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混凝》PPT课件.ppt
第 4 章化学混凝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第一节 概 述,一、混凝的作用 混凝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水和废水中的微小悬浮物和胶体杂质。,二、凝聚、絮凝和混凝 凝聚:投加混凝剂后水中的胶体失去稳定性,胶体颗粒互相凝聚,形成“小矾花”。絮凝:“小矾花”通过吸附、卷带、架桥等作用形成颗粒较大絮凝体的过程。混凝:凝聚、絮凝两个过程的总称。,第一节 概 述,三、天然水中的胶体杂质 通常是负电荷胶体,如粘土、细菌、病毒、藻类、腐殖质等。,四、混凝的应用 给水处理:废水处理:,五、混凝的特点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便于间歇运行,效果好。缺点:运行费用高;沉渣量大,处置困难。,第二节 胶体的特性,一、胶体的基本特性,(一)光学特性:丁铎尔效应。(二)布朗运动:颗粒无规则运动热运动。(三)表面特性:胶体颗粒比表面积大,具有较大的表面自由能,产生特殊的吸附能力和溶解现象。(四)动电现象(电泳现象):在电场力作用下,胶体微粒向一个电极方向移动的现象。,二、胶体的结构,第二节 胶体的特性,第二节 胶体的特性,三、双电层理论,电位离子的静电引力,在其周围又吸附了大量的反(异号)离子,形成了所谓的“双电层”。,中心称为胶核,表面选择吸附或电离形成的带有同号电荷的离子称为胶体的电位离子。,第二节 胶体的特性,扩散层:距电位离子较远的异号离子受到的引力较弱,不能随胶核一起运动;密度距胶核距离增大而减小,符合Boltzmann分布。,吸附层:紧靠电位离子的部分异号离子被牢固的吸引着,随胶核一起运动,形成固定的离子层。,第二节 胶体的特性,四、胶体的类型,(一)疏水性胶体(憎水性胶体)吸附层中的离子直接与胶核接触,水分子不能直接接触胶核。如氢氧化铝、二氧化硅在水中形成的胶体。(二)亲水性胶体 胶核表面存在某些极性基团和水分子亲和力很大,使水分子直接吸附到胶核表面而形成一层水化膜的胶体。,第二节 胶体的特性,五、胶体的稳定性,胶体的稳定性,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稳定因素 静电斥力 布朗运动 水化作用 不稳定因素 范德华引力 布朗运动 重力作用,第二节 胶体的特性,第三节 混凝原理,根据胶体的特性,在水处理中破坏胶体的稳定性的方法:投加电解质;投加电荷不同或水化作用不同的胶体或产生此类胶体的电解质;投加高分子物质;接触凝聚。,化学混凝的机理至今仍未完全清楚。因为它涉及的因素很多,如水中杂质的成分和浓度、水温、水的pH值、碱度,以及混凝剂的性质和混凝条件等。(一)双电层压缩机理(二)吸附电中和机理(三)吸附架桥机理(四)沉淀物网捕机理,第三节 混凝原理,一、双电层压缩,1、憎水性胶体 向溶液中投加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加,扩散层的厚度将从图上的oa减小到ob。,第三节 混凝原理,扩散层厚度的减小,电位相应降低,胶粒间的相互排斥力也减少。扩散层减薄,颗粒相撞时的距离减少,相互间的吸引力变大。相互碰撞时,颗粒间排斥力与吸引力的合力由斥力为主变为以引力为主,颗粒就能相互凝聚。,第三节 混凝原理,SchulzeHardy法则:浓度相同的电解质破坏胶体稳定性的效力随离子价数的增加而加大。,重新稳定现象:当混凝剂投量过多时,凝聚效果下降的现象。原因:胶体吸附电解质,表面电荷重新分布。,第三节 混凝原理,2、亲水性胶体 亲水性胶体虽然也存在双电层结构,但电位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远小于水化膜的影响。投加的药剂其水化作用强于胶核,争夺胶核表面的水分子,使其水化膜厚度减小。,第三节 混凝原理,异号胶粒间相互吸引达到电中和而凝聚;大胶粒吸附许多小胶粒或异号离子,电位降低,吸引力使同号胶粒相互靠近发生凝聚。,第三节 混凝原理,二、吸附电中和机理,混凝剂一般为高价电解质或聚合离子。再稳现象:过多投加多核络合离子,胶核的强烈吸附作用,使胶体重新带电(电荷异号)而出现的再稳现象。,吸附架桥作用是指链状高分子聚合物在静电引力、范德华力和氢键力等作用下,通过活性部位与胶粒和细微悬浮物等发生吸附桥连的现象。,第三节 混凝原理,三、吸附架桥机理,胶体再稳现象(1)高分子聚合物浓度较高时,对胶粒的包裹,产生“胶体保护”作用。(2)胶粒较少,高分子聚合物的缠绕作用;(3)长时间的剧烈搅拌。,第三节 混凝原理,投加混凝剂形成的大量金属氢氧化物(如Al(OH)3、Fe(OH)3或带金属碳酸盐(CaCO3)沉淀,可以网捕、卷扫水中的胶粒;水中的胶粒以这些沉淀为核心产生絮凝沉淀。混凝剂最佳投加量与被除去物质的浓度成反比,胶粒越多,金属混凝剂投加量越少。