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与心身疾病》PPT课件.ppt
2023/7/14,1,第三节心理应激,一、心理应激概述应激(stress):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塞里(H.Selye,1936)提出应激是“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2023/7/14,2,关于应激,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1.应激是一种刺激物(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拥挤、迁居等)。2.应激是一种反应(是个体对刺激或应激情境所作的应答反应)3.应激是一种觉察到的威胁,2023/7/14,3,心理应激,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个体在察觉到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的心身紧张性反应,其结果是适应或适应不良。,2023/7/14,4,二、心理应激过程,将心理应激看作是由应激源(生活事件)到应激反应的多因素作用过程,即“应激过程模型”。,2023/7/14,5,应激源(stressor),应激源:,应激源(stressors),机体内外环境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物,2023/7/14,6,分类,1.躯体性应激源(物理、化学、生物)2.心理性应激源(认知与情绪波动)3.社会性应激源(社会生活情境与事件)4.文化性应激源(文化性迁移,熟悉 陌生),2023/7/14,7,(二)中介,应激的中介机制:是指机体将应激源(环境的需求)的输入信息转化为输出信息(应激反应)的加工过程,是应激过程的中间环节。包括: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等。,2023/7/14,8,认知评价,评价(evaluation or appraisal)是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2023/7/14,9,应对方式,应对(coping)又称应付。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稳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2023/7/14,10,应对方式,恰当方式,过高估计过低估计,不恰当,适应良好,强烈心理应激反应,增强心理应激反应,应对方式,2023/7/14,11,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远亲不如近邻,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在应激状态下,个体受到的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心理上和物质上的支持或援助。,2023/7/14,12,个性特征,A型 易表现为应激高反应状态 急躁、易怒、冲动缺乏耐心 冠心病C型 过度压抑、忍耐 癌症,2023/7/14,13,(三)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在不同应激源作用下所致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也称应激的心身反应。(Psychosomatic Response),2023/7/14,14,应激的生理反应,“应激系统(stress system)”“应激系统”包括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2023/7/14,15,(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上腺髓质,2023/7/14,16,(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2023/7/14,17,(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相互调节,长期强烈的应激,下丘脑损害,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胸腺、淋巴退化,免疫抑制,2023/7/14,18,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H.Selye,1936),第一阶段:警觉或动员期警戒期(alarm stage)发现了事件并引起警觉,同时准备战斗机体为了应对外部刺激而唤起体内的防御能力,动员全身,表现交感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激活,肾上腺分泌增加,血压升高,脉搏与呼吸加快,心脑肺和骨骼肌血流量增加,血糖升高,应激激素增加。,2023/7/14,19,第二阶段:搏斗阶段(适应或抵抗期)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消耗大量生理和心理资源持续暴露于有害刺激下,机体对应激源逐渐适应,通过提高体内的结构和机能水平以增强对应激源的抵抗程度。表现为体重恢复正常,肾上腺皮质变小,淋巴结恢复正常和激素水平保持恒定。全力投入对事件的应对,适应压力,消除压力,压抑或退却。表面恢复正常,外在行为平复-被控制状态;个体内在的生理和心理资源被大量消耗;个体变得敏感、脆弱,即便是日常微小困扰,也可引起强烈情绪反应。