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城市绿地》PPT课件.ppt

    • 资源ID:5486410       资源大小:811K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城市绿地》PPT课件.ppt

    城市绿地,小组成员:张志萍 宋林柯 王璐 辛丽丽 方晓雪 旦增曲珍 梁斯宙 杨军,一、城市绿地概念 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三、城市绿地规划 四、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五、中国城市绿地建设现状,1城市绿地概念(1)概念(2)功能(3)作用 城市绿地的概念:在城市范围内,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于种植乔、灌、草植被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地区。绿地在实质上应是植被。,城市绿地的功能:环境功能(1)城市绿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转化太阳辐射能,祈祷降温增湿,改善城市小气候环境,减弱温室效应的作用。(2)城市绿化植物的冠层、根系和枯枝落叶层,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防风固沙、减轻干旱、洪涝和其他自然灾害。(3)城市绿化植物通过光和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制造新鲜空气,平衡城市空气的碳和氧。(4)城市绿化植物能吸滤有害有毒气体,滞留尘土,净化空气,消减噪声。(5)城市绿地为各种动物(包括鸟类)、微生物提供栖息地,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生产功能(1)城市绿化植物可提供各种竹、木产品,人造纸板、纤维原料等。(2)城市绿化植物能提供各种果品、油料、香料、化工原料、中药材、食用菌等。(3)城市绿化植物可提供薪、炭材。(4)城市绿化植物可提供旅游产品。生活功能(1)改善、美化生活环境,有益公众身心健康。(2)为城市居民提供庇荫、娱乐、游览、文化、休息、科普、疗养等的场所。满足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求。(3)提供科研和教育场所。(4)提供社会劳动就业场所。,城市绿地的作用 保护城市环境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烟、灰和粉尘;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净化水体;净化土壤)改善城市小气候(调节气温;调节湿度;通风防风 安全防护(防震防火;防御放射性污染;防空备战;蓄水保土)日常游憩活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儿童活动;安静休息),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一)总则(二)城市绿地分类(三)城市绿地的计算原则与方法总则 1.为统一全国城市绿地(以下简称为“绿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绿地系统(以下简称为“绿地系统”)规划,规范绿地的保护、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2.本标准适用于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统计等工作。3.绿地分类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城市绿地分类201绿地应按主要功能进行分类,并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202绿地分类应采用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次。203绿地类别应采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码表示。204绿地具体分类应符合表2.0.4的规定。,城市绿地的计算原则与方法3.0.1就算城市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的指标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城市人口数据和城市用地数据;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统一进行汇总计算。3.0.2绿地应以绿化用地的平面投影面积为准,每块绿地只应计算一次。3.0.3绿地计算的所用图纸比例、计算单位和统计数字精确度均应与城市规划相应阶段的要求一致。3.0.4绿地的主要统计指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Aglm=Ag1/NP(3.0.4-1)式中Aglm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人);,Agl公园绿地面积(m2);NP城市人口数量(人)。Agm(Ag1Ag2Ag3Ag4)/NP(3.0.4-2)式中Agm人均绿地面积(m2/人);Ag1公园绿地面积(m2);Ag2生产绿地面积(m2);Ag3防护绿地面积(m2);Ag4附属绿地面积(m2);NP城市人口数量(人)。g=(Ag1+Ag2+Ag3+Ag4+)/Ac100(3.0.4-3)式中g绿地率();Ag1公园绿地面积(m2);Ag2生产绿地面积(m2);Ag3防护绿地面积(m2);Ag4附属绿地面积(m2);Ac城市的用地面积(m2);3.0.5绿地的数据统计应按表3.0.5的格式汇总。,备注:_年现状城市建设用地_hm2,现状人口_万人;_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_hm2,规划人口_万人;_年城市总体规划用地_hm2。3.0.6城市绿化覆盖率应作为绿地建设的考核指标。,城市绿地规划(一)城市绿地规划的地位和内容(二)城市绿地与人居环境(三)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城市绿地规划的地位和内容地位 从价值角度:在城市建设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城市的生态、经济、社会和现代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从专业角度:是现代城市规划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还是在详细规划阶段。