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热量传递》PPT课件.ppt

    • 资源ID:5549580       资源大小:7.51MB        全文页数:14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热量传递》PPT课件.ppt

    第四章 热量传递,第一节 热量传递的方式第二节 热传导第三节 对流传热第四节 辐射传热第五节 换热器,本章主要内容,第四章 热量传递,第一节 热量传递的方式,一、热传导二、对流传热三、辐射传热,本节的主要内容,在环境工程中,很多过程涉及加热和冷却:对水或污泥进行加热;对管道及反应器进行保温以减少系统的热量散失;在冷却操作中移出热量。,传热是极普遍的过程:,凡是有温差存在的地方,就必然有热量传递。,第一节 热量传递的方式,环境工程中涉及的传热过程主要有两种情况:强化传热过程,如各种热交换设备中的传热;削弱传热过程,如对设备和管道的保温,以减少热量损失。,传热速率问题,根据传热机理的不同,热的传递主要有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通过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电子的振动、位移和相互碰撞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仅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通常认为是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热传递过程。,物体由于热的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过程。,物体各部分之间无宏观运动,第一节 热量传递的方式,第一节 热量传递的方式,(1)什么是热传导?(2)什么是对流传热?分别举出一个强制对流传热和自然对流传热的实例。(3)简述辐射传热的过程及其特点。(4)试分析在居室内人体所发生的传热过程,设室内空气处于流动状态。(5)若冬季和夏季的室温均为18,人对冷暖的感觉是否相同?在哪种情况下觉得更暖和?为什么?,本节思考题,一、傅立叶定律二、导热系数三、通过平壁的稳定热传导四、通过圆管壁的稳定热传导,本节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热传导,在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中都可以发生,但传递的方式和机理是不同的。,气体热量传递是气体分子作不规则热运动时相互碰撞的结果;,固体以两种方式传递热量:晶格振动和自由电子的迁移;,液体的结构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分子可作幅度不大的位移,热量的传递既由于分子的振动,又依靠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机理:通过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电子的振动、位移和相互碰撞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条件:物体各部分之间无宏观运动。,第二节 热传导,T=T0,Q,T=T1,热流流量,t=0,T=T0,T=T0,需要一个恒定的热量流量Q通过,才能维持温度差,不变,热传导的速率?,第二节 热传导,一、傅立叶定律,y方向上的热量流量,也称为传热速率,W,导热系数,W/(mK),y方向上热量通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又称为热流密度,W/m2,垂直于热流方向的面积,m2,y方向上的温度梯度,K/m,傅立叶定律,第二节 热传导,一、傅立叶定律,(4.2.1),(4.2.2),热量通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负号表示热量通量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即热量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传递的。,变换:,导温系数,或称热量扩散系数,m2/s,热量浓度,J/m3,热量传递的推动力,令,第二节 热传导,一、傅立叶定律,(4.2.3),(4.2.4),是物质的性质,反映温度变化在物体中的传播能力,单位体积物质温度升高1oC是所需要的热量,代表物质的蓄热能力,导热系数,表明物质的导热能力,说明物体的某部分一旦获得热量,该热量能在整个物体中很快扩散,或,第二节 热传导,导温系数,导热物质在单位面积、单位温度梯度下的导热速率,表明物质导热性强弱即导热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与物质的种类、温度和压力有关,不同物质的导热系数差异较大,第二节 热传导,二、导热系数,(4.2.5),对于同一种物质,值可能随不同的方向变化各向异性,第二节 热传导,二、导热系数,(一)的影响因素:,液体的导热系数,水,甘油,第二节 热传导,二、导热系数,(2)液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水、甘油例外),压力对其影响不大。