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生栽培问答》PPT课件.ppt
春花生栽培技术问答,荔城区农业局 陈国坤,2002年全国花生生产情况图示,注:2002年全国单产200.7kg亩,总产1482万吨;荔城区分别为205kg亩、0.2282万吨。,全国花生栽培技术推广情况 我国花生栽培技术推广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5070年代重点推广根瘤菌肥增产技术;60年代推广花生清棵蹲苗技术;70年代开始推广化控技术,主要有B9和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80年代重点推广中、低产田改良综合增产技术,亩产千斤高产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等;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主要推广大垄覆膜和小垄宽幅套种花生技术,水稻、花生轮作高产栽培技术以及配方施肥技术等。,1、什么样的气候条件适合花生栽培?2、花生清棵蹲苗应掌握哪些主要技术环节?3、花生施肥关键要掌握哪些要点?4、多效唑(pp333)对花生生长有哪些作用?如何施用?5、如何防治花生病虫害?6、花生覆膜栽培技术主要应注意哪些?,春花生栽培技术问答目录,1、什么样的气候条件适合于花生生长?,花生对温度、水分、光照等气候因素都有一定的要求,积温和开花结荚期的日平均气温高低及适温保持时间是主要的制约因素。温度:花生是喜温作物。生长适温是2530C,低于15.5C时基本停止生长,高于35C 对花生生育有抑制作用;昼夜温差超过10C不利于荚果发育,白天26C,夜间22C最适于荚果发育,白天30C,夜间26C最适合营养生长;5C以下低温5天,根系便受伤,零下1.5C2C时地上部便受冻害。全生育期需积温是30003500C(珍珠豆型约3000C,普通型和龙生型约3500C)。,水分:花生比较耐旱,但发芽出苗时要求土壤湿润,田间最大持水量以70%为适宜,出苗后便表现了较强的抗旱能力。苗期需水少,开花期需要土壤水分充足,如果20 cm深的土层内含水量降至10%以下,开花便会中断,下针结实期要求土壤湿润又不渍涝。花生全生育期降雨量300500mm便可种植,多数产区水分对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降雨分布不均。光照:花生对日照长度的变化不敏感。尽管长日照和短日照地区之间可以相互引种,但花生毕竟属于短日照作物,长日照有利营养生长,短日照促进开花。在短日照下,植株生长不充分,开花早,单株结果少。光照强度不足时,植株易出现徒长,产量低。光照充足,植株生长健壮,结实多,饱果率高。,2、花生清棵蹲苗应掌握哪些主要技术环节?花生子叶是不出土或半出土,花生清棵就是用小锄子将花生幼苗周围的土扒出来,使埋在土中的两片子叶露出地面后接受阳光照射的技术过程。它是花生栽培最具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措施,一般能增产15%左右。增产的原因要从花生结果习性谈起,花生结果主要靠第一对、第二对侧枝。第一对侧枝的结果数一般占全株结果数的6070%,第二对侧枝结果数占2030%,第三对侧枝结果很少,而且大都是秕荚。花生的第一对侧枝着生在子叶的叶腋间,子叶是不出土或半出土的,因此花生出苗后,第一侧枝有很长一段时间被埋在土内,如果让它自己长出来,不仅时间长,而且长出来的枝条黄白幼嫩,节间长,生育不健壮。通过清棵,使二片子叶露出地面,让第一,对侧枝在日光照射下生长,就会变得粗壮,节间短,果节密,结实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清棵的另一个作用是控制了幼苗地上部分生长,促进了根系的生长,清棵后20天调查比较主根长度增加了28%,侧根条数增加了42%,增加了抗逆和吸收能力。要充分发挥清棵的增产作用,应掌握好清棵的时期、深度和平窝时期三个技术环节。清棵的时期:在花生齐苗后立即进行效果较好,过早进行由于扒出根际周围的土壤,会削弱尚为幼嫩的花生植株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太晚进行由于第一对侧枝长时间埋在土中或已经出土,失去了清棵的作用,试验证明,齐苗后20天再清棵,基本无增产效果。清棵的深度:扒土深度以2片子叶露出地面为宜,,浅了,起不到促进第一侧枝健壮发育的作用,深了,往往会把子叶下面的根颈扒出来,造成幼苗倾斜倒伏,不利于培育壮苗,在沙地上,更应注意不能清得太深,以免被风吹倒或将根系掘起。