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望海潮》PPT课件.ppt
望海潮,柳永,学习目标:,1、简单了解宋词常识2、了解作者,能知人论诗3、通过学习望海潮内容感受作者的感情。4、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韵美,达到熟练背诵的程度。,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曲子词”、“歌词”等。2.词的分类: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的段落叫:阕或片3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4.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1、北宋词人。2、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q)卿。3、排行第七,崇安(今福建武夷 山)人。景祐进士。4、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5、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语言通俗,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6、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人,被誉为“才子诗人”。,走近作者,他的词深受人们喜爱。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背景资料,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间,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填了这首望海潮先在歌伎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听音朗读,整体感知课文,1、参考课文注释,扫清字词障碍。2、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3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这一都市景象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反复吟咏,思考问题:,整体解读,望海潮为山川颂歌,亦为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欲谒见两浙转运使孙何而写此。词上片极力赞美杭州名都,自然环境秀美、城市经济繁荣。下片细腻描绘西湖美景,黎民安居乐业,政要与民同乐。词作有粉饰太平的味道。,“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几句被称为千古名句,你是如何鉴赏的?,问题探究4:,作 业:,1.探究本词的写作目的对内容和表现手法有什么影响吗?2.完成本词优化设计 3.把本词或名句改写为散文诗。,“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点”:抽象的评点(总写)“染”:具体的描述(分述)点染间不能有其它相隔,必须是一气而下。,“点染”艺术鉴赏,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染,点,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1、从地理位置上看2、从历史传统上看3、从自然景观上看4、从市井面貌上看5、从百姓生活上看,惊叹赞美艳羡,本词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钱塘”的繁华?,(都市生活图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