)3.比較實際產出與標準.4.採取改進的行動,19,正回饋,增加系統偏差.有些系統要測試或實驗其忍受變化或風險的程度.物體壓力測試“若是會怎麼樣呢”(what-if)的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管理計劃及決策支援系統的重要特性之一.朝著系統投入處理產出的方向(正向),不斷地加強,修正或擴大.把好的結果,變成更好的結果,把不好的結果,變為更不好.例如:一位程式設計師運用模組化(modular)方法開發系統,先試用在小型專案上成效良好,於是又到較大型專案再試用,一直到所有程式專案都可使用,或者試用失敗.,20,例:網路泡沫,1990末期,新經濟(New Economy),網路經濟(Net Economy)成為熱門學說.網路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ies)或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網路吸引外部成員加入網路的主要因素,是因為該網路的人數或網路成員的屬性,尤其網路人數越多,網路成員價值越大,越容易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網路.網路是大者越大,強者越強,弱者越弱.最後,贏家通吃,贏者全拿(the winner takes all).網路公司(dot-com)追逐這個法則,以賠本(燒錢)的方式,一心要做大,而不考慮收入賺錢,導致2001年的網路泡沫.正回饋:做大=做更大;賠錢=賠更多錢,21,九.子系統,宇宙中充滿各式各樣的系統,每個系統又是另一個較大系統的一部分.較小的系統是較大系統的子系統(subsystem);大系統(母系統)是子系統的環境.圖1-4 企業系統的子系統,22,本位理性,各個子系統有其目標,之間可能相互衝突,這是源自各子系統的本位,稱為本位理性(local rationality).生產部門:提高生產效率,希望少量多樣的大量生產(mass production).行銷部門:為了銷售效果,主張配合顧客需求的大量客製化(mass customization)配合顧客的個別需求製造,成本沒有增加許多,生產數量還是很大.生產與財務部門為了庫存管理,行銷與財務部門為了顧客信用決策,可能存在本位理性.各子系統最佳解的總合,比整體系統求最佳解效果差.,行銷,生產,財務,放寬顧客信用限制,增加銷售,緊縮信用,降低風險,大量生產,大量客製化,增加庫存,避免生產線停工,降低庫存,減少資金成本,圖1-5 本位理性,23,24,十.系統的介面,子系統之間有交互作用,例如,交換投入與產出的物料,能源和資訊.二個子系統相連部份,稱為系統的介面(interface)前一個子系統的產出必須符合一定標準,才能為後一個子系統接受為投入.越嚴格的標準化規定,會使子系統的介面關係越方便.如:插座與插頭.介面可能形成標準(standard),協定(protocol),規格(specification).掌握關鍵介面,就佔有優勢.微軟(Microsoft):DOS及Windows.,25,介面的例子,人與人的介面:人際溝通之語言翻譯,電話,書信,傳真,E-mail.電腦硬體與應用軟體介面:作業系統DOS,Windows,Unix.使用者與電腦的介面:應用軟體,人機介面之操作鍵盤,圖形使用者介面(GUI).網路與網路的介面:路由器(router),網路協定:TCP/IP.使用者與網路的介面:瀏覽器(browser),全球資訊網(WWW),網際網路服務公司(ISP)企業與供應商的介面:訂貨單,電子資料交換(EDI),B2B電子商務(business to business).企業與顧客的介面:通路中間商,廣告促銷,B2C電子商務(business to customer),顧客關係管理(CRM).程式與程式的介面:傳統系統(legacy system)之子系統介面,系統整合(system integration)之中間軟體(middleware).,26,調整技術讓系統介面具有彈性,轉換處理(translation):將一系統的產出,轉換成另一系統適合的投入.寬放資源(slack resources):一個系統的產出,和下一個系統所需的投入,無法完全一致的配合.例如:產出和所需投入數量的不確定.