(1)绿化:栽植植物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活动。(2)绿地: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活动。(3)园林绿地,内容 从城市生存环境的整体关系出发,以科学、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因时、因地制宜地对各类城市绿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形成有机的城市绿地系统。各类园林绿地的性质、特征、结构、内容、指标、规划理论、程序、方法等。,城市绿地与人居环境1、生态发展与人居环境(1)人类聚居环境(Human Settlement)。简称人居环境,他是人类活动改造自然界的劳动成果,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地,又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的过渡空间。(2)人类环境问题可分为两类:一是涉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不协调问题(资源消耗、破坏生态);另一类是人类社会自身矛盾的不协调问题(和平与发展)。(3)人居环境建设需要正确处理“四大关系”:人与人(人口增长、人口流动、人际交往)人与物(物质生产、物质消费、商品流通)人与场所(工作、居住、交通、游憩)人与自然(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绿化建设),1992年5月在巴西里约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了21世纪议程,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人居环境,包括五个主要的目标领域”:自然资源保护 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防止自然环境受污染及其再生能力退化 公众参与 社会公平,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1)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可将地球生物圈空间大致划分为自然环境(Natural Habitat)和人居环境(Human Settlement)两大系统,它们之间具有模糊边界和相互包容的互补共轭关系。(2)人居环境的空间构成,按其对于人类生存活动的功用和受人类行为参与影响程度的高低,又可再划分为生态绿地系统(Eco-green Space System)和人工建筑系统(Man-made Building System)。(3)生态绿地系统,是有较多人工活动参与培育和经营的、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产出的各类绿地(含部分水域)的集合。,城市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从田园城市到大地园林化(1)工业革命前城市绿色空间的营造(2)近代田园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3)绿色空间规划思想的拓展大地园林化,工业革命前城市绿色空间的营造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追求着身居城市也能享受“山林之乐”的生活理想。园林,身为人类身心“回归自然”本性的一种寄托及精神与自然对话、交流的一种渠道。运用造园手段来寄托城市生活的绿色理想,是东、西方园林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1)该阶段因城市规模较小,造园手段能基本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2)造园:大小不一、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大到帝王宫院,小到百姓庭院。东、西方均制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园林形式(如: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城市绿地设计规范国家标准-城市绿地设计规范(中)3基本规定301城市绿地设计内容应包括:总体设计、单项设计、单体设计等。302城市绿地设计应以批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明确绿地的范围和性质,根据其定性、定位作出总体设计。303城市绿地总体设计应符合绿地功能要求,因地制宜,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景观、生产等作用,达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效果。304城市绿地设计应根据基地的实际情况,提倡对原有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和适当改造的设计理念。,305城市绿地布局宜多样统一,简洁而不单调,各分区间应有机联系。城市绿地应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306不同性质、类型的城市绿地内绿色植物种植面积占用地总面积(陆地)比例,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城市绿地设计应以植物为主要元素,植物配置应注重植物生态习性、种植形式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合理性。307城市绿地范围内原有树木宜保留、利用。如因特殊需要在非正常移栽期移植,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确保成活,胸径在250mm以上的慢长树种,应原地保留。308城市绿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术必须原地保留。