,经验公式:,1,6,T,W(m k)-1,W(m k)-1,(3)固体的导热系数影响因素较多,纯金属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合金却相反,随温度上升而增大。晶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非晶体则相反。,第二节 热传导,二、导热系数,固体的导热系数,金属,液体,隔热材料,气体,金属50415 W/(mK),合金12120 W/(mK),0.030.17 W/(mK),0.170.7 W/(mK),0.0070.17 W/(mK),氢,水,水是工程上最常用的导热介质,换热壁面材料,多孔材料作为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受潮后隔热性能将大幅度下降防潮,(二)工程中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第二节 热传导,(1)在液体中,水的导热系数最大,20时为0.6W(m K)。因此,水是工程上最常用的导热介质。,(3)非金属中,石墨的导热系数最高,可达100200W(mK),高于一般金属;同时,由于其具有耐腐蚀性能,因此石墨是制作耐腐蚀换热器的理想材料。,水比空气的导热系数大得多,隔热材料受潮后其隔热性能将大幅度下降。因此,露天保温管道必须注意防潮。,(2)气体的导热系数很小,对导热不利,但利于绝热、保温。工业上常用多孔材料作为保温材料,就是利用了空隙中存在的气体,使导热系数变小。,第二节 热传导,(一)单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平壁厚度为,,壁面两侧温度分别为,一维稳态热传导,第二节 热传导,三、通过平壁的稳定热传导,(4.2.6),(4.2.7),温差 为传热的推动力。,导热热阻,K/W,单位传热面积的导热热阻,m2K/W,温度差,传导距离越大,传热壁面和导热系数越小,则导热热阻越大,第二节 热传导,【例题4.2.1】某平壁厚度 为400mm,内表面温度 950,外表面温度 300,导热系数W/(mK),T 的单位为。若将导热系数分别按常量(取平均导热系数)和变量计算,试求导热热通量和平壁内的温度分布。,取为常数,W/m2,W/(mK),?,T?,解:(1)导热系数按平壁的平均温度,第二节 热传导,(一)单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2)导热系数取为变量,分离变量并积分,对于平壁上的稳态一维热传导,热量通量不变。因此,即温度分布为直线关系。,以x表示沿壁厚方向上的距离,在x处等温面上的温度为,第二节 热传导,整理,得,此时温度分布为曲线。,在x处,第二节 热传导,(二)多层平壁的热传导,串联热阻叠加原则,层与层之间接触良好,热阻越大,通过该层的温度差也越大,Q,传热的推动力,导热热阻,第二节 热传导,(4.2.10),附加热阻接触热阻,层与层之间存在空气层,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界面的粗糙度、接触面的压紧力和空隙中的气压等有关,接触热阻,(三)n层平壁的热传导,第二节 热传导,(4.2.11),第二节 热传导,【例题4.2.2】,采用圆柱坐标时,即为一维稳态热传导,对于半径为r的等温圆柱面,根据傅立叶定律,有,稳态导热时,径向的Q为常数,将上式分离变量并积分,传热面积随半径发生变化,内径r1,外径r2,半径r,第二节 热传导,四、通过圆管壁的稳定热传导,(4.2.13),圆管壁的导热热阻,K/W,平壁的导热热阻,对数平均半径,对数平均面积,第二节 热传导,第二节 热传导,n层圆管壁的热传导,假设层与层之间接触良好,根据串联热阻叠加原则,有,(4.2.13),设保温层内半径为r处的温度为T,第二节 热传导,【例题4.2.3】外径为426mm的蒸汽管道外包装厚度为426mm的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615W/(mK)。若蒸汽管道外表面温度为177,保温层的外表面温度为38,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和保温层中的温度分布。,保温层内的温度分布为曲线,第二节 热传导,(1)简述傅立叶定律的意义和适用条件。(2)分析导温系数和导热系数的涵义及影响因素。(3)为什么多孔材料具有保温性能?保温材料为什么需要防潮?(4)当平壁面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时,若分别按变量和平均导热系数计算,导热热通量和平壁内的温度分布有何差异。(5)若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材料为管道保温,试分析应如何布置效果最好。