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段站布置图型》PPT课件.ppt
3.5 区段站布置图型分析及选择,区段站分类,(1)横列式区段站,(2)纵列式区段站,(3)客货纵列式区段站,分析区段站布置图的目的,分析区段站布置图的步骤,调查、了解并掌握有关资料综合分析各项设备及其运用情况,探讨布置图的本质特征,确定采用条件,运营中的区段站发现薄弱环节,有针对地改进区段站的新建或改建提出经济、合理的方案,调查、了解并掌握有关资料(1)当地自然条件及地理特征,城市现状及发展规划、工农业布局等;(2)车站远、近期客货运量及其在路网上的作用;(3)相邻区段主要技术特征,包括衔接方向、正线数目、线路等级、限制坡度、机车交路、牵引类型、牵引定数、工业企业线接轨位置等;(4)区段站各项设备的数量及技术条件。,1、分析布置图的结构 各项设备的相互位置及相互联系(1)正线的数目和位置(2)各车场的相互位置:横列式、纵列式、客货纵列式(3)五项设备的相互位置 a、站房位置 b、到发线之间相互位置和相互联系 c、到发场、调车场和牵出线的相互位置及联系 d、机务段(设备)的位置及其与到发场之间的联系 e、车辆设备的位置及其与调车设备的联系 f、货场的位置及其与调车场、牵出线的联系 g、工业企业线接轨位置及其与调车设备的联系,综合分析各项设备及其运用情况,2、分析布置图的作业方法 各项设备的运用及作业情况(1)车场及股道的固定使用方法:上下行货物列车到发线分用还是混用;是否固定设有机走线(2)各种作业进路(行车、调车、机车)(3)两端咽喉区应保证的平行作业(4)两端咽喉区各项作业进路的交叉干扰情况,3、布置图的评价布置图的内在规律 发展条件、优缺点、采用条件,1、布置图结构分析,3.5.1单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分析,2、作业流程(1)各项作业作业流程(2)咽喉区最大平行作业数分析:,A端:无调中转或旅客列车到发 机车出段 机车入段 调车,B端:旅客列车到发;调车作业;下行无改编机车出入段,(3)进路交叉分析,A端:改编列车到发与机车出入段,B端:站同侧货场取送横切正线,3、单线横列式布置图的评价,(1)发展条件 便于发展为双线横列式,(2)优缺点优点:站坪短、占地少、投资省;布置紧凑,管理方便,作业灵活;对各种地形适应性强,有利于将来发展。缺点:一个方向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长;货场位于同侧,与正线有交叉,(3)适用条件 引入线路不多的单线铁路区段站,1、布置图结构分析,双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A端,下行旅客列车到达,上行旅客列车出发,机车出段,机车入段,调车作业,2、作业流程(1)各项作业作业流程(2)咽喉区最大平行作业数分析:,B端,上行旅客列车接入II道,调车作业;,下行列车自3道出发,机车自机待线出、入段;,同一方向的上、下行货物列车可以同时接发,同一方向的上、下行旅客列车可以同时接发。,同一车场的无改编中转列车到发时,可同时办理改编列车车列经由牵出线的转场作业。,必要时能由调车场直接向区间发车以及到发场可以反方向接发车,保证车站的机动。,(a)客货交叉1、2;(b)货调交叉3、4;(c)调机交叉5、6;(d)货机交叉7;(e)其它交叉。,(3)交叉点分析,产生原因:两个到发场同在正线一侧;疏 解:变更到发场与正线相互间的配置位置,下货到与上客发,下货发与上客到,行行交叉,客货交叉,产生原因:两个到发场平行配置在调车场同一侧疏解:调车场设在两到发场之间 设共用改编车场(到发场2靠调车场侧设共用的改编到发场),行调交叉,上货发与下改编转场,上货到与下改编转场,产生原因:调车场位于上下行到发场的一侧疏解:采用循环交路 调车场在两到发场之间 到发场2靠调车场侧设共用的改编到发场,调调交叉,机车出、入段与下行改编转场,交叉内容:下行改编列车到、发与上行货物列车发、到产生交叉,产生原因:机走线位于上行到发场和上行正线之间疏解:采用机车循环运转制交路;在A端修建绕过机务段的外包正线(在运量较大的双线铁路上),行调交叉,机车出入段与上货发,3、双线横列式布置图的评价,(1)发展条件 便于增加客车到发线,便于发展为纵列式,便于上下行到发场增加到发线。