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题材类别》PPT课件.ppt
古诗鉴赏,古代诗词题材类别,古诗体裁常识,诗歌从时间角度分为古代诗歌和现(当)代诗歌,从格律角度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中国古代诗歌以抒情诗为主,兼有部分叙事诗。中国古诗从发展源流角度分为诗、词、曲三种。,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亦称“古诗”“古风”。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以后把凡不遵循近体诗规则的诗歌也称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杂言诸体,唐以后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为主流“五古”“七古”古体诗特点:章无定字,句无定字、句式可整可散,篇幅可长可短,每句字数可多可少。不讲平仄,不讲对仗。乐府诗是古体诗的一种。),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是中国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统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由于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格律诗。律诗的格律严密,要求(1)诗的每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简称五律和七律。(2)诗句的数量有不同限制,通常每句八句;超过八句,即在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3)有对仗要求。每两句一联,共四联。(4)声韵格律的要求严格。全诗押一韵,限平声。绝句:截句、断句、绝诗。(五绝、七绝)绝句的声律与律诗要求相同。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中国古典诗歌虽说浩如烟海,但如从题材的角度看,总有一些题材相同、情感相近、手法相似的诗歌,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争取“读一首诗,知一类诗”。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六类。,古代诗词题材类别,咏物诗 山水田园诗惜别送别诗 思乡怀远诗怀古咏史诗 边塞军旅诗(即景抒怀诗)(即事抒怀诗),古代诗词题材类别,即事抒怀诗 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即事诗,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亲、送友、思乡、抒发人生感慨、闲情逸趣,一般皆可笼统地称之为“即事抒怀诗”。这些诗很难有一个清晰的界限,阅读时,既要把握诗的大致题材,更要把功夫花在对诗词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上。,古代诗词题材类别,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诗,咏物诗(侧重于托物言志),有关咏物诗,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作者借描写(咏)物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志向、理想或抒怀,讲求写物的形似与神似相结合。,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石灰吟(明)于谦,爆竹(明)黎淳,风(唐)李峤,概念理解:(1)咏物诗:借描写 的 表达。(2)写作技巧。,客观的“物”(山川河岳、花鸟草虫),特点(形态、色彩或其所处的环境),诗人理想、志向、情怀,托物言志,【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直写物象,表达作者的喜好和情趣。,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二、托物寓意,表达作者的志向和节操。,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表明了自己的志向。,【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特点归纳:1.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以物象为题;咏(题、赠、赞)+物象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或拟人,或比喻,或双关、借代,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象征)咏物诗有两大特点:是借物寄托、借物抒怀,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秋士迟暮的感受。是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我们在复习时,对同类的诗歌,如果能从“咏物”的特征入手,那将会事半功倍。,蝉 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这首诗是 诗。(2)请说出这首诗中“蝉”的形象特点。,注释:虞世南:原为隋朝旧臣,被唐太宗李世民留用后,由于才高学广,为人正直,深得器重。垂绥: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蝉“啜饮清露”“居高声远”,可知蝉生性高洁,出众。,咏物,这首诗借咏蝉表达了诗人认为贤能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的自得之情。,(3)这首诗借咏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su,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1)请说出这首诗中“蝉”的形象特点。(2)这首诗借咏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写这首诗时,本来担任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西陆:指秋天。南冠:指囚徒。,栖高树,饮清露;露水打湿蝉翼,欲飞艰难;凄声哀唱,幽怨凄切。(有翼难飞、有声难辩),表达诗人蒙受不白之冤,没有人相信他的高洁行为,更没有谁来为他表白这纯洁的心迹 时的强烈悲愤情绪。,山水田园诗(即景抒情诗),诗人把山水景物、田园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作为对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刻画,使之成为世人抒发情怀、表情达意、寄托理想、娱乐遣兴的手段即借景抒情。,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内容: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明快、清新、简洁、质朴),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对比。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4.分析重点:景物特征5.山水田园诗的主题思想: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鉴赏,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2、体味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3、体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这首诗表面写景,实则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野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惜别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3.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惜别送别诗,一、直接写别情:【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二、间接写别情,【赠别】唐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通过写宴席上燃烧的蜡烛与故乡的江水,借物抒情,表现自己留恋惜别之情。,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三、写送别场景,以景写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四、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诗意情感。,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乡怀人类,艺术特点。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1、了解常见思想情感。