,第三节 混凝原理,四、沉淀物网捕机理,在混凝过程中,上述现象常不是单独存在的,往往同时存在,只是在一定情况下以某种现象为主。,第三节 混凝原理,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一、混凝剂的分类,传统无机混凝剂和无机高分子混凝剂。(1)铝盐 硫酸铝(Al2(SO4)318H2O)明矾(K2SO4Al2(SO4)324H2O)在水温低的情况下,絮粒较轻而疏松,处理效果较差。pH有效范围较窄,在5.5-8之间。投加量大。,二、无机混凝剂,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铝盐的混凝过程:Al3+以Al(OH)63+的形态存在,水解:Al(H2O)63+,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pH4pH45 pH78,单核络合物通OH-桥键缩聚成单羟基络合物:Al(H2O)63+Al(OH)(H2O)52+Al2(OH)(H2O)105+H2O 两个单羟基络合物可缩合成双羟基双核络合物:OH 2Al(OH)(H2O)52+=(H2O)4Al Al(H2O)44+2H2O OH,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生成物Al2(OH)2(OH)84+还可进一步缩合成Al3(OH)4(H2O)105+缩合产物同时也会发生水解反应:Al3(OH)4(H2O)105+Al3(OH)5(H2O)94+H+水解与缩聚两种反应交替进行,最终生成聚合度极大的中性氢氧化铝,浓度超过其溶解度时析出氢氧化铝沉淀。,Al3+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和pH有关 pH较低,高电荷低聚合度的络合物占多数;pH较高,低电荷高聚合度的络合物占多数。,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不同产物的作用 对于高电荷低聚合度的水解聚合物,主要起到压缩双电层和吸附架桥作用;对于低电荷高聚合度的水解聚合物,主要起到吸附架桥作用和沉淀网捕作用;对于高聚合度的水解沉淀物,以吸附、网捕、卷带作用为主。,(2)铁盐 三氯化铁(FeCl36H2O)硫酸亚铁(FeSO47H2O)生成的絮粒在水中的沉淀速度较快;处理浊度高、水温较低的废水,效果较显著;FeCl3容易吸水潮解,故不易保管;腐蚀性强,对混凝土也产生腐蚀作用;生成Fe(OH)2它的溶解度很大,残留水中的Fe2+会使处理后的水带色,,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3)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简称PAC)化学通式为Al2(OH)nCl6-nm,式中n5,m10。制备:以铝灰或含铝矿物作原料,采用酸溶法或碱溶法加工制成的。碱式氯化铝李润生 A、对水质适应性强,适用pH范围广,5-9之间;B、絮凝体形成快,比重大,沉降性好;C、投药量低。D、碱化度较高,对设备的腐蚀性小,处理后的水pH和碱度下降较小。,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聚合硫酸铁(碱式硫酸铁)(简写PFS)化学通式为Fe2(OH)n(SO4)3-n/2m 式中n10。A、适用范围广:pH 4-11;低水温,混凝效果稳定;B、用量小,絮凝体沉降性能好;C、COD去除率和脱色效果好;D、处理后水中铁残留量低,腐蚀性较小。,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天然高分子混凝剂 人工合成高分子混凝剂,水处理中常用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3种高分子混凝剂。,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三、有机混凝剂,(1)天然高分子混凝剂 主要有动物胶、淀粉、甲壳素等。特点:电荷密度小,分子量较低,且易发生降解而失去活性。,(2)人工合成高分子混凝剂 阴离子型:主要含-COOM(M为H+或金属离子)或-SO3H的聚合物,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和聚苯乙烯磺酸钠(PSS)等。阳离子型:主要是含有-NH3+、-NH2+和-N+R4的聚合物,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等。非离子型:所含基团未发生反应的聚合物。如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和聚氧化乙烯(PEO)等。,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聚丙烯酰胺 简称PAM,又称三号混凝剂,PAM的分子结构通式为:,PAM是线状水溶性高分子,其分子量在300-1800万。