,(2)优缺点 优点:站坪短、占地少、投资省;布置紧凑,管理方便,作业灵活;对各种地形适应性强;缺点:存在严重的客货交叉和其它交叉;一个方向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长。,(3)采用条件,如客车较少,客货交叉不严重,可采用双线横列式布置图型。,3.5.3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1、图型结构分析,A端:,下行列车到达;,上行列车出发;,2、作业流程(1)各项作业作业流程(2)咽喉区最大平行作业数分析:,中部:,下行列车出发,上行客车出发,机车出段,机车入段,调车作业,B端:,下行列车出发;,上行列车到达;,调车作业;,下行列车机车出入段;,(3)交叉点分析,疏解了双线横列式的客货交叉(直通流部分);消除双线横列式因下行改编列车接入1场产生的交叉点3、4、5、6,;缩短了下行无改编列车机车出入段的走行距离。,未解决双向横列式存在的一些缺点,a、下行改编列车的到、发进路与上行旅客列车发、到进路仍有交叉干扰;b、下行改编列车的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仍然很长,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a.下行改编列车的到、发与上行中转列车的发、到进路交叉(交叉点1、2);,b.下行无改编中转列车机车出入段,与上、下旅客列车的到发进路交叉;,c.调机往返到发场1与调车场,进行车组换挂、地方车辆和扣修车取送,横切中部咽喉通路(次数多则为纵列式本质缺点)。,d.车场纵列布置,站坪较长,有3个咽喉区,工程及运营费用多。,3、布置图评价,(1)发展条件:调车场2、外包正线;(2)优缺点优:消除了一个方向的无调中转到发与另一方向旅客发到的交叉缺:产生新的交叉 站坪长、工程造价高、运营支出大,3、布置图评价,(3)采用条件:客货运量大,改编量小,且地形条件适合。,客货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1、图型结构分析,(1)客货系统分开并成纵列;,(2)两货车DF场按方向分工,双向到发场设DF1场与调车场间,接发双向改编列车;,(3)货场设城镇侧(调车场也在该侧),便于取送作业;,(4)机务段在标准位置,机务段两端均可出入段。,2、作业过程(1)各项作业作业流程(2)咽喉区最大平行作业,中部咽喉4项:,下无改编列车出发或下客到;,上行客车出发;,客车机车出入段;,正线上侧调车作业。,(3)交叉点分析,(1)上行改编列车的到发与下行客货列车的到发进路交叉(2)到发场1的货物列车机车出入段横切A端或中部咽喉,3、布置图评价(1)优缺点,优点:客、货分场,作业干扰少,客货分设,管理方便城市同侧接轨岔线较多时,调车场可设于城镇侧,对地方和城市发展适应性强;,缺点:客、货分场,需增加设备及定员;既有岔线和货场取送车不方便;有一个方向的列车机车出、入段横切正线;,区段站布置图的选择,1选择依据 近远期客货运量 地形、地质条件,站坪长度 城镇规划 车流性质:通过、改编比例 工程、运营支出2评价指标 定量:占地面积、站坪长度、工程费用、运营支出、定员 定性:运营管理、交叉干扰,3适用条件,3.5.6工业企业线在区段站的接轨问题1、原则:取送车方便、行程短 干扰少 根据车流条件、地形、车流方向、城市规划等进行綜和考虑2、方案 货场接轨:效率高,不占用货场装卸线,调车场接轨牵出线接轨,到发场接轨正线接轨,车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