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社会保健医学》PPT课件.ppt

    • 资源ID:5563086       资源大小:1.14MB        全文页数:8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保健医学》PPT课件.ppt

    ,第十三章 社会健康保健医学,第一节 老年保健医学,岁以上为老年人-岁,低龄老人-岁,中龄老人-高龄老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岁的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即可称为老龄化社会。,一、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性,我国老龄人口特征1.数量多,增长速度快2.老龄化过程快,来势猛3.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4.地区之间老龄化差距大,我国老龄人口特征,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来势猛,绝对数量大 老龄化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世界平均速度和发达国家速度。我国人口类型从青年型过渡到老年型只用了30多年时间,而发达国家则经历了50100年的时间.法国用了130年,瑞典85年 人口老龄化地区发展不平衡 城市快于农村,沿海快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快于欠发达地区,上海于1979年最早进入老年社会,而宁夏要到2012年才能进入;,我国老龄人口特征,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人口老龄化出现在经济发达阶段;我国是先老后富,我国人口进入老年型时,人均GDP仅仅1000美元 人口老龄化在时间上的不规则性和累进性 实行计划生育前,我国经历了二十多年高生育率时期,此后又经历了二十多年低生育率时期,生育率由长期居高陡然向持续走低转变,造成前后两个时期出生人口比重的不均衡性,从而使人口年龄结构出现明显的不规则性,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经济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在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水平以及性别之间存在差别。社会经济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收入水平方面。老年人的经济收入通常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农村地区尤为严重。经济收入低下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条件、医疗保健等,影响老年人在疾病早期寻求医疗服务,可能使一些可逆的小病拖成大病或慢性病,从而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甚至由于经济上缺乏独立会影响老年人的自尊心和价值观念,影响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健康,文化程度,研究表明,文化程度与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呈负相关,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患病率高。文化程度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可能是低文化素质者就业率低,职业及经济状况差,自我保健与社会参与意识差,致使精神生活空虚,缺乏自我心理调节的方式,从而影响身心健康。我国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文盲、半文盲比例高。上海市19961997年对静安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45.2%为文盲、半文盲。另外,文化程度还存在年龄、性别和地区差异,女性、高龄和农村老人文化程度更低。,家庭与婚姻,家庭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无论社会保障体系多么完善,都无法取代家庭的作用。