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石海峡大桥》PPT课件.ppt
明石海峡大桥,制作人:解志辉,目录,工程概述 3建设原因 6地理位置 8施工步骤 10桥梁检测 49,工程概述,明石海峡大桥是世界上最高,最长,造价最昂贵的悬索桥,是日本四岛桥梁网络的最后一环。大桥主跨1991米(960+1991+960),全长3911米,为三跨二铰加劲桁梁式吊桥,塔高283米,桥宽35.5米,加劲梁长14米,共设六条高速车道。大桥位于被台风支配的台风走廊上,台风时速可以达到290公里每小时,大桥设计标准可承受150年一遇的80米每秒的风速。大桥跨越日本濑户内海的明石海峡,经过世界上一个主要地震带的中心,设计标准可承受里氏8.5级的强烈地震。,至少保持三项世界纪录:明石海峡大桥高283米,每座桥塔都有80层楼高。,明石海峡大桥主跨长1991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这是由于主航道就有1500多米所导致的。大桥造价为43亿美元,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桥梁。由于采用弹性钢桥塔,故费用大幅提高。,大桥概念图,建设原因,1955年5月11日凌晨5点,由高松出发的日本国铁宇高松联络船,载着180多名乘客的“紫云丸号渡轮,原定于高松港出发,横渡明石海峡,抵达对面的九州岛。不幸的是,由于浓雾和船员玩忽职守,6点45分,“紫云丸号于女木岛附近和另一艘货轮“第三宇高丸号”发生严重碰撞。短短5分钟,紫云丸号便沉入了海底。168名成人和儿童罹难,数十人受伤。日本全国上下为之震惊。,地理位置,明石海峡大桥共有六条高速车道,它将日本本土的繁忙都市神户和日本南部的淡路岛紧密连接了起来,最终实现了日本人一直想要用桥梁把四个大岛连接起来的愿望。,施工步骤1桥基,大桥的桥基通常都要耸立在水面中部,其中,圆柱部分在灌满混凝土后会因为自身重量而慢慢沉入水中,这一工程需要在河床上分阶段进行。但是明石海峡有110米深,远远地超过通常的建筑高度。而且水流湍急,桥基易被冲走。于是,工程师们建议在陆地上建立了两个巨大的钢铁沉箱,建成后沉入海底。同时,由于混凝土在水下灌注,需要研制在水下快速凝结的超级混凝土。,巨型钢铁沉箱的建造,巨型钢铁沉箱的定位和灌水沉入,混凝土的灌注管道和运送轮船,施工步骤2桥塔(重点),明石海峡大桥的每座桥塔都是由90160吨重的构件逐一搭建起来的,如果每一部分的 误差有一个拇指宽,到达顶部时 就会倒塌,因此要求制作和施工 的绝对精确。每座桥塔总共有90块构件组 成,连接时需用螺栓70000 个。,塔断面示意图,搭建用的钢铁模块,主塔概要,主塔抗震设计,摆锤,吸震装置,搭建过程示意图,工厂制作流程图,钢板的焊接,钢板焊接后的孔洞,外单元的组装,中间单元的组装,3单元的一体装配,3单元一体装配后的移动,端面切割,横向放置后两段的临时组装,斜材部分的临时组装全景,塔顶部的临时组装全景,涂装完成,起吊机运出构件,架设作业,具体架设作业,架设完成,施工步骤3主缆,明石海峡大桥的主缆直径约1米,每根重16万吨,相当于3艘泰坦尼克号的重量,整座大桥共计要使用30万公里长的钢缆,这足以绕地球7圈。两条主钢缆每条都由37000根钢绳组成。工程师们改变了钢绳中合金与硅的成分,创造出世界上最结实的钢绳。每根钢绳的直径有5毫米,足以承受3辆家用车的重量。,钢绳制作,制造主缆,导向索架设,猫道架设,主缆架设,施工步骤4锚定装置,明石海峡大桥的主缆锚定在35000吨重的混凝土块上。地基深为63米深,锚定装置高40米,装置里填满新型快速流动混凝土。整个巨型锚定装置的建造共花费5年时间。,锚定装置建造1,锚定装置建造2,施工步骤5桥面,明石海峡大桥的桥面由数千根钢横梁组成,并将横梁放置在稳定的三角形格子中。为了获得额外的力量,明石海峡大桥的中间部位增加了垂直稳定器,它的形状像飞机的尾翼,当台风来临时,稳定器会平衡桥面上下的压力,减少强烈的颤振。大桥的路中央和路边安装了钢制网格,有助于风通过,防止道路下面压力的累积。1995年1月,日本神户发生地震,海底出现裂缝,桥塔出现1米的位移,于是,将主缆间的宽度加宽,桥面横架的长度加长,桥跨拉长1米。,风洞试验,桥面构造,地震影响,桥面架设,桥梁检测,结束,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