平窝时间:清棵后20天左右,第一对侧枝已长出地面并发育健壮,结合第二次中耕平窝,效果较好。,3、花生施肥关键要掌握哪些要点?施足基肥:花生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高峰均在开花期前后,根系的吸收能力在开花下针期前最强,所以花生施肥强调施足基肥,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8090%以上,一般要求亩施土杂肥20003000kg,硫铵2530kg,钙镁磷肥2530kg(或草木灰100kg、过钙2025kg)。及时追肥:花生除了施足基肥外,还应注意看苗及时追肥。一般在始花前及时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以促进幼苗健壮生长,达到早分枝、多分枝。一般每亩施用腐熟水肥2030担,掺碳铵7.510公斤或尿素5公斤。钙肥的施用:花生是喜钙作物,需要量高于磷,接近钾,与同等产量水平的其他作物相比,是大豆的2倍、水稻的5倍、小麦的7倍、玉米的3倍。花生缺钙时,表现植株生长缓慢,根细苗弱,老叶的边缘及叶面会出现不规则的白色小斑点,叶柄变弱,新生叶片小,荚果、尤其籽仁发育差,形成秕荚和空荚,此外,由于果胶物质少,果壳发育不够致密,容易烂果等。花生是否缺钙可以采用叶片诊断法,做法就是在花生播种后40-45天,取主茎顶端第4-6片叶分析叶片含钙量,当叶片含钙量低于1.2%时表明缺钙。作为钙肥施用的主要有石灰、石膏和贝壳粉。石灰和石膏都可作基肥与追肥。偏酸性土壤一般亩用石灰25千克左右,作基肥时结合耕地时撒施,作追肥时,可在初花期结合中耕浅施于花生棵结荚区内,施用石灰,应23年轮施1次,不可年年施用,以防土壤板结。施用石膏,一般亩施57.5千克。,4、施用多效唑对花生长发育有什么作用?如何施用?多效唑对花生的效应:多效唑又名(PP333),是一种植物生延缓剂,对花生生长效应有三个。A、抑制花生地上部分的生长:多效唑明显地抑制地上部的生长,对根部生长不仅没有不良影响,还有促进作用,所以施用多效唑能增进根茎比。B、增加花生的抗旱力:施用多效唑后,花生叶面积变小,叶表皮细胞表面积也变小,但叶片贮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在干旱条件下,提高了花生的抗旱力。,C、抑菌作用:施用多效唑对花生的叶斑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施用方法:大多为叶面喷施,要注意 A、施用对象:在生长茂盛和旺长的田块施用。B、施用期:在始花30-50天均有效,以始花后40天左右为最佳。C、用药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50kg(旺长田和喷雾时期较晚可用上限)对水5060kg均匀喷雾。,5、如何防治花生病虫害?,给我区花生造成较大危害的病虫害主要是青枯病、叶斑病、疮痂病、蛴螬、蚜虫等。青枯病:A、症状:花生一般在初花期最易感染此病。病株初始时,主茎顶梢第一、二片叶片先失水萎,花生青枯病,焉,早上延迟开叶,午后提前台叶。l2天后,病株全株或一侧叶片从上至下急剧调萎,色暗淡,呈青污绿色,后期病叶变褐枯焦。病株易拔起,其主根尖端、果柄、果荚呈黑褐色湿腐状,根瘤墨绿色。病茎纵剖维管束呈黑褐色,横切面保湿下稍加挤压可见白色粘液溢出。B、防治措施:(1)清除菌源:对田间病株应及早拔除深埋或烧毁,常年种植花生田块,在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烧毁,不用病花生藤堆肥,尽量减少和控制病菌的扩散,降低次年发病的初浸染源,仍具有减轻病害发生的作用。,(2)合理轮作:对重病区,水源条件较好的,实行水旱轮作是控制花生青枯病发生危害的最有效措施。对旱坡地花生种植区,不能进行水旱轮作,可与青枯病菌的非寄主植物轮作,如小麦、玉米、甘薯、大豆等,一般轮作2-3年,具有明显减轻病害的作用。(3)加强栽培管理:田间栽培管理措施,对控制花生青枯病的发生和危害具有明显的作用。在花生青枯病发生区,应注意田间水肥管理。对旱坡地在播种花生前,进行短期灌水泡浸,可促使土壤中病菌大量死亡,从而减少病菌侵染机会,降低发病率。播种花生时,每亩施石灰、草木灰50150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使土壤呈微,碱性,以抑制病菌生长,减少发病。田间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硼肥可促进花生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同时,做好田间的清沟排渍,防止雨后积水。