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古书中的标点》PPT课件.ppt

    • 资源ID:5479426       资源大小:443.50K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书中的标点》PPT课件.ppt

    第二节 古书的标点,一、句读与标点,我们今天看到有些重新出版的古籍,文中已经有了标点符号,那是经过现代人整理而加上的,其实还有大量未经整理的古籍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在读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时,需要在适当的地方停顿一下,叫做断句。断句古人称为“句”,也称为“读(du)”或“逗”,合称为“句读(du)”或“句逗”。后来又有人将“句”与“读”加以分别,把语意完整处的停顿称为“句”,把语意未完整但需要换气处的停顿称为“读”。,古代的书籍文章不但没有现在通行的一套标点符号,而且一般也没有句读的标志,整篇文章或全书字字相连,因此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孔颖达疏:“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可见“离经”就是指断句,也就是把一篇文章的层次句子分开。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也。”一个小孩的老师主要就是给他讲书,并让他熟悉句读,可见古代从“童子”的时候就要进行句读的训练。,为了备忘或再读时的方便,古人有时在自己读的书中加上句读标志,在一句话完了的地方或需要换气的地方,于其字旁加一个点或一个圆圈。于是到了宋代就有了刻有句读的书籍刊行。宋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说:“监蜀诸本皆无句读,惟建本始仿馆阁校书式从旁加圈点。开卷了然,于学者为便,然亦句读经文而已。惟蜀中字本与兴国本并点注文,益为周尽。”但加句读的书毕竟是少数。直到清末,一般的书籍依然是不断句的。,句读与标点,句读只是起断句的作用,它与现在通行的标点符号性质并不相同。标点符号不但能断句,而且能标出句子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句子的语气。为古文加上现在通行的标点符号叫做“古文标点”或“标点古文”,这个过程仍然离不开句读这个步骤,而且要正确地标点,首先要做到正确地句读。古人所说的“句”不等于今天的句号。下面就论语子路中的一章,以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的句读与杨伯峻论语译注的标点比较:,论语注疏: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译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注疏断句的办法是都加圆圈,而论语译注的标点,则有冒号、引号、逗号、分号、问号。,古人关于句子的概念也和我们现在不同,现代汉语有单句复句的区别,如果是复句,就是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而古人是把分句也说成句子。古人的“句读”在分句之间或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都是加圆圈,我们现代的标点则要分别情况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其次,古代也没有引号,冒号,破折号,问号,感叹号等等符号。,因此,“句读”实际上只标明了一篇文章中各个句子的起讫至于各个句子是什么语气,是陈述还是疑问,还是感叹,各个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和前面一个分句组成一个复句,还是和后面一个分句组成一个复句,还是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这些只有标点者心里有数,在句读上是表达不出来的。,二、古文标点的原则,“五四”以后陆续出版了一些有现在通行的标点符号标点的古书。解放以来,古书的标点工作更有了很大的发展,象二十四史这样大部头的史书都已经有了标点本出版。但是,我国的古书浩如烟海,据统计有八万多种,迄今经过整理的只不过四千多种。已标点的古书毕竟是少数,而且其中不免有标点错误的地方。因此,了解怎样标点古书,对阅读古文是很有帮助的。,我们今天标点要做的两件事,第一是断句,弄清句子的起讫。如果该断的地方没有断开,不该断的地方却断开了,或者错误的把这个句子的一部分和另外一个句子的一部分连在一起了,这就叫把句子点破了。能正确的断句,不把句子点破,这是给古书做标点的起码要求。