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通则》PPT课件.ppt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教育部推荐教材,民事诉讼法(第三版),主 编 江伟 副主编 肖建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十九章 强制执行通则,第一节 民事执行概述,一、民事执行的概念二、民事执行的分类(一)终局执行与保全执行(二)金钱执行与非金钱执行(三)直接执行、间接执行与替代执行(四)对人执行与对物执行(五)一般执行与个别执行 三、民事执行行为(一)民事执行行为的含义(二)民事执行行为的性质(三)有瑕疵的执行行为,四、民事执行的基本原则(一)目前国内学者的观点及评价(二)民事执行基本原则的内容五、民事执行法(一)民事执行法的概念、沿革(二)民事执行法的性质(三)民事执行法的立法体例,第二节 执行主体与执行标的,一、执行主体(一)执行主体概述(二)执行机关 1.执行机关的设置 2.执行机关的组成人员 3.执行争议的协调 4.执行监督(三)执行当事人 1.执行当事人的含义 2.执行承担(四)执行参与人,二、执行标的(一)执行标的概念(二)财产执行的标的 1.有体物 2.无形财产权 3.豁免执行的财产(三)行为执行的标的(四)人身执行的标的1.人的身体2.人的自由,第三节 执行依据与执行管辖,一、执行依据(一)执行依据的概念和特征(二)执行依据的种类1.法院制作的法律文书 2、法律规定由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二、执行管辖(一)级别管辖(二)地域管辖,第四节 执行和解与执行担保,一、执行和解(一)执行和解的概念(二)执行和解的性质(三)执行和解的内容和效力(四)适用执行和解应注意的问题二、执行担保(一)执行担保及其适用条件(二)执行担保的法律性质(三)执行担保的法律效力,第五节 委托执行与协助执行,一、委托执行(一)委托执行的概念和条件(二)委托执行的案件范围1.禁止委托的事由2.可不委托执行的情形(三)委托执行中委托法院和受托法院各自的权限1.委托法院的权限2.受托法院的权限,二、协助执行(一)协助执行的概念(二)人民法院之间的协助执行 1.特征 2.协助执行的方式、要求(三)人民法院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协助执行 1.协助行为的类型 2.协助执行的程序 3.对拒不协助执行的处理4.协助执行的法律效力,第六节 妨害执行的强制措施,一、妨害执行的强制措施的意义二、妨害执行行为的种类(一)拒不到场行为(二)一般妨害执行行为(三)不协助执行行为(四)非法索债行为三、妨害执行的强制措施的种类及其适用(一)拘传(二)拘留和罚款,(三)限制出境 1.限制出境的概念和意义2.限制出境的条件3.限制出境的方法 四、妨害执行的刑事责任(一)妨害执行构成犯罪的条件(二)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序,第七节 执行竞合与执行救济,一、执行竞合(一)执行竞合的概念和类型(二)民事执行之间的竞合 1.民事执行竞合的条件和类型 2.民事执行竞合的具体形态(三)民事执行与行政处罚的竞合(四)民事执行与财产刑执行的竞合,二、执行救济(一)执行救济概述(二)执行异议 1.执行异议的概念 2.执行异议的主体 3.执行异议的事由 4.执行异议的程序 5.执行异议的效力(三)异议之诉,1.异议之诉的概念2.案外人异议之诉的性质3.案外人异议之诉的要件4.案外人异议之诉的程序5.案外人异议之诉的效力(四)执行回转 1.执行回转的概念 2.执行回转的条件 3.执行回转的程序,第八节 执行的开始、进行和终结,一、执行开始(一)申请执行(二)移送执行二、案件受理与被执行人财产的查明(一)执行案件的受理(二)被执行人财产的查明 1.财产调查的重要性 2.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的方法三、暂缓执行(一)暂缓执行适用的情形,(二)暂缓执行的效力(三)暂缓执行的期限四、不予执行(一)不予执行的概念(二)不予执行裁定的适用 1.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2.不予执行公证债权文书 3.不予执行外国法院的判决、裁定(三)不予执行的法律效果五、执行中止六、执行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