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单元复习.ppt
一、二单元 复习,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自学指导读、背一二单元课堂笔记5min,说出:1.药品取用规则;2.量筒的读数方法;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任意说三点)4.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5.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1、化学的概念,2、化学的发展史,化学,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学习目标回顾绪言、1、2课时课堂基本知识点,蜡烛的物理性质,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的火焰:分三层,外焰的温度最高,蜡烛燃烧后生成的产物:水、二氧化碳,蜡烛熄灭时的白烟成分:石蜡蒸气,4、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学习目标掌握重要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容器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以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使受热均匀);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导致试管破损的原因(任意说三点)用焰心加热;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没有预热;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没有向下;制取氧气结束时,没有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试管本身的质量问题;连接仪器时放在桌子上按等外力损坏。,学习目标掌握重要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2、药品取用原则:3、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及小颗粒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4、液体药品的取用:,(1)常用倾倒法。,(2)取用少量时:用胶头滴管吸取。,(3)取用一定量时:用量筒量取。,学习目标掌握重要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二)物质的加热: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先预热后固定加热);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 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先预热后固定加热)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学习目标掌握重要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原理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反应物要求:红磷足量(将氧气消耗完);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不能是气体;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 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2、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3、混合物和纯净物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氧气:氮气: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作冷冻剂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无色无味的气体;保护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电光源(物理性质)三、保护空气大气污染物及来源大气污染引发的三大环境问题 预防大气污染措施绿色化学的含义,学习目标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习目标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氧气的物理性质,二、氧气的化学性质,文字表达式:1、硫+氧气 二氧化硫2、碳+氧气 二氧化碳3、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4、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5、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氧化性,四、氧气的制取,1、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学习目标 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氧气的工业制法,1.分离液态空气法,2.膜分离法,(物理变化),空气,液态空气,(贮在蓝色钢瓶中),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A:固固加热型 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 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产出,松开手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则 表示气密性良好。,学习目标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仪器,在导管口连接胶皮管,用止水夹夹紧胶皮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的下端液封后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其中的液面保持不变,则表示气密性良好。,学习目标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优点:装置简单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产出,松开手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则表示气密性良好。,优点:随时添加液体药品,优点:A、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B、可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仪器,在导管口连接胶皮管,用止水夹夹紧胶皮管,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分液漏斗玻璃塞和活塞,如果水不能滴下,则表示气密性良好,收集装置:,学习目标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要验满)向上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排水法:气体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3、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几个理由(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b几个理由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破裂试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出现的气泡中含有空气)实验结束时,先移后熄: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学习目标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4、氧气的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氧气的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检验:向集气瓶内注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五、催化剂(触媒):概念;催化作用;特点(4个),典型习题,A是紫黑色固体,E、F是无色液体,D是无色无味气体,C、G是黑色固体。,它们之间有下列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已省略)(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C、E、F、(2)写出A加热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写出D反应生成G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二氧化锰,双氧水,水,1.一氧化氮是一种气体,它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现要收集一瓶该气体,可行的方法是:A、向上排气法 B、排水法 C、向下排气法 D、无法确定,B,2.下列有关玻璃导气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D,典型习题,3.下列关于分解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业上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B、过氧化氢在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氧气不是分解反应,因为反应物有两种C、一个反应如果是分解反应,一定不可能同时是化合反应D、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只有一种,生成物一定只有两种,C,典型习题,4.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减慢化学反应速率(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C,典型习题,6.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相关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A,7.在一定量的氯酸钾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中(氯酸钾和氯化钾均为固体),下列的坐标关系正确,D,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通常情况下氯气为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的黄绿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2、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液体常温下混合制取氯气;3、湿润的碘化钾试纸遇到氯气变蓝色。,I、制取氯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选填“高锰酸钾”或“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相同。II、检验氯气集满的方法是。,典型习题,将湿润的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色则证明氯气集满,如图表示研究人体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成分差异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要求被测试者通过2吸入气体,通过3呼出气体。实验装置存在错误,指出哪两根玻璃管应变短一点:和;以下问题假定实验装置是正确的:几次呼吸后,烧杯X和Y内溶液的现象分别是 和;在实验设置烧杯X的作用是;从中可得出关于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成分的区别是。,典型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