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与方法》PPT课件.ppt
一、数据与信息二、经济学分析方法,第六讲 数据与方法,(一)数据的重要性数据是特殊的文献数据是经济模型实践的基础数据是历史描述分析的重点数据是研究论文的标志数据的可信性问题,一、数据与信息,(二)数据的来源,1.一次数据、二次数据和三次数据2.来源形式:公开的统计年鉴(政府与国际组织)出版的调查资料公开的数据库内部数据(受限制使用)付费数据私人数据企业数据作者调查,经济数据的类型,按照数据形成的性质时间序列数据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数据。截面数据来自同一时间不同观察对象的数据。按照数据收集方法一手资料根据本研究需要自己收集的数据二手资料由别人收集并且经过加工的数据政府公开发表的统计资料(例:各种统计年鉴)政府及机构内部统计资料(例:农业部内部信息)相关参考文献中提供的数据(例:专著或论文中的数据)内部研究报告中提供的数据(例:未发表的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使用二手资料,利用二手资料的优点:节省费用提高分析的时效性利用二手资料时应注意的问题这种资料是在过去出于不同目的或在不同条件下收集的,使用前应判断是否符合本研究的需要,确切了解指标的定义和收集方法,以避免错误地做出解释。,(三)经济数据的内容与分类,1.经济数据的内容(1)宏观经济统计数据(2)行业或部门统计数据(3)对外经济关系统计数据(4)社会和人文发展统计数据(5)收入分配统计数据(6)国土资源统计数据(7)其他,国际贸易数据的搜集贸易额贸易量贸易价格与贸易条件分部门或商品的贸易额、贸易量与贸易价格关税率非关税壁垒其他,2.国际数据,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IMF,Direction of Trade Statistics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UNCTAD,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UN,Trade Statistics Yearbook,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 DatabaseWorld Bank Online DatabaseWTO Online DatabaseUNCTAD Online DatabaseAPEC Online DatabaseAustralia National Univ.Trade Database(P)GTAP Database(P)Michigan Univ.Database(P)USTR Country Trade Barriers DatabaseEC Country Trade Barriers DatabaseNBER Released Trade Data,3.中国数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国工业普查资料海关统计月报网上数据经贸部国家信息中心,(四)对数据和信息的理解,数据只反映原始事实和情况。信息指具有意义并且能够改变信息接受者对事物理解的数据,需要经过对原始事实和情况进行加工并转化成决策者可以使用的形式。信息质量是数据反映现实的准确程度。高质量信息必须具有及时性、完整性和对于决策者的适用性。及时性指在事件发生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得到有关信息。完整性指信息包含相关事实/数据的程度。适用性指信息与管理者解决所面临问题、做出决策和完成预定任务的要求相符的程度。,经济数据存在的测度误差信息含量的完整程度较早发表的统计数据常常未能包括最终的信息代表性误差选择的样本不能很好地代表总体,(五)理论概念与数据的关系,理论概念:常常是不可以直接观察的,例如财富/知识和素质等。理论概念的替代变量(Proxy):必须是可以观察的变量,但是与前者之间存在代表性偏差,例如家庭拥有资产价值(原值)、存款额、教育程度等。进行研究时实际取得的替代变量值:可能含有测度误差。研究人员在分析中实际使用的数值:可能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引入误差。,(六)对经济研究成果的验证方法,可以在原数据和方法基础上重新进行分析,看是否得到相同的结果;可以将原模型用于新获得的数据,检验结果是否敏感;可以在原模型的基础上扩展,看得到的解释是否相容。上述做法较适合于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的研究,但也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在应用工作中,分析者通常从若干不同的估计结果中选择出一个最终模型,但并不会在论文中清晰的说明这一过程;不同的分析者常常用不同的模型解释同一内生变量,模型的拟合优度相似,但在经济意义上却可能存在重大差别。,计量经济学与假设检验,“让数据说话”数据能否自己说话?“数据中淘金”(Data-mining)“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也是垃圾”(Garbage in,garbage out),二、经济学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定量分析方法描述性分析统计分析数学模型分析,(一)定性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法是把两类事物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逻辑分析方法。在社会经济调查中经常采用的方式有纵比分析、横比分析和类比分析(以两个事物具有相同属性的判断为前提,由此推出两者的其它某个属性也相同的结论)。,定性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例:有关中国粮食问题增产潜力的分析(见中国粮食及农业:前景与政策)“我国增产粮食的潜力事实上是巨大的,不仅提高单产的很大潜力,后备资源开发也有相当潜力。