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房甲状腺》PPT课件.ppt
甲状腺癌的诊断,甲状腺癌的发生率约为1.1/万,男/女比例约为 1:36。,一.病史及查体,对甲状腺癌诊断有意义的临床因素有:,伴有声嘶、呛咳的;结节质硬,边缘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的;伴有颈淋巴结肿大,对症治疗后无明显改善的。,二.辅助检查,辅助检查(B-us),B-us: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占有重要地位,优点是简便易行,无损伤,可重复对比,能精确地区分囊性、实性和混合性结节,有无颈淋巴结肿大。,辅助检查(B-us),甲状腺癌的B-us表现:59.1边界不清,76.5呈低回声或稍低回声,76.5内部回声不均,88.8无完整晕环,46.9出现微钙化,95.9无液化,63.6内部有丰富血流。,辅助检查(同位素),同位素扫描:可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功能及形态特点。单发性“冷”结节中仅有2025为恶性。,辅助检查(X线),颈部X线:如有砂粒样钙化则为乳头状癌的砂样体,大而不规则的钙化可为结甲的退行性变或甲状腺癌;可观察气管有否变形或浸润改变。,辅助检查(CT),CT:可确定结节的位置、数量、特征、与邻近器官(如气管、食管、颈血管等)的关系及淋巴结情况。,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CT表现:,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明显强化,若与正常甲状腺密度一致、囊性变、囊壁内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及细颗粒状钙化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改变;若淋巴结明显强化,与甲状腺肿瘤密度一致为滤泡状癌、髓样癌转移淋巴结的特点。,辅助检查(穿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国外已作为术前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常规方法,有经验者可将假阴性率控制在5以下,假阳性率控制在3以下;而国内资料显示正确率为5097。,辅助检查(穿刺),影响因素主要有:穿刺医师的熟练程度及经验;取材偏少;病理医师的经验;,辅助检查(穿刺),乳头状癌伴囊性变时,吸出为棕色液体,涂片背景为大量蛋白样物,如分化较好,可诊断为腺瘤囊性变;对于滤泡状癌的诊断仍有争议,滤泡状癌涂片中细胞呈腺样排列,分化较好,核异型性不明显,且见不到包膜、血管、淋巴管浸润,难以与腺瘤鉴别。,三.手术探查(略),讨 论,多发结节与甲状腺癌,一般认为多发结节多为良性病变,但研究表明:多发结节恶性可能性与单发结节相近,在乳头状癌中多发结节占30%,亦有8.7%为左、右两叶同时发现癌灶,因此对于甲状腺多发结节的治疗原则应同单发结节一样。,钙化与甲状腺癌,在甲状腺癌中约46伴有钙化,而良性肿瘤仅为3;但有钙化并非都为恶性,在所有伴钙化的甲状腺结节中,仍有47.6为良性病变,所以不能单纯以甲状腺钙化作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钙化与甲状腺癌,在B-us高频声像图上,甲状腺钙化分为两种类型:微钙化(1mm的强光点)和粗钙化(1mm的强光团)。研究表明:微钙化才是诊断甲状腺癌的一个特异性指标,而且是乳头状癌一个特征性表现。,年龄与甲状腺癌,青少年伴有甲状腺单个结节,恶性可能性很高,尤其是14岁以下儿童,50可能为恶性肿瘤。许多学者认为患者的年龄是判断甲状腺结节是否为恶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隐匿型甲状腺癌,是指临床不可触及,肿瘤直径小于1.0cm的甲状腺微癌(约占49%),多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有时容易误诊为颌下腺瘤,所以,有必要常规行甲状腺B超可降低误诊率。,桥本病与甲状腺癌,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差异很大,国外约0.538,国内为0.623.8。差异大的最主要原因可能与“分析的病例对象”有关。,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如“对象”均为手术病例,不含内科治疗的病例,结果可能较高;如“对象”含内科治疗的病例,很多未经病理确诊,且有微小癌漏诊,结果可能较低。,桥本病的手术指征:甲状腺肿大明显或出现压迫症状,影响工作和生活,经药物治疗不能改善者;并发重度甲亢或甲亢复发,经抗甲状腺药物或心得安治疗无效者;怀疑并发甲状腺癌的。,桥本病的手术原则:强调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尽可能多保留甲状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