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ppt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温习旧知,预习热身,历史典故,讲授新课,课堂练兵,退出课堂,主页,上页,下页,1、隋朝建立:,2、统一全国:,_年,_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_年,隋灭_,统一南北。,年号_ 定都_。,3、唐太宗的姓名是_,年号为 _,4、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和“六部”分别是指:,581,杨坚,开皇,长安,589,陈,李世民,贞观,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户、礼、兵、刑、工,6、唐太宗选用的良吏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5、唐太宗选用的良吏有:,贞观律,6、唐太宗时修订的法律:,7、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_,天可汗,贞观之治,8、唐太宗时出现的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称为_,主页,上页,下页,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2、“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这句话评价的人是(),3、武则天时期,发现和提拔的人才有:,4、使“贞观之风一朝重振”的皇帝是(),5、杜甫的忆昔描绘的是哪一个盛世局面:,武则天,武则天,姚崇、宋璟,唐玄宗,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前期,6、哪一位帝王时期,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7、对应说出下列皇帝的名字:,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李渊李世民李治李隆基,、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治国措施,主页,上页,下页,预习小练,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_,2、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的是:_,3、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_,、唐朝选拔官员最重要的方式是:_,、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_、_,、了解科举分类,主页,上页,下页,一、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主页,上页,下页,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二、科举制度:,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分科举人,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创立:,唐朝选拔官员最重要的方式,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发展:,科举的两大类,科举的程序,主页,上页,下页,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2、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的是(),3、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唐朝选拔官员最重要的方式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科举分类,九品中正制,隋文帝,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分科考试,择优录取,主页,上页,下页,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主页,上页,下页,宋代,有一个名叫孙山的读书人,他和同乡的另一个学生进城参加乡试,结果两个人考得都不太理想。从名次上看,孙山考了个倒数第一名,而另一名同学却没有考上。考试结束后,孙山便急匆匆地赶回家来。家乡的亲戚朋友听说孙山中举了,便纷纷前来探望,不迭声地向他祝贺。说来也巧,没有那个没考上的同学因为还没有赶回来,其父亲便跑到孙山这里来打探消息,一再追问自己的儿子考得怎么样?孙山生性风趣幽默,本来不好直接说出,便随口吟出这样两句诗: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名落孙山,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主页,上页,下页,沆瀣一气,唐僖宗年间,有一个名字叫崔沆的读书人,曾经担任过“中书侍郎”等职务,乾符二年(875)他任主考官,主持朝廷考试等事宜。在这次应试的学子中有一个名字叫崔瀣的,经他录取很快就走马上任,当上朝廷命官了。他当官后,马上招致一些人窃窃私语,好多人都在心里嘀咕,他的仕途为什么能够那么顺呢?从名字上就看得出来,崔沆与崔瀣必定会有特殊关系。也有的人嘲讽他们说:“纯粹是座主门生,沆瀣一气”。,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主页,上页,下页,封建时代,考中状元的学子都要站在皇宫前刻有浮雕巨鳌的石阶上迎接皇榜,所以把中状元称为独占鳌头,后世泛指名列第一或居于首位。这句成语出自一个神话传说,相传伏羲和他的部落曾居住在东海之滨的天台山上,他的后人伯益也当上了部落的首领,有一次,他在扶桑山的鳌头石上不知不觉的睡着了,并作了一个梦,梦见了这颗金光闪闪的魁星,并在梦里受到了点化,醒来后很快地撰写出一部山海经图。从此以后,人们便把这颗星星尊称为文运功名禄位之神,供奉在天台山鳌头石后面的魁仙阁中。从唐代科举制度建立以后,凡是在科考中取得第一名的状元,都要站立在鳌头石迎接皇榜,称作“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独占鳌头,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