這時需要寬放資源,來維持系統介面的運作.如:保留存貨.但存貨多,成本高.,27,系統劃分,劃分系統是系統分析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但是各子系統的介面也要定義.n 個子系統則有n(n 1)/2介面.子系統越多,介面也越多,定義其介面也越複雜.行銷通路中間商:降低廠商與消費者複雜的介面關係.垂直整合:降低交易成本.系統簡化:重組一些子系統,以期減少系統連結介面的數量.,圖1-7四個子系統的介面製造商與顧客中間商簡化介面垂直整合減少介面,28,29,十一.動態與靜態系統,靜態(static)系統:只限定在一個時間,不研究時間變化對系統有何影響.動態(dynamic)系統:系統因時間變化,而有不同的狀態.可能在一序列的時間下,每個階段有不同的決策,上一個階段的狀態,決策,環境因素,影響下一個階段的狀態.數學模式:靜態:線性規劃(linear programming),整數規劃(integer programming),網路模式(Network model).動態:動態規劃(dynamic programming),決策樹(decision tree),CPM/PERT model,馬可夫鏈(Markov chain),等候理論/排隊模式(queuing model),30,十二.系統效率與效果,如何評估衡量系統的績效效果(effectiveness):做正確的事(Do the right thing.)衡量系統的產出,達成目標的程度.做什麼(what)?效率(efficiency):正確的方法做事(Do things right.)衡量系統如何(效率地)使用投入來達到產出.如何做(how)?以生產系統為例效果:生產正確需要的產品.效率:節省成本,快速生產.很多機構偏向於衡量與控制效率,而較少注重效果.效率的衡量較容易,公式較精確.這種現象經常導致錯誤的效果.,31,十三.模式,在系統方法中,建立模式(model)是一個常用的輔助行動.實際系統通常是錯綜複雜,且不能重複進行試驗.先在建立的模式上,研究出最好或較佳的決策方案,然後再實施於實際的系統.模式:是系統的簡化,抽象化,是系統的一個表達方式,而不利用到系統本身.模式是為了研究系統,將系統中的目標,實體,屬性,活動,投入,處理,產出等關係描述出來.系統簡化的程度不同,所以模式不是唯一的.例如:地圖是實際系統(城市)的一個模式,地圖也有不同程度的簡化.(只有幹道,到大街小巷都有)為了不同的研究,可以有不同的模式,每當有回饋也可能修改模式.圖形,表格,公式,畫板等都是模式.,32,我們通常在模式上工作分析,而不在真實系統上做,因為實際系統上做實驗是很昂貴的.例如,一個工廠經理要解決零件在製造過程中的瓶頸,以降低物料經營的時間和成本.如果在真實系統中,他必須關閉工廠數天,重新安排機器.比較實際的做法是:建立工廠製造模式,而這個模式可以進行“若這樣會如何”(what-if)的模擬.減少搬動設備的支出,避免工廠停工的損失.模式是系統的一個替代,簡化,抽象或模擬,以便說明系統,甚而在模式上找答案以解決實際系統的問題.模特兒英文也是Model,模特兒是服裝購買者的代替(暫時穿衣服),簡化(代替千百人試穿),及模擬(穿出來的樣子).,模式的分類,形象(iconic)模式:表示系統的形狀,如圖1-8a:將機器設備縮小比例,以可移動的方式,進行工廠佈置的試驗.類比(analog)模式:表達系統功能,如圖1-8b:位置檯(location table)以重量表示每個位置的重要性,作為設置倉儲中心或消防站的依據.符號(symbolic)模式:以符號來表達,如圖1-8c,作業員操作的模式,用左手右手圖來表示.,33,圖1-9 模式運用的過程,34,35,十五.系統方法,系統方法(system approach):以比較分析導向,來解決管理問題.關於管理工作的一種思考方法;它提供一個架構,能夠以整體的觀點來探討內部與外在因素.重要的是知道系統的整體性,包括每個系統的投入與產出.要研究或設計一個系統1.確認系統範圍;2.劃分子系統:複雜的系統難以全盤考慮,這是從上到下(top-down)的方法;3.整合各子系統,這是從下到上(bottom-up)的方法.,36,十六.系統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