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67.ppt
1,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Regulation of cardiovascular activity生理学:P113-P125,2,教学目的,掌握:心脏的神经支配;窦弓反射;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兔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的直接测量方法。熟悉: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升压素对心血管的作用。通过实验观察:神经、体液(neural and humoral)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3,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一)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双重神经支配,1.心交感N 起源与分布 脊髓T1T5节前纤维N节换元 节后纤维,窦房结 房室交界 房室束房、室肌,左交感N右交感N,4,作用及机制,心交感N(+)节后纤维NE心肌细胞膜1受体胞内cAMP激活Ca2+通道Ca2+内流,心率(正性变时)收缩力(正性变力)房室传导(正性变传导),5,2.心迷走N,起源与分布,N节换元,节前纤维,节后纤维,窦房结 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心室肌(少),左右,6,作用及机制,心迷走N(+)节后纤维ACh心肌细 胞膜M受体K+通透性K+外流,心率(负性变时)收缩力(负性变力)房室传导(负性变传导),7,心交感神经 心迷走神经 分 布 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 心室肌较少(余同 界、房室束、心室肌 交感神经)递 质 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受 体 心肌1受体 心肌M受体作 用 Ca2+内流 正三变 K+外流 负三变 心率、心缩力、传导 心率、心缩力、传导,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都有一定的紧张性,分别称为心交感紧张和心迷走紧张,8,(二)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血管平滑肌特点:除毛细血管外,其它所有血管都有平滑肌分布。同行的动静脉相比,动脉平滑肌多于静脉。同类血管相比,小动脉平滑肌相对多于大动脉。有些器官血管平滑肌有肌源性活动,而有些则无。绝大多数血管平滑肌都接受自主神经的支配。支配血管平滑肌神经纤维-血管运动神经纤维,缩血管神经纤维舒血管神经纤维,9,1.(交感)缩血管N纤维起源与作用,脊髓胸、腰段节后纤维NE,受体血管收缩2受体血管舒张(较弱),血管平滑肌,10,特点,1.几乎所有的血管受其支配,不同的血管分布密度不同,皮肤血管骨骼肌和内脏冠脉和脑血管。2.A分布密度V,小A分布密度中、大A3.调节血压作用大4.持续发放紧张性冲动:紧张性 缩血管,紧张性舒张血管,11,2.舒血管N纤维,交感舒血管N纤维:骨骼肌血管 N末梢ACh血管M受体血管舒张特点:不参与血压调节 平时无紧张性活动 与情绪、运动有关,交感舒血管神经副交感舒血管神经脊髓背根舒血管神经,12,副交感舒血管N纤维,主要分布:软脑膜、唾液腺、胃肠的外分泌腺 和外生殖器等器官的血管。N末梢ACh血管M受体血管舒张,特点:不参与血压调节 参与调节局部血流,13,交感缩血管N 交感舒血管N 副交感舒血管N分布 绝大多数血管 骨骼肌血管 脑、消化腺、外生殖器 递质 NE ACh ACh受体 2 作用 血管收缩(强)血管舒张 血管舒张 2血管舒张(弱),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14,(三)心血管中枢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与调节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1.延髓心血管中枢基本中枢 心迷走中枢、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神经元平时都有紧张性活动,分别称为心迷走紧张、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15,延髓心血管中枢部位:,缩血管区:心交感中枢 缩血管中枢心抑制区:心迷走中枢舒血管区:(-)缩血管区 N 元的活动,心迷走和心交感中枢对心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安静下心率75次/min是二者综合的作用。,16,2.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下丘脑 大脑 边缘系统 小脑,17,适宜刺激:压力对管壁的牵张 特点:对快变化敏感,对慢变化不敏感B.传入神经: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C.神经中枢:延髓心血管中枢D.传出神经:心迷走N、心交感N、交感缩血管NE.效应器:心脏和血管,(四)心血管反射(Cardiovascular reflex)1.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baroreceptor reflex)或称减压反射(depressor reflex)(1)反射弧A.感受器: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18,19,(2)反射过程,(),(),(+),(+),20,(4)生理意义:快速调节动脉血压,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反射特点,双向调节适宜刺激是机械牵张对正常范围内阶梯突变的血压敏感在BP长期调节中不起重要作用,21,正常BP在70140mmHg范围内变化,敏感性高,22,2.