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3》PPT课件.ppt
【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专题一 第三节宋 明 理 学,“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孔颜之乐”: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理,何为理,理学家的“理”主要指:宇宙的普遍法则,是事物的规律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宋明理学,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理学的发展,创立:北宋五子成熟: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从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考点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三教图(清)丁云鹏,课堂探究一为什么儒学的统治地位会遭到削弱,面临困境?,(1)汉代末年,儒学权威性削弱(2)其他思想的冲击: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王朝的短暂与分裂,使得人们饱经战乱之苦,从而逐渐对所谓的“君臣”秩序失去信心,转而求神拜佛、炼丹成仙,以求精神解脱,来世幸福,课堂探究: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孙,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叛。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汉之治过于唐矣,汉有纲正。程颐,程颐认为:“汉之治过于唐”的理由是什么?由此理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课堂探究石介的中国论说:“乃有巨人名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老聃是中国人,为什么石介说他“自胡来入我中国”?,老聃像,提示:北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民族矛盾尖锐。把佛教和道教说成夷狄之教,激发人民对佛道的排斥厌恶心理,从而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课堂探究根据教材内容,概括理学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儒学的权威性严重削弱,并遭到佛学和道家的冲击()韩愈和李翱的思想,成为理学创立的先声。()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为儒学复兴提供条件。()北宋尖锐的阶级矛盾需要强化君权意识。,考点程朱理学,(1)张载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2)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仁”,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程颢像,理学的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程颐像,材料二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理学的方法论怎么才能通达“理”?格物致知。,材料三“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朱熹像,理学的社会政治观: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理”是世界的本原 宇宙观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方法论“存天理,灭人欲”道德观,考点3 陆王心学,(1)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2)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3)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材料一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陆九渊,课堂活动1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材料一 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材料二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主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人的意识,它具体体现为人的感觉、精神、意志等,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材料二“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知行合一”,王守仁,心学的方法论 如何把握“理”?不靠“格物”:而靠内心的“自省”。,课堂活动2 评价宋明理学材料1 朱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材料2: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材料3: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材料4: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消极和积极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长幼有序,怜贫恤寡,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等),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课堂活动3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理是内在的“心”,格物致知,内心反省,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1.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C,2.程朱理学认为把握“理”的方法是A.接受经验B.学习理论C.实践感悟D.内心反省,C,3.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A.程颢B.朱熹C.程颐D.陆九渊,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