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保存着这样的遗迹印尼有个港口.ppt
亚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保存着这样的遗迹:印尼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附近的山上有个三宝洞;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山下有个三宝井,井旁有个三宝亭;泰国有个三宝港。民间哄儿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你知道吗?,请问:上文中提到的“三宝”、“戚爷”你知道是谁吗?,郑和,戚继光,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实验中学 边红芳,本课主线:明朝的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骗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快读课本正文内容,完成导学案“前置自学”的知识结构。要求:1.书写认真,答案准确,边写边记。2.在课文中作出相应标注。3.疑难问题组内交流、研究。4.完成任务的小组举手示意。,交往:郑和下西洋,明朝的对外关系,目的过程意义,冲突:,戚继光抗倭,背景过程影响,葡萄牙骗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时间概况,友好交往篇,郑和下西洋,郑和: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他从小听说了许多海外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知识。1405年明成祖朱棣便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总计28年间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沿岸。最后一次航行时,年已六旬,回国不久病逝。,友好交往篇,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海船模型,材料一: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 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材料二:郑和下西洋每次航行的大小船只有200多艘,乘坐的大号宝船长44.4丈,宽18丈,折合公制长151.8米,宽61.6米。每次出海的人数在2.72.8万人之多。,友好交往篇,郑和下西洋,请同学们结合课本9597页内容,认真思考、组内交流: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明朝国力强盛;造船技术发达;航海设备先进;郑和等人具备丰富的的航海知识,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等。,郑和与哥伦布、达伽马远洋航行对照表,情景再现,同学们,假如你是郑和船队的船员,你所乘坐的宝船可能会运载哪些货物?谈谈你们到达某个国家的主要活动和感受。,英国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则写道:“世界上第一个远洋舰队由郑和率领,27800名汉人分乘208艘船舰,驶向三大洋。郑和下西洋的意义还在于把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交往推向了高峰,为东南亚地区的繁荣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国政府宣布将郑和下西洋的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以示纪念。,弘扬郑和精神推动和谐发展,战争冲突篇,戚继光抗倭,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戚继光,战争冲突篇,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想一想:1.在当时明朝国力衰落、海防松弛的情况下,戚继光为什么能够取得抗倭斗争的胜利?2.你认为戚继光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哪些高尚品德值得我们学习?,战争冲突篇,戚继光抗倭,戚继光抗倭斗争胜利原因:抗倭斗争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等。我们要学习戚继光:维护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无畏的优秀品质。,冲突篇,葡萄牙殖民者骗取澳门的居住权,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课堂回眸,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明朝中期:国力衰落,戚继光抗倭葡萄牙骗取澳门居住权,历史告诉我们,“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30年间的改革开放恰如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一样,中国正以一种更加开放的精神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开洋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