完整的家庭结构、和睦的家庭气氛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夫妻关系与健康状况关系密切,丧偶给老年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例如,在对903名丧偶老年人的研究中发现,第一年死亡率为12%,第三年达30%,比同年龄未丧偶者死亡率明显增高,社会支持与社会交往,社会支持包括健康时和生活不能自理时的家庭支持和照顾的数量和质量、拥有知心朋友的数量和与朋友交流的程度及社区支持的内容、数量和质量。社会支持不仅能缓解老年人的精神压抑与抑郁,还可以提高生活满意度,对保持老年人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在我国,13.63%的老年人在自我照顾方面有一定困难,需要他人的帮助。有调查表明95.27%的老年人遇到困难由其子女或配偶承担,2.46%向亲友求助,很少向社会求助。这反映出我国的社会保障系统有待完善。从目前来看,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的比例低,只占老年人的13.38%,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诸制度。2000年在北京市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老年人最为担忧的问题当中,占首要地位的是退休后的收入(退休金),其次是健康保障(医疗保险)。退休后的经济收入是老年人在经济上保持一定独立性和家庭中保持一定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二、社区保健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方便性,(一)建立健康档案(二)综合性和连续性服务(三)定期上门,加强综合医疗服务,老年人社会照顾,起源于英国,特色:先福后老1.健康老人:生气勃勃的推进中心;银色人才中心、老人公寓、银色交通工具、退休连续保健社区2.独居虚弱老人:呼叫系统;安全装制3.卧床老人:家政中心服务中心;福利器械4.痴呆老人:日间护理站,三、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老年人生理功能的衰退衰老过程,老年疾病老年化,退行性疾病残疾骨关节疾病癌症临终和死亡,四、老年人的心理特点,1.衰老感2.记忆力减退3.行为改变4.情绪改变5.智力减退6.思想保守、固执与多疑7.死亡感,精神紊乱、脑病,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老年性情感障碍睡眠障碍老年人的护理和照顾独立感的保留,无聊和无用感的预防帮助老人的社区服务老年人谨慎用药的问题,五、老年人保健要点,1.开展老年保健教育,向老人讲清楚,老化是一个渐近过程,不可避免,但注意保健,可延缓衰老,益智益能。2.鼓励老年人参加适合自身的、自己所喜爱的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如下棋、旅游、互访、栽花、钓鱼等。,慢性疾病残疾家庭/社区照顾临终死亡教育,3.要对社区内散居的老年人实行建卡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实施保健措施。4.要特别注意老年人患病的早期症候及危险信号,发现疾病及时送医。5.要帮助老人建立欢愉的家庭生活。,五个“有 所”1)老有所医-医疗保健 2)老有所乐-合法权益 3)老有所学-发展问题 4)老有所为-成就问题 5)老有所养-社会道德问题,第二节 妇女保健,妇女的社区保健要做到以预防为主,以保健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防治结合,进行青春期保健,围婚期保健,孕期保健,围生期保健,产时保健,产褥期保健,哺乳期保健,更年期保健。,影响妇女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地位:社会、家庭、经济、就业、受教育、文化等 经济因素:经济状况与妇女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文化习俗:重男轻女 教育:文盲男女比1:2就业:女性终身就业率低于男性 地域:农村及偏远地区妇女的健康状况差,一、围产期保健,(一)围产期保健定义围产期保健是指妇女分娩前后一定时间内(产前、产时及产后一定时间内)对孕产妇和胎儿所进行的保健工作,其主要内容是防治孕产妇并发症,特别是危害胎儿和新生儿的各种疾病,应用现代化技术和方法对孕产妇和胎婴儿的健康和成长进行监护。围产期的期限是从妇女妊娠满28周至新生儿出生后7足天之内。,一、围产期保健,(二)保健内容1.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2.高危孕妇筛选和管理3.产时保健4.产褥期保健,一、围产期保健,1.孕期保健主要内容包括产前检查和产前访视,孕期卫生(孕期营养)指导和孕期劳动保护。