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社会生活》PPT课件.ppt
,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第11课,教学目标:,1、理解两宋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特点。2、了解宋朝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特点。3、理解宋朝人们日常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及传统节日活动。,自学指导,1、宋代的城市格局与以前相比,有哪些变化?清明上河图作者?内容?2、两宋前后时期服饰的变化特点?3、两宋时期南北方的饮食有何不同?4、宋朝农民、城市平民、贵族官僚居住方面有何不同?5、宋朝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有哪些?6、宋朝“瓦子”的背景?什么是“瓦子”?7、宋朝有哪些重大节日?,阅读课本55-59页,找出以下问题。8分钟后找学生回答。,对比找不同,1、两城统治中心格局不同 2、坊市的不同 3、从面积看,1.坊、市隔绝的制度完全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受区域限制,居住区和商业区相互交错)2.有夜市和早市(商业活动时间不受限制,城市生活丰富多彩),一、城市的发展,清明上河图,宋朝初年,衣,时 间:,宋 朝 后期,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宋初帝王,宋中期帝王,小袖狭身,着靴,衣,在宋朝,不同身份的人的着装是不一样的。,缠足的来历,缠足,又称裹足 中国古代的女子,自幼以布紧缠双足,使足骨变形、足形尖小,行路时只能以足跟着地勉强行走.反映了封建社会畸形的审美观,使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畸形的审美观念缠足,宋代社会生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衣,食,住,行,娱乐,节日,1、历史发展特点:崇尚简朴逐渐奢侈,2、民族融合特点: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 小袖狭身的短衣;,3、陋俗观念特点:畸形审美 缠足,宋代服饰特点:,食,朋友是北方人,想请他尝一下他家乡特色菜,应该带他去吃 A、小吃 B、包子 C、羊肉 D、鱼,请你帮忙,南北饮食差异,北 方:,面 食、羊 肉,南 方:,米 饭、鱼,南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假如你是宋代的一名厨师准备到南方去开饭馆,你经营什么项目会生意火爆?A 饺子馆 B 包子馆 C 涮羊肉馆 D 水煮鱼馆,学以致用,假如你是生活在都城东的宋代人,有一天,有位朋友来拜访你.你准备怎样款待他呢?,情景再现,住,(1),(2),(3),农民茅屋,城市平民瓦房,贵族官僚 园林式建筑,宋之前,宋,高脚家具,行,找到歇脚地方后,我们打算到城内最热闹的地方玩,走了一天,特别累.而且路途较远,不想走路,怎么办?,请再出招,辨别下面的交通工具,行,舟船,骑驴,轿子,牛车,娱,乐,过把瘾:做个优秀的导游,如果你是北宋时期生活在都城东京城里的一位导游,你会带游客去哪里玩呢?,热闹的瓦子,娱乐,宋代的“勾栏”里有很多穷苦艺人卖艺谋生,你能说出他们卖的“艺”有哪些吗?,考考你,说书,木偶戏,皮影,猴戏,杂剧,蹴鞠图,想一想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你知道么,欢乐的传统节日,春节(元旦),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登高,吃粽子,吃月饼,祭拜祖先,放烟花,贴门神,以缠足和春节为例进行讨论:为什么有些风俗消亡了,有些风俗却流传至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缠足封建社会的陋俗,是对妇女的残害和压迫。,春节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更是亲人团聚的日子。,当堂检测,1、关于宋朝社会风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B.北宋的肉食以羊肉为多C.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D.人们出行多乘马车,2、()既是文艺演出场地又是商业中心A.坊 B.市 C.勾栏 D.瓦子,3、宋朝如果出门在外,需找住宿的地方应该去A.邸店 B.瓦子 C.勾栏 D.茶肆,4、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两色衣服A.青灰 B.蓝灰 C.黑蓝 D.黑白,南宋中期,农夫李某和同伴骑马前往京城临安赶集。只见路上行人个个衣着光鲜,远远的便闻到临安城内羊肉飘香,一行几人大饱口福后,便来到最热闹的瓦子里,观看了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听了一段字正腔圆的京剧,回家深感不虚此行!,大家来找茬:,板书设计:第11课 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一、城市的发展(坊、市隔绝被打破;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二、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衣:由节俭到奢侈;受少数民族的影响;缠足 2食:北方:面食,羊肉 南方:稻米,鱼肉 3住:邸店;茅屋、瓦房、四合院、私人园林 4行:轿子、牛车、驴车、船等三、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2节日: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