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电击伤》PPT课件.ppt
电击伤,电流与伤员直接接触进入人体,或在高电压、超高电压的电场下,电流击穿空气或其他介质进入人体而引起全身或局部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甚至发生心搏和呼吸骤停。,病因,1、缺乏用电知识。2、皮肤表面电阻降低。3、意外事故。4、雷电。5、医源性。6、跨步电压击伤。,发病机制,1、电流。2、电压。3、电阻。4、电流在体内的路径。5、杰出事件。,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2、局部表现。,全身表现,1、轻型2、重型,局部表现,1、低电压所致的烧伤。2、高电压所致的烧伤。,并发症,心律失常高钾血症急性肾衰,实验室检查,血活性升高肌红蛋白尿室颤、早搏、传导阻滞,治疗,1、脱离电源。2、现场急救。3、急诊室抢救。,急诊室抢救,1、心肺脑复苏2、抗休克3、控制感染4、筋膜松解术和截肢5、对症处理6、轻型电击伤的处理,淹溺,发病机制,湿性淹溺干性淹溺,1、淡水淹溺2、海水淹溺3、冷水淹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现场急救急诊室抢救,现场急救,1、水中急救 自救 他救2、地面急救 畅通呼吸道 心肺复苏,急诊室抢救,1、继续心肺复苏2、防治脑水肿3、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4、其他并发症处理,中暑,高温环境中发生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量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损伤性疾病。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三种类型。,病因,1、产热增加2、热适应差3、散热障碍,发病机制,体温调节,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1、中枢神经系统2、心血管系统3、呼吸系统4、水、电解质代谢5、泌尿系统6、消化系统7、血液系统8、肌肉,三种中暑类型发病机制,热痉挛,过度出汗,水盐损失,细胞外液渗透压低,肌肉细胞水肿,疼痛性痉挛。,热衰竭,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低血容量性休克、脑部暂时性供血不足。,热射病,体内热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汗腺功能衰竭,体温骤增。,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典型症状,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热痉挛,严重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热衰竭,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热射病,高热、无汗、意识障碍。,实验室检查,治疗,1、现场初步治疗。2、降温治疗。3、对症治疗。,降温治疗,1、环境降温2、体表降温3、体内中心降温4、药物降温,对症治疗,1、维持呼吸功能2、维持循环功能3、防治脑水肿4、防治肾脏损害5、防治肝功能损害6、防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7、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8、加强护理,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