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科举制度四》PPT课件.ppt

    • 资源ID:5563939       资源大小:267.49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科举制度四》PPT课件.ppt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第四节 科举制度,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科举】,【院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茂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三年之内两次,揭晓称“出案”,第一名:案首,【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为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中央考试,在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考试内容与乡试相同,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放榜之时,正值杏花飘香,故又称杏榜。举人取得“贡士”资格后,方可参加殿试。殿试是天子亲策于廷,被视为“抡才大典”。,【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者区别等第。由唐高宗创制,但尚未成定制,宋代始为常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亲自在大殿上开科取士,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人才,是科举史上第一次殿试,此次殿试规模不大。,四级科举考试表,【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名为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16人。,【状元】,科举考试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得状元称号的又1000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750名。唐代著名的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进士】,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有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刘禹锡、宋之问、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两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及第】,又叫登科,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太学】,中国封建时代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国子监)教授王公贵族子弟。(太学生、国子生),【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校、序、庠、学、国子监】,学校夏称“校”,商称“序”,周称“庠”,都是民间办学的性质。学,太学,国子学,是国家的高等学府;隋朝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设国子、太学、四门、书学、算学等科,主管官称祭酒,学官称博士,入学者称监生。,【贡举、察举、制举】,古时官员向君王荐举人员,泛称贡举,后来“分科”贡举,也称科举。汉代由郡、国考察举荐,经考核合格即授予官职,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秀才)等科,叫察举。除贡举外,皇帝亲自殿试取材,称为制举,也叫制科。,【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金榜题名,

    注意事项

    本文(《科举制度四》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