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PPT课件.ppt
1,心血管系统,第一节 总 论第二节 心,一、心的位置和外形二、心腔三、心的构造四、心传导系五、心包六、心的血管七、心的神经八、心的体表投影,2,第一节 总 论,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 Heart动脉 Artery A静脉 Vein V毛细血管 Capillary,体循环 Systemic circulation肺循环 Pulmonary circulation,由血液循环路径分:,3,体循环:左心室收缩将动脉血射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分支,进入毛细血管;血液在此进行气体、物质交换,成为静脉血;静脉血由毛细血管进入小静脉,经各级静脉回流,汇入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终于右心房。血液由右心房流人右心室之后,开始肺循环。肺循环:右心室收缩将静脉血射入肺动脉,经肺动脉各级分支,到达肺泡壁的毛细血管,血液在此和肺泡进行气体交换,成为动脉血;动脉血进入小静脉,经过肺的各级静脉回流,汇入左、右肺静脉,终于左心房。血液由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后,又开始体循环。,4,5,二、血管吻合,动脉间吻合(侧支吻合)静脉间吻合(静脉网、静脉丛)动静脉吻合,分类,6,侧支循环:动脉干在行程中发出与其平行的分支,而且血流方向一致者,称侧副管。血流方向相反者,称返支。当动脉干阻塞时,血液可沿侧支吻合路径,送至远侧分布区,以免发生坏死。,功能意义,动静脉吻合:不经过毛细血管,缩短循环途径,调节局部血流量和体温。指尖、趾端、唇、鼻等部位。,7,三、血管配布规律,动脉干血管神经束肢体的深部,A,浅、深(一般与动脉伴行)浅 深,V,8,一、心的位置和外形,第二节 心 heart,胸腔中纵隔内,略向左旋转,右半心位于右前部,左半心位于左后部。,9,10,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心尖搏动,11,12,13,心分:一底、一尖、二面、三缘心底朝右后上方:冠状沟;心尖:左心室尖形成;胸肋面朝前上方:前室间沟;膈面朝下后方:后室间沟。,14,15,肺动脉和静脉,16,心腔的钟面关系(水平切面),二、心腔,心沿心纵轴轻度向左旋转,改变了心腔的位置:右心房居心的右部,右心室居心的前部,左心室居心的左部,左心房居心的后部并与食管、胸主动脉毗邻。临床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心脏时,是从扫描层下面成像的,应注意方位的变化。,17,18,19,20,(一)右心房,内腔分2部分,前部为固有心房,后部为腔静脉窦,在腔面以纵行的界嵴为界。固有心房左前壁有右房室口,前上部有右心耳,外侧壁的平行的肌束叫梳状肌,是右心房最薄弱部位。腔静脉窦左后壁是房间隔,上端有上腔静脉口,下端有下腔静脉口,后者有一半月形的下腔静脉瓣,向内延伸至房间隔的卵圆窝前缘;在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有冠状窦口(心静脉血回流通道)。,21,右心耳;固有心房、腔静脉窦;界沟、界嵴;冠状窦口;卵圆窝;右房室口;,22,(二)右心室,右心室腔被室上嵴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流入道由右房室口至右心室尖,房室口周缘有右房室口纤维环,三尖瓣附着于该环,有前尖、后尖和隔侧尖。由室壁伸向三尖瓣的锥状突起称乳头肌,其尖端发出的腱索附于三尖瓣,有前乳头肌、后乳头肌、隔侧乳头肌。右房室口纤维环、三叶瓣、乳头肌和腱索是右心室入口防止血液返流的装置,称为三尖瓣复合体。,23,三尖瓣,24,流出道位于室上嵴和肺动脉口之间,腔面光滑,又称动脉圆锥。肺动脉口周缘有肺动脉口纤维环,环上附有三个半月形的瓣膜称肺动脉瓣,其与肺动脉壁之间的空间称肺动脉窦。当右心室舒张时,肺动脉干内血回冲入肺动脉窦,使肺动脉瓣紧密靠拢,肺动脉口关闭。,25,26,27,(三)左心房,是四个心腔中最靠后的一个,其后与食管和胸主动脉毗邻。右前壁是房间隔,左前壁是左房室口,并向前突出左心耳。后内壁光滑,两侧各有两个肺静脉口;左心房接受左、右肺静脉流入的动脉血,并将血液经左房室口送入左心室。,28,29,(四)左心室,呈圆锥形,底是左房室口和主动脉口,尖是心尖,分流入道和流出道。流入道入口的防止血液返流的装置包括:左房室口纤维环、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合称为二叶瓣复合体。二尖瓣分为前尖瓣和后尖瓣,乳头肌两组:前乳头肌和后乳头肌。,30,流出道是左心室的前内侧部分,其出口是主动脉口,主动脉口防止血液返流的装置包括:主动脉口纤维环和附着于该环上的三个半月瓣所构成的主动脉瓣。