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气候板书》PPT课件.ppt
一、地形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青藏高原),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1.地势特征,评价(意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内地,使得大河东流,沟通东西、内地和沿海,在阶梯过渡处形成了丰富的水力资源,类型多样,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33,26,19,12,10,山区面积广大,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2.地形类型及分布,约占23,分布,东部主要为平原、丘陵;,西部主要为高原、盆地、山地(山脉),评价(意义):,为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耕地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耕作业,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限制了交通发展,对外联系不便,3.主要地形区及分布,主要山脉,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东西走向:,南岭,昆仑山脉、秦岭、,天山山脉、阴山山脉、燕山,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弧形山系:,贺兰山,小兴安岭,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另外:,主要地形区及分布,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主要丘陵:,东南丘陵(江南、浙闽、两广),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二、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气温、,降水、,气流运动,2.对河流的影响,流向、,落差,3.对植被的影响,阴坡阳坡、,垂直差异,三、地质灾害多发,一、冬夏气温状况,1.冬季,特点:,1月份0等温线,2.夏季,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南北温差大,沿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意义,原因,最高:,南海诸岛;,最低:,东北地区北部,最高:,吐鲁番盆地;,最低:,青藏高原,特点:,原因,3.温度带的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区,温度带的划分,二、降水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1.空间分布,规律:,3.干湿地区的划分,800mm:,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400mm:,2.时间变化,主要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长(开始早,结束晚),年际变化大,北方雨季短(开始晚,结束早),沿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一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最多:,火烧寮;,最少:,吐鲁番盆地,等降水量线:,原因,季节分配:,干湿地区的划分,三、气候,1.季风,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风向,西北风,东南风,西南风,来源,内陆,太平洋,印度洋,性质,干、冷,暖、湿,风力,大,小,影响范围,全国,东部,(季风区),3.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4.评价,气象灾害频发,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有利:,生物的多样性,不利:,四、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东部地区的降水,旱涝:,夏季风的强弱,华北地区的春旱:,降水少;升温快,风力大,蒸发大农业用水较大(小麦返青),长江流域的伏旱:,副热带高压控制,台风可以缓解旱情,台风:,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频率最高,我国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寒潮:,冷锋天气,秋末、冬季、初春,影响(利弊),暴雨、冰雹、沙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