阴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阳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3)高分子混凝剂的作用 靠氢键、静电、范德华力的作用对胶粒强烈的吸附作用。高聚合度的线型高分子在溶液中保持适当的伸展形状,从而发挥吸附架桥作用,把许多细小颗粒吸附后,缠结在一起。,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有机高分子混凝剂使用时须注意的问题:与其他混凝剂共同使用时的投加顺序:当废水低浊度时,宜先投其他混凝剂;当废水浊度高时,应先投加PAM。高分子混凝剂最佳投加量的确定。在高分子混凝剂使用时,应尽量采用较低的浓度。,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有机高分子混凝剂 天然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如壳聚糖及其改性产物、淀粉改性 聚丙烯酰铵改性产品: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 无机混凝剂 无机复合混凝剂的研制,如:聚硅酸铝、聚硅酸铁、聚硅酸铝铁 微生物絮凝剂,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三、研究发展,(一)定义 当单用混凝剂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时,可投加某些辅助药剂以提高混凝效果,这种辅助药剂称为助凝剂。(二)作用 改善絮粒结构,增大颗粒粒度及比重。调整废水的pH和碱度,使其达到最佳的混凝条件。,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四、助凝剂,(三)助凝剂分类 A、pH调整剂:调节废水pH符合混凝处理工艺要求。常用石灰、硫酸、氢氧化钠等。B、絮凝结构改良剂:投加絮体结构改良剂以增大絮体的粒径、密度。常用骨胶、活化硅酸、海藻酸钠、粘土、水玻璃、PAM等。C、氧化剂:有机物含量高,易起泡沫,絮凝体不易沉降。投加氯气、次氯酸、臭氧等分解有机物。,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一、工艺流程 混凝工艺流程由药剂投加、混合、反应及沉淀分离等单元组成。,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混合:使混凝剂迅速、均匀地分散到 废水中,通过压缩双电层和电中和作用,使胶体脱稳,形成小“矾花”。,反应: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小“矾花”通过吸附架桥和沉淀物网捕等作用形成较大的絮体。,沉淀:反应过程形成的大絮体进入沉淀池进行分离。,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混凝剂的调配 混凝剂的投加 固体投加、液体投加,二、混凝剂的调配与投加,工艺流程:药剂输送粉碎提升计量加药混合,(1)混凝剂干投法(应用较少),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2)混凝剂湿投法,工艺流程:溶解池溶液池定量控制设备投加设备混合池,溶解设备:溶解池、搅拌设备。药剂调配:水力调配、机械调配、压缩空气调配和 人工调配等。溶液池: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设施。其它设备:(略),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重力投加,可直接将混凝剂溶液投入管道内或水泵吸水管喇叭口处。,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3)混凝剂投加方式,虹吸式定量投加,可通过改变虹吸管进口和出口高度之差(H),控制投加量。,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水射器投加,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用计量泵投加药剂,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4)混凝剂计量方式,基本要求:投量准确;工作灵活可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浮子苗嘴(孔板)计量系统,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浮球阀计量系统,利用槽内浮球阀与槽底管口高差(H)恒定,槽底管口流量不变原理,通过改变池底管口苗嘴或孔板的孔径来控制投药量。