,2023/7/14,20,第三阶段:衰竭期(衰竭阶段)exhaustion stage“筋疲力尽”压力源基本消失,或个体适应经过休整和养息康复压力源持续存在,或个体不能适应机体抵抗力下降而转入衰竭阶段。机体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当较高的皮质醇水平对循环、消化、免疫和身体其它系统产生显著效应时,将出现休克、消化性溃疡和对感染抵抗力下降,这些情况一旦不可逆转,将最终造成死亡。,2023/7/14,21,心身疾病的发生,强烈持久心理社会应激,过度使用,机体能量储存有限,心身疾病,能量耗竭,2023/7/14,22,应激的心理反应积极方面,注意力集中、积极的思维、动机的调整、反应敏捷、行动果断,能够准确评定应激源的性质,做出符合理智的判断和决定。,2023/7/14,23,应激的心理反应消极方面,(一)情绪性应激反应(二)认知性应激反应(三)行为性应激反应(四)心理防御,焦虑、恐惧、抑郁、愤怒,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意识障碍注意力受损记忆思维想像力减退,合理化、潜抑作用、否认投射作用、反向、转移、退行作用、幻想等,2023/7/14,24,(四)结果,适度,持久、频繁、强烈,2023/7/14,25,三、心理应激的应对,调节应激状态下的情绪反应,维持平稳的内部环境,2023/7/14,26,国内医学心理学专家对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病人1108例的调查表明,368人为心身疾病(32.2%),心身疾病在各科病人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内分泌科75.4%,心血管专科60.3%,呼吸科55.6%,普通内科30.8%,皮肤科26.6%。因此,心理问题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应得到重视!,2023/7/14,27,第四节 心身疾病,(一)概述1818年德国精神病学家Heinroth 提出了“心身概念”美国心身医学研究所于1980年正式命名心身疾病,2023/7/14,28,又称为心理生理障碍,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和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心身疾病,2023/7/14,29,心身反应(psychosomatic reactions):指精神性刺激引起的生理反应,当刺激除去,反应也就恢复;心身障碍(psychosomatic disorder):指精神刺激引起的功能障碍,但没有器质性变化;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指精神刺激引起的器质性病变。,心身关系,2023/7/14,30,人是社会里的一个成员,在各种社会环境中被动适应和主动适应都是不可抗拒的,适应良好则身心健康,不良则导致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一)社会因素,2023/7/14,31,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一)社会因素,Holmes T和Rahe R(1967)对应激事件开创了定量研究的方法。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量表列出美国常见的43个生活事件,他们用生活变化单位来反映心理应激的强度。如配偶死亡为100,离婚73,近亲死亡63,本人患病受伤53,结婚50,家庭成员患病44,轻度违纪11。只要受试者填写记录一年内遭遇生活事件的项目与次数,即可按评分累加,获得个人的生活变化计量单位总值(life change units,LCU)。,2023/7/14,32,研究发现,LCU与健康关系甚为密切,与疾病发生明显相关。150,第二年可能平安无事,身体健康。一年累分在150300,第二年有50%患病;如一年内生活变化单位累积超过300,则86%的人在今后两年内有重大疾病发生;如果LCU总值超过300,说明受试者处于高度心理应激状态,即易感染各种疾病,易在生活或运动中受伤,心肌梗塞,心脏病发作、糖尿病、结核病、工伤事故、多发性硬化等疾病机率增高。,2023/7/14,33,情绪人格特质和行为类型,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二)心理因素,2023/7/14,34,情绪与内科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受植物神经支配的系统与器官,都容易发生心身疾病,“白大衣综合征”现象:在医院里测量病人的血压往往要比在家里测得的数值高。,2023/7/14,35,消极情绪,愤怒、焦虑、惊恐,高血压、冠心病,严重忧愁、悲伤,消化性溃疡、癌症,情绪,2023/7/14,36,人格特征与行为类型,人格特征,疾病 人格特征,哮喘 过分依赖、希望被人照顾 冠心病 忙碌、争强好胜、急躁、善于把握环境 高血压 愤怒被压抑、好强 偏头痛 追求尽善尽美、刻板、好斗消化性溃疡 紧张、抑郁、怨恨被压抑、感情受挫,2023/7/14,37,有雄心壮志,喜欢竞争出人头地;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容易激动;有时间紧迫感,行动匆忙;对人有敌意。,不争强好胜做事不慌不忙的性格有耐心的谦虚的放松的有安全感的,A型行为被认为是与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及高血压并列的四项冠心病危险因子之一。,A型行为,B型行为,2023/7/14,38,肿瘤的性格模型,即C型性格。