第二,在弄清文意的基础上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与标点,要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的琢磨,钻研,直到彻底理解为止。有时文章开头不知所云,无法断句与标点,等读完全文,才忽然领悟,这也是常有的事。断句没有错误,就可以证明对文章的理解基本正确;如果断句有错误,那一定是对文章中的某些词句没有读懂。,(误):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本草纲目1574页上栏)说龙“其形有九”已经不可理解,接着又说什么“似驼角”、“似鲤爪”,就更加莫名其妙了。原来错就错在这个“似”字上。断句者没有弄通文义就粗心地把“九似”拆开,使“似”字属下,于是一错到底。其实只要稍加思考,就会发现问题。正确的标点应该是:,“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误):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韩愈师说)按照上例的断句来理解,李氏子蟠的爱好的是古文和六艺经传,所通习(普遍地学习)的也是古文和六艺经传,这是不正确的。,古文不象六艺经传有各科,无所谓通习;六艺经传是当时的必读书,内容庞杂,也不可能对其中各科都爱好。正确的标点应该是:“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李子蟠爱好的是古文,通习的是六艺经传,这样才符合韩愈的原意。断句的人由于没有读懂原文所以断错了句。,但是断句没有错误,并不表示对文章的理解一定正确,有时断句虽然正确,但由于标点符号用得不对,也可以看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例如:(误):兴元中,有僧曰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唐语林卷一)可见,这样标点是错误的。标点者把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把句子的层次弄错了。,正确的标点应当是:兴元中,有僧曰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前两句话是一个层次,说有一个僧人叫法钦。后面三句是另外一个层次,因为他的道高,所以称之为“长者”;因为他“居径山”,所以称他为“径山长者”。介词“以”是一直管到“居径山”的,“以其径山”是表原因的分句,“时人谓之”是表结果的分句,这两个分句之间不能用句号隔开。,(误):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这句话用了三个句号,也就是把全句分成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劝勉后主的话,第二和第三层意思说的都是自己的心情,但是把主语“臣”放在第二层意思的后半句,文气显然很不顺。其实“深追先帝遗诏”仍然是诸葛亮劝勉后主的话,从“臣”字以下,才是说自己的心情。,全句只有两层意思,标点可改正如下: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断句和标点的错误往往是由于对文章的理解有错误。要正确的断句标点,必须对古汉语的词汇,语法以及古代文化有比较丰富的知识,有时还需要一些古音韵的知识。这些都必须依靠长年累月的积累而成,这里不可能详细论述。,从标点古书的最基本要求看首先应该做到标点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其次应该做到标点后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最后还应该做到标点后的语法和语音现象都和古代汉语符合。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分别举例加以说明。,(一)字句必须能讲得通,标点后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应该讲得通如果有讲不通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是标点不正确,(误):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曹植与杨修书)这样标点,第一句是讲得通的。“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就是现在送上我年青时侯所做的辞赋一份。(“一通”是六朝到隋唐时的用语,若干篇诗赋文章抄在一起,叫“一通”)但第二句就讲不通了:什么叫相与夫街谈巷说呢?原来“相与”两个字是上一句的“脚”给强安到这一句的“头”上来了,“相与”的“相”是单方面的动作,不是表示相互。“与”就是给予,“相与”就是“给你。”,“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就是说:“现在送上我年轻时所写的辞赋一份给你。”