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MP新理念及无菌药品相关技术介绍.ppt
新版GMP新理念,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审评中心张 华2010年11月13日,2,2,新版GMP新理念介绍,3,3,1998,1992,1988,1984,1982,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制定了我国第一部行业性GMP,国家医药管理局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部门颁布的GMP,卫生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法定的GMP,卫生部修订了GMP,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再次修订了GMP,1.中国GMP的历史,4,4,2、中国现行GMP介绍,98版GMP框架,5,5,3、中国GMP与国外GMP的差距,中外GMP篇幅比较,上述表中数据足以说明,我国GMP在管理各个方面的要求阐述不够详细,软件不足,显而易见,6,6,3、中国GMP与国外GMP的差距,7,7,3、中国GMP与国外GMP的差距,无菌药品生产厂房的洁净度要求偏低,8,8,4、中国GMP修订的思路和进展,GMP修订的必要性,9,9,4、中国GMP修订的思路和进展,GMP修订的必要性,10,10,4、中国GMP修订的思路和进展,GMP修订的指导思想,11,11,GMP修订的指导思想,在98版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与提升;结合目前制药工业发展的技术水平;突出制药生产过程的关键要素和环节;纠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形式化的理解。,11,12,12,12,符合要求,有效运行持续改善,追求卓越,GMP执行水平,GMP意识正确的能力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方法,13,13,4、中国GMP修订的思路和进展,尽量达到国际标准满足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现实需要适应国家药品发展战略提升药品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确保公众用药安全,结构严谨责权分明概念定义清晰语言平实易懂注重科学性强调指导性,GMP修订的原则,14,14,4、中国GMP修订的思路和进展,借鉴国际监管经验大量引用和借鉴了国际上的先进监管经验,因为它们是许多国家和地区药品监管经验教训的结晶,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应当汲取和分享 汲取药害事件的教训制定出针对我国国情的条款要求 注重科学性 明确药品生产企业可以采用经过验证的替代方法,达到不低于本规范规定的质量保证水平既达到鼓励技术进步,又明确了方法多样性的认可条件,力求避免教条机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GMP修订采取的具体措施,15,15,4、中国GMP修订的思路和进展,注重法规的协调匹配如GMP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召回管理办法、药典、血浆检疫期管理规定等的协调匹配 吸纳国际标准原则是确保药品生产安全国际先进GMP标准中,凡不采纳将危及药品生产安全的,就予以采纳,否则,就依国情决定是否采纳或采纳时加以变通,GMP修订采取的具体措施,16,16,4、中国GMP修订的思路和进展,2005年国内外GMP标准对比调研回顾了我国实施GMP的情况详细阐述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GMP现状与特点对我国GMP修订的指导思想、参照体系、GMP的框架和具体内容提出了建议,GMP修订的准备,17,17,4、中国GMP修订的思路和进展,日本,欧盟,美国FDA,WHO,参照体系的选择,自从ICH建立后,出台了许多政策,但仍与我们的格式及内容不一致,法规体系与我国不同,仿效欧盟,与我国类似,18,18,4、中国GMP修订的思路和进展,拟定的新版GMP框架,19,19,4、中国GMP修订的思路和进展,GMP基本要求五个附录无菌药品生物制品 中药制剂 原料药血液制品(新增)修订重点GMP基本要求、无菌药品附录 三个附录不修订中药饮片 放射性药品 医用气体,主要修订内容,20,20,新版GMP的“旧”与“新”,GMP的控制目标未变GMP的控制范围未变GMP的控制原理未变,GMP的实施方法的更新GMP的实施要求的更新GMP的控制结果的更新,21,21,1,2,3,4,5,4、中国GMP修订的思路和进展,强调了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强调了执行GMP的基础是诚实守信,强调了药品生产与药品注册及上市后监管的联系,重点细化了软件要求,弥补了98版GMP的不足,强化了文件管理,增大了违规难度,新版GMP主要特点,22,22,新版GMP的主要特点,强调了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强调系统性和流程性强调文件化的质量保证体系各个关键环节的基本要求强调验证是质量保证系统的基础验证要求贯穿各个章节强调风险控制是各个关键环节的控制目标各章节的原则制定,22,23,23,6,7,8,9,10,4、中国GMP修订的思路和进展,继承了98版GMP,吸纳了当前监管经验,突出了GMP把握的基本原则,注重科学评估复杂多变的情况,吸纳了国际GMP先进标准,同时兼顾国情,引入或明确了一些概念,增加了术语一章,去掉了附则一章,新版GMP主要特点,24,24,4、中国GMP修订的思路和进展,既体现了我国药品生产特色与监管特色,也达到了目前国际水准,在高度上与国际通行的GMP水准相当 大致相当于WHO和欧盟GMP标准 在广度上满足了当前我国监管需要 能够反映我国对化学药品、生物制品、血液制品、中药制剂、原料药等药品的生产质量管理水平,新版GMP的技术水准评估,25,25,4、中国GMP修订的思路和进展,新版GMP的影响评估,能够满足药品生产安全的现实需要,能够满足药品出口国际认可的需要,有利于加入PIC/S等国际组织,无菌药品生产涉及硬件改造,非无菌药品生产基本不涉及硬件改造,26,26,4、中国GMP修订的思路和进展,新版GMP修订进展情况,2006.9,2009.9.23,2009.12.7,2011.2,27,27,GMP的核心控制内容(1),生产工艺的实现生产工艺、工艺验证、批生产记录与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管理的实现内部供应链的建立与运行公用系统的可靠运行设备稳定、可靠的运行有序的生产计划体系系统的工艺技术转移管理,28,28,GMP的核心控制内容(2),污染与交叉污染的控制设备清洗、存放与使用的方法清洁程序的验证质量控制结果的一致性和重现性质量标准的建立与方法学验证实验室控制持续管理的质量保证机制的建立与有效运行全员参与的GMP工作氛围建立有效的员工质量教育体系的建立生产运作系统的绩效测量与控制质量保证参与的质量体系运作模式,29,29,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实施GMP的目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风险管理持续稳定持续改进与无菌药品相关的新要求实施GMP应基于科学和风险,30,30,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实施GMP的目的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合格的药品适用于预定用途符合注册批准要求和质量标准最大限度减少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31,31,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责任明确具体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质量管理的要求全面细与注册要求、药典、上市后监管要求的联系紧密将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的监管要求贯彻始终,32,32,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质量风险管理定义 