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习题讲解》PPT课件.ppt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例题分析,例题一,课本P11,习题6,在图1的换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中,工艺要求热物料出口温度保持为某一设定值。试画出该控制系统的方框图;方框图中各环节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是什么?整个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又是什么?系统在遇到干扰作用(例如冷物料流量突然增大qv)时,该系统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例题一,解:根据换热器的流程及工艺要求,得到方框图如图2所示。,TC,调节阀,换热器,图2,例题一,各环节与系统的输入、输出如表1所示。,表1,例题一,当冷物料流量突然增大qv时,物料出口温度降低T,温度检测变送环节获得的测量值降低Tm,由于出口温度设定值Ts不变,使得偏差e不再为零,温度调节器开始作用,对调节阀输出控制作用,调节阀接受控制作用,关小阀门开度,减小冷物料流量,使得换热器出口温度升高,反复作用知道出口温度回复到设定值。,例题二,课本P11,习题10,表示衰减振荡过程的控制指标有哪些?,图3 过渡过程曲线,例题二,最大偏差A(或超调量),最大偏差是指在过渡过程中,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最大数值。在衰减振荡过程中,最大偏差就是第一个波的峰值。超调量也可以用来表征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程度。,衰减比n,衰减比是衰减程度的指标,它是前后相邻两个峰值的比。,例题二,回复时间ts,从干扰作用发生的时刻起,直到系统重新建立新的平衡时止,过渡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叫过渡时间。一般在稳态值的上下规定一个小范围,当被控变量进入该范围并不再越出时,就认为被控变量已经达到新的稳态值,或者说过渡过程已经结束这个范围一般定为稳态值的。,例题二,余差e(),当过渡过程终了时,被控变量所达到的新的稳态值与给定值之间的偏差叫做余差,或者说余差就是过渡过程终了时的残余偏差。有余差的控制过程称为有差调节,相应的系统称为有差系统。反之就为无差调节和无差系统。,振荡周期T,过渡过程同向两波峰(或波谷)之间的间隔时间叫振荡周期或工作周期,其倒数称为振荡频率。,例题二,(2)偏差积分性能指标,例题三,课本P58,习题19,图4是聚合釜温度与流量的串级控制系统。说明该系统的主、副对象,主、副变量,主、副调节器各是什么?试述系统是如何实现其控制作用的。,图4,例题三,解:该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图5所示。,图5,例题三,由此可见:系统的主对象为聚合釜,副对象为夹套;主变量为聚合釜内温度,副对象为冷却水流量;主调节器为温度调节器TC,副调节器为流量调节器FC。,例题三,冷却水流量变化,控制器FC及时进行控制,使其很快稳定下来;如果干扰量小,经过副回路控制后,f2一般影响不到聚合釜温度;如果干扰量大,其大部分影响为副回路所克服,波及到被控变量温度再由主回路进一步控制,彻底消除干扰的影响,使被控变量回复到给定值。,例题三,干扰作用于主对象,设进口物料温度升高,引起聚合釜内温度上升,主回路偏差不为0,温度调节器输出控制作用,改变副回路给定值,流量调节器输出作用,调节阀开大,冷却水流量增大,釜内温度降低并趋于给定值。,例题三,冷却水压力,且进料温度 温度控制器输出 流量控制器给定值,测量值 如果两者增量相等,则偏差为0 副控制器输出为0,调节阀不动作,如果不相等,则抵消一部分,偏差较小。,干扰同时作用于副对象和主对象,在干扰作用下,主、副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同,例题三,冷却水压力,但进料温度 温度控制器输出 流量控制器给定值,测量值 副调节器输出 调节阀开度进一步减小,减少冷却水供给。,干扰同时作用于副对象和主对象,在干扰作用下,主、副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反,例题四,某液位的阶跃响应实验测得如下数值:,当其阶跃扰动量为u=20%时,试求:画出液位过程的阶跃响应曲线;确定液位过程中的K、T、(设该过程用一阶惯性加纯滞后环节近似描述)。,课本P58,习题24,例题四,解:根据数据画出阶跃响应曲线如图6所示。,图6,例题四,根据阶跃响应曲线,y()=20,根据公式,计算得:,例题四,例题五,如图8是锅炉的压力和液位控制系统的示意图,试确定系统中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型式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图8,在液位控制系统中,从安全角度出发,主要是要保证锅炉水位不能太低,则控制阀应选择气关型,以便当气源中断时,能保证继续供水,防止锅炉烧坏。如果要保证蒸汽的质量,汽中不能带液,那么就要选择气开阀,以便气源中断时,不再供水,以免水位太高。,解:,例题五,本题我们假定是属于前者的情况,控制阀应选择气关型,为“-”方向;当供水流量增加时,液位是升高的,故对象为“+”方向;测量变送器一般都是“+”方向,故在这种情况下,液位控制器LC应为正作用方向。在蒸汽压力控制系统中,为了保证气源中断时,能停止燃料供给,以防止烧坏锅炉,故控制阀应选择气开型,为“+”方向;当燃料量增加时,蒸汽压力是增加的,故对象为“+”方向;测量变送器为“+”方向,故压力控制器PC应为反作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