看来标点者对于“相与”的意思不清楚,所以误把它和下一句连在一起,这样就使得下一句讲不通了。正确的标点应该是:“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误):(汉景帝四年)秋,赦徒作阳陵者死罪;欲腐者,许之。(中华书局版,标点本汉书)这里所说的“徒作阳陵者”指的是被罚去修筑汉景帝的陵墓阳陵的一些囚徒、罪犯。照这样的断句,意思就成了赦免那些被罚去修筑阳陵的罪犯的死刑,对于愿意受宫刑的就允许他。,这样就有两个问题:第一、筑阳陵的罪犯是否都被判了死罪?第二,既然是赦免了他们的死罪,为什么他们又自愿地受宫刑呢?特别是第二个问题,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所以正确的标点应该是:“赦徒作阳陵者。死罪欲腐者许之。”意思是说那些被罚劳役的人就全部赦免;原来被判死罪的人,如果他们愿意受腐刑的话,也可以免死,也就是允许他们用腐刑来代替死刑。,(误):昼居外次,晨门曰:“有九疑生持一刺来谒,立西街以须。”生危冠方袂,浅拱舒拜,且前致词称。贽其文,颇涉猎前言。(刘禹锡送鲁周儒赴举诗引)大意是讲有一个书生求见刘禹锡,拿自己的文章给刘禹锡看,其中“且前致词称”讲不通,“贽其文”也不好理解,我们细心一点就能想到,这里可能有的地方标点错了,原来“称贽”是一个词,是送上见面礼的意思。这里指送上他的文章。正确的标点是:,“且前致词称贽,其文颇涉猎前言。”意思是说:“那个书生上前来对刘禹锡说话,并送上自己的文章。他写的文章中引用了不少的古事。”(误):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籍谓功业可立就。(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顾籍”义近“顾惜”、“爱惜”。韩愈这几句话是含蓄的指责柳宗元,说他年轻时参加了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后来失败了,这个集团的骨干成员(包括柳宗元在内)或者被杀,或者被贬。柳宗元后来就被贬了。,韩愈认为柳宗元这样做是不爱惜自己的名誉。标点者没有弄清“顾籍”的词义,把它连到下一句了,所以使下一句无法讲得通。正确的标点应该是:“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籍,谓功业可立就。”,(二)内容必须符合情理,所谓“符合情理”,指的是不但要和客观事物的情理相一致,而且要和上下文所述的情理相一致。标点出来的句子如果不合情理,那就说明标点有错误。这种错误还比较常见,不细心观察就不容易发现。,(误):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左传庄公十年)这是左传曹刿论战中的几句话,一般都是这样断句、标点的。但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登轼而望之”这句话不合情理。“轼”是古代车厢前面用来扶手的横木,人如何能登在它的上面而远望呢?,正确的标点应该是:“登,轼而望之”。“登”指登上兵车,和前句的“下”(下了兵车)相对;“轼”在这里用如动词,是扶着车前横木的意思。前句“下视其辙”也应该相应的改为“下,视其辙”。正确的标点应该是:“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误):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自通鉴卷三十七)按照这样标点,战败的兵士争着投水是为了寻死,这是不近情理的。兵士投水是为了逃命,淹死并不出于自愿。“投水”后面应该加逗号,意思就清楚了。这就是说兵败之后,士卒们争着投水逃命,但在水中淹死的有十余万之多。正确的标点是:“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误):李当尚书镇南梁境,内有朝士庄产,子孙侨寓其间,而不肖者相效为非当严明有断,处分宽,织篾笼,召其尤者,遂命盛以竹笼,沉于汉江。(唐语林政事)这段是说李当在南梁做官时候,境内有一些在朝廷做官的人的田庄,他们的一些子弟在这里为非做歹。李当就把其中最坏的召来,放到竹笼里沉到汉江里面去。“严明有断”是说他为政严明果断,“织篾笼”是为了把坏人装在里面,沉到水里,都没有错。“处分宽”孤立的看也讲得通,“处分很宽大”但是和上下文是有矛盾,可见这里的标点有问题。“处分”在六朝到唐朝是“吩咐”的意思,不是今天的“处分”,今天的处分是处罚。“处分宽织篾笼”就是吩咐做一些很大的笼子,为什么要做得大呢,因为笼子是用来装人的。所以正确的标点是:“李当尚书镇南境梁,内有朝士庄产,子孙侨寓其间,而不肖者相效为非。当严明有断,处分宽织篾笼。召其尤者,遂命盛以竹笼,沉于汉江。”,有时候,标点错误使得内容不合情理,并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看出来的,必须结合上下文细心的比较,才能发现。