,本节思考题,第三节 对流传热,一、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二、对流传热的机理三、对流传热速率四、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式五、保温层的临界直径六、间壁传热过程计算,本节的主要内容,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对流传热仅发生在流体中,对流与热传导的区别:,流体质点的相对位移,(1)流动对传热的贡献,搅拌杯中热水,人站在冷风里,在高温的夏季里,打开电扇,流体流动使对流传热速率加快,加快热水冷却,与站在背风的地方相比感觉要冷得多,人会感到凉快,电扇风速越大,感觉愈凉快些,第三节 对流传热,对流换热指流体流过与其温度不同的固体壁面时流体与壁面之间的热量交换,对流换热过程是热传导与对流联合作用的结果。,(2)对流换热过程,第三节 对流传热,列管式换热器,工程中常见的对流换热过程 间壁式换热器的换热过程,流体的热交换,热交换器(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第三节 对流传热,(3)间壁式换热器热量传递过程:,(1)热量由热流体传给固体壁面,(2)热量由壁面的热侧传到冷侧,(3)热量由壁面的冷侧传到冷流体,对流传热,对流传热,导热,对流,对流,导热,第三节 对流传热,强制对流传热,流体在外加能量的作用下处于流动状态,自然对流传热,流体由于内部温度差产生密度差而流动,流体在传热过程中有无相变,热水冷却,蒸汽冷凝,套管式换热器,(4)对流传热问题的分类,暖气片,第三节 对流传热,(1)物性特征,(2)几何特征,(3)流动特征,固体壁面的形状、尺度、方位、粗糙度、是否处于管道进口段以及是弯管还是直管等。,v,流体的密度,r,或比热容,p,c,越大,流体与壁面间的传热速率越大,v,导热系数,l,越大,热量传递越迅速;,v,流体的黏度,m,越大,越不利于流动,会削弱与壁面的传热。,第三节 对流传热,一、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3)流动特征,流动起因(自然对流、强制对流),流动状态(层流、湍流),有无相变化(液体沸腾、蒸汽冷凝),流体对流方式(并流、逆流、错流),第三节 对流传热,一、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热量传递,固体壁面附近形成温度分布,?,传热的机理,第三节 对流传热,二、对流传热的机理,(一)流动边界层的传热机理及温度分布,流体层与层之间无流体质点的宏观运动,在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热量的传递通过导热进行。,(1)层流边界层,层流区,湍流区,与静止流体中的导热一样吗?,第三节 对流传热,二、对流传热的机理,在静止的流体中,在层流流动的流体中,机理相同,大小变化,质点发生相对位移,对流传热,实际上,流体流动使传热增强。,流体的流动增大了壁面处的温度梯度,使壁面处的热通量较静止时大,(一)流动边界层的传热机理及温度分布,第三节 对流传热,(2)湍流边界层,层流底层,缓冲层,湍流中心,湍流区,层流底层中,热量传导主要依靠导热进行,符合傅立叶定律,温度分布几乎为直线;,由于流体的导热系数较低,使层内导热热阻很大,因此该层中温度差较大,温度分布曲线的斜率大。,由边界层的流动情况决定,(一)流动边界层的传热机理及温度分布,第三节 对流传热,层流底层,缓冲层,湍流中心,湍流区,缓冲层中,质点的脉动较弱,对流与导热的作用大致处于同等地位,由于对流传热的作用,温度梯度变小。,在湍流中心,质点强烈脉动,使主体部分的温度趋于均一,热量传递主要依靠对流进行,导热所起的作用很小;,温度梯度很小,即传热热阻很小,温度分布曲线趋于平坦。,(一)流动边界层的传热机理及温度分布,第三节 对流传热,湍流传热时,流体从主流到壁面的传热过程也为稳定的串联传热过程,热阻集中在层流底层上。,湍流传热速率远大于层流。,层流底层,缓冲层,湍流中心,湍流区,减少层流底层厚度是强化传热的重要途径,湍流流动中存在流体质点的随机脉动,促使流体在y方向上掺混,传热过程被强化,热阻分布情况?,湍流传热速率的大小?,(一)流动边界层的传热机理及温度分布,第三节 对流传热,(T-TW)0.99(T0-TW),将(T-TW)0.99(T0-TW)处作为传热边界层的界限,该界限到壁面的距离称为边界层的厚度。,壁面附近因传热而使流体温度发生变化的区域(即存在温度梯度的区域),(二)传热边界层,(1)传热边界层,(2)传热边界层的厚度T,边界层以外的区域认为不存在温度梯度。,传热过程的阻力主要集中在传热边界层内,传热阻力取决于传热边界层的厚度。,T,第三节 对流传热,取决于普兰德数Pr,表明分子动量传递能力和分子热量传递能力的比值。,Pr1时,T,T,温度变化主要在层流底层中,热阻主要集中在层流底层中,(二)传热边界层,第三节 对流传热,流动边界层厚度与传热边界层厚度间的关系,Pr,(一)牛顿冷却定律,通过传热面dA的局部对流传热速率,局部对流传热系数,第三节 对流传热,三、对流传热速率,(4.3.1),(一)牛顿冷却定律,与传热方向垂直的微元传热面积,m2,局部对流传热系数,或称为膜系数,W/(m2K),流体与固体壁面dA之间的温差,K,通过传热面dA的局部对流传热速率,W,流体被冷却时,在流体被加热时,与流体相接触的传热壁面的温度,K,流体的温度,通过传热面的传热速率正比于固体壁面与周围流体的温度差和传热面积,第三节 对流传热,为对流传热热阻。,局部对流传热系数,在传热过程中,温度沿程变化,因此对流系数为局部的参数。