,309城市绿地的建筑应与环境协调,并符合以下规定:1公园绿地内建筑占地面积应按公园绿地性质和规模确定游憩,服务、管理建筑占用地面积比例,小型公园绿地不应大于3,大型公园绿地宜为5,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可适当提高比例。2其他绿地内各类建筑占用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陆地总面积的2。3010城市开放绿地的出入口、主要道路、主要建筑等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与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连接。3011地震烈度6度以上(含6度)的地区。城市开放绿地必须结合绿地布局设置专用防灾、救灾设施和避难场地。,3012城市绿地中涉及游人安全处必须设置相应警示标识。3013城市开放绿地应按游人行为规律和分布密度,设置座椅、废物箱和照明等服务设施。3014城市绿地设计应积极选用环保材料,宜采取节能措施,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中水等资源。3015城市绿地中道路、广场等的铺装宜采用透气、透水的环保材料。4竖向设计401城市绿地的竖向设计应以总体设计布局及控制高程为依据。402竖向设计应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要求,有利于雨水的排蓄,有利于创造多种地貌和多种园林空问,丰富景观层次。403基地内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水系宜保护、利用,必要时可因地制宜作适当改造,宜就地平衡土方。,404对原地表层适宜裁植的土壤,应加以保护并有效利用,不适宜栽植的土壤,应以客土更换。405在改造地形填挖土方时,应避让基地内的古树名木,并留足保护范围(树冠投影外38m),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且不得随意更改树木根颈处的地形标高。(树冠投影外38m),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且不得随意更改树木根颈处的地形标高。406绿地内山坡、谷地等地形必须保持稳定。当土坡超过土壤自然安息角呈不稳定时,必须采用挡土墙、护坡等技术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或滑坡。,4-07土山堆置高度应与堆置范围相适应,并应做承载力计算防止土山位移、滑坡或大幅度沉降而破坏周边环境。408若用填充物堆置土山时,其上部覆盖土厚度应符合植物正常生长的要求。409绿地中的水体应有充足的水源和水量,除雨、雪、地下水等水源外孙面积水体也可以人工补给水源。水体的常水位与池岸顶边的高差宜在0.3m,并不宜超过0.5m。水体可设闸门或溢水口以控制水位。4010水体深度应随不同要求而定,栽植水生植物及营造人工湿地时,水深宜为0.11.2m。4011城市开放绿地内,水体岸边2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施。,4012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标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不得排入绿地水体。在污染区及其邻近地区不得设置水体。4013水体应以原土构筑池底并采用种植水生植物、养鱼等生物措施,促进水体自净。若遇漏水,应设防渗漏设施。4014水体的驳岸、护坡,应确保稳定、安全,并宜栽种护岸植物。5种植设计501种植设计应以绿地总体设计对植物布局的要求为依据。502种植设计应优先选择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适生植物。503种植设计中当选用外界引入新植物种类(品种)时,应避免有害物种入侵。,504设计复层种植时,上下层植物应符合生态习性要求,并应避免相互产生不良影响。505绿地种植土壤的理化性状应符合当地有关植物种植的土壤标准。506种植配置应符合生态、游憩、景观等功能要求,并便于养护管理。507植物种植设计应体现整体与局部、统一与变化、主景与配景及基调树种、季相变化等关系。应充分利用植物的枝、花、叶、果等形态和色彩,合理配置植物,形成群落结构多种和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508种植设计应以乔木为主,并以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速生树与慢长树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使植物群落具有良好的景观与生态效益。509基地内原有生长较好的植物,应予保留并组合成景。新配植的树木应与原有树木相互协调,不得影响原有树木的生长。50.10种植设计应有近、远期不同的植物景观要求。重要地段应兼顾近、远期景观效果。5011城市绿地的停车场宜配植庇荫乔木、绿化隔离带,并铺设植草地坪。,5012儿童游乐区严禁配置有毒、有刺等易对儿童造成伤害的植物。5013屋顶绿化应根据屋面及建筑整体的允许荷载和防渗要求进行设计,不得影响建筑结构安全及排水。5014屋顶绿化的土壤应采用轻型介质,其底层应设置性能良好的滤水层、排水层和防水层。5015屋顶绿化乔木栽植位置应设在柱顶或梁上,并采取抗风措施。5016屋顶绿化应选择喜光、抗风、抗逆性强的植物。5017开山筑路而形成的裸露坡面,可喷播草籽或设其他措施,、中国城市绿地建设现状 1、现状描述 2、中国部分城市绿化覆盖率 3、中国及世界部分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比较 4、结果及分析现状描述 我国城市化在改革开放以前进展缓慢,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目前我国有668个城市,城市人口比重30.4%.由于过去城市绿地建设重视不够,投资力度较小,加上人地矛盾尖锐,城市绿地建设相对滞后,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1.1城市绿地覆盖率低,区域差异大 目前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平均约25%,预计2010年能达到27%-30%左右(国家城市建设指标的最低要求)。在我国有统计资料的222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以上的仅10个,占4.5%(见表1),30%-39%的85个,占38.3%,20%-29%的76个,占34.2%,低于20%的51个,占23%。