,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流量计计量系统 计量泵计量,三角堰计量系统(适用于大、中流量计量),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1)混合的作用 使药剂能快速、均匀地分散到废水中。,快速:混凝剂在废水中发生水解反应的速度很快,需要尽量造成急速扰动以生成大量细小絮体。,均匀:为了化学反应能在废水中各部分得到均衡发展。,水力条件:搅拌时间:1030s,工业应用常取2min。速度梯度:G=5001000s-1。,三、混合,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速度梯度G 表示搅拌强度 指在垂直水流方向上,单位距离dy速度du的变化:G=du/dy(s-1)。速度梯度实质上反映了颗粒的碰撞机会。速度差越大,颗粒间越易发生碰撞;间距越小,颗粒间也越易发生碰撞。,速度梯度与搅拌时间的乘积Gt值可间接表示整个反应时间内颗粒碰撞的总次数,可用来控制反应效果,一般Gt值应控制在104105之间。在G值给定的情况下,可调节t值来改善反应效果。,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2)混合方式,水力混合,管式混合,A、普通管道混合 把药剂投入水泵压水水管内,借助水流进行混合。,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B、管式静态混合器,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C、扩散混合器,在管式孔板混合器前加一锥形帽,水流和药剂对冲锥形帽而后扩散形成剧烈紊流,使药剂和水达到快速混合。,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A、分流隔板混合池,其它水力混合方式,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B、跌水混合池 利用水流在跌落过程中产生的冲击达到混合的效果。,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C、水跃式混合池 利用3m/s以上的水流迅速流下时产生的水跃进行混合。,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D、涡流式混合设备,设计要点:底部锥角30-45;反应时间1-1.5min,2min;入口流速1-1.5m/s;圆柱部分上升流速25mm/s。,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E、廊道式格板混合池,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加注在水泵出水压力管或沉淀池进口处。泵后投加因投药点承压或无吸力,故需要用水射器或加药泵。优点:不发生药剂对水泵的腐蚀。,F、水泵混合泵后投加,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搅拌混合,机械搅拌混合,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水泵混合泵前投加 将药剂投加在水泵的吸水管内或喇叭口处,利用水泵叶轮高速旋转达到快速混合的目的。,特点:混合效果好,不需另建混合设施;节省动力;各型水厂均可采用;要求:泵房距离处理设备不大于150m。,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1)反应的作用 是使混合形成的小絮凝体经过充分碰撞接触,絮凝成较大颗粒的过程。,四、絮凝反应,(2)反应过程的水力条件 反应设备应有一定的停留时间和适当的搅拌强度,使小絮体有一适宜的相互碰撞机会。搅拌强度太大或太小,会对反应池的絮凝效果产生影响。,(3)絮凝控制指标 速度梯度G=1070s-1。水流速度v=1530mm/s。反应时间t=1530min。絮凝控制指标Gt值=104 4105,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A、水力搅拌反应池:利用水流的紊动作用进行搅拌。如隔板反应池,旋流式反应池,涡流式反应池等。,(4)絮凝反应设备,a、隔板反应池,往复式,回转式,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平折板反应池一般分为三段。三段的折板布置可分别采用相对折板、平行折板和平行直板。另外还有采用波形板的。,b、折板反应池,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由若干方格组成,分格数不少于6格。隔墙上下开孔,水流沿池壁切线进入形成旋流。第一格孔口小,旋转速度大,随后依次递减,对应G值递减。