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简》PPT课件.ppt
第二章 社会化,主要内容:,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 第二节 社会化的因素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一、社会化的定义 二、社会化的历程 三、社会化的内容,一、社会化的定义,个体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人之为人的过程,二、社会化的历程,(一)儿童期的社会化(二)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三)成人期的社会化(四)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内容:1、进一步接受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2、在再生产社会经验、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指改变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的生活目标的过程。其目的是矫枉扶正。“在再社会化的背景中,社会化的过程一般更加集中、更加紧张,其目标是人的改造,而不是人的形成。”,两种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再社会化:,(1)强制性的。这是通过法律等强制手段来实施的再社会化过程。(特别机关和特别途径强迫教化:如让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进少管所、工读学校、进行劳动教养等)(2)非强制性的(主动再社会化)。这类再社会化多是由于社会文化急剧变迁或生活方式陡然改变造成的。(如移民到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后,接受新的文化;补偿教育:夜校、盲校等),三、社会化的内容,(一)政治社会化(二)道德社会化(三)性别角色社会化,(一)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接受被现在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一般社会化的核心。目的:将个体培养成为合格公民 核心: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二)道德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就是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道德(认知、情感、行为):操作测量?,观念、判断,亲社会、攻击性行为,(三)性别角色社会化,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是由社会模塑的。社会认为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一套行为、兴趣和思想方式。,第二节 社会化的因素,一、遗传因素二、社会环境因素(一)社会文化(二)家庭(三)学校(四)同辈群体(五)大众传播媒介,一、遗传因素:生理基础,指个人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不同血缘关系者智力的相关情况(Jenson,1968),血缘关系 智商的相关系数无关系儿童 分开抚养-001 一起抚养 023养父母与养子女 020 堂、表兄弟姐妹 016兄弟姐妹 分开抚养 047 一起抚养 055异卵双生子 异性 049异卵双生子 同性 056同卵双生子 分开抚养 075 一起抚养 087祖父母与孙子女 027父母与子女 050,二、社会环境因素,(一)社会文化(二)家庭(三)学校(四)同辈群体(五)大众传播媒介,(一)社会文化,“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式”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长城、十三陵是文化,诸子百家、二十四史、四库全书,所有的物质和精神产品都是文化)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二)家庭,家庭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家庭生活的某些方式把社会的规范和准则等转交给儿童,使之逐渐社会化。父母对人、对已、对物的态度,往往就是儿童的行为准则。,(三)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成员系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学校教育的特点:1、系统性、目的性、强制性。2、具有独特结构的次级社会群体,是社会的雏形。3、通过教材、教师人格、教育方式、教学活动、学生的各种组织对学生的社会化产生影响。,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罗森塔尔效应,(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1968年,罗森塔尔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时,与学生雅可布以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随机抽取20%的儿童告诉各任课教师说,通过智力测验发现,这些儿童具有潜在的发展可能性。8个月后测试,发现其智商明显提高。这一现象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四)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特点:无计划性;平等性;自愿性;开放性;区别性的价值观;满足社会性需要。(五)大众传播媒介 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网络。,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一、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 二、认知发展论的观点三、社会学习理论 四、正常成熟论,一、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一)弗洛伊德的观点(二)埃里克森的观点,(一)弗洛伊德的观点,S.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主要基石是在梦的解析(1900)和精神分析引论(1917)等著作中提出的潜意识理论和人格三部结构说。涉足群体或曰社会心理学的标志则是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Totem and Tabu)一书。在这部著作中,弗洛伊德借助文化人类学的资料进入了社会心理学,用他的“俄迪浦斯情结”这一核心假设来说明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的起源。,主要观点:,1、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与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2、超我的形成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理想结果是人格的三部分平衡发展)3、强调早期经验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二)埃里克森的观点,1、注重自我的作用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2、认为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 3、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论”及其基本任务 童年和社会 1950,(1)乳儿(0-18月):信任不信任身体舒适和安全感(2)婴儿(18月-3岁):自主怀疑依从和自主(3)学前(4-6岁):主动内疚创造性掌握新任务(4)学龄(6-12岁):勤奋自卑勤奋掌握各项技能(5)青春(12-20岁):同一混乱成为我自己的能力(6)青年(20-24岁):亲密孤独交往和爱的能力(7)成年(25-65岁):繁殖停滞关心下一代、事业(8)老年(65岁以上):完善失望完成人生的感觉,二、认知发展论的观点,(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强调道德品质中的认知成份道德判断。认为儿童道德判断与智力发展是平行的。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二阶段论研究了4-12岁儿童的道德概念。研究方法:两难故事观点:1、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 2、道德判断从效果到动机 3、惩罚方式从笼统到有针对性,(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观点:1、道德判断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2、儿童道德判断力按阶段发展,并有快有慢。3、儿童道德水平的发展虽然不能跨越,但是可以促进。4、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应超越儿童的经验所能理解的范围,同时又要略高于儿童现有水平。研究方法:“两难困境”“海因茨偷药”,1、水平1:前习俗水平,(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结果)考虑个体意愿 阶段1:服从与惩罚定向 阶段2:相对功利定向2、水平2:习俗水平 习俗的规则与服从性道德(主要满足社会期望)考虑他人、群体、社会阶段3:好孩子定向阶段4:权威与维持社会秩序定向,3、水平3:后习俗水平,自我接受的道德原则(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超越习俗(对习俗有更深刻的认识)阶段5:法制观念取向(制度是可以变化,更符合基本的人性)阶段6:价值观念取向(制度变不变都无所谓,还有些内容在习俗之上。EG:公平、正义),三、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观察学习非通过直接经验产生的学习观点:1、个体社会化是后天习得的过程 2、强调榜样的作用 3、关于道德社会化的实验:模仿学习的实验 抗拒诱惑实验 言行一致实验,四、正常成熟论(格塞尔,A.Gesell,1880-1961),成熟是一个由内部因素控制的过程,这种内部机制决定机体发展的方向和模式。环境因素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它并不导致发展的根本进步,只是支持、改变和控制儿童的成长。只有当结构和行为相适应的时候,学习才可能发生。,双生子爬梯实验:,在儿童生理成熟以前的训练对于最终的结果没有多大的作用,成熟是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社会化理论小结:,决定因素(遗传?环境?)研究对象(人格?认知?行为?文化?)方法(思辨分析?观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