在实际工程中,常采用平均值进行计算,因此牛顿冷却定律可写成,W/(m2K),对流传热速率也可以用对流传热热阻表示,即,导热热阻,第三节 对流传热,(一)牛顿冷却定律,(4.3.2a),(4.3.2b),(二)对流传热系数,不是物性参数,与很多因素有关,其大小取决于流体物性、壁面情况、流动原因、流动状况、流体是否有相变等,第三节 对流传热,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必然通过紧贴壁面速度为零的流体层,其传热为导热,因此传热规律遵循傅立叶定律。用 表示近壁处的温度梯度,则,牛顿冷却定律,很难得出!,如何确定对流传热系数?,对流传热微分方程式,理论上计算对流传热系数的基础,第三节 对流传热,(二)对流传热系数,层流边界层或层流底层的厚度减小,通过改善流动状况使层流底层厚度减小,是工程上强化对流传热的主要途径之一,(1)量纲分析,(2)利用动量传递与热量传递的类似性(三传类比),求解对流传热系数的途径,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式,第三节 对流传热,(二)对流传热系数,(4.3.3),无相变时管内强制对流,大空间自然对流,(一)管内强制对流传热,1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呈强烈的湍流状态流动,努塞尔特数,普兰德数,流体被冷却时,f0.3,流体被加热时,f0.4,对于低黏度(小于2倍常温水的黏度)的流体,第三节 对流传热,四、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式,(4.3.6a),(4.3.6b),定性温度: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特征尺寸:管内径,应用条件:,应用范围:,传热面的类型要相同,同时无量纲准数Re、Pr和Gr应在实验数值范围内,原则上不能外推。因此,准数关联式通常给出Re、Pr或Gr的数值范围。,无量纲准数与定性温度、特征尺寸和特征速度相对应,使用准数方程时必须严格按照该方程的规定选取定性温度、特征尺寸和特征速度。,第三节 对流传热,(一)管内强制对流传热,湍流情况下,对流传热系数与流速的0.8次方成正比,与管径的0.2次方成反比。,对于 50的短管,由于进口段流体的速度和温度在不断变化,因此对流传热系数变化较大。为了修正进口段的影响,乘以大于1的短管修正系数,强化传热:提高流速或采用小直径的管道,其中提高流速更为有效。,第三节 对流传热,(4.3.6b),(一)管内强制对流传热,2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呈层流状态流动,层流流动下进口段影响较大,往往需要考虑附加的自然对流传热的影响,格拉晓夫数,表示自然对流影响的特征数,为体积膨胀系数,层流与湍流流动传热的区别:,第三节 对流传热,(一)管内强制对流传热,除黏度 的温度为壁温外,其余均为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定性温度:,特征尺寸:管内径应用范围:,应用条件:,小管径且流体和壁面的温差不大时,25 000,自然对流的影响可以忽略,(4.3.10),第三节 对流传热,(一)管内强制对流传热,对于2300 104时的过渡区,其传热情况非常复杂,对流传热系数可先用湍流时的经验式计算,再乘以小于1的修正系数,3.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呈过渡流状态流动,第三节 对流传热,(4.3.12),4.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呈强烈的湍流状态流动,(4.3.6b),(一)管内强制对流传热,流体在弯曲管道内流动时的对流传热系数,两个途径:(1)将特征尺寸改为当量直径,仍用圆管计算式计算,方法简便,但计算准确性欠佳;(2)直接实验找到计算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方式。,R弯管的曲率半径,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扰动加剧,使传热系数增加,非圆形管内强制对流的传热系数,第三节 对流传热,(4.3.13),(一)管内强制对流传热,(二)大空间自然对流传热,对流传热系数与 和 有关,与传热表面的性质和位置以及 有关,固体壁面与静止流体之间由于流体内部存在温差造成密度差,由此产生升浮力使流体流动,称为自然对流。,大空间自然对流传热是指固体壁面边界层的发展不受空间限制或干扰的自然对流传热。换热过程中常用的换热设备、中温或高温反应器、热水或蒸汽管道等的热表面向周围大气的对流散热,定性温度取壁面与流体平均温度的算术平均值,第三节 对流传热,(二)大空间自然对流传热,第三节 对流传热,表4.3.2 常见大空间自然对流时的C和n值,设备和管道保温的方法是在其外部包装绝热材料,问题:保温层的厚度?越厚越好?,传导热阻,对流传热热阻,当保温层厚度增加(即 增大)时,热传导,对流传热,?,第三节 对流传热,五、保温层的临界直径,(4.3.19),由此得到热损失 为最大值时的保温层直径:,为正值,保温层的临界直径,保温层的临界厚度,如果保温层的外径小于临界直径即,即增加保温层的厚度反而使热损失增加。