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与楚辞》PPT课件.ppt
屈原与楚辞,学习要点 1、掌握楚辞的基本知识,了解屈原生平 2、作品赏析:湘夫人 3、楚辞的艺术特点,“楚辞”之名,始见于西汉武帝之时。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与“六经”并列。楚辞这一新文体具有鲜明的特色,它是在南方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利用了楚地自成天赖的歌谣体,又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正如宋人黄伯思所说:”屈采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辞。”,一、楚辞概述 继诗经之后,战国时期,在南方长江、汉水流域的楚国民间文化的基础上兴起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楚辞“楚辞”之名,始见于西汉武帝之时。其本义,是泛指楚地的歌辞。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与“六经”并列。,楚辞之所以称为“楚”,是因为它的声韵、歌调、思想乃至精神风貌,都带有鲜明的楚地特点。黄伯思校定楚词序中说:“书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从形式上看楚辞打破了诗经一四言为主的句式,而代之以五言、六言、七、八言的长句句式,句式参差错落,富于变化。并保留了咏唱中的叹声词“兮”。并辅助于“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跌宕、一唱三叹的韵致。从体制上看,它突破了诗经以短章、重章叠句为主的局限,发展成为“有节有章”的长篇巨幅。它突破了,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发展为长篇巨制。离骚一篇就有2 400多字。这样更适合表现繁复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抒写在较大时段跨度中经历的复杂情感。在表现手法上,楚辞把诗经的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总之,楚辞中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风格都有巨大的创造性。一般来说,诗经产生于北方,代表了当时的中原文化,而楚辞则是南方楚地的乡土文学。诗经和楚辞,是中国诗文化的两枝奇葩,也是后世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两者分别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先河。并以“风骚”二字标榜于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而楚辞的产生标志着在中国文学史上真正诗人个性诗歌创作的开始。,屈原生平和作品,屈原(约前约前)名平,字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身世的材料,以史记屈原列传较早而具体。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祖先封于屈,遂以屈为氏。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国宣王、怀王、襄王三个时期。年轻时受到楚怀王的高度信任,官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本传),是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他主张改革时政,振兴楚国,联齐抗秦,他寄希望于楚国一统天下。但是,屈原的这些主张受到楚国内部腐朽势力的攻击,遭受“党人”的谗害。以上官大夫为代表的奸佞小人,心怀嫉妒,与屈原争宠,屈原起草宪令未定,上官大夫欲夺其稿,屈原不予,他就向怀王进谗言,说:“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怀王庸懦昏聩,不加辨明,就怒疏屈原。,大约在怀王二十五年左右,屈原被流放到汉北一带(汉水上游一带)时间大约四年。后又被召回朝廷。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楚怀王死了以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从此彻底告别了楚国的政治舞台。,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郢都,当诗人亲眼所见国势日衰,小人当政,振兴无望,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屈原的作品,在史记本传中提到的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五篇。汉书艺文志载屈原赋二十五篇,未列篇名。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属于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11篇)、九章(九篇)、招魂、天问 共二十三篇,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天问是一首情理兼备的长篇咏史诗。“天问”即“问天”对自然界的发问。诗人以提问的形式,把众多瑰丽的神话故事和传说组织在一起,既构成了一幅远古人类所描绘的宇宙大自然的形成史的长篇画卷,又有着自己的深沉思考,既有文学性,又有哲理性。,天问是一首情理兼备的长篇咏史诗。“天问”即“问天”对自然界的发问 诗人以提问的形式,把众多瑰丽的神话故事和传说组织在一起,既构成了一幅远古人类所描绘的宇宙大自然的形成史的长篇画卷,又有着自己的深沉思考,既有文学性,又有哲理性。,屈原湘夫人赏析,湘夫人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一、题解 湘夫人选自屈原九歌中第四篇。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神湘君是配偶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全诗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诗歌的开头至“洞庭波兮木叶下”,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注释:教材P66 听说湘夫人降临在北边的沙洲上,(我)极目远眺却怎么也看不到她的身影 我内心极度地忧伤。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吹拂洞庭碧波啊树叶片片落下。,诗歌开篇是写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意中人似乎已经飘然降临到小洲上,但又倏忽不见,只看到秋风萧瑟,洞庭波起,秋叶飘飘,于是感到无限惆怅。凄清杳茫 的秋景:秋风、洞庭波、木叶 意境:优美而凄凉 抒情主人公的心境:惆怅,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大意:(我)登上长有白薠的山丘极目远望,要与佳人相约啊黄昏搭帐。鸟儿为何停歇啊水草之中?网为何高挂啊大树之上?沅水有白芷啊澧水有兰,思恋公子啊(她)没敢明言。恍恍惚惚啊(我)放眼远望,观看江水啊缓流潺潺。,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虽然在约会的地方没有见到对方而心中忧伤,但他心中还是抱着希望,也许等一会儿还会来的,于是在傍晚作好迎接的准备,不断地朝远处眺望。可他再等仍不见湘夫人到来,心绪必然越来越糟糕。这时正值傍晚,鸟儿归巢、渔人收网的景象使他想到自身的处境,更感失约后的孤独和苦恼。在对比中产生联想,在联想中把现实的景物扭曲为假想景象,原先看到的景象发生变形:鸟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麇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比兴:“鸟何”、“麋何”、“罾何”、“蛟何”失约后的孤独和苦恼情绪:失望和困惑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兰花,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我对你的思念却没有机会说(也就是你却不知道。),这有些类似于越人歌所唱:“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山上有树,树上有枝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我非常喜欢你,我的这种绵长的情感您却不知道。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我只能在这里迷茫地望着远方,看流水静静流淌。极言其孤寂无聊。“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中的“朝”、“夕”二字,极言湘君寻觅之辛苦。而这实际上是他对赴约过程的一种回顾。正当他在急切的求觅之中忽然听到佳人召唤自己,喜不自胜。于是诗歌有了以下富有想象力和浪漫色彩的描写:,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pi)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院。