例如:(误):綦毋张车丧,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成公二年)上面的标点把“从左右”放在引号内,作为綦毋张的要求,很难讲得通;再结合下文“皆肘之”来看,“皆”字也变得没有着落。正确的标点应该是:“綦毋张车丧,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岭南尝献如筒细布一端八丈,(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九)“入筒细布”是指质地精细的布卷起而盛入筒中。“端”是量词,“八丈”是“一端”的长度。这个句子只能使人理解为:岭南地区仅仅进贡了八丈长的一端入筒细布。显然这是不近情理的。正确的标点是:岭南尝献如筒细布,一端八丈,,武闻之,南向号哭,歐血,旦夕临(ln,吊丧哭泣)。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书苏武传)【正】武闻之,南向号哭歐血,旦夕临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徐羡之起自布衣,沈密寡言,不以忧喜见色;颇工弈棋、观戏,常若未解,当世倍以此推之。【正】徐羡之起自布衣,沈密寡言,不以忧喜见色;颇工弈棋,观戏常若未解,当世倍以此推之。,(三)必须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我们标点的是古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符合古代的语法规律和虚词用法;如果标点有押韵的地方,还必须和古代音韵相符。这也是衡量标点是否正确的一个重要指标。例如:(误):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这里讲的是祁奚荐贤的故事,晋国新设立了一个官位,晋国的大臣祁奚推荐了三个贤人去任此职。左传的作者称赞了祁奚的做法。,错误有两处:1,“夫唯”,这在古代是经常连用的,后面有“故”与它呼应。2,照这样的标点,“也夫”连用。古代汉语中“也夫”表感叹,而这里却不是感叹语气。结合上下文看左传的作者本意是说:“建一官而三物成,是因为能举善的缘故。”“也”字用在句尾,除了表示判断外,还可以用来说明原因。这里“能举善”后面需要的正是一个“也”字,而不是“也夫”。所以,在“夫”字后面断句,无论是从前一句看,还是从后一句看,都是不合语法的。,(误):且夫天者,气邪?体也。实论之,天体非气也。(论衡谈天)照这样的标点,前三句就成了作者自问自答,“天是气吗?(不),是实体。”其实王充的意思不是这样。前面的三句是一个选择问句,在“体也”后面也应用问号。意思是说“天究竟是气呢,还是实体呢?”古汉语中的“也”字,通常是表示叙述或肯定判断,但是有时也用在问句的后面。标点者不了解这一点,所以点错了。,最后一句也是点错了的,照现在的点法,意思就成了:“天体不是气”,“天体”就成了主语。什么叫“天体”呢?天体这一词现在常常用,指的是恒星,行星。但在汉朝的时候还没有出现“天体”这样的词。所以正确的标点应该是:“且夫天者,气邪?体也?如实论之,天,体。非气也。”,(误):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五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诚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吁夫不可悔兮,宁早自贼。”(汉书高五王传)这里说的赵王是刘邦的儿子。刘邦死后吕氏专权。硬把吕氏家族的一个女子嫁给赵王为妃。后来那个妃子就诬陷赵王,于是吕后就把赵王召到了长安,把他囚禁起来,后来就饿死了。,这里的“国”与下文的“直”、“贼”押韵。这三个字我们现在读起来是不押韵的但它们在上古的时候都属于“职”部。从行文上看,这首歌基本上都是四字句,“兮”字前面四个字,“兮”字后面四个字。“我无忠诚兮何故”这一句在“兮”字后面只有“何故”两个字,也与整首歌的文例不同。,所以正确的标点应该是:“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五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诚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吁夫不可悔兮,宁早自贼。”,(误):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史记淮阴侯列传)这是蒯通(汉初时的一个谋士)在劝韩信反叛刘邦时说的几句话。意思是让韩信当机立断,不要错过时机。上面这样标点,当然也讲得通,但是没有照顾到音韵上的问题古人的作品里面韵文当然是要押韵的,而在散文里面,有时也夹一两句韵文,蒯通的话正是这样。,“时”和“来”今天读起来相差很远但在上古它们都是“之”部字,它们是押韵的。如果我们把标点改为“时乎时,不再来”不但符合了古汉语音韵,而且能够使得蒯通劝说韩信时候那种神情跃然纸上。