,第三节 对流传热,【例】外径为25mm的钢管,其外壁温度保持350,为减少热损失,在管外包一层导热系数为0.2W/(mK)的保温材料。已知保温层外壁对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近似为10 W/(m2K),空气温度为20。试求(1)保温层厚度分别为2mm、5mm和7mm时,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及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2)保温层厚度为多少时热损失量最大?此时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及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各为多少?(3)若要起到保温作用,保温层厚度至少为多少?设保温层厚度对管外空气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可忽略。,第三节 对流传热,解:(1),稳态传热时,各层传热速率相等,即,当保温层厚度为2mm时,,0.029m,W/m,第三节 对流传热,同理,当保温层厚度为5mm时,,0.035m,当保温层厚度为7mm时,,0.039m,在保温层为27mm时,随着厚度的增加,热损失量增加。,W/m,W/m,第三节 对流传热,第三节 对流传热,一般情况下,热损失随保温层厚度增加而减小。但对于小直径的管道,则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即随保温层的厚度增加,热损失加大。,第三节 对流传热,一般情况下,热损失随保温层厚度增加而减小。但对于小直径的管道,则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即随保温层的厚度增加,热损失加大。,第三节 对流传热,传热设备,换热器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单元操作设备之一。类型很多,特点不一,可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进行选择。依据传热原理和实现热交换的方法,换热器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及蓄热式三类,其中以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普通。,一、间壁式换热器 1夹套式换热器 主要应用于反应过程的加热或冷却。该种换热器的传热系数较小,传热面又受容器的限制,因此适用于传热量不太大的场合。为了提高其传热性能,可在容器内安装搅拌器,使器内液体作强制对流;为了弥补传热面的不足,还可在器内安装蛇管等。,2蛇管式换热器(1)沉浸式蛇管换热器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便于防腐蚀,能承受高压缺点:由于容器的体积较蛇管的体积大得多,故管外流体的a较小,因而总传热系数K值也较小。(2)喷淋式换热器 和沉浸式蛇管换热器相比,具有便于检修和清洗、传热效果较好等优点,缺点是喷淋不易均匀。,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型式和设计计算 列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传热设备,与前述的各种换热器相比,主要优点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传热面积大以及传热效果好。此外,结构简单,制造的材料范围较广,操作弹性也较大等,因此,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上多采用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型式(按补偿应力方式分)1固定管板式,固定管板式,2U型管换热器,3浮头式换热器,新型的换热器一、翅片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优点:结构紧凑、单位体积设备提供的传热面积大;总传热系数高,如对低粘度液体的传热,K值可高达7000W/(m.);可根据需要增减板数以调节传热面积;检修和清洗都较方便等。缺点:处理量不大;操作压强比较低,一般低于15atm,最高也不超过20atm;因受垫片耐热性能的限制,操作温度不能太高,一般对合成橡胶垫圈不超过130,压缩石棉垫圈也低于250,热流体通过间壁将热量传给冷流体的过程分为三步:,对流传热,导热,对流传热,A1,A2,Am b,外侧,内侧,(1)热流体将热量传给固体壁面,(2)热量从壁的热侧面传到冷侧面,(3)热量从壁面传给冷流体,第三节 对流传热,六、间壁传热过程计算,热侧流体对壁面的传热速率为,通过间壁的传热速率为,在稳态情况下,冷侧流体对壁面的传热速率为,外侧,内侧,(一)总传热速率方程,第三节 对流传热,(4.3.20),(4.3.21),(4.3.22),A1,A2,Am b,传热过程总推动力,传热总热阻,总热阻等于各项热阻之和,(一)总传热速率方程,第三节 对流传热,(4.3.23),取定的面积,传热基本方程,总传热系数,以外表面积作为基准,对于平壁或薄管壁,热侧为外侧时,表示换热设备性能的极为重要的参数,(二)总传热系数,第三节 对流传热,(4.3.25),污垢热阻,外侧表面上单位传热面积的污垢热阻,内侧表面上单位传热面积的污垢热阻,比间壁的热阻大得多,难以准确估计,采用经验值,对于平壁或薄管壁,有,第三节 对流传热,(4.3.26),若,间壁外侧对流传热控制,间壁内侧对流传热控制,若污垢热阻很大,则称为污垢热阻控制,此时 欲提高必须设法减慢污垢形成速度或及时清除污垢,第三节 对流传热,【例题4.3.5】一空气冷却器,空气在管外横向流过,对流传热系数为80 W/(m2K);冷却水在管内流过,对流传热系数为5000 W/(m2K)。