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课程领导杭州ppt课程领导.ppt
课 程 领 导,夏雪梅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2005年4月21日,我们今天的旅程,一、课程领导的概念内涵二、课程领导的组成要素三、课程领导的实践模式四、校长课程领导,一、课程领导的概念内涵,由两个案例引出的启示一: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启示二:课程领导的内涵,案例一:某校课程与教学管理细则(节选)(一)备课(1)迟到或早退1-5分钟者扣1分,迟到或早退5-10分钟扣2分,迟到或早退10-15分钟扣3分,迟到或早退15分钟以上作缺席论处扣5分。(2)不带教材和纸笔扣3分。(二)教案(1)无教案上课者,扣10分,教学主任扣5分。(2)不带教案和点名册上课者,扣2分。(3)周一8:30分之前未完成教案者,一本扣5分,二本扣10分。(4)课前仍然未完成教案者,主任有权停止其上课。(5)教案不用碳素墨水书写扣1分。,(6)年青教师每一节课教案少于2000字、老教师少于1000字扣2分。(7)教案务必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记等,若不全则酌情扣1-3分。(三)课堂(1)教学过程中,未执行教学大纲者,扣5分。(2)迟到或早退10分钟以内者,扣5分,超过10分钟按教学事故论处。(3)未按要求穿着装上课者,扣5分。(4)私自串代课者,双方均按教学事故论处。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次教学事故者,其教学工作分值为0。,“新方”称得上是老园了。当年的老园长是教学、行政、收费、随车、接电话,甚至煮饭都须亲自操弄,所以在教学上,没有所谓的课程规划,课程是由老师们自行决定,每到学期末,老师们就幼教社送来的样书中,挑出下学期要用的书籍,孩子的学习以读、写、算为主,而这也是当时盛行的教学方式。课程中除了读与写之外,鲜有唱游、律动或其它,只有在早到校或晚回去的时间可在操场上追跑嬉戏。孩子每天带着苦瓜脸来学校,甚至演出十八相送。而我在当时虽没有受过“专业幼教”的训练,我直觉告诉我“幼教”不是这个样子的,可是我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就这样常为怜悯孩子而违背园长、家长的要求,每学期下来我班上孩子的程度常是输给另一班的“名师”。,案例二:一个园长进行课程领导的心路历程,我开始思索“幼教”到底是什么?园长、家长的要求是对的吗?可是孩子表现出来的又是那么的不快乐!我给孩子每天讲故事、玩游戏,即使小人把袜子脱了上桌子睡觉,都是我允许的。可是一学期下来,这批小人的“程度”又明显的落后!到底如何“教”才是正确的?在我出任园长后,我开始思索,到底应该教什么?怎样教?本园过去的课程型态是以坊间教材社所规划出版的课程为主,教学重读、写、算。由老师自行挑选坊间教材,老师想教什么就选什么,不仅分科严重,也未考虑到孩子各阶段发展,更未顾及每个领域的内容。于是我着手改变这种情况,在我任园长的第一年,真的只能用“炼狱”来形容,因为面对一群曾是老同事的老师,在观念、教学上的固着,像黏胶一样要求她们转变是谈何容易啊?她们的说词是:我们教了十几年了,没有人说我们教得不好,学生越来越多,家长认同,就是证据啊!转变什么课程,让大家那么累又有什么意义呢!跟我拍桌子吼叫争论的场景是历历如新,最后几乎演出集体离职。,这几年来,本园历经重视读写算的基本课程到单元课程,绘本为主、单元主题为辅之课程,到现在的绘本整合艺术课程的实施,课程型态的转变已经走了一段时间,其间种种甘苦非亲历难以体会。在每种方式的课程进行过程中,我都以问卷的方式,要处在前线重要位置的老师们把感受做“真心的”回答。根据老师们的评价和反馈意见,我再召开不同层级教师的会议,商讨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比如:拉长绘本整合艺术课程模式的时间:由原先一个月一主题拉长为一个半月或两个月,可视整个过程而决定;增加课程的弹性,老师可自行延伸课程,每周一的整合性艺术课程,先行规划好,但星期二至星期五由各班老师自行延伸。,管理提供秩序和一致性进行预算人事管理控制把事做正确,领导产生变化和运动制定策略联合员工进行交流做正确的事,案例启示一:管理和领导的区别,管理 领导 严格控制 积极激励 管理与领导的差异,简而言之,两者的区别就是少一点控制,多一点激励。,维持现状,引起革新,案例启示二:课程领导的内涵,课程领导:为达成促进学生学习的目标,某个人或团体凝聚成员力量,指引、统领课程发展活动的过程。,某个人或团体,课 程 领 导,学生学习,课 程 发展,课程领导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课程领导强调的是功能,而不是角色;课程领导是一个过程;课程领导存在于课程发展的任何地方。,1、课程领导走向哪里?2、谁是课程领导者?3、课程领导做些什么?,二、课程领导的组成要素,1、课程领导走向哪里愿景,愿景是一幅关于未来的图画。