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讲义》PPT课件.ppt
,安全知识讲座主讲:柳英勇,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产生的背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和推动国际劳工组织ILO的直接推动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示范和借鉴作用,贯彻健康安全标准的必要性,全国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各类伤亡事故的总量居高不下。全国每年发生近百万伤亡事故,死亡13万多人特大、重大事故频繁发生职业危害状况十分严重,目前,职业病近60万,2500万人正受职业病的影响至今还有大量的安全隐患没有整改,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卫生状况已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影响了国家的形象和社会的稳定安全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独生子女进入就业,安全因素成为择业的首要标准加入WTO对安全健康管理提出新要求科技进步对安全工作提出新挑战。越是现代化的高能量、高参数的系统,一旦管理失误,越易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经济分工、用工形式、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对安全工作提出新要求,贯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标准的作用,推动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和制度的落实使安全健康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的行为促进安全健康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安全健康管理与国际接轨,消除贸易壁垒是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能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效益体现“以人为本”思想,提高企业员工的 力提高组织社会形象和核心竞争力有利于组织的综合管理,GB/T28001标准的运行模式,一般组织的危险源,粉尘与烟尘排放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噪音排放机械震动排放电磁辐射排放光、热辐射排放危险物品泄漏爆炸与火灾隐患机械设备安全隐患电器设备安全隐患人员不安全行为,术语,31事故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32 审核audit 见GB/T 19000-2000 中 3.9.1的定义。33 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 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总体绩效,根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强化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过程。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在活动的所有领域。,34 危险源 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35 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6 事件inciden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注:其结果未产生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事件在英文中还可称为“near-miss。英文中,术语“incident包含“near-misses。,37 相关方interested parties 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8 不符合non-conformance 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39 目标objectives 组织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所要达到的目的。,310 职业健康安全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OHS)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3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OHSMS)总的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便于组织对与其业务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管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312 组织organization 见GB/T 19000-2000 中 3.3.1 的定义。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每一个单独的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313 绩效performance 基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可测量结果。注1:绩效测量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和结果的测量。注2:“绩效”也可称为“业绩”。314 风险risk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315 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 评价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316 安全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317 可容许风险tolerable risk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三级监控系统,一级监控系统(4.5.1)专司对生产操作和基层管理的监督、检查,由指定部门负责,全体员工自查自纠,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二级监控系统(4.5.4)由管理者代表定期组织内审员对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是集中发现问题集中解决的有效手段三级监控(4.6)由最高管理者定期组织,将一些管理层解决不了的问题,关系体系大政方针的问题集中在一起,由决策层加以解决,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和标准的关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 OSHAS18001标准要求1安全生产责任制 4.2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4.4.1 结构与职责2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计划制度 4.3.3 目标 4.3.4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3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 4.4.2 培训、意识与能力4职业安全健康检查制度 4.5,1 绩效测量与监视 4.5.4 审核 4.6 管理评审5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制度 4.3.2 法规和其它要求6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4.5.2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7职业安全健康预评价制度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 4.3.4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8“三同时”制度 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 4.3.2 法规和其它要求,危险源的辨识,考虑三种时态(现在、过去、现在)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考虑七种类型(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考虑范围(厂址、平面布置、建筑物、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辅助设施、作业环境、工时制度),产生危险源的根本原因,存在能量和有害物质(第一类危险源),是危险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内在原因,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能量和有害物质失控(第二类危险源),它决定危险源发生的外部条件和可能性大小。产生失控的原因一般为设备故障、人员失误、管理缺陷、环境缺陷,常见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高压、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物质的存在。如高压气瓶、化学危险品、油品、油漆、液化气、煤气、乙炔气、压缩空气、氧气、锅炉压力容器等机械、电器设备的本质安全性差。如选用不当、设计缺陷、材料不当、超期服役、维修不及时和维修不良等安全防护措施、装置的缺陷。防护装置没有或不完善可靠、接地或绝缘不良、没有屏蔽或屏蔽不充分工作场所的缺陷。通道不畅、间隔不足、物品(设备、设施、工辅具、工件等)配置及相互位置不当、材料及工件堆积方式不当、对意外的摆动防范不足等个人防护用品、用品的缺陷。缺乏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用品、用具质量不良等,常见人的不安全行为,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不按操作顺序作业使用机械、工具的方法不当使用有缺陷的设备、工具、器具选用操作工具有误擅离运转着的设备设备超速运转送料或加料过快加工量过大,不采取安全措施不防止意外危险(加工工件装卡固定不牢开关、阀门上锁等)不防止压力机、起重机等危险设备突然开动在存在易燃物品场所进行焊接切割作业,对运转着的设备、装置等清洗、加油、修理、调节对运转中的加工机床清擦、加油、去毛刺对运转中的加工机床测量尺寸对运转中的电器设备进行线路维修等,使安全装置失效撤掉、移走安全装置(如安全阀门、保险丝)使安全装置不起作用(关闭、堵塞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