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性真菌》PPT课件.ppt
病原性真菌(第二十五章 P418-438),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铁丽,目 的,掌握深部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鉴定了解浅部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鉴定,真菌的基本特性,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属于真菌界。有典型的细胞核,不含叶绿素,以腐生或寄生方式摄取营养,单细胞或多细胞,行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真菌的基本结构与形态,菌丝:成熟的孢子在基质上产生的管状结构。菌丝体:许多菌丝交织成团。孢子:是真菌的繁殖器官。,真菌的分类(I),按菌落形态分 霉菌:多细胞,产生菌丝和孢子,“丝状菌落”酵母:单细胞,“乳酪样菌落”双相真菌:菌落形态受环境因素影响,真菌的分类(II),按致病性分 致病性真菌:如申克孢子丝菌、荚膜组织孢浆菌、粗球孢子菌等。条件致病性真菌:如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等。,真菌的分类(III),按感染部位分 浅部真菌:主要侵犯皮肤、指(趾)甲、毛发。深部真菌:主要侵犯深部组织、内脏及全身。,真菌的检验方法,直接镜检 染色/不染色,10-20%KOH处理 分离培养 选择培养基(高糖,低pH),培养条件(温度、湿度)生化试验 同化发酵试验,牛乳分解试验,脲酶试验等 动物实验 确定真菌的致病性 核酸检测 主要用于疑难、变异菌株的早期诊断 毒素检测 检测食品、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浅部感染真菌,表面感染真菌皮肤癣真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一)表面感染真菌,代表菌:糠秕马拉色菌 嗜脂性酵母样菌 所致疾病:侵犯皮肤角质层,导致汗斑(花斑癣)微生物检验:(一)直接显微镜检查 透明胶带粘贴取材:厚壁孢子,粗短菌丝(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373天生长,20天菌落约10mm,乳酪色酵母样菌,(二)皮肤癣真菌,主要菌属: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小孢子癣菌属 20余个种对人类致病 微生物检验:(一)直接显微镜检查 处理:皮屑(10%KOH制成湿片)指甲(25%KOH处理)镜检:分支的菌丝,成链的孢子(二)分离培养 沙氏琼脂,25培养4周,(三)皮下组织真菌感染,主要菌属 着色真菌:裴氏着色真菌、卡氏枝孢霉等 引起病损皮肤变黑、化脓、结痂 孢子丝菌(二相真菌):申克孢子丝菌 孢子丝菌病微生物检验(一)直接显微镜检 着色真菌:短粗分隔的菌丝,分生孢子 孢子丝菌:霉菌型,组织型(卵圆形或梭形孢子)(二)分离培养 沙氏琼脂10-14天,深部感染真菌,假丝酵母菌(念珠菌):81个种,其中11个种对人有致病性:隐球菌:17个种7个变种,仅新型隐球菌及其变种对人有致病性 曲菌:900余种,其中10个种对人有致病性 毛霉目真菌:根霉属,梨头霉属,毛霉属,根毛霉属等 组织孢浆菌:组织孢浆菌,组织孢浆菌杜波变种 卡氏肺孢菌(卡氏肺曩虫),(一)假丝酵母菌,主要种:白色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等所致疾病:肠炎、肺炎、尿道炎、阴道炎、败血症等微生物检验:(一)直接镜检(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芽管形成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糖同化/发酵试验(三)血清学诊断,主要鉴定试验(I),芽管形成试验:假丝酵母菌接种到0.5ml人或动物血清中,37培养1-4小时,镜检芽管形成情况。厚膜孢子形成试验:假丝酵母菌接种到玉米粉琼脂中,27培养1-2天,镜检厚膜孢子形成试验。,主要鉴定试验(II),糖同化发酵试验:P426 酵母菌能发酵某种糖,一定能同化该糖TZC还原试验 含0.05%g/L氯化三苯四氮唑的培养基上菌落颜色 白色假丝酵母菌无色;热带假丝酵母菌红色,主要鉴定试验(III),酵母菌显色培养法 利用培养基上特殊的显色物质鉴定念珠菌商品:CHROMagar Candida 培养基(柯玛嘉)培养24-48小时观察菌落 白色假丝酵母菌-绿色、翠绿色(直径约2mm)热带假丝酵母菌-蓝灰色,铁蓝色(直径约1.5mm)克柔假丝酵母菌-粉红色(模糊,有微毛,直径约4-5mm)光滑假丝酵母菌-紫色(直径约2mm)其它假丝酵母菌-白色等能准确鉴定95%以上的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85%以上的光滑假丝酵母菌。,(二)隐球菌,致病菌种:新型隐球菌及其变种侵入途径:呼吸道好发部位:肺、脑、脑膜;皮肤、骨、关节好发人群: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AIDS等),微生物检验,新型隐球菌:四个血清型分离培养:病原性隐球菌37和25均生长;非病原性隐球菌37不生长墨汁负染色镜检:阳性(可见菌体外宽厚荚膜)靛氧化酶试验:阳性尿素酶试验:阳性糖同化发酵试验:同化纤维二糖、肌醇;不发酵糖,(三)曲 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为条件致病性真菌 利:酿酒造酱 生产有机酸、酶制剂、抗生素 弊:食物、药物霉变 曲霉直接感染或变态反应 毒素致食物中毒 致癌,微生物检验(一)直接显微镜检查 分枝菌丝,粗分生孢子,顶端小分生孢子(二)血清中曲霉抗原、抗体检测(三)分离培养 接种沙氏琼脂,形成毛状菌落,(四)毛霉目真菌,所致感染:鼻黏膜,肺,胃肠道,皮肤 引起全身播散,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 微生物检验(一)直接镜检:20%KOH制成湿片镜检 粗大菌丝,无隔或少数分隔(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沙氏琼脂生长快,菌落棉花状、白色,逐渐变深(三)血清学诊断,(五)组织孢浆菌,两个种:组织孢浆菌,组织孢浆菌杜波变种所致疾病:组织孢浆菌病 原发急性型组织孢浆菌病,慢性空洞型,严重播散型易感人群:淋巴瘤,白血病,霍奇金病,AIDS,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者,微生物特性 双相型真菌 25菌丝体,37酵母型 荚膜组织孢浆菌 杜波组织孢浆菌形态 卵圆形 芽生孢子 有荚膜 圆形 薄壁芽生孢子脲酶试验 阳性 阴性明胶液化试验 阴性 阳性(24-96h),肝组织胞浆菌包囊镜下,肺组织胞浆菌包囊镜下,(六)卡氏肺胞菌(卡氏肺孢子虫),分 类早期属于原虫 抗原虫药物有效 有包囊、滋养体两种形态近年归属真菌 其线粒体的16s和5 s核糖体RNA的核酸序列 与真菌同源性好 染色特性似真菌 抗真菌药物对其无效,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条件致病菌健康人体内多为隐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体内繁殖扩散肺炎类型 流行型:浆细胞浸润为主(早产儿,营养不良婴幼儿)散发型: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免疫缺陷者),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 包囊:感染型;滋养体:繁殖型微生物检验 病人标本直接镜检 病人血清中卡氏肺胞菌抗原检测 核酸检测:扩增线粒体中特异的核酸片段 抗体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卡氏肺胞菌荧光染色,卡氏肺胞菌组织银染,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