,c、穿孔旋流反应池,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设计要点:反应时间8-15min;喷嘴入口流速2-3m/s。,d、旋流式反应池,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设计要点:底部锥角30-45,反应时间6-10min,入口流速0.7m/s,圆柱部分上升流速4-6mm/s。,涡流混合池设计要点:底部锥角30-45,反应时间1-1.5min,2min,入口流速1-1.5m/s,圆柱部分上升流速25mm/s,e、涡流式反应池,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浆板式和叶轮式水平轴和垂直轴,B、机械搅拌反应池:池内设置机械搅拌设备。,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机械搅拌反应池设计参数:絮凝时间为15-20min。池内设3-4挡搅拌机。隔墙上下开孔,防止水流短路。叶轮线速度自第一挡0.5m/s起逐渐减小到末挡的0.25m/s。,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C、组合絮凝池,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反应流速一般按由大逐渐变小进行设计。为防止絮粒被破碎,应控制反应器内的流速。要有足够的反应时间(10-30min为宜),并控制反应速度,使梯度值G值达到10-75s-1,通常20-60s-1,使Gt值应控制在104105之间,保证反应过程的充分完全。对于低浊度、低碱度废水宜采用较大的t值;对粗分散、杂质含量高的废水宜采用较大的G值。,(5)混凝反应池的设计要点:,第五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浊度 浊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絮凝,浊度不同,所需的絮凝剂用量也不同。低浊水缺少凝聚核心,可将部分沉渣连续回流到混合池入口,以促进反应过程。,第六节影响混凝的因素,水温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水温会影响无机盐类的水解。水温低,水解反应慢;水的粘度增大,布朗运动减弱,混凝效果下降。水温也影响反应后的沉降过程。,pH值,pH值影响胶体颗粒表面电荷及电位 对于带正电胶体,pH降低,H+吸附量增加,胶粒电荷增大,电泳速度加快;pH升高,结果与上相反。,pH值对混凝剂作用的影响 pH影响着混凝剂在水中的水解速度和存在状态,不同的pH,混凝剂水解产物不同,混凝作用不同。,第六节影响混凝的因素,混凝剂,混凝剂种类 混凝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胶体和细微悬浮物的性质、及浓度。胶体电位高,应投加无机混凝剂使其脱稳凝聚;絮体细小,须投加高分子混凝剂或配合使用助凝剂。,混凝剂投加量 投加量与水中微粒种类、性质、浓度有关。废水的混凝处理,最佳混凝剂和最佳投药量的选择应通过实验确定。,混凝剂的投加顺序 当使用多种混凝剂时,其最佳投药顺序可通过试验来确定。一般而言,当无机混凝剂与有机混凝剂混用时,先投加无机混凝剂,再投加有机混凝剂。但当处理的胶粒在50um以上时,常先投加有机混凝剂吸附架桥,再加无机混凝剂压缩扩散层使胶体脱稳。,第六节影响混凝的因素,水力条件 水力条件对混凝剂效果有重要影响。主要的控制指标为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混合阶段,要求混凝剂于废水迅速均匀混合,为此要求G在500-1000s1,搅拌时间t 应在10-30s。反应阶段,相应G和t值分别应在20-70s-1和15-30min.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需进行混凝实验。(烧杯实验),第六节影响混凝的因素,共存杂质 有利成分:可促进混凝过程。除硫、磷化合物以外的其他各种无机金属盐,均能压缩胶体粒子的扩散层厚度,促进胶体凝聚,且浓度越高,促进能力越强。不利成分:不利于混凝过程的进行。磷酸离子、亚硫酸离子、高级有机酸离子影响高分子絮凝作用。氯、螯合物、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和表面活性物质不利于混凝。,第六节影响混凝的因素,化学混凝实验装置 六联搅拌器,第六节影响混凝的因素,习题:1、试概述水的混凝机理。2、试说明水的混凝工艺过程以及各单元的工艺要求。3、简述影响水混凝的主要因素。思考题:1、在投加混凝剂时,为什么必须立即与处理水充分混合、剧烈搅拌?2、水的混凝对水力条件有哪些要求?水流速度梯度G反映什么?为什么反应池的效果可用GT值来表示?3、简述铝盐混凝剂的水解过程及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