它部分是分析性的,部分是情绪性的:它是理性的,符合实际情况,建立在领导和追随者的合约中;它是感性的,生动而令人难忘,鼓舞人心而简短有力,安吉路实验学校的愿景,关爱安吉路实验学校是一所人人受关 怀、奉爱心的学校。卓越安吉路实验学校是一所尽心尽力 提供学生发展机会的学校。引领安吉路实验学校是一所持续革 新、引领教育潮流的现代学校。,东海校园是一个绿意盎然、四季花开、充满温馨的学习环境。东海学生是健康快乐、主动积极、感恩惜福的现代儿童。东海教师是不断追求卓越、活泼教学、热心辅导的专业人员。东海家长是全力协助校务,共同协助学生成长的教育合伙人。东海行政是能有规划、有绩效的后勤支持。东海小区是有文化特色、祥和安定、永续经营、互动良好的后花园。,台湾东海国民小学学校愿景,课程领导就是要在体察个人和各类组织的愿景的基础上,形塑共同的课程愿景。,课程领导就是要将大家共有的愿景融入到学校的课程组织结构中,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生活中。,课程领导就是要向追随者充满热情地传递这种愿景,抓住他们的梦想和期望,建立一种沉浮与共的普遍感情。,2、谁是课程领导者共同体,三个假定:教学是教师的事务,领导是校长的职能。课程、教学是学校的事情,与家长、社区无关。课程领导就是特定的某个人。,从科层制到共同体,学生,科层制 共同体,教师,中层领导,校长,学生学习,班,课,学,程,层,级,导,课,领,校,导,级,领,程,元,领,导,多,级,多,程,课,外,校,圆桌会议,说明:C代表共同体,上图只是以甘老师为例说明学校课程共同 体的形成;A-J代表高一10个班的班主任;每个班至少有 3个课题,因此甘老师还要与很多课题指导教师建立共同 体,图中没有标明。崔允漷:课程领导:从概念到实例,甘,A,B,J,I,H,朱,唐,钱,G,陈,张,F,E,D,C,CI,CII,CIII,3、课程领导做些什么?问题解决,学校层面的课程领导:,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拟定学校的课程发展愿景;定期监控与协助课程实施的情况;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学校组织文化的革新;提供必要的基本支持与资源。,教室层面的课程领导:,拟定全年或学期的教学活动行事历;拟定各单元的计划;进行有效教学;充实课程与补救教学;定期进行课程评价。,我们一开始是使用统一发放的教学日志簿。其中“教学要项”是老师们记录着当天上课的内容,而老师们在“教后反思”这一项往往是空白的。为了要让这一栏不空白,我就自己找一些话题或家长反应的问题填写上去,要老师们回答。,案例三:课程领导者怎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鼓励老师们叙说孩子的发展,反思自己的教学,几番思考后,我将教学日志改为以档案夹,简单的笔记型格式书写,省去每天例行的记录。我希望老师们在教学日志的撰写上,记录的是教学过程的一些改变、心得与感受,以及孩子的反应、回馈等等,而不是教学流程的纪录。,我又给每位老师一封信,告诉老师如何撰写,将一周中的活动观察、教学状况、感想、最深刻、最有“感觉”的地方记录下来。也告诉她们写教学日志的目的因为长期的自省,能帮助自身的成长,及对孩子的行为判断会越来越有经验。但这一年中,因书写的格式与方式的改变,老师们认为压力很大,加上为要让他们的实践能与理论结合,我开始要求他们阅读书籍和杂志,也要求写心得报告,每月一篇,并在教学研讨中分享。甚至我把三大节庆之礼金及生日礼金统统规定买书。,后来又见老师们的描述记录中有瓶颈,我成立了读书会,拟定“教师阅读成长计划”,分配每位老师负责的页码(当然园长也参与),讨论分享日期,要求整理书中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我进一步感到团队的凝聚确实不易,如能建立抒发情绪与感触的“环境”,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所以我在“专业成长”的书之外,改以“一家人都是成长伴侣”,让大家痛快的渲泄,果真像决堤的河流倾巢而出。因为同为女人,同为肩负工作、家庭、婚姻、教养的压力,做剖心的交换,因“原来你也有这样的问题”而拉近了。之后在“亲师读书会”中,每一位老师能驾轻就熟的加入引导与讨论。近期来,我把孩子的角落学习记录及行为观察独立出来,让教学日志更臻完整,老师更能掌握教学活动的省思与记录,接着更进一步要求老师们与行政老师结合,共同讨论撰写教案及主题网。,三、课程领导的实践模式,1、美国的CLI模式2、澳大利亚的促进有效教与学的模式 3、加拿大的DIME模式,1、美国的CLI(Curriculum Leadership Institute)模式,课程现状:州政府通过制定各类标准增强对课程的控制权,学校与地方的课程自主权降低。主要的课程领导者:学区中是负责课程与教学的副教育局长,学校中是校长、各学年主任和某些领域的教师。