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学》PPT课件.ppt
基础知识部分第二章 劳动法,北邮人力,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第二章 劳动法,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一、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二、劳动法的原则(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与特征1.原则2.特征(1)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2)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3)具有高度的稳定性;(4)高度的权威性,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二、劳动法的原则(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1.知道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2.指导劳动法的实施;3.有助于理解、解释劳动法。(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劳动权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等。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护,具体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优先保护。,二、劳动法的原则(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平等协商的权利、集体协商权、共同决定权、知情权。3.物质帮助权社会保险是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社会保险的特征:社会性、互济性、补偿性。,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三、劳动法律渊源(一)含义(二)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1.宪法 2.劳动法律 3.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4.劳动规章5.地方性劳动法规 6.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7.正式解释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四、劳动法的体系1.促进就业法律体系 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3.劳动标准制度 4.职业培训制度5.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7.工会和职工民族制度 8.劳动法的监督制度关于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学界还有多种分类模式,包括劳动法的所有制结构和劳动法的职能结构模式。劳动法的所有制结构模型划分的体系有:(1)国有企业劳动法律制度;(2)集体企业劳动法律制度;(3)股份制企业劳动法律制度;(4)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单位劳动法律制度;(5)外商投资企业劳动法律制度。,反映劳动法职能分工的劳动法体系,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一、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一)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所谓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两个条件:1.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2.存在着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1.劳动合同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2、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为劳动行政主体和劳动行政相对人双方。劳动行政主体:劳动行政机关等。劳动行政相对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1.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与义务3.劳动法律关系是双务关系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与客体。(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雇主与雇员。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用人单位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用工权利和承担用工义务的资格。(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实物,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三、劳动法律事实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为劳动法律事实。依据劳动法律事实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分为两类:1.劳动法律行为2.劳动法律事件,2007年5月(三级),单选28、()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关系(c)劳动行政关系(D)劳动雇佣关系29、社会保险特征不包括()。(A)自由性(B)社会性(c)互济性(D)补偿性,2007年5月(三级),多选88、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是()一(A)是指导性的法律规范(B)高度的权威性(c)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D)高度的稳定性(E)反映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89、根据解释主题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任意解释(E)合同解释,2007年5月(三级),多选120、以下关于劳动法律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劳动法律关系不是强制性法律(B)劳动法律关系是单务关系(c)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D)劳动法律关系是双务关系(E)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121、劳动法律事实可以分为()。(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c)劳动法律行为(D)劳动关系(E)劳动法律事件,2007年11月(三级),单选28、()是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A)劳动合同关系(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法律渊源(D)劳动服务法律关系29、()不具有法律效力。(A)立法解释(B)任意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2007年11月(三级),单选79、()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A)集体协议(B)劳动关系(C)集体合同(D)劳动合同 80、()是指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A)劳动法律关系(B)法律关系(C)劳动合同关系(D)劳动关系 81、()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 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法律事实(C)劳动法律事件(D)劳动法律行为,2007年11月(三级),多选88、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物质帮助权原则(B)适用性原则(C)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D)灵活性原则(E)保证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89、下面属于劳动权的是()(A)平等就业权(B)劳动报酬权(C)自由择业权(D)休息休假权(E)职业培训权,2007年11月(三级),多选121、()都可以成为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A)保险福利(B)工资(C)工作时间(D)员工(E)休息休假,2008年5月(三级),单选28、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A)劳动法规(B)劳动法律(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29,正常情况下。每个月依照法定程序延长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A)34小时(B)36小时(C)38小时(D)40小时,2008年5月(三级),多选88、以下关于“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调整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前者的明确性高于后者(B)前者所覆盖的事实状态小于后者(C)前者的明确性低于后者(O)前者所爱盖的事实状态大于后者(E)前者的稳定性高于后者89、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包括()。(A)平等就业权(B)劳动报酬权(C)体息休假权(D)自由择业权(E)职业培训权,2007年5月(二级),单选28、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A)保障报酬权(B)保障物质帮助权(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D)保障休息休假权多选87、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A)基本保护(B)平等就业权(C)全面保护(D)自由择业权(E)优先保护,2007年11月(二级),单选27、()是劳动权的核心。(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B)就业权和择业权(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 28、()不具有法律效力。(A)立法解释(B)任意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2008年5月(二级),单选27、以下不属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特点的是()(A)指导性(C)稳定性(B)权威性(D)唯一性28、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A)规范企业的行为(C)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B)规范劳动者行为(D)规范劳动力市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