冷却管为252.5mm的钢管,其导热系数为45 W/(mK)。求(1)该状态下的总传热系数;(2)若将管外对流传热系数提高一倍,其他条件不变,总传热系数如何变化?(3)若将管内对流传热系数提高一倍,其他条件不变,总传热系数如何变化?,第三节 对流传热,解:(1)以管外表面积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满足,即,=25mm,,=20mm,W/(m2K),第三节 对流传热,(2)若 提高一倍,则,W/(m2K),可见,气侧热阻远大于水侧热阻,增加气侧对流传热系数,所引起的总传热系数的提高远远大于增加水侧对流传热系数。,W/(m2K),第三节 对流传热,与换热器中两流体的温度变化情况及两流体的相互流动方向有关,间壁式换热器,并流,逆流,错流,折流,变温传热,(三)传热推动力,第三节 对流传热,以列管式换热器为例计算平均温差,(三)传热推动力,第三节 对流传热,(1)逆流和并流时的传热温差,Th1,Tc1,Th2,Tc2,Th1,Th2,Tc1,Tc2,Th1,Th2,Tc1,Tc2,Th1,Th2,Tc2,Tc1,逆流,并流,第三节 对流传热,Th1,Th2,Tc1,Tc2,通过微元面的传热量为,在微元中热、冷流体的温差为,热流体放出热量,温度下降,冷流体得到热量,温度上升,分别对热流体和冷流体进行热量衡算,第三节 对流传热,(4.3.27),(4.3.28),(4.3.29),(4.3.30),Th1,Th2,Tc1,Tc2,通过微元面的传热量为,在微元中热、冷流体的温差为,热流体放出热量,温度下降,冷流体得到热量,温度上升,分别对热流体和冷流体进行热量衡算,第三节 对流传热,(4.3.27),(4.3.28),(4.3.29),(4.3.30),积分,得,热容流量,第三节 对流传热,时,对数平均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差小于4,此时在工程计算中可以用算术平均值代替对数平均值。,平均传热温差,对数平均温差,换热器两端温差大的数值,换热器两端温差小的数值,计算并流和逆流情况下平均温差的通式,第三节 对流传热,结论:在冷热流体的初、终温度相同的条件下,逆流的平均温差较并流的大。,【例题】在套管换热器中用冷水将100的热水冷却到60,冷水温度从20升至30。试求在这种温度条件下,逆流和并流时的平均温差。,602040,,1003070,603030,,1002080,并流时,解:逆流时,第三节 对流传热,在换热器的传热量及总传热系数相同的条件下,采用逆流操作,其优点是:(1)可以节省传热面积,减少设备费;(2)或可以减少换热介质的流量,降低运行费。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多采用逆流操作,热、冷流体的最高温度集中在换热器的一端,使得该处的壁温较高。有的化工物料受限制。,对于高温换热器,应避免采用逆流操作,逆流操作的缺点:,第三节 对流传热,(2)错流和折流时的传热温差,按逆流计算对数平均温差,再乘以温度修正系数,温度修正系数小于1,即错流和折流时的传热温差小于逆流时的温差。,按逆流计算的对数平均温差,温度修正系数,无量纲,工程上采用折流和其他复杂流动的目的是提高传热系数,其代价是使平均温差减少。因此,在设计时最好使温度修正系数0.9;当其0.8时,经济上不合理,应另选其他形式,如增加壳程数,或将多台换热器串联使用,以使传热过程接近逆流。,第三节 对流传热,(4.3.35),单壳程两管程 12型,两壳程四管程 24型,壳程:流体在壳体内每通过一次为一壳程管程:流体在管内每通过一次为一管程,第三节 对流传热,第三节 对流传热,单壳程,两壳程,第三节 对流传热,三壳程,错流,第三节 对流传热,当换热器出口温度未知时,需通过反复试算,传热单元数法(NTU),传热效率传热单元数法(-NTU),1.传热效率,意义:流体可用的热量被利用的程度,(四)传热单元数,第三节 对流传热,(4.3.28),若换热器的热损失可以忽略,两流体均无相变,则,实际传热量:,最大可能传热量:,理论上换热器中可能达到的最大温差,两流体中最小的热容流量,热流体的热容流量较小:,冷流体的热容流量较小:,第三节 对流传热,(4.3.36),(4.3.37),2.传热单元数,由换热器的热量衡算及总传热速率方程得,对于冷流体:,换热器两端温差的对数平均值,以冷流体计的传热单元数:,以热流体计的传热单元数:,传热单元数是温度的函数,在数值上等于单位传热推动力引起流体温度变化的大小,表明换热器传热能力的强弱。