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理论》PPT课件.ppt
管理经济学MANAGERIAL ECONOMICS,东华大学MBA课程讲义,第三章 生产理论,Production和Manufacturing的不同含义生产:在一段时间内把生产资源经过组合加工转化为商品或劳务产出的一系列活动。生产要素(生产资源):劳动,资本(设备,资金,原材料,厂房),土地,(企业家,知识)生产理论即是研究,投入产出过程中 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有效使用问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决策问题:效率问题:成本要素的使用及合理匹配问题规模问题生产的增长问题:技术进步,多产品组合问题,1.生产函数,1.1 定义生产函数反映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产出量与要素投入量之间的依存关系Q=f(x1,x2,.xn)Xi 为第i种要素的投入量,i=1,2,.,nQ 为产出量,f()表示一定的技术关系,说明:1)生产函数反映一定的技术关系。此处技术包括:生产(科学)技术,劳动力的质量,生产组织的方式及管理的效率;2)不管企业是否意识到,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产函数,它反映了该企业在现有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条件下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客观规律。熊皮特:企业家是改变生产函数的那些人3)生产函数中的产出是指投入要素的每种组合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1.2 两要素生产要素及其几何表示,Q=f(L,K)L:劳动;K:资本产量山生产曲线:Q=f(L,K0)等产量线:Q0=f(L,K)生产函数的例: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f(L、K)ALK列昂节夫生产函数 Q=min(xi/ai)i=1,2,n摩托车装配线生产函数,摩托车装配线生产函数,资本投入(1000 5 12 26 42 60 80 98 112 124 机器 4 11 23 36 50 65 78 90 111 运转 3 8 18 29 41 52 62 71 79 小时)2 3 8 14 19 23 26 29 19 1 1 3 7 10 12 13 131/2 13 1 2 3 4 5 6 7 8 人工投入(100小时),2.边际实物报酬递减规律,2.1 短期与长期:固定要素和变动要素2.2 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2.3 边际实物报酬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在其它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仅变动一个要素,则随着该变动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边际产量最终会呈现下降递减的规律边际实物报酬递减规律的适用条件1)短期的情况;2)技术水平保持不变;3)投入要素的质量不变知识的边际报酬递增现象,2.4 生产三阶段,第一阶段:固定要素太多变动要素太少第三阶段:变动要素太多固定要素太少第二阶段:变动要素和固定要素得到合理匹配企业合理配置要素的决策2.5 变动要素最佳投入量的确定 MRP=r r:变动要素的价格;MRP=MRP:边际产量收入上述最佳投入的直观意义,企业家的决策,3.两个变动要素的配置问题,3.1 等产量线 Q0=f(L,K)等产量线经济意义1)反映两种要素的替代性完全可替代完全不可替代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2)等产量曲线互相不能相交3)等产量线可以表示不同的生产模式4)等产量线离原点越远,所代表的产量越大;不同的等产量线表示企业的不同规模,3.2 边际技术替代率,反映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要素替代能力的定量表示MRTS=-L/K=-dL/dk边际技术替代率意义1)表示替代一个单位的K所需要的L的数量,或一个单位的k可以替代多少单位的L2)其几何意义是等产量曲线上个点斜率的负值3)通常情况下MRTS04)另一种表达式:MRTS=MQK/MQL,3.3投入要素的合理替代区域,1)过多地投入L的区域,分界点:MRTS=02)过多地投入K的区域,分界点:MRTS=3)要素的合理配置区域:介于MRTS=0和MRTS=之间的区域分水岭线Ridge Line分别连接MRTS=0和MRTS=的各点所形成的曲线,称为分水岭线或嵴线,分水岭线之间的区域为要素的合理配置区域边际技术替代率分析的决策意义1)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与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的选择2)企业生产规划必须在要素合理替代区域进行,3.4 投入要素的最优配置,企业规划时“优”的含义:确定要素的投入量,使得1)产量一定的条件下,成本达到最小2)成本一定的条件下,产量达到最大要素最优配置的数学模型及其解要素最优配置的图形表示企业扩张通道,EP曲线 Expansion Path 一系列等产量线和一系列等成本线切线的轨迹,企业在扩大产量(规模)时沿着EP曲线配置要素资源,即可达到成本最小、产量最大的目标,4.规模收益率,4.1规模收益率的概念要素投入扩大相同比例时产出增长的比例数学公式:S=Q/Q=f(t L t k)/f(L K),t 1意义:1)所有要素都发生变化,意味着企业规模发生了变化 2)反映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企业规模发生变化时产出的 变化情况概念应用的局限性:1)企业规模变动时,技术条件实际也必然会发生变动 2)企业规模扩大时,一般不可能要素同时增加相同的倍数 3)理论思维的特点:分解,研究对象背景的稳定性,小白鼠的例 实际经营决策中对思维的要求:综合,4.2 规模收益递减规律,规模收益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St 称规模收益递增 St 称规模收益递减S=t 不变规模收益递减规律 随着要素投入按比例的不断增加,规模收益率先是递增,而后不变最后递减产生这一规律的原因1)规模扩大可带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2)要素的不可分割性3)规模过大时,引起管理协调的困难,降低了效率规模收益率递减的例:福特汽车公司的弗里杰工厂(底特律),4.3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economy of scale&diseconomy of scale):由于扩大规模而带来经济上的利益称为规模经济 由于规模过大或过小而带来经济上的损失称为规模不经济 以上讨论的是单一产品生产时,生产规模的效率问题,如果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则扩大规模可产生范围经济.范围经济(economy of scope):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4.4 适度规模企业的湿度规模取决于市场的需求特点:市场需求呈现单一品种、大批量的特点时,应采用大规模生产。如普通钢材,乙烯,某些通用的建筑材料水泥,汽车等市场需求呈现小批量、多品种特点时,适宜小规模生产。如特种钢材,服装等市场需求变化的例,手表及其规模问题我国企业的规模总体上来说还是偏小新的生产方式:综合规模经济性和小批量多品种的市场特点,柔性生产系统,5 经验生产函数和技术进步,5.1 经验生产函数邹至庄 我国国有经济工业生产函数 1952-1981 Q=12.43L0.52 K0.53Cobb-douglas 美国制造业生产函数 1899-1922 Q=0.84L0.81 K0.23河北省机电厅生产函数 1967-1976 Q=0.1759L0.365 K0.410 M0.497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L/Q=N/(Q)I I:熟练系数;N:第一件产品的实动工时学习曲线的应用:1)进入壁垒;2)组织学习;3)学习曲线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生产,5.2 Cobb-douglas 生产函数参数的经济意义,Cobb-douglas Q=AL K:劳动的产出弹性;:资本的产出弹性 A: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产出弹性及其与规模率的关系 Ee=EL+EK Ee1 规模收益递增;Ee=1 规模收益不变;Ee1 规模收益递减5.3 经济增长方程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方程 Q/Q=A/A+L/L+K/K技术进步:A/A,更少的投入、更多的产出。包括科技水平的提高,管理的改进和创新,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技术进步的类型:1)资本节约型;2)劳动节约型;3)中性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