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桂木作屋梁啊木兰做屋檐,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编织 薜荔啊做成帷幕,分开蕙草做的隔扇也已安放。用白玉啊压住坐席的角,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再用白芷覆盖在荷叶做的屋顶上,用杜衡缠绕房子四周。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象云一样。,诗歌这里描写的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房子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来构筑修饰。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用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颇类似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其目的则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因此,当九嶷山的众神来把湘夫人接走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这入梦般的美境中惊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中。这一段的描写颇似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大意: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以排遣愁思。,最后一段写湘君在绝望之余,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他最终还是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人。,艺术特色:(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诗歌的第一段:“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比兴手法,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这是比喻湘夫人终于没来,种种费心都不过是瞎张罗。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3)香草美人,寄予理想。我们学习离骚知道,屈原诗歌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喜欢用香草美人的意象,试找出诗中出现的香草意象?白薠白芷兰草辛夷薜荔杜衡杜若石兰 为什么要写这么多香草,为什么要采香草送给姑娘?对爱情坚贞不渝,对理想执着追求。,(4)浓郁的地方特色 全诗所描写的对象和运用的语言,都是楚化了的,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薠、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鸟、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动物、植物和矿物,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风俗、神话传说、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气氛等,无不具有楚地的鲜明特色。语言上也有楚化的特点。楚辞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湘夫人也不例外,如“搴”(动词)、“袂”、“褋”(名词)等。最突出的是“兮”字的大量运用全诗每句都有一个“兮”字。,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屈原对后世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对屈原的人品、辞赋作了崇高的评价: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zhuo)淖(nao)汙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xuan)垢,皭(jiao)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对后世最大的影响,首先是他那砥励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以及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屈原的遭遇是中国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普遍经历的,因此,屈原的精神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如西汉贾谊因为才高受妒忌,谪迁长沙,作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拟。司马迁向以“立德、立功、立言”自励,却惨遭宫刑,司马迁从“屈原放逐,乃著离骚”的事迹中吸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完成史记的撰述。可以说,哪里有士子之不遇,哪里就有屈原的英魂,屈原精神成了安顿历代文人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陆游报国无门,身老家中,慨然叹曰:“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听儿诵离骚可以散我愁。”此外,如清代诗人屈大均诗云:“一叶离骚酒一杯。滩声空助故城哀。”等等。由此可见,屈原以其卓越的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了后世无数的仁人志士。屈原由于其忧愤深广的爱国情怀,尤其是他为了理想而顽强不屈地对现实进行批判的精神,早已突破了儒家明哲保身、温柔敦厚等处世原则,为中国文化添了一股深沉而刚烈之气,培养了中国文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这是屈原及其辞赋对民族精神的重大贡献。,屈原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说屈原的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世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与诗经相比,楚辞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首先,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种诗歌形式无论是在句式还是在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和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就句式而言,楚辞以杂言为主,突破了传统的四言句式。就语言描写而言,楚辞善于渲染、形容、词语繁富,很重视外在形式的美感,这为汉代赋体文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其次,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气质。这种浪漫精神主要表现为感情的热烈奔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凸现,想象的奇幻等。,楚辞中另一浪漫特征表现在它通过幻想、神话等创造了一幅副雄伟壮丽的图景。离骚中那一次次壮观的天界之游,望舒先驱,飞廉奔属,想象极为大胆奇特,使得屈原的自我形象显得高大明洁,激动人心。中国古代神话由于种种原因,传世很少,而楚辞,尤其是天问是我国神话材料保存得较为集中的。离骚、九歌、招魂中都有不少神话形象,使得诗歌显出飘渺迷离、谲怪神奇的美学特征,对李白、李贺等后世诗人有巨大影响。,再次,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它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如王逸所说“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楚辞章句*离骚经序)”它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以男女君臣相比况的常见的创作手法。如张衡四愁诗效仿屈原以美人喻君子,李贺诗多寄情于香草美人,如凄婉哀绝的苏小小墓等而蒲松龄一生不遇作聊斋志异渲染花妖,显然也是受到楚辞香草美人传统的影响。,总之,由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文学形成无穷的影响。而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南北文化的区别,楚辞较之诗经,已有显著的进步。因之,它对后来文学的影响,更在诗经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