,第三节 对流传热,(4.3.39),(4.3.40),(4.3.38),使用传热单元数进行传热计算时,应以热容流量小的流体为基准,基于热容流量小的流体的传热单元长度,单位为m,设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直径为d,长度为L,管数为n,则,传热单元长度是传热热阻的函数,总传热系数越大,传热单元长度越小,即传热所需的传热面积越小。,第三节 对流传热,(4.3.41),(4.3.42),(4.3.43),3.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的关系,可根据传热速率方程和热量衡算式导出,单程并流换热器,两流体的热容量比,单程逆流换热器,任一流体发生相变时,第三节 对流传热,(4.3.45),(4.3.44),(4.3.46),根据换热器的操作条件,计算传热系数;计算传热单元数NTU和热容量比cR;根据换热器中流体流动的形式和NTU、cR,计算或利用算图查得相应的;根据冷热流体进口温度等已知量,计算传热速率;根据热量衡算,求出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4.传热单元数法,步骤:,第三节 对流传热,第三节 对流传热,(1)简述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2)简述对流传热的机理、传热阻力的分布及强化传热的措施。(3)为什么流体层流流动时其传热过程较静止时增强?(4)传热边界层的范围如何确定?试分析传热边界层与流动边界层的关系。(5)试分析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6)分析圆直管内湍流流动的对流传热系数与流量和管径的关系,若要提高对流传热系数,采取哪种措施最有效?(7)流体由直管流入短管和弯管,其对流传热系数将如何变化?为什么?(8)什么情况下保温层厚度增加反而会使热损失加大?保温层的临界直径由什么决定?(9)间壁传热热阻包括哪几部分?若冷热流体分别为气体和液体,要强化换热过程,需在哪一侧采取措施?(10)什么是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本节思考题,一、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二、物体的辐射能力三、物体间的辐射传热四、气体的热辐射五、对流和辐射联合传热,本节的主要内容,第四节 辐射传热,(一)热辐射,热辐射:由于热的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过程,辐射: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热辐射的电磁波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状态改变时激发出来的,热力学温度在零度以上的任何物体,总是不断地把热能变为辐射能,向外发出辐射;同时也不断地吸收周围物体投射到它上面的热辐射,并转变为热能。,辐射传热,热平衡时,热辐射存在,但辐射传热量为0,第四节 辐射传热,一、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热辐射的能力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辐射的作用将变得越加重要;高温时,热辐射将起决定作用。,理论上,物体热辐射的电磁波波长可以包括电磁波的整个波谱范围,在工程中有实际意义的热辐射波长在0.38100m,而且大部分能量位于红外线区段,即0.7620m。,电磁波谱,第四节 辐射传热,(二)热辐射对物体的作用,总能量,反射,吸收,穿透,物体对投射辐射的吸收率,反射率,穿透率,投射辐射,第四节 辐射传热,(4.4.1a),(4.4.1b),(4.4.1c),若A1,则表示落在物体表面上的辐射能全部被物体吸收,这种物体称为绝对黑体。,没有光泽的黑漆表面的吸收率为0.960.98,接近黑体;磨光的铜表面的反射率为0.97,接近镜体;单原子和对称的双原子气体可视为透热体。,若R=1,则表示落在物体表面上的辐射能全部被反射出去。此时,若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则物体称为镜体;若反射情况为漫反射,该物体称为绝对白体。,若D1,则表示落在物体上的辐射能将全部穿透过去,这类物体称为绝对透明体或透热体。,引入理想物体的概念,作为实际物体与之比较的标准,可以使辐射传热计算大大简化。,表面粗糙度,第四节 辐射传热,物体的吸收率、反射率和穿透率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性质、表面状况、温度和投射辐射的波长。