早期零星病株及时拔除,集中处理。不施用带菌肥料等农业栽培管理措施,既具有防病作用,也具有增产效果。(4)化学防治措施:在发病后进行药剂防治,通常难以达到治疗效果。有些药剂具有一定防效:亩用100克20龙克菌SC,对水50kg,在病害发生期用药防治1-3次;若遇连续阴雨,可亩用20%青枯灵300-500克加50%福美双800-1000克,与50斤过筛细土拌匀后,撒于花生窝中。,黑斑病,褐斑病,叶斑病(包括褐斑病和黑斑病):,花生叶斑病包括黑斑病和褐斑病,是花生上常见的两种叶部病害,在田间常同时发生,症状相似,主要造成叶片枯死、脱落,发生普遍,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40以上。A、症状:主要发生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褐斑病始发期比黑斑病稍早,以为害叶片为主,也可为害叶柄和茎秆。两种病害发病初期均形成褐色小点,扩大后在叶片上形成褐色圆形病斑,在叶柄和茎秆上形成褐色椭圆形病斑。潮湿时,在病斑上的小黑点处产生灰褐色霉层。诊断要点:叶片上形成褐色圆形病斑,叶柄和茎秆上形成褐色椭圆形病斑,潮湿时在病斑上的小黑点处产生灰褐色霉层。,B、防治措施 a、农业防治:花生收获后要尽量清除田间病残组织,及时翻耕,实行轮作。b、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5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l 000倍液隔 15天左右喷1次,共23次,有较好的防病增产效果。,疮痂病:这是我省花生新病害,我区2000年开始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A、症状:花生疮痂病危害植株叶片、叶柄、茎部、子叶柄,病部均表现木栓化疮痂状。B、药剂防治:75%百菌清或40%疫霜锰锌800倍液,从发病初期开始,视病情隔710 d喷一次,喷23次。,疮痂病,蛴螬对花生的危害状,金龟子幼虫-蛴螬,花生蛴螬(金龟子)A、农业防治:水旱轮作可降低危害8090%。B、药剂防治:a、播种期防治: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5-3公斤,或3%呋喃丹2-3公斤,加细土15-20公斤撒入播种穴内。药效可达33-48天。可兼治苗期其他害虫。b、生长期防治:亩用50%辛硫磷1500-2000倍液灌根或冲浇。,6、花生覆膜栽培技术有哪些重要环节?施足基肥:结合整地做畦亩施优质圈肥3000-3500kg,碳铵50-75kg,过钙25-30kg,草木灰50-75kg。适时播种:覆膜栽培一般可比露地提早7-10天播种。播种期可安排在3月上中旬。施用除草剂:一般播种后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150毫升兑水60kg喷雾。及时破膜放苗:在花生顶土时,即在花生播种后7-10天,要及时破膜引苗,防止破膜过迟造成幼苗灼伤。,谢谢合作!2006年6月30,什么是控制下针(AnM)栽培法?其主要作用和效果任何?主要技术环节是什么?AnM栽培法:是山东莱阳农学院沈毓骏教授经多年研究、试验成功的一种花生新栽培法。用该方法种植花生,出苗齐,生长壮,第一对侧枝发育快,下针集中,结果整齐,成熟一致,产量高。比一般栽培法平均每公顷增产荚果972.0公斤(64.8公斤亩),增产13.528.0%。花生AnM栽培法的主要作用原理是:以栽培技术控制花生下胚轴的暴光时间和植株基部的大气湿度,从而促进内源激素乙烯的产生,以控制花生下胚轴的伸长与果针入土的时间,减少,过熟和秕果,达到果多果饱之目的。试验证明,花生顶土裂缝,芽苗在土内暴光后,下胚轴就停止生长,故子叶节常停留在土内,子叶便不出土或半出土,这是由于光照抑制了乙烯的长生。若播后延迟芽苗暴光,胚轴就可以继续伸长,使子叶节位升高,为下一阶段初期花针的控制创造条件。花生开花形成果针,果针入土5cm深处结实。果针入土前的伸长受其周围大气相对湿度的影响极大。当大气湿度为100%时,果针日伸长0.62cm,57%时则伸长0.02cm。因此,可以通过栽培措施,前期创造一个利于通风散湿的环境,延缓早期花的下针。预计到收获期已不致于产生过熟果时,再创造一个适宜下针结实的环境,促进良好地结,实,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主要技术环节是(露地栽培):A、A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