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对药品质量风险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的系统过程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应根据科学知识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评估应与最终保护患者的目标相关联质量风险管理过程的深入程度、形式和文件,应与风险的级别相适应,33,33,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质量风险管理质量风险管理适用的范围可应用于药品质量的不同领域原料药制剂生物制品生物技术产品涉及整个生命周期研发生产销售现场检查和资料提交/审核过程(包括药品、生物制品和生物技术产品的原料、溶剂、辅料、包装和标签的使用),34,34,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风险要素,35,35,风险及可检测性的相关性,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36,36,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启动质量风险管理程序,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减小,风险接受,质量风险过程结果/输出,审核事件,风险沟通,风险管理工具,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审核,不可接受,典型质量风险管理程序图,37,37,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开发 生产 发运 患者,好的风险管理能确保产品的高质量,识别 并 控制 潜在的质量问题,通过:,质量风险管理,38,38,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质量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基本风险管理简易办法(流程图,检查表等)失败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失败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Failure Mode,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故障树形图分析(FTA:Fault Tree Analysis)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危害的可操作性分析(HAZOP:Hazard Operability Analysis)基础危害分析(PHA: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风险排序和过滤辅助统计工具,39,39,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质量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基本的简化风险管理法流程图核查表绘制工艺图因果分析图(又称鱼骨图),40,40,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质量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失败模式和影响分析评估工艺可能的失败模式及其对结果和/或产品性能可能的影响总结主要的失败模式导致这类失效的因素失败可能的影响一旦确定了失败的模式,就可以用降低风险来消除、降低或控制潜在的失败FMEA模式依赖于对产品和工艺的理解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是一种用来确定潜在失效模式及其原因的分析方法。通过实行FMEA,可在产品设计或生产工艺真正实现之前发现产品的弱点,可在原形样机阶段或在大批量生产之前确定产品缺陷。,41,41,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质量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失败模式和影响分析可能的应用领域可以用FMEA将风险按优先次序进行排序,并用它监督风险控制活动的有效性FMEA可用于设备和设施,也可用于分析生产操作及其对产品和工艺的影响-能识别系统中的薄弱环节/操作-FMEA的输出/结果可作一个基础,指导设计、进一步分 析或资源的调配,42,42,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持续稳定目的是确保产品质量持续稳定涉及的方面物料及其及生产商产品处方和工艺生产设备操作规程检验方法确定是否持续稳定的手段持续保持验证状态持续稳定性考察产品质量回顾分析趋势分析对变更、偏差、超标结果的处理,43,43,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确保产品质量与一致性的控制总策略,参考ICH Q6A,44,44,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偏差处理偏差的定义不符合指定的要求指定的要求包括标准操作规程工艺规程检验操作规程确认和验证方案稳定性考察计划等,45,45,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偏差处理常见方法根据质量风险分类管理轻微偏差重大偏差进行必要的调查找到根本原因采取整改措施采取预防措施,46,46,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偏差处理,偏差处理的流程,47,47,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超标结果处理调查仪器试液、对照品和标准品检验方法操作环境人员的操作取样,48,48,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持续改进自检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企业应建立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系统,对投诉、召回、偏差、自检或外部检查结果、工艺性能和质量监测趋势等进行调查