,从上面所举的各方面的例子来看古书的标点问题有各种不同情况,有些明显的错误很容易看出来,但多数情况是需要仔细玩味文意,才能判断标点是否正确的。不但现代人标点的古书常常有错误的地方,就是古代的注疏家对某些文句也往往有不同的句读法,我们必须具备审辨的能力不可盲从一家。当然,有时两种标点甚至两种断句都可以讲得通,这就应该属于百家争鸣的范围,不必强行断定谁是谁非。,三、古文标点的方法,要正确的断句标点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有些经验可供我们参考:(一)反复钻研,弄通文意第一步:通读全文,了解大意。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水平通读一至三遍,初通大意。第二步:抓住关键,把握中心。一篇文章总要围绕一个中心的来写,说理文的中心有往往集中在一二句非常精辟的言语中。抓住关键就能把握中心从而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第三步:理清脉络,点断句子。一般来说,叙事性散文的脉络比较容易弄清,而说理散文就应该注意层次的把握。第四步:点断句子后,再行通读。要求字句必须讲得通,内容必须符合情理,标点出来的东西,还要符合古代的语法和音韵,仔细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语气,正确标点。,(二)利用古汉语词汇、词序和句式的特点,从词汇方面来看,古汉语单音词比较多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古今词义的差别比较大,同时词类活用的情况也相当多。从词序看,主要是宾语前置,特别是要善于识别宾语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而介词结构后置和用作补语的问题也值得注意。从句式来看,判断句、被动句都比较好识别。省略句就值得重视,要注意省略的是什么成分。,古人行文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喜欢对举成文,常常使用骈偶句式、对衬、对比、排比等句式,以加强文章的气势,掌握这一特点,只须把要标点的古文反复吟诵几遍,就能上口,因而能够自然地把句子断开。,(三)利用文言虚词帮助断句标点,古人用词造句习惯于用虚词表示停顿或语气,有些虚词实际上起着某种标点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视觉所见的“外部标志”。1、“夫、惟、盖、故、是故、今夫、若夫、且夫、然则”常常置于句首,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它们前面将句子点断。2、“也、耳、焉、矣、乎、哉、耶(邪)、欤(与)”等多置于句尾,所以我们可以在这些句尾语气词后面点断句子,并且可以参考它们表达的语气正确使用标点。3、古书复句中常常使用关联词语,有的单个使用,有的成对的使用。如果我们熟悉关联词语的用法,就容易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作到正确标点。,(四)借助表言动词“问、云、曰”断句标点,古汉语中,“问、云、曰”是表示对话关系的动词,在一般情况下,都要在它们的后面点断。但如果不表示对话关系,而只是一种客观的表述,就不能点断。标点的时候,要将记言部分与记事部分或作者的议论部分准确地分开,以防引文上溢,下衍,中断,不足。标点记言部分要注意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善于识别人名。,(五)要利用参考旧注断句,阅读古书,无论识字,解词,句读或分析篇章都要善于利用旧注。一般来说,注文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是任何字典辞书所不能及的。所以一个善于读书的人,总是首先充分利用旧注,然后才是其它工具书。古书的注文大都采用双行夹注的办法。因此凡是夹注的地方,一般都是语意告一段落的地方,也就是一句或一段的标志。在注文里面,还要对正文作出解释或加以串讲,这更是我们椐以断句的最好依据。,例如:,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张守节史记正义注:“河鼓三星,在牵牛北,主军鼓。盖天子三将军:中央大星,大将军;其南左星,左将军;其北右星,右将军。所以备关梁而拒难也。”正确的标点应为: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总之,正确的断句标点,这是提高古汉语阅读能力的重要基本功。它要求我们具有广泛的知识,除了重视文字、词汇、语法的学习外,还要具备文史哲等多方面的学问,也要注意识别书中的人名、地名、官名、书名、篇名等专有名词。此外,就是多读、多查、多练习,不要硬断,谨防读破。只要我们勤学苦练,持之以恒自然水到渠成,就比较顺利的断句标点了。,

    注意事项

    本文(《古书中的标点》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