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2、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3、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妙喻传情:乡愁,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鉴赏举隅:,1、“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2、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商山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注 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由名词连缀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千古兴亡多少事 咏史怀古诗,越中览古 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故国的没落荒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对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鉴赏举隅,怀古咏史诗,(一)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二)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洲,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是诗人引发诗情的现实原因。,(三)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历史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评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借古讽今和杰作。(四)分析写法 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侧面烘托等。,诗歌里面的“人、事、景、物”,只是作者抒发感慨、寄寓自己对历史的思索的“传媒”和宣泄物而已。所以,咏史诗里面的景物或者其他的人、事与现实中的人、事有一定的距离,都是“有我之景”,是用来传达作者的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赏析怀古咏史诗的要点: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2.内容特点: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汴河曲 李益 汴河怀古 皮日休,汴水东流无限春,尽道隋亡为此河,隋家宫阙已成尘。至今千里赖通波。行人莫上长堤望,若无水殿龙舟事,风起杨花愁杀人。共禹论功不教多。汴河曲第一句就是景物描写,曾经是隋朝宫殿的地方,现已经长满杨柳,着重表现的是昔盛今衰之情。汴河怀古以议论起笔,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说开,认为隋炀帝如果不借南巡奢靡玩乐,仅就开通大运河而言,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鉴赏举隅,咏史怀古诗的感情类型:,一、借古讽今,写兴亡之感 越中览古 石头城(写情,事为主),二、借古抒怀,发不遇之恨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人为主),台城 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台城:江苏省南京巿玄武湖南岸,1、“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为陈后主所创,一般被认为是 杜牧在其诗句(泊秦淮)中也用了这个典故。2、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什么手法来强调这个主题的?,亡国之音,隔江犹唱后庭花,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尽感慨,今昔对比。,鉴赏举隅,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鉴赏举隅,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即可。),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秦时明月汉时关 边塞诗,高考回放,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首律诗直接落笔在边塞前线,通过描写边塞的景色,将士们的生活,表现了将士们的思想活动。后四句写战争的激烈,表现将士高昂的激情。,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题作闺怨,有“怨”必有“愁”。诗的开头却出其不意地从题意的反面入手,独劈蹊径,以退为进用反说起笔,说这位与丈夫阔别、独处深闺的少妇,似乎已经习惯了躲在这与世隔绝的封闭式的小圈子里,反而精神麻痹、已“不知愁”了。当她“春日凝妆上翠楼”之后,“忽见陌上杨柳色”,明显地感到了良辰美景的巨大诱惑力,触景生情,油然而生出青春难再、红颜易逝的闺怨之情:悔不该让夫从军以求功名,却辜负了这番良辰美景。一个“悔”字道出了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先说春色撩拔得少妇春心荡漾而“不知愁”,以乐景起笔,反衬出愁怨,以反起强化题旨,使得行文波澜起伏,跌宕生姿,更令醒目。总之,这首诗不说“别”而别情自露,不言“愁”而愁绪倍增,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手法。,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他们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体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边塞诗的产生,归纳特征,(1)内容,景 边塞风光(奇丽壮阔),人,统治者 穷兵黩武,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杀敌豪情)思乡念亲,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表达的感情主要有:,1、对建功立业的渴望;2、报效国家的激情;3、出征将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4、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但这类诗一般都回旋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风格雄壮豪迈 苍凉悲慨 凄凉悲愤 豪放旷达 慷慨悲壮 委婉清丽,常用手法比喻 夸张 用典,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盛唐:,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一、对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要有所了解,鉴赏方法,中晚唐:,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国势渐衰,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宋代:,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国家在民族争斗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这时的边塞诗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高适、岑参、李益等反映征战诗的各个方面:,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二、要注意区别每首诗思想内容上的差别和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三、体会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四、艺术风格很不相同,有的豪放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僻字难典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鉴赏举隅,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这首词为陆游向志同道合的友人抒吐心怀之作。词以寄好友师伯浑为名,发理想破灭之慨。词中描写的梦中所见景象关河雁门青海都是南宋当时重要的西北边防重地。通过梦回当年雪夜军旅生活情景及梦醒后的孤寂,表达了词人执著的为国献身精神。,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1这首词围绕题目的“梦”字,上片和下片分别描写了什么情景?2“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几句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试作分析。,上片写梦中所见,表现渴望行军作战,为国收复失地的心情。下片写梦醒所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最后三句内涵十分丰厚。一层意思是说自幼立志而孜孜以求;一层意思是说年纪老大而尚未如愿;再一层意思是说壮志未酬而雄心不死;更一层是说现实无望而寄于梦境,而这种种心情都在“有谁知”一语中流露出痛苦的无奈和深沉的激愤。,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1 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环境的艰苦。,“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咏物诗 山水田园诗惜别送别诗 思乡怀远诗怀古咏史诗 边塞诗(即景抒怀诗)(即事抒怀诗),古代诗词题材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