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大学下》PPT课件.ppt
民航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0年机场运行指挥培训班,“突发事件应对法”相关内容解读民航局机场司安全处 曹 先2010年11月,本讲座的主要内容,“突发事件应对法”产生的背景“突发事件应对法”确定的总体原则“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总体结构“突发事件应对法”中与民用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相关的条款,一、“突发事件应对法产生的背景,一、突发事件的频发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例如:98年洪水灾害、每年的台风灾害、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北京怀柔冰灯节拥挤踩踏事件等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条件,突发性:事件发生的真实事件、地点、危害难以预料,往往超乎人们的心理惯性和社会的常态秩序;危险性:事件给人民的生命财产或者给国家、社会带来严重危害,这种危害往往是社会性的,受害主体往往是群体性的;紧迫性:事件发展迅速,需要采取非常措施、非程序化做出决定,才有可能避免局势恶化;不确定性:事件的发展和可能的影响往往根据既有经验和措施难以判断、掌控,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事态迅速扩大。,一、“突发事件应对法产生的背景,二、已经制定了一些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2006年,共有相应法律35件,行政法规37件,部门规章55件,有关文件111件,包括:防震减灾法、防洪法、消防法、安全生产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条例等。部门规章中就包括民用机场应急救援规则,一、“突发事件应对法产生的背景,三、加强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003年抗击“非典”和2004年应对“禽流感”的实践;2、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要求: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二、“突发事件法确定的总体原则,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总则第四条:应急管理体制总则第五条: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三、“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总体结构,总则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法律责任附则,四、“突发事件应对法”中与民用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相关的主要条款,一、总则:全部条款二、预防与应急准备:第十七条(应急预案体系)、第十八条(应急预案制定依据与内容)、第二十二条(安全管理)、第二十五条(应急管理培训制度)、第二十六条(应急救援队伍)。三、监测与预警:第三十七条(突发事件信息系统)、第四十条(突发事件信息评估制度),四、“突发事件应对法”中与民用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相关的主要条款,四、应急处置与救援:第四十八条(应急处置机制)、第四十九条(应急处置措施)五、事后恢复与重建:全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