说明我国城市绿化整体上仍处于较差水平。从区域分异上看,东部和南部城市绿化覆盖率高于中部和西部,10个覆盖率40%以上的城市基本上都是东部和南部城市,而中部和西部城市覆盖率较低,如西南重镇成都和重庆分别只有23.1%和26.9%,甘肃省的天水市覆盖率仅有3.8%,为全国最低水平(见表1)。,1.2人均拥有绿地面积小我国人口众多,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尖锐,近年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由于城市扩展而侵占的绿地面积达3000 h,虽然由于各级政府的努力,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保持持续增长,但与世界其他城市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见表2)。我国自1978年至1998人均绿地由1.06 增加到6.10,增加近5倍。据研究,城市人均拥有林地的分布区域差异也很大(见表3)。我国有统计资料的223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人均绿地在10 以上的仅6个,占统计城市的2.7%,人均5-9 的9个,占4.0%,人均3-4.9 的28个,占12.6%,,人均1-2.9 的115个,占51.7%,人均1 一下的65个,占29.1%。其中上海市人均为0.66,北京市人均为1.39,重庆市人均为1.33,成都市人均为1.03,渭南市和六盘水市人均绿地最少,分别为0.14 和0.11。因而从人均水平看,我国城市绿地更是处于很低水平,特别是西部城市,绿地数量和质量都不符合现代化城市要求。,2、中国部分城市绿化覆盖率,3、中国及世界部分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比较,结果及分析(1)我国目前城市绿地水平无论从覆盖率还是从人均面积来看都处于较差层次,这与重视不够、投资力度小有关系,今后在城市建设中应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立法与执法,不断提高城市绿地数量和质量,增大环境容量,以避免重蹈西方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2)城市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经济价值,但不同的绿地类型有不同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而社会公众对这些价值和功能知之甚少,加上投资大,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不明显,因此集资难度大,可以采取彩票等方式向社会集资。,(3)由于技术的原因和资料有限,城市绿地尚有部分生态功能不能量化或量化较难,如降低噪音功能,美化环境功能,调节气候功能,生物多样性价值,林分养分积累价值等等,这些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城市绿地景观,中国城市绿地分布图,(4)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的措施 1)、努力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就当前来说,我国许多城市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用扩大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方式,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用地十分紧张,在有限绿地面积上挖潜增效,改变生态效益增长方式就成为当前城市绿化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这绝不等于说建成区内绝对没有可能增加绿地面积,目前就有些大中城市放眼长远,在市中心区搬迁了建筑,建设和扩建了绿色广场。而不少城市绿化规划者所一再提倡的对屋顶进行绿化的手段更不失为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有效之举。,高大建筑越来越多。从高处看下去屋顶遮盖了城市。屋顶面积占据城市建成区面积至少在三分之一以上,这些屋顶质地构成对城市生态的恶化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夏季高温天气屋顶大量吸收和释放太阳辐射,增加了室内外的温度。2)科学合理地规划绿地位置城市绿地的存在与大小,虽然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如上所述第一位的作用,但绿地在城市中的规划位置对其作用的发挥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如果城市中心有一块面积较大的绿地,其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会更明显,影响面更大,不论什么风向,绿地周围的居民都可受益。城市中心绿地还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在酷热的夏季,使市区温度有所降低。如果把大块绿地规划在市,区的西北向,则这块绿地对城市生态的改善作用就不大。如果为了某一方面的需要而把市中心的绿地迁至郊外,或将市区的绿地该做它用后再把郊外的绿地划过来“充数”以弥补颁布标准的绿化指标,这样虽然指标达到了,但其对市区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却很低。从这个意义上说,绿地在城市中设置位置的重要性比绿化覆盖率的指标更重要。3)提高绿地生态效益的效率 如上所述,一个城市第一步确实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城市绿化指标,第二步又在绿地规划布局方面做到了科学合理,是否绿地的生态效益就一定会充分发挥出来呢?其实不然。由于单位绿地面积上的植物配置和生长状况等不同,生态效益差别是很大的,挖潜增效大有文章可做。,(1)增加生态效益就要增加园林植物叶面积。(2)实现生态系统绿化树种选择(3)努力推进园林植物的健旺成长,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城市绿地》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