,一、围产期保健,为了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的质量,要抓住五个环节:首先要开展孕早期保健指导;二要系统观察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高危因素进行矫治;三要积极防治孕期并发症(妊娠中毒、贫血等),纠正胎儿异常,矫正胎儿生长发育迟缓,预防早产,过期产,做好高危妊娠的计划分娩;,一、围产期保健,四要提高产科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强产程观察,减少和准确处理难产,对高危产妇做好分娩监护;五要做好高危新生儿的监护和抢救工作。,一、围产期保健,2.高危孕妇筛选和管理常见高危因素: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属高危妊娠:(一)年龄18岁或35岁;(二)有异常孕产史者,如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各种难产及手术产、新生儿死亡、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先天缺陷或遗传性疾病;(三)孕期出血,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四)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五)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如心脏病、肾炎、病毒性肝炎、重度贫血、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风疹病毒)等;,(六)妊娠期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线、同位素、农药、化学毒物、CO中毒及服用对胎儿有害药物;(七)母儿血型不合;(八)早产或过期妊娠;(九)胎盘及脐带异常;(十)胎位异常;(十一)产道异常(包括骨产道及软产道);(十二)多胎妊娠;(十三)羊水过多、过少;(十四)多年不育经治疗受孕者;(十五)曾患或现有生殖器官肿瘤者等。,3.产时保健1.正确掌握产程2.指导教育孕妇3.严格执行操作常规,科学接生4.产程结束,检查有无异常情况,4.产褥期保健预防产后出血 产褥期卫生指导 心理保健,以防治产后心理障碍 母乳喂养指导产后检查和计划生育指导,(三)管理措施1.领导重视2.依靠三级保健3.建立保健卡,二、妇女各期保健,1.青春期保健(1)月经初潮指导(2)营养指导(3)心理卫生指导,2.月经期保健经期卫生指导,不能过性生活。建卡管理,3.围婚期保健(1)婚前检查(2)婚前保健指导(3)优生及计划生育指导,4.孕期保健(1)登记与建卡(2)访视与检查(3)孕期访视与检查内容,登记与建卡,1.早发现,早检查,早确诊2.避免乱服药3.避免接触有害物质4.避免病毒感染5.指导孕期卫生和饮食营养,下列孕妇可能生“怪胎”1.孕早期发高热的 2.经常接触猫狗的3.浓妆艳抹的4.精神紧张的 5.饮酒的6.吃霉变食物的,孕妇应避免使用以下药物:抗生素类最常见的有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制霉菌素、多黏菌素E、多黏菌毒B、万古霉素、磺胺类、利福平、雷米封等应禁止使用。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非那西汀,孕妇用后很可能造成胎儿的骨骼畸形,神经系统或肾脏畸形,有的导致新生儿溶血、头部血肿等出血倾向。,镇静安眠药如安定,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眠尔通致胎儿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巴比妥类引起指趾短小。激素类如雌激素,造成上肢短缺,女婴阴道腺病,男婴女性化;孕激素可造成女婴男性化,男婴尿道下裂;考的松可致无脑儿、兔唇腭裂、低体重畸形;甲状腺素也可致畸形。,降糖药如优降糖、达美康、甲苯磺丁脲等可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维生素A可破坏胎儿软骨细胞,导致骨骼畸形、指趾畸形、腭裂、眼畸形、脑畸形;维生素D使胎儿血钙增高,导致胎儿智力发育低下。据报道,孕期内大量服用维生素、B也可致畸胎。,孕妇禁吃的食物:1、螃蟹 2、甲鱼 3、薏米 4、马齿苋,(2)访视与检查孕3个月每月一次,孕7个月每两周一次,孕9个月每周一次,5.产时保健1.正确掌握产程2.指导教育孕妇3.严格执行操作常规,科学接生4.产程结束,检查有无异常情况,6.产褥期保健产伤 感染 心理障碍-产后抑郁症,7.哺乳期保健(1)乳房检查(2)营养(3)哺乳期用药(4)休息与劳动,8.更年期保健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或其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更年期的生理变化 第一,卵巢开始退化萎缩。第二,月经发生变化 第三,生殖器官开始萎缩。第四,第二性征发生变化。