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PPT课件.ppt
1,第十章 醇和酚,10.1 醇和酚的分类与命名10.2 醇和酚的结构,10.3 醇和酚的物理性质10.4 醇和酚的化学性质醇和酚的共性10.5 醇羟基的反应醇的个性10.6 酚芳环上的反应酚的个性10.7 醇和酚的制法,2,3,4,5,6,7,8,9,未共用电子对,10,酚也能形成分子间氢键。,11,补充 什么叫氢键?形成氢键的条件?X H Y(静电引力)(分子间和分子内均可形成)X、Y:通常是 F、O、N,电负性很大、体积较小、而且具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原子.氢键 不属于化学键,但它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氢键 比化学键弱,比范德华力强.氢键 对分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明显的影响.,氢键的形成也影响着醇和酚在水中的溶解度。,12,弱酸性,弱碱性,质子化,Nu:,氧化反应,消除反应,13,酸性,芳环上的亲电反应,芳醚的形成,酚的反应部位:,14,醇 烷氧负离子 水合离子,共轭碱,共轭酸,酚 酚氧负离子,15,相对酸性:,相对碱性:,16,NaH,NaNH2,NaOH,KOH,17,苯环上的取代基对酚酸性强弱的影响()电子效应的影响:吸电子基团使酸性增强,给电子基团使酸性减弱。()空间效应的影响:空阻减弱溶剂化作用(溶剂化作用有利于酚羟基的离解),从而使酸性减弱。,pka 7.15 7.22 8.39 4.09,0.25 酸性极弱,18,(I),分离、鉴别酚,19,20,21,22,23,24,25,b.活性MnO2,该氧化剂对活泼的烯丙位醇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氧化作用,而不影响C=C双键。,c.DCC-DMSO,26,叔醇无氢,一般条件下不被氧化,27,28,29,30,31,32,烯丙型醇、苄醇、叔醇、仲醇按SN1机理反应。,第二步:,第三步:,33,仲醇与HX酸的反应中,生成重排产物则是SN1机理的重要特征。,SN2机理:(多数 1o醇 特点:没有重排),34,但,新戊醇这一伯醇与HCl的作用却是按SN1历程进行的,且几乎都是重排产物。,解释:若按SN2历程进行,空间位阻较大,亲核试剂难从背后进攻中心碳原子。,35,醇的亲核取代反应比卤代烷困难,其原因在于醇羟基的碱性较强,是个不好的离去基团。,碱 性:HO-X-,实验表明:强酸的负离子(如下)是较好的离区基团:,负离子,是不好的离去基团。,因此,醇的亲核取代反应需在酸催化下进行,或将醇羟基先转化为好的离去基团,以利于反应的进行。,36,Lucas试剂:浓HCl 无水ZnCl2,37,说明:醇与PX3作用生成卤代烃的,通常按SN2历程进行。(ii)一般不发生重排。(无碳正离子中间体)(iii)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构型反转。,缺点:若对生成的酸性气体处理不利会造成环境污染;只适合制备氯代烷。,38,39,反应特点:此反应仅适于伯醇SN2 反应用于单醚的制备,40,第三步:失去质子,生成醚,叔醇主要得到消除产物烯烃,伯醇主要得到取代产物醚;高温有利于生成烯烃,低温生成醚。,41,在质子酸作用下,各类醇均按E1机理进行反应。,42,-H消除方向符合 Saytzeff 规则:,E1历程,中间体为碳正离子,可能先发生重排,然后再按Saytzeff 规则脱去一个-H 而生成烯烃。如:,43,用Al2O3代替质子酸时,碳骨架不会发生 重排。,44,45,反应机理:,46,不对称的邻二醇,重排如何进行?,优先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决定基团迁移及反应的产物。,提供较多电子的基团优先迁移,迁移能力:芳基 烷基或H,47,48,10.6.2 磺化,分子内氢键:,分子间氢键:,49,反应特点:需稀硝酸,浓硝酸使芳环氧化 用水蒸气蒸馏,将邻取代产物分离,50,10.6.5 与甲醛缩合酚醛树脂及杯芳烃(1)酚醛树脂,苯酚与甲醛作用,在邻/对位上引入CH2OH,其产物与酚发生烷基化反应:,51,苯酚与过量的甲醛在碱性介质中,产生热固性酚醛树脂:,52,(2)杯芳烃(calixarenes),苯酚类似物与醛缩合可生成环状寡聚物:,对叔丁基杯4芳烃,53,一、醇的制备,1、卤代烷水解,2、以烯烃为原料,a.烯烃的水合,b.烯烃的硼氢化氧化,10.7 醇和酚的制法,54,3、格氏试剂与羰基化合物等反应,在格氏试剂烃基上增加一个碳原子,(格氏试剂与甲醛反应),在格氏试剂烃基上一次增加两个碳原子,55,(2)制 2醇(格氏试剂与醛反应),b.一取代环氧乙烷与格氏试剂反应,在格氏试剂烃基上一次增加两个以上碳原子。,56,(3)制 3o 醇,格氏试剂与酮反应,57,二、酚的制备,1、从异丙苯制备工业上生产苯酚的主要方法,优点原料价廉易得;生产1吨苯酚的同时可得0.6吨丙酮。,58,2、从芳磺酸制备,最早合成苯酚,设备简单,产率高,产品纯度高。成本高,消耗大量酸、碱。现用于其它酚的合成。,59,3、从芳卤衍生物制备取代苯酚:,氯苯难进行,有强吸电子基团时易进行亲核取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