从提高单产看,虽然我国粮食单产已经不低,但与高产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且国内省际间的差距也较大。目前我国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大体只有35%,而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已达60%以上。”(第29页)“从单产增加幅度分析,难度并不大,前45年增加了302%,后36年(1994-2030年)再增加80%是完全可能的。”(第46页),定性分析方法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法以系统理论为基础。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复杂有序的整体。现代调查研究中的系统分析,就是按照系统理论和方法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对调查对象的整体进行分析,找出它的结构和层次,分析其组成要素的作用和功能,研究怎么样使整个系统最优化。在分析调研对象时,要把它作为一个从周围环境中划分出来的系统来认识,同时还要把系统内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同样的,对任何一种社会经济现象都需要将其放在大的背景中加以考察和研究。,定性分析方法历史分析,历史分析法是通过对研究现象的历史资料进行科学分析,说明它在历史上怎样发生和发展,即分析事物历史和现状的关系。历史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弄清事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来龙去脉”,从中发现问题,启发思考,以便能够认识现在和推断未来。,定性分析方法逻辑分析,归纳和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归纳法是从具体的、个别的现象中推导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归纳法的基本逻辑是,如果所有(或部分)被研究对象都具有某种特怔,那么就可以断所有的(或部分的)其他对象也具有该特怔。演绎法是从一般的、抽象的原理推出较为具体的更接近经验层次的结论的方法。在定性分析中,采用演绎方法是根据一般理论或定律解释具体的研究结果,或准备检验的操作性假设。理论越成熟,演绎方法就越重要。,(二)定量分析方法描述性分析,利用统计指标或调查资料描述研究对象的重要特征,以使读者获得对研究对象的必要了解。常用手段包括:图形表格在解释结果时需要注意,描述只反映事物变化的过程和特点,并不能揭示出因果关系。由于研究人员的理解不同,偏好不同,从同一数据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要想有效地说明事物在如何变化,首先必须准确地了解作为依据的指标定义和加工方法。,例1:我国的肉类产量统计,我国的肉类产量是否在1997年出现下跌?变化是由于调整统计数据所引起的,按原口径,1997年的肉类产量仍比上年增长了8。如果直接利用此数据进行分析,可能得出有偏差的结论。,例2:城市粮食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收入弹性=0.11且统计高度显著。,收入弹性=-0.22且统计高度显著。,例2:城市粮食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涉及的问题其它因素变化自身价格替代品价格消费偏好实际收入变量定义购买不同于消费,定量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利用统计指标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的方法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中数众数离差极距方差分析波动周期,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按包括的地域范围划分企业农户模型:以单个企业或农户为对象的模型,适用于微观决策支持;地区模型:以特定地区为对象,完整反映该地区的经济活动,适用于地方政府决策支持;国家模型:以整个国家为对象,适用于政府决策支持;世界模型:以世界经济体系为对象,一般侧重于分析国家间经济联系,适用于政府决策支持。,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按模型体现的时序特性划分:静态模型:反映在特定经济机制下某商品市场或整个经济体系在特定时点实现的均衡状态,用于模拟政策变化或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均衡变化,从而确定在不同政策和市场环境下经济变化的方向及可能的规模,较适用于中期政策分析。动态模型:用于反映研究对象的动态变化轨迹,经常涉及如投资和资本形成、人力资本形成、环境变化、技术进步等问题。动态模型需要包括反馈机制。可用于模拟政策或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动态调整过程,提供短期和中长期预测。动态模型外推远期结果时可能由于误差的累积性影响而出现偏差。,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按模型解的性质划分优化模型:一般形式为在特定约束条件下优化单一目标或多个目标。目标函数可以包括经营利润、产出(总产值)、社会福利、风险等;约束条件包括可利用资源、可支配收入、技术水平等。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均可以表达为线性或非线性形式。后者在求数值解上仍存在一些困难(全局最优/局部最优、允许的控制变量数量)。所得结果为相对于选定的目标而言的最佳解,因而从方法论角度说,这类模型属于规范性模型。