基本特点:(1)注重州学区学校教室等不同课程开发层面的课程 领导,形成连贯而协同工作的课程领导组织:学区的课 程协调委员会、学区教育委员会、学科领域委员会等(2)关注对学业课程的管理,形成有效的学科课程管理体 系。如评定学生学习结果、制定扩大学习机会的计划、报告学生进步等(3)课程与教学的工作都是基于标准来进行,2、澳大利亚的促进有效教与学的课程 领导模式,课程现状:尽管州政府拥有主要的课程控制权,但是学校正朝向自主管理的方向主要的课程领导者:重视合作,校长、教师、学生、家长都可能是课程领导者,教师的地位尤为受到重视模式的特点:(1)从内到外而非从上到下的领导方式(2)承担课程领导的教师所需条件:自信、自主;善于鼓 励他人、敢于承担责任;具有开创精神(3)强调学校课程环境的营造:明确的愿景;以学习者为 中心的氛围;教师的教与学等,3、加拿大的DIME(Development、Implementation、Maintenance、Evaluation)模式,课程现状:一方面,地方分权,各省独立设计自己的课程框架;一方面,朝向标准化,强调绩效,重视家长 和社区的参与。主要的课程领导者:校长和教师合作为主,有时也包括其他人员。模式的特点:(1)首先形成一定的课程开发共同体,采用平等参与、分 工协作的方式(2)DIME,四、校长课程领导,1、校长角色的再定位2、校长有效课程领导的特征3、校长课程领导的困境与策略,校长百态图,当校长真苦。身在学校不上课,悠悠万事,抓钱为大。校长本当是教育家,现在的校长则多是“活动家”。校长成天送往迎来,谈话、旅游、吃饭,成了“逢人陪”,不敢不陪,不敢少陪,不敢多陪,不知道怎样陪,陪不起也得陪,陪过了还不知道被陪者是不是真的满意,众所周知,如今的吏治本质还是人治,上司考察,多喜浮光掠影,只要能把教育的基本口号演绎成顺口溜,把本校的情况说得符合未来要求,只要能哄得教师不抖出内幕,只要能“死揪”出个升学率,只要学校不死人失火,那么,即使不靠行贿也能稳稳当当做校长并知名一方。,现在一些校长终年围着领导转,惟上惟官,眼睛里就是没有教师和学生。教师几年辛苦探索,有了一点点成果,校长请来一群局长主人,开了现场会,总结了经验,做了鉴定。结果只见校长不见教师。,吴非:不跪着教书,1、校长角色的再定位,响应者,倡导者,管理者,领导层级和隐喻图,技术的领导,人际的领导,文化 的领导,教育的领导,管理工程师,人际工程师,首席教师,教士,一封校长的信:把校长当作最后一天,永进兄:收到你的信已好久,这段时间以来,我基本上都只在思索一件事:如何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我设计着种种方案,能让“理念”化为现实。越是这样想着,就越陷入悖论之中,许多“好”的事情未必都是“对”的。就如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质量,这是好事,但是也许是“错”的。我经常对自己说,我们必须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去做一件对的事。我最近对自己颇为怀疑,当我那么执着于这件事的时候,是不是会让我“输”得很惨?!晚饭的时候,我对我家人说,我已几乎不把自己当一个校长了,我简直有点类似于宗教信徒,将我的对人的信仰散布给我的同事们和那么多陌生的人们。家人夸我(或许仅仅是在安慰成天痴呆着的我),说我超凡脱俗了。我经常预感,我会输。所幸的是,我从未将当校长太当回事,这个职位弄得不好会玷污自己的灵魂并极易玷污别人的灵魂。,上星期,大兴安岭王晓霞局长来上海考察,我们聊了好多。我在那天晚上郑重地告诉她,我把活着的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所以非常幸福。我对她说这句话的用意是,教育问题从来都不是教育问题,对国家来说,教育是政治问题,政权问题,经济问题;对教育者来说,教育则是人生问题。局长也好,校长也好,只要是一心投入教育的,便是将自己的人生与工作融合在一起的。那么,当我们能常常想:“把当校长(局长)当作最后一天,那么我们就会勇敢得多。”因为有死亡,我们才去追索活着的意义;也因为随时可能不当校长,才去探究在位时的价值。而当宣布明天就死去时,我的今天格外精彩;当匿名信嘲笑你侮辱你并试图让你滚回去时,我渴望着当好最后一天校长。我这最后一天虽无法造福更多的人,却不会再伤害人。没有比来自同伴的背后的冷箭更让艰难前行的战士感觉哀伤的。本人原则同意您的八个字:“敬功利远之,恪尽己能”。我不知道明天是不是我的最后一天。是比不是更美好。对我来说。,2、校长有效课程领导的特征,校长的个性校长自身的专业成长建立学校发展愿景相信教师并给予教师支持和鼓励对学生有高度的期望,案例四:,大一班的杨老师是园里“做中学”科学活动教研组的成员,大班幼儿对科学活动很感兴趣,这次杨老师以“寻找丢失的小陀螺”为切入点,准备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她的设计思路是,以陀螺为切入点,探索有关陀螺的基本知识,然后制作陀螺,当陀螺表面有颜色,旋转时就发生了变化混色现象,进而联系牛顿色盘。杨老师逐步开展活动,分了四个版块:一、发现陀螺,二、分享资料,三、制作陀螺,四、奇妙的色盘。