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调查的深度和形式应与风险的级别相适应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系统应能增进对产品和工艺的理解,改进产品和工艺,49,49,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与无菌药品相关的新要求无菌药品GMP管理的基本原则洁净度级别的标准无菌药品的厂房、设备设计环境监测无菌操作更衣无菌生产操作培养基模拟灌装灭菌方法,50,50,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与无菌药品相关的新要求无菌药品GMP管理的基本原则为降低微生物、微粒和热原污染的风险,无菌药品的生产应有各种特殊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其工作态度质量保证极为重要,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精心制订并经验证的方法及规程进行产品的无菌或其它质量特性绝不能仅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最终操作或成品检验,51,51,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洁净度级别的标准,52,52,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洁净度级别的标准(新版GMP)A级区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敞口注射剂瓶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通常用单向流操作台(罩)来维护该区的环境状态。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应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必须验证。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B级区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区所处的背景区域。C、D级区指生产无菌药品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的洁净操作区。,53,53,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洁净度级别的标准(新版GMP),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54,54,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洁净度级别的标准(新版GMP),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55,55,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MERCK MAS-100,Millipore,浮游菌采样仪,56,56,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与无菌药品相关的新要求无菌药品的厂房、设备设计最终目标是批次中的每个产品都没有活的微生物人是最大的污染源无菌操作过程中任何干预或中断都可能增加污染的风险,用于无菌生产设备的设计应限制人员对无菌过程干预的次数和复杂程度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将人员与环境隔离限制人员接触无菌物品使其完全离开(操作)环境上述方法结合使用无菌药品各项生产操作所对应的环境洁净度等级应产品特性、工艺和设备综合考虑后合理选择,57,57,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最终灭菌产品的生产操作示例(新版GMP),58,58,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非最终灭菌产品的生产操作示例(新版GMP),59,59,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关键点,操作者不能进入Grade”A”区域。,关键操作区气流方向示例,60,60,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生产用隔离器,61,61,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与无菌药品相关的新要求环境监测考虑以下方面洁净度级别空调净化系统验证中获得的结果风险评估合理确定取样点的位置污染风险分析每个位置与工艺的关系对人流和物流有良好理解强调产品存在风险的区域,62,62,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与无菌药品相关的新要求无菌操作更衣无菌生产操作当无菌操作正在进行时,应特别注意减少洁净区内的各种活动。人员走动应有控制并十分小心,以避免剧烈活动散发过多的微粒和微生物。,63,63,无菌更衣程序验证,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64,64,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与无菌药品相关的新要求培养基模拟灌装应根据产品的剂型、培养基的选择性、澄清度、浓度和灭菌的适用性来选择培养基应尽可能模拟常规的无菌生产工艺,并包括所有对结果有影响的关键生产工序应考虑正常生产中已出现过的各种偏差及最差情况首次验证每班次需要连续进行3次合格的试验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以及空调净化系统、设备、生产工艺及人员有重大的变更后重复进行培养基模拟试验通常按生产工艺每班次半年进行1次,每次至少一批,65,65,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与无菌药品相关的新要求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试验的目标是不出现长菌,且遵循以下原则:灌装少于5000支时,不应检出污染品;灌装在5000至10000时:有1支污染需进行调查,并考虑重复培养基灌装试验2支污染需进行调查,并可即视作再验证的理由灌装超过10000支时:1支污染需进行调查2支污染需进行调查,并可即视作再验证的理由发生任何微生物污染时,均应进行调查,66,66,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与无菌药品相关的新要求灭菌方法热力学灭菌湿热灭菌干热灭菌辐照灭菌环氧乙烷灭菌除菌过滤流通蒸汽处理不属于最终灭菌,67,67,5、新版GMP新理念介绍,实施GMP应基于科学和风险任何GMP法规都不可能把药品生产方方面面的细节要求都规定清楚对于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企业可基于科学和风险来判断可采纳的恰当方式或方法因产品、工艺、厂房、设备、人员的不同,企业在每件事上的具体做法都会有所不同企业可以采用经过验证的替代方法,达到本规范的要求,68,68,加强沟通共同努力为新版GMP的实施作出贡献,69,69,联系方式,电话:021-63867850,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