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读音问题》PPT课件.ppt
古书的读音问题,古书读音问题即是指古代汉语书面语的读书读音问题。学习古音知识绝不是为了用古音诵读古诗文,而是为了学习古今语音演变的对应关系,了解古代韵文用韵的时代特点,分析和解决古书中存在的一些语音问题。,破读,又称“读破”,是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意义或词性的方法.破读现象大多数是声调不同,是把原来的平声(上声,入声)字变为去声。一般说来一个字由于词性或意义改变而采用不同读音,这个研究叫破读音,在没破读前的读音,就叫做“本音”或“如字”。,破读作用,一、表明词性的改变 1、名词用作动词 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 粱惠王上)前“王”是名词,如字;后“王”,动词,破读wang(去声)。,、动词用作名词 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汉书张骞李广列传)后“将”,动词,如字,前“将”名词,破读为jiang(去声)。,、形容词用作动词 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礼记大学)后“好、恶”,形容词,如字;前“好,恶”,动词,分别破读为hao,wu(去声)。,二、区别意义,词性改变时意义当然也已经改变。这里专指词性不边而意义改变的情况。1、相对待的动作,读音有区别:“受”的“得到”义旧读上声,“给予”义旧读为去声,字又做“授”。由于浊上变去,今读已无别。2、区别及物动词的一般义和使动义:见其坐有六尺簟。(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见其二子焉。(论语 微子)前“见”,一般用法,如字;后“见”,使动用法,破读为xian(去声)。,3、其他“三”表实数时读如字,泛指多数时破读为san(去声)。今读已不再有分别。多少的“少”读如字,表年幼的“少”破读为shao(去声),如“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战国策 赵策四),破读的变读方式,一、变声调,这是最主要的方式。王 wang(阳平)wang(去声)语 yu(上声)yu(去声)二、变音兼变调 见 jian(去声)xian(去声)朝 zhao(阴平)chao(阳平)三、变韵兼变调 读 du(阳平)dou(去声)度 du(去声)duo(阳平)四、声、韵、调均变 大 da(去声)tai(去声)乐 le(去声)yue(去声),假借字,假借字就是古人写某个词的时候,没有写字本,而是为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也叫“古音通假”或“同音通假”。,1、“六书”上的假借,这种假借就是许慎所谓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东南西北”中的“西”,本来没有专用字,是借“鸟栖息在巢上”的“西”来表示。后来为了区别,另造一个“栖”字表示“鸟栖息在巢上”的意思,而“西”就专用作“东南西北”中的“西”了。,2、本有其字,写书的人了另一个同音或音近的字 归孔子豚 归,假借为“馈”,当按“馈”读kui(去声)论语 阳货。,假借的条件:,读音相同或相近,假借字读法原则:,1.假借字和它的本字今音完全相同,就不存在读什么音的问题。如“惠”借为“慧”,读hui(去声)。2.假借字读音和本字读音有别,或本来的同音而到后来读音不同了,就要按所表示的本字来读。如诗经 魏风 硕鼠“逝将去女”的“女”,假借第二人称代词,读ru(上声)“汝”。3.少数假借字,已经知道它所表示的本字。但习惯中仍按假借字读音。如孟子 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假借为“特”,不读te(去声),而读zhi(阳平)。,破读与假借,破读不同于假借。假借字和本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没有必然联系。而破读的意义和本字的意义之间则有着历史的联系。,特殊词语语音问题,特殊词语多是一些古代国名、族名、地名和人名姓氏等。如:大宛yuan(阴平)。保留古代读音。如:番pan(阴平)禺。外族语对音。如:古匈奴称“单于”读chan(阳平)。古方言词语。如:“叶公好龙”的“叶”,读ye(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