,更年期的心理变化心烦意乱、情绪容易波动、激动易怒睡眠障碍亦颇为突出失眠、早醒、多梦、梦魇、甚至彻夜辗转反侧,加重心理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精力和体力不支,从事家务力不从心,思维能力减弱等,更年期的保健要求:.宣传教育,为更年期妇女创造良好的环境.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早发现问题.治疗好转的病人定期随访,第三节 儿童保健医学,一、新生儿保健1.保暖2.喂养-母乳喂养3.预防感染4.预防接种5.新生儿访视,新生儿访视内容:(1)观察:面部及全身皮肤颜色(2)询问:分娩情况,哭声大小,四肢活动情况,吃奶,睡眠及大小便(3)检查:体温你、体重、脐带是否脱落、出血(4)宣传:母乳喂养、科学育儿、常见病防治及计划生育,二、婴儿保健,(一)喂养方法1.母乳喂养7点理由:1)营养均衡,易于吸收;2)含多种免疫球蛋白,增强抗病力;3)生理食物,不易过敏;4)方便、经济、卫生、温度适宜;5)增进母婴感情;6)对乳母有利:子宫恢复、避孕;7)几乎无菌。,母乳禁忌:传染病、精神病、严重心肾疾病或消耗性疾病、感冒发热、患乳腺炎时。最佳戒奶时机:812个月,春秋天气较凉爽时。如何完成母乳喂养:树立信心、尽早开奶、渐成规律、喂哺方法、哺乳姿势。,2.人工喂养定义:以代乳品代替母喂养乳的方法注意点:定时、试温代乳品种类:鲜牛奶、全脂奶粉、人乳化奶粉、淡蒸奶粉、鲜羊奶、其他不含奶的代乳品(大米、小麦或其他谷类磨粉煮成糊加糖)牛奶调配法:6月前、每天量小于1000ml。,3.混合喂养定义:母乳不足或不能全部母乳喂养。补授法、代授法。添加辅食:补充营养、增强消化功能、为断奶作准备。添加原则:一种到多种、少量到多量、稀到浓、细到粗、健康时逐渐添加。添加顺序:汁、泥、碎片,三、婴幼儿保健,(一)膳食讲究营养,忌生硬、粗燥的食物。花式品种多色香味俱全碎、软、烂,(二)生活1.睡眠2.活动3.培养良好卫生习惯,预防接种,及时、足量、全程进行预防接种,孩子就能获得对传染病的免疫力。,生理问题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脱水病生长低下肠套叠婴儿湿疹耳聋幼儿急疹,心理社会问题身体心理社交的正常发育计划免疫普查为家长咨询营养喂养问题高危儿童婴儿虐待问题母亲精神抑郁,婴儿期,学龄前期,生理问题病毒感染、疹病过敏胃肠炎鼻腔异物、扁桃体炎呼吸道感染、哮喘贫血、白血病皮肤疾病耳部感染,听力障碍,耳道异物斜视,弱视,视力障碍;语言障碍惊厥,脑膜炎,脑瘫;事故,创伤,烧烫伤,中毒各种传染病,心理社会问题发育评估定期健康检查预防接种发育/智力低下,行为障碍暴怒脾气,感觉统合失调、多动症残疾儿童康复;孤儿,独生子女,患孤独症儿童家庭事故预防,外伤、传染病、生活行为养成,学龄期(5-13岁),生理问题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病口腔疾病阑尾炎咽炎,扁桃体炎,呼吸道疾病,呼吸道异物;风湿热,心肌炎;白血病,出血性疾病;遗尿,泌尿系感染,肾炎,肾病皮肤病;癫痫,偏头痛,抽搐和痉挛;骨软骨炎,扭伤,拉伤,骨折,软组织损伤,心理社会问题 生理、心理、社会上的正常发育;预防保健、定期检查;营养咨询;行为障碍,校内问题;恐学症;各种学习困难;少年犯罪,家庭内/校内行为障碍社区内帮助行为障碍/学习困难儿童的设施,孩子生理、心理、行为问题;夫妻关系重塑,青春期(14-18岁),生理问题肥胖症,体重不足青春期早熟生理发育迟滞少年糖尿病甲肝,乙肝,囊虫病鼻衄闭经,遗精,早泄痤疮和皮肤病,脊柱侧弯等姿势问题,心理社会问题青春期卫生问题行为/人格障碍;酗酒、吸烟、吸毒,抑郁症,自杀企图神经性厌食症;考试压力性问题/性教育个人危机及干预家庭关系交通、体育事故预防社区青少年问题,性、伤害、行为/人格障碍,儿童感染性疾病,1.呼吸道感染2.消化道感染3.传染性疾病 4.寄生虫病,儿童非感染性疾病及健康问题,肥胖问题:1.进行儿童肥胖筛查 2.提供给父母理想体重的概念 3.提供合理饮食及运动的方法营养不良问题:教育儿童纠正偏食挑食的习惯,口腔卫生不良问题:1.预防乳牙龋 2.刷牙 3.控制糖的摄入 4.改善易感牙齿视力问题:1.帮助小儿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2.教给小儿视力保健方法 3.定期检查视力,儿童社会心理问题及疾病,自闭症儿童进行一对一治疗、游戏、行为矫正 多动儿1.对患儿进行有利于脑部发展的综合训练 2.重建儿童自信心和自尊心 3.矫正不良行为 儿童受虐待及忽视介绍儿童到相应的福利院及保健机构,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婴儿期:早期小儿尚无运动能力,意外伤害较少 防跌伤,防烫伤等幼儿期:能独立行走探索家中的环境 防跌倒,防误食,防用火用电学龄前期:进入幼儿园,独自面对外界世界 防丢失,防意外伤害学龄期:进入小学,有强烈的自尊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加强安全教育,防车祸及心理问题出现,三、社会卫生保健与健康教育社会卫生保健:三级预防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保健 学校健康教育,第四节 残疾人社会医学,概述 残疾人的社会卫生问题残疾人的社会保健,一、概述,残疾(disability)指人的身心功能缺陷,包括程度不同的肢体残缺、活动障碍、体内器官功能不全、精神情况和行为异常、智能缺陷等,残疾的分类缺损(impairment)指由于损伤、疾病或发育上的缺陷,造成身体组织或功能不同程度的缺损,身体、精神和智力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对独立生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生活上仍能自理。