特征是压抑自己的情绪,过分忍让,回避矛盾,怒而不发,好生闷气,内向。不善于表达敌意。,C型行为者,宫颈癌 发病率比其他人高3倍,患胃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危险性更高。,C型行为,2023/7/14,39,生理始基,生理变化,心理社会因素,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三)生理因素,如: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冠心病的生理始基、胃蛋白酶增高是消化性溃疡的生理始基,2023/7/14,40,(一)原发性高血压1、社会环境因素长期应激状态较急性应激事件更易引起高血压。如战争、社会动荡、自然灾害以及社会因素;二战期间,被围困在列宁格勒达三年之久的人,高血压患病率从战前上升到64。,三、临床上常见的心身疾病,2023/7/14,41,原发性高血压,2、情绪因素 焦虑、紧张、愤怒3、人格特征 急躁、易怒、好强、生闷气、多疑、固执,2023/7/14,42,原发性高血压,4.不良行为因素,2023/7/14,43,(二)冠心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严重且病死率最高的疾病。1、心理社会因素 发病率以脑力劳动者居多,2023/7/14,44,(二)冠心病2、人格特质A型行为冠心病易感性行为模式易恼火(Aggration)激动(Irritation)发怒(Angger)急躁(Impatience)-AIAI A型行为,有雄心壮志,喜欢竞争出人头地;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容易激动;有时间紧迫感,行动匆忙;对人有敌意。,不争强好胜做事不慌不忙的性格有耐心的谦虚的放松的有安全感的,A型行为被认为是与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及高血压并列的四项冠心病危险因子之一。,A型行为,B型行为,2023/7/14,46,(二)冠心病2、人格特征 美国心脏病学家对3145人进行8年半系统追踪,A型行为者发病率为2.7%,B型行为者发病率为1.1%,A/B为2.37倍。我国的研究资料也表明冠心病患病率A:B为3.64:1。进一步:对环境和其他人保持敌视态度的A型行为者冠心病发病危险。减少敌意(hostility)也是降低冠心病危险的方法。,2023/7/14,47,(二)冠心病3、不良行为习惯,2023/7/14,48,荷兰学者Denollet1996年提出了“D型人格”的概念。-又称“忧伤人格”。这群人康复起来速度慢,而且特别容易再次发作,且死亡率比其他病人高。,待人冷淡,缺乏自信心,不安全感,爱独处,不合群;情感忧伤,容易烦躁不安。,高血压冠心病,正常人群20%冠心病27%30%高血压50%,D型行为-忧伤孤僻人格,2023/7/14,49,(三)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疾病之一1、心理社会因素火灾、洪水、地震可引起应激性溃疡,2023/7/14,50,(三)消化性溃疡2、情绪和人格特征 紧张、抑郁、压抑、感情受挫,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增高,引发溃疡性疾病,2023/7/14,51,溃疡病神经官能症,感情丰富、敏感、多疑、焦虑、固执、情绪不稳定、自我评价偏于悲观,E型行为神经质型性格,生活中小事就可引起这类人的焦虑,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例如心悸、头晕、头痛、失眠等等症状。,2023/7/14,52,(三)消化性溃疡3、不良行为习惯 精神疲惫、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2023/7/14,53,1、精神因素焦虑、激动、失望、愤怒、恐惧、沮丧等皆可诱发哮喘,(四)支气管哮喘,2023/7/14,54,2、人格特征依赖性强、幼稚、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四)支气管哮喘,2023/7/14,55,1、生活事件对86例癌症病人调查发现,病前有明显的生活事件打击,(五)癌症,2023/7/14,56,肿瘤的性格模型,即C型性格。特征是压抑自己的情绪,过分忍让,回避矛盾,怒而不发,好生闷气,内向。不善于表达敌意。,C型行为者,宫颈癌 发病率比其他人高3倍,患胃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危险性更高。,2、情绪与个性行为,2023/7/14,57,四、心身疾病的诊断原则,1.诊断要点:1.躯体有器质性变化或明确的病理性过程2.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心身有时间相关;3.不符合神经症及精神病的诊断,单纯的生物疗法收效甚微。2.诊断程序:病史采集;(2)体格检查;心理学检查;(4)综合分析。,2023/7/14,58,五、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1.心身结合同治原则;2.心理干预治疗:(1)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2)消除心理学病因;(3)消除生物学症状。,2023/7/14,59,五、心身疾病的预防原则,心身同时 从早做起 健全人格 矫正行为 消除刺激 积极疏导,2023/7/14,61,时刻牢记:,构筑心理长城疏导心理压力积极危机干预增进心身健康,2023/7/14,62,The End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