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规则,消毒灭菌,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ppt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Experiment of Medical Microbiology,万海英,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设置,1.学时:总学时(36):大班理论课(28),小班实验课(8),2.授课方式:大班讲课、小班讲课+实验、自学3.教学效果检查:提问、实验操作及写报告、期末测验 4.成绩计算:平时(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30%,期末考试70%,巩固基础理论、基本概念 学习基本操作 树立无菌概念,医学微生物实验目的,1.必须穿白大衣;2.上课时保持安静;3.自己的实验材料上注明菌种、班级、组、姓名、日期;4.注意安全;实验室禁止饮、食注意无菌操作除示教片以外,沾染过传染物的实验器材丢弃时,必须放入消毒缸5.不要随意调动实验室仪器(温箱,水浴箱);6.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台,所用物品按规定放回原处,泡手、洗手,值日生做卫生。,实验室规则,主要内容(第16、17周),消毒与灭菌,内 容,一、概念:灭菌、消毒、抑菌、防腐、清洁、无菌、无菌操作二、消毒灭菌的方法三、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四、实验:环境因素对细菌的影响,一、概念(不同级别要求,不同术语)1.灭菌(sterilization):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细菌芽孢,繁殖体)2.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或者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但并不一定杀死非病原微生物或细菌芽胞的方法。(消毒剂)3.抑菌(bacteriostasis):抑制人体内部或外部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抗生素,低浓度的消毒剂)4.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皮肤表面细菌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防腐剂:乙醇、碘伏等),5.清洁:通过去除尘埃和污秽以减少附着在无机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数量的方法。6.无菌(asepsis):不存在任何活菌。(目的和结果)7.无菌操作(antiseptic technique):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二、消毒灭菌方法:,1.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湿热灭菌效果好于干热灭菌,原因如下:湿热情况下菌体蛋白容易凝固变性;湿热穿透力比干热大;湿热的蒸汽具有潜热。,2)辐射灭菌法 紫外线(ultraviolet ray,UV):波长240300nm原理 作用于DNA,使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T)共价结合形成二聚体,干扰DNA的复制和转录,导致细菌的变异和死亡。特点穿透力比较差。只适用于空气消毒或物体表面的消毒。紫外线可损伤皮肤、眼睛,使用时应注意防护。电离辐射:(由电子加速器产生)和射线(钴60)等,常用于一次性大量医用塑料制品消毒。微波:11000mm电磁波,可穿透玻璃、陶瓷、薄塑料,但不能穿透金属表面。,3)滤过除菌法(不能去除病毒和支原体)滤菌器(filter):液体除菌 生物洁净技术(空气过滤器):空气除菌,滤 器,层流室,4)干燥与低温抑菌法,干冰,-80,液氮,-196,2.化学消毒灭菌法 消毒剂: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防腐剂: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药物。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使菌体蛋白变性:如酚、醇、醛类、重金属盐类等。损伤细菌细胞膜:如酚、脂溶剂、表面活性剂等,能降低菌细胞的表面张力并增加通透性,胞外液体内渗,菌体破坏死亡。干扰细菌酶系统和代谢:如氧化剂、重金属盐类等。,化学消毒剂按照杀菌能力分为:高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包括 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醛类消毒剂;环氧乙烷中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大多数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包括 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低效消毒剂:可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结核分枝杆菌及某些抵抗力较强的真菌和病毒,包括 季铵盐类;氯已定;高锰酸钾,3.生物学消毒灭菌法1)抗生素:临床治疗2)细菌素:为微生物代谢产物,破坏同源性细菌3)噬菌体: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4)中草药,消毒灭菌的应用,医疗器械室内空气手和皮肤黏膜病人排泄物与分泌物病人污染物品饮水环境,三、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1.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2.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 3.温度:消毒效果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4.酸碱度 5.有机物:有机物可消耗消毒剂,降低消毒剂浓度,重点掌握内容,名词:消毒、灭菌、防腐、抑菌、无菌、无菌操作。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的原因。紫外线杀菌的特点和常用范围。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的因素。,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一)细菌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二)细菌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三)细菌特殊结构:,Spore,Capsule,Flagella,Pilus?,Pilus,细菌的形态和结构:观察示教片9张,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