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适宜刺激:血管壁的机械牵张 化学物质(前列腺素、缓激肽)反射过程 血压降低,生理意义:调节血量、体液量及成分,心肺感受器:房、室及肺循环大血管壁上,23,3.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24,25,二、体液调节(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1.血管紧张素的生成,26,2.血管紧张素的功能:,(1)收缩血管平滑肌(微A),血压,(3)使交感紧张性,血压,(4)作用中枢交感缩血管紧张性,血压,27,(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来源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髓质 交感神经末梢(少)受体,(强),(弱)作用 E+1正性作用 NE+1正性作用 E+缩血管 NE+缩血管(强)E+2 舒血管 NE+2血管舒张(弱)总结果 强 心 增加阻力升压,(20%),(80%),28,下丘脑垂体束,收缩血管(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抗利尿作用,(三)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分泌,垂体后叶储存,释放入血,作用:,29,(一)代谢性自身调节机制,三、自身调节,局部供血、供氧不足,局部代谢旺盛时:,局部血管扩张,(二)肌原性自身调节机制,在脑血管、肾血管多见,30,实验,31,实验动物:家兔实验器材 1.兔手术器械一套;2.血压换能器、动脉插管、三通管、保护电极等;3.BL-410/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实验药品 1.5%戊巴比妥钠、0.5%肝素生理盐水、1:10000肾上腺素、1:10000去甲肾上腺素。,32,实验步骤,一、麻醉与手术1、动物捉拿 方法:右手捉拿兔颈背部皮肤,左手托住其臀部。注意事项:单手提耳是错误的捉拿方法。,33,2、称重麻醉:(1)麻醉部位:耳缘静脉。(2)剂量:1.5%戊巴比妥钠2ml/kg。(3)肌张力、角膜反射和疼痛反应消失。(4)注意事项:注射前一定要排气泡。注射麻醉剂要缓慢,并注意观察。保护耳缘静脉。取出针头时,用干棉球压迫止血。,34,3 气管插管(1)仰卧位固定动物。(2)颈部正中切开皮肤5-7cm。(3)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肌肉,暴露出气管。(4)做“倒T”形气管切开,插入、结扎固定气管插管。注意事项:插管前要清理创面,插入不宜过深。,35,4.分离颈总动脉和神经(1)双侧颈总动脉(2)左减压神经(最细)(3)左迷走神经(最粗)注意事项:分离神经时应特别仔细,操作要轻,勿过度牵拉,勿用金属器械分离,以免损伤神经。,36,37,5.动脉插管(1)动脉插管内灌满0.5%肝素生理盐水。(2)穿线结扎颈总动脉远心端。(3)用动脉夹在近心端夹闭动脉。(4)用眼科剪向心剪一“V”斜口、然后向心脏端插入动脉插管并结扎固定牢固。,38,注意事项,(1)动脉插管内先灌满0.5%肝素生理盐水抗凝。(2)保持动脉插管与动脉方向一致,换能器与心脏同高。(3)注意三通管的方向。(4)结扎固定牢固。,39,二、仪器调试1、进入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2、选择实验项目中的血压调节实验进入实验系统。或选择“输入信号”选择通道“压力”点击“开始”实验按钮,即可在屏幕上观察到正常的血压曲线。,40,三、观察项目,1、观察记录正常血压曲线。,41,2、夹闭左侧颈总动脉10秒左右,观察记录。3、刺激左侧减压神经中枢端,观察血压变化。4、刺激左侧迷走神经外周端,观察血压变化。5、静脉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0.3ml血压和心率的变化。6、静脉注射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0.3ml血压和心率变化。,42,注意事项1.在每项处理之前,均要有正常对照曲线。2.实验结束时,先结扎颈总动脉再取出动脉插管以防大出血。,43,实验小结,2 夹闭左侧颈总动脉10秒左右 结果:BP 分析:夹闭一侧颈总动脉 颈A窦压力感受器牵拉 窦N、舌咽N传入冲动频率 心血管中枢(延髓):,44,心迷走中枢-心迷走N传出冲动频率 心率 心输出量心交感中枢+心交感N传出冲动频率 心肌收缩力 BP 缩血管中枢+缩血管N传冲动频率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45,3 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结果:BP 分析: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减压神经传入冲动频率心血管中枢:4 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结果:BP 分析:心率 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心迷走神经+心肌收缩力 BP 心输出量,46,5、静脉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0.3ml。结果:BP 分析:静脉注射肾上腺素(adr),心率 1受体 心肌收缩力 CO adr+受体:血管收缩 2受体:血管舒张,BP,对外周阻力影响小,47,6、静脉注射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0.3ml。结果:BP,分析:,NA,BP窦弓反射心率,受体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1受体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