各瓣膜相对的主动脉壁向外膨出,瓣膜与壁之间的腔隙称为主动脉窦,可分为左、右、后三个窦。主动脉左、右窦分别有左、右冠状动脉的开口。,31,32,33,34,三、心的构造,(一)心纤维性支架,心的纤维支架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房室口和动脉口周围以及房室口与主动脉口之间,作为心肌纤维及瓣膜的附着部分,又称心纤维骨骼。它主要包括:肺动脉口纤维环、主动脉口纤维环、左、右房室口纤维环、左、右纤维三角。左纤维三角是位于左房室口纤维环与主动脉口纤维环之间的三角区。右纤维三角是位于左、右房室口纤维环与主动脉口纤维环之间的三角区。,35,36,37,左纤维三角是位于左房室口纤维环与主动脉口纤维环之间的三角区。右纤维三角是位于左、右房室口纤维环与主动脉口纤维环之间的三角区。,38,心的瓣膜,左、右纤维三角,39,(二)心间隔,1、房间隔位于左、右心房之间,由双层心内膜及其间的结缔组织和心房肌纤维组成。房间隔右侧面中下部有卵圆窝,此处最薄。,2、室间隔位于左、右心室之间,分为肌部和膜部。肌部占室间隔的大部分,主要由心肌构成。膜部是室间隔上缘较小的区域,即心房与心室的交界部位。膜部上方为主动脉右瓣和后瓣下缘,下方是室间隔肌部的上缘。膜部的后下缘有房室束通过,下缘与肌部之间为房室束的分叉部。,40,有三层: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1、心内膜衬在心腔的内面并参与形成瓣膜和腱索,心内膜含有血管、神经和浦肯野纤维网。2、心肌层由纤维支架和心肌组成。心房和心室的心肌细胞各自连成一个整体,分别附着在纤维支架的上方和下方,二者可以不同时收缩。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3、心外膜是浆膜心包的脏层,血管和淋巴管走行于心外膜下。,(三)心壁,41,心肌的起止、走行,心房肌可分为两层:浅层为两个心房的共同环绕纤维;深层则分别包绕左心房和右心房,纤维有的呈环状,有的呈袢状,环状纤维环绕静脉口和心耳,袢状纤维起止于房室口纤维环。心室肌也分为浅层、中层和深层。浅层起自各个纤维环,斜行至心尖处,作旋涡状转入成为深层;在浅、深层肌之间是中层,肌纤维环行,亦起自纤维环,分别环绕左、右心室;深层的一部分纤维分别环绕左、右心室,一部分纵行至纤维环、室间隔和乳头肌。浅深层纤维不同方向的走行有助于增强室壁承受压力的功能。,42,四、心传导系,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产生和传导冲动,节律性控制心脏活动。自律性、传导性,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和Purkinje纤维网。,43,(一)窦房结,右心房结构上端心外膜深面,正常心脏兴奋由此产生。,(二)结间束,传导窦房结产生的兴奋至房室结,有前、中、后结间束。,(三)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兴奋速度在此减慢。,1)自律性较低,40次分左右,为异位起搏点。2)传导慢0.2米/秒,产生房室延搁。,44,(四)房室束及左、右束支:,由房室结向下在室间隔肌部上缘分右束支和左束支,二者均下行至乳头肌根部和心尖,终于心内膜下浦肯野纤维网。,45,46,(五)Purkinje纤维网,左、右束支下传的兴奋经此纤维网传导至心肌。,47,心传导系与心电变化,48,五、心包,包裹心脏和大血管的根部,分:浆膜心包和纤维心包。浆膜心包分脏层和壁层;脏层形成心外膜的浆膜;壁层附于纤维心包的内面。脏层和壁层之间的腔隙称心包腔,内含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纤维心包是结缔组织形成的囊,包于浆膜心包外面。,49,50,六、心的血管,(一)心的动脉供应心的动脉是左、右冠状动脉。左、右冠状动脉存在许多吻合,但吻合支细小,当一主支发生急性梗塞时,侧副循环不能形成,导致心肌梗塞。,51,1、右冠状动脉,主动脉右窦,右心耳与肺动脉干间,冠状沟,后面的房室交点处,后室间支,左室后支,还有窦房结支、房室结支、右室前支、右室后支、右圆锥支。,52,2、左冠状动脉,主动脉左窦,冠状沟,左心耳与肺动脉干间,前室间支,旋支,53,(二)心的静脉心的静脉血由三种途径回流至心脏。1、冠状窦:绝大部分经此回流,位于冠状沟。左端起点是心大静脉注入处,右端以冠状窦口开于右心房,心中静脉和心小静脉均注入冠状窦。2、心前静脉 3、心最小静脉,54,55,56,心血管的狭窄,57,58,心肌梗塞,59,梗塞冠脉的再造,60,搭 桥,61,心脏移植,62,七、心的神经,63,心的听诊区,八、心的体表投影,64,【思考题】,1大循环的途径如何?2左、右心房有哪些入口和出口?3心的传导系包括哪些?4简述左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主要分支和分布。5简述冠状窦的位置、属支和开口。6心包是如何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