,吸收能力大的物体其反射能力就小,固体和液体,(1)物体的性质物态,物质结构,一般固体和液体都是不透热体,即D 0,A+R=1,辐射能进入其表面后,在极短的距离内被吸收完,金属导体:1m的数量级非导电体材料:1mm,第四节 辐射传热,气体对辐射能几乎没有反射能力,可以认为R=0,A+D=1,吸收能力大的气体,其穿透能力就差,第四节 辐射传热,固体和液体物体对外界的辐射,以及对投射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过程,都是在物体表面上进行的,(2)表面状况,固体和液体物体的表面状况对吸收率、反射率和穿透率的影响至关重要,气体发射和吸收辐射能发生在整体气体内部,即吸收和辐射与热射线所经历的路程有关,灰体:能以相同的吸收率吸收所有波长范围的辐射能,大多数工程材料可视为灰体,实际物体对投入辐射的吸收率不仅和物体本身的情况有关,而且还与辐射物体投入的辐射波长有关,灰体对投入辐射的吸收率与外界无关,(3)投射辐射的波长,气体不能近似地作为灰体处理,第四节 辐射传热,辐射能力:物体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表面积、单位时间内所发出的全部波长的总能量E,表征物体发射辐射能的能力,发射能量与波长有关,第四节 辐射传热,二、物体的辐射能力,W/m2,物体的单色辐射能力:物体在一定温度下发射某种波长的能力,单位为 W/m3,辐射能力:,第四节 辐射传热,二、物体的辐射能力,(4.4.2),(一)黑体的辐射能力,黑体的辐射能力,黑体的单色辐射能力,第四节 辐射传热,二、物体的辐射能力,黑体单色辐射能力按波长的分布规律,(4.4.3),黑体的辐射系数,其值为5.67 W/(m2K4),黑体的辐射常数,其值为5.67108 W/(m2K4),热辐射对温度非常敏感,低温时热辐射往往可以忽略,高温时则起主要作用。,工程上,(2)黑体的辐射能力,斯蒂芬波尔茨曼定律,四次方定律,(1)最大单色辐射能力的波长,第四节 辐射传热,(4.4.7),只要知道物体的黑度,就可求得该物体的辐射能力。,(二)灰体的辐射能力,灰体的辐射系数,由于黑体具有最大的辐射能力,因此,定义:物体的黑度,灰体的辐射能力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之比,第四节 辐射传热,(4.4.10),(4.4.8),(4.4.9),物体的性质、温度以及表面状况,包括粗糙度及氧化程度,是物体本身的特性,一般可通过实验确定。,荒漠、旱地和绝大部分的林地的黑度近似为0.90;水、海滩、冰川的黑度约为0.95;人体无论是什么肤色黑度均为0.96左右。,影响物体表面的黑度的因素,第四节 辐射传热,【例题】若将地球看成是平均温度为15、表面积为5.11014m2的黑体,求单位时间地球热辐射的能量和最大单色辐射能力时的波长m,并将此波长与太阳辐射的波长相比(表面温度5800K)。,地球最大单色辐射能力时的波长,解:单位时间地球热辐射的能量为:,太阳最大单色辐射能力时的波长,波长的变化,CO2,温室效应,第四节 辐射传热,(三)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吸收能力的关系,灰体,黑体,热平衡时,对任意灰体,有,透热体,(1),对壁面1,热量的收支差额为,两壁面间辐射传热的热通量,W/m2,第四节 辐射传热,(4.4.12),灰体,黑体,克希霍夫定律,灰体的吸收率数值等于同温度下该物体的黑度,善于吸收的物体必善于辐射;黑体的辐射能力最大。,透热体,(三)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吸收能力的关系,第四节 辐射传热,(4.4.8),(4.4.13),(1),两个无限大灰体平行平壁间的辐射传热过程,壁1,壁2,辐射能多次被吸收和多次被反射,单位时间内离开壁1表面单位面积的总辐射能:,单位时间内离开壁2表面单位面积的总辐射能:,发出辐射能的过程,第四节 辐射传热,三、物体间的辐射传热,(4.4.15),物体1对物体2的总辐射系数,取决于壁面的性质和两个壁面的几何因素。,单位时间内两壁面单位面积的辐射传热量为,平壁壁面面积为A,则辐射传热速率为,壁1,壁2,第四节 辐射传热,(4.4.17),(4.4.19),两个表面之间的辐射传热量与两个表面时间的相对位置有很大的关系,两个表面间的相对位置不同时,一个表面发出而落到另一个表面上的辐射能的百分数随之而异,从而影响到传热量,定义:表面1发出的辐射能中落到表面2上的百分数称为表面1对表面2的角系数,物体间的辐射传热受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等的影响,第四节 辐射传热,对于任意形状的两个物体,物体1对物体2辐射的角系数,它与物体的形状、大小及两物体的相互位置和距离有关,第四节 辐射传热,(4.4.20),【例题】某车间内有一高0.5m、宽1m的铸铁炉门,表面温度为627,室温为27。试求(1)因炉门辐射而散失的热量;(2)若在距炉门前30mm外放置一块同等大小的铝板作为热屏,散热量可降低多少?已知铸铁和铝板的黑度分别为0.78和0.15。,解:以下标1、2和3分别表示铸铁炉门、周围四壁和铝板。(1)未放置热屏前,炉门被四壁包围,故,1,A=A1,,627,铝板,铸铁炉门,27,1,2,3,第四节 辐射传热,(2)放置铝板后,因炉门与铝板之间距离很小,二者之间的辐射传热可视为两个无限大平行面间的相互辐射,且稳态情况下与铝板对周围四壁的辐射传热量相等。设铝板的温度为,,,1,755K,627,铝板,铸铁炉门,27,1,2,3,第四节 辐射传热,此时炉门的辐射散热量为,散热量降低(143291347)/1432990.6,第四节 辐射传热,N2、H2、O2等具有非极性对称结构的气体,在低温时几乎不具有吸收和辐射能力,故可视为透热体;,(1)不同气体的辐射能力和吸收能力

    注意事项

    本文(《热量传递》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