,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按模型解的性质划分非优化模型:此类模型仅给出与特定外生变量组合相对应的内生变量数值,并不涉及整个系统是否处于最佳状态。当模型用于短期预测时,一般根据预期最可能出现的外生变量作出一组预测,或利用统计技术提供出预测指标可能分布的区间。当用于政策评价时,习惯采用的方法是设计若干供选择的方案(scenario),然后利用模型计算出相对应的评价指标数值,据其比较不同政策造成的社会经济效果。非优化模型体现了设计者的理论偏好,隐含了与特定理论相一致的合理化行为规则或调节机制。,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按系统的理论性质划分局部均衡模型(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广泛应用于分析单一商品或若干商品市场,可给出在特定外部环境下出现的均衡数量和价格。(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反映整个国民经济,但通常高度简化。非均衡模型(Disequilibrium model):非均衡(持续性短缺)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一个重要特怔。就建立模型而言,除模型依据的理论不同于市场经济外,一个主要问题是在官方统计中没有反映短缺程度的指标。就商品模型而言,这类模型一般需要包括库存量调整。,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按模型中函数的数学性质划分线性模型:易于求解,但往往高度简化经济/技术关系。非线性模型:反映现实,但求解存在某些技术困难。,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按模型参数的性质划分:随机参数模型:模型参数来自于某个已知或利用实际数据估计得出的统计分布,因而模型的数值解同样为随机变量。求解需要利用统计模拟技术,在应用研究中使用较少,多用于理论及方法学研究。确定性模型:假定模型参数固定不变或按照已知速率变化,与任一组外生变量相对应,只有唯一的一组数值解。应用模型多数采用该方法。这也可以说,模型参数均取其期望值,相应的分析预测亦为期望值。,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按模型建立方法划分: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反映部门间联系和平衡关系,从性质上可归类于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投入产出模型较多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但很多国家也编制了农业部门投入产出表,用于分析农业部门内部及与非农业部门的联系,评价农业政策(如西方国家的生产控制等政策)对收入分配及就业的影响。投入产出模型为静态均衡模型,但近年也出现包括多个时期的所谓动态投入产出表及包括多个地区的跨地区投入产出表。,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按模型建立方法划分数学规划模型:数学规划模型为优化模型,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多种方法。可以分析较复杂的情况,能够反映多种约束,但对结果的可靠性无法有效地验证,参数确定具有较大随意性,因而结果也具有随意性。,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按模型建立方法划分计量经济学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与其它模型方法的重要区别有,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需要利用大量统计资料对模型参数作出估计,对于模型计算结果可以做统计学角度解释。除直接利用估计模型进行分析外,这种方法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提供构造其它模型所需要的参数。在形式上可以分因果模型(单方程多方程联立方程组模型)和非因果模型(时间序列分析)。,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按模型建立方法划分系统动力学模型:适用于长期、动态和对战略性趋势作分析,侧重点是系统的动态行为。由于模型中的方程参数一般由研究者经验设定或参照计量经济学估计结果确定,模型预测不具有统计意义。分析结论的可靠性依赖初始值、方程体现的动态调整机制及设定参数值。对模型结果常常需要利用敏感性分析来确定可信度。,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按模型建立方法划分控制论模型:具有与系统动力学类似的性质,但突出系统的调控机制。模型适用于各种时限的预测和发展战略研究。实际数据往往不足以支持估计经验性的控制论模型,由于模型多为非线性,当政策变量多可能出现计算上的困难,分析长期发展时还需要考虑调控机制变化的可能性(需要对模型重新进行设计和估计)。,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按模型建立方法划分数学模拟模型:构造模拟模型的一般做法是,设计者根据一定的理论框架,利用统计技术估计模型或利用非统计技术设定模型(如利用从文献资料中得到的参数或由设计者经验设定的参数),然后确定若干政策方案进行模拟,在比较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分析报告。模拟模型可以使用专用或通用计算软件作为载体。,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按模型建立方法划分混合(杂交)模型:将上述两种或更多方法结合应用的分析技术,以弥补单一分析技术存在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