器官水平上的障碍 残疾(disabilities)当缺损严重至不能独立进行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动(如穿衣、洗漱、进食、行动、语言交流)。以功能为导向的概念 残障(handicaps)由于残疾程度严重,心身功能严重障碍,不但个人生活不能自理,而且影响到参加社会活动和工作。社会学的概念,二、残疾人的社会医学问题,年龄构成 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2%,而残疾人中老年人口占到39.7%。我国残疾儿童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6%,残疾人中15岁以下的儿童占15.8%,同欧美、日本相比,我国老年及儿童残疾人比例偏高,我国目前6000多万残疾人:听力言语残疾2057万人,视力残疾877万人,智力残 疾1182万人,肢体残疾877万人,精神残疾225万人,多重及其他残疾782万人 1987年残疾人抽样调查:男性占50.03%,女性占49.97%;015岁儿童少年15.83%,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66%;60岁以上残疾老年人39.72%与全国人口相比,残疾儿童少年的比例偏低,残疾 老 年人比例偏高,这主要是因为许多残疾人在青壮年致残和随年龄增长人体机能衰退造成许多 老年人成为残疾人。市镇残疾人25.47%,住在乡村的占74.53%,城乡比1:3 残疾人就业率为80%盲童、聋童、弱智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为77.2%979万贫困残疾人尚未解决温饱,文化程度构成 2000年我国总人口文盲率已下降到了7%左右,而残疾人的文盲率则高达84%,其中盲人的文盲率为78.87%,智残人的文盲率为70%。而且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尚有大量的适龄残疾儿童未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经济来源及就业情况 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1659岁的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城镇就业率为50.6%,农村就业率为60.5%。近十年来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829万农村贫困残疾人得到扶持,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269万城乡特困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数据报道,截止2001年底,我国残疾人就业率已提高到82.3%,家庭与婚姻 由于残疾人的特殊性,他们的婚恋、生育、家庭生活,都较健全人更为困难,残疾人地区分布特征 残疾人在农村多于城市,城镇与农村的残疾人数之比约为1:3;贫困地区比发达地区多;计划生育工作差的地方多;地方病流行区多,三、残疾人的社会保健,残疾人保健的目标和策略 在卫生部门内外,通过采取减少缺损发生的各种措施来预防残疾 根据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积极开展康复治疗,残疾人的预防措施,一级预防 其目的在于减少各种缺损的发生 二级预防 其目的在于限制或逆转由缺损造 成的伤残 三级预防 其目的在于防止伤残转变为残障,或者减少残疾的影响,一级预防,(1)预防接种(2)科普教育(3)重视安全(4)优生优育(5)老年保健(6)改善环境,(7)控制药物的副作用(8)体育锻炼(9)精神卫生,二级预防,(1)早期发现(2)早期治疗(3)预防并发症(4)重视心理治疗和社会医学工作,三级预防,(1)功能性康复医疗(2)日常生活活动训练(3)开展社区康复(4)心理康复指导(5)改善社会环境,残疾人康复服务 专业康复 家庭康复 社区康复 社会康复,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保健医学》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