园长在检查教师工作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园长首先肯定了教师的以陀螺作为科学素材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的特点,陀螺本身蕴含很多科学元素,如:旋转与普通的转不同,为什么陀螺旋转的时候不会倒,陀螺的操作杆与重心的关系等。幼儿通过制作陀螺学会如何找重心,怎样调节操作杆的长度和位置等等,能够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同时,园长也指出教师这个活动的不足,问题出在最后那一块,奇妙的色盘,园长认为:(1)光和色的知识比较抽象,对大班幼儿来说有些难度;(2)从陀螺引到光和色的知识有些牵强,陀螺本身就具备很多的知识点和探索点;(3)教师可把重点放在制作陀螺的过程中,注意观察与引导幼儿,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将小组制作与个人制作结合,探索成败的原因,做好记录与分析。教师还可将原因差不多的小朋友组成一组,让他们讨论、思考解决办法。经园长指导后,杨老师深受启发,她说:本来自己的出发点是色盘和混色现象,想借助于陀螺,但是没有仔细思考陀螺本身的教育价值,简单的将这两者连到一起。以前更多的是组织主题活动,对科学活动尤其是做中学不了解,有主题的影子,园长这样的一番话,虽然让我觉得挺惭愧的,但确实很有启发,从园长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她特别有经验,问题的分析很透彻,我真挺佩服她的!后来,杨老师重新调整了活动的方案,把重点放在动手制作陀螺上,让幼儿自己探索有关知识,后来的活动进行得非常成功,幼儿不仅对陀螺有了全面的认识,而且非常有兴趣,小朋友们还成立了科学探索小组。,分析:案例中园长的课程领导是比较有效的,园长个人的专业知识起了很大的作用。她首先了解教师的设计思路,肯定了教师的选材,然后与教师一起分析问题,并提出良好的建议,为教师改进方案引路,使教师工作有方向,愿意主动改进,使教师对做中学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是一个成功的指导教师转变教育行为的案例。案例同时也反映出园长个人的领导能力、客观、实事求是的领导风格、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她让教师产生敬爱,感到惊愕,觉得亲切和值得信赖信服,自然而然的愿意接受其建议和劝告,心悦诚服的服从其领导。,3、校长课程领导的困境与解决策略,“我”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有哪些表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我”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在校长个人方面:1.校长缺少足够的时间2.校长欠缺课程发展和课程领导的专业知能3.校长对于课程与教学事务的疏离组织方面:1.校长校务过于繁杂且额外工作过多2.学校组织扁平特性3.成员参与课程发展的意愿不足教育大环境方面:1.课程决定系统的松散性特性2.部分缺乏正确教育理念家长介入校务3.教育行政机关急功近利追求表面绩效4.校长遴选制度与教师甄选制度不利校长规划 长期的课程发展,“我”应该怎么办?,领导策略:1.成为变革型领导:你是哪一种类型的领导?2.运用团队领导,授权给教师 3.楷模与示范策略,争取关键人士(或团体)的支持时间管理策略:1.学会分类和优先处理:你会先放什么?2.利用学校的例行活动发展优质课程:举例,善用知识管理策略:1.学校层级的知识库的建立 2.教师个人的知识管理组织变革策略:1.学校组织机构的变化打一小学的例子 2.形成教研活动的中心发言制,重要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紧急的事情,不紧急的事情,I,IV,III,II,碎石型,细沙型,水型,石块型,运用例行的活动来支持优质的课程,在查看学生用餐时,在和教师一起用餐时,可以询问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情况进行非正式的观察时,可以将焦点放在课程的实施上与教师进行非正式的谈话会,讨论当前的课程议题当学校的成绩单完成后,可以和教师们进行短时间的交谈,了解课程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进行教师评价时,内容应包括教师的课程纲要、实施课程的分析善用学校的各式会议,把每一次的会议都看作是推动新课程的机会,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的例子:,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感谢各位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