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测试》PPT课件.ppt
听写内容,九上4.1(1),1、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 时所产生的 叫热量价。2、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和 等7大类。3、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是,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 以上,脂肪是生物体内 的物质。,氧化分解,能量,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纤维素,粗纤维,水,糖类,蛋白质,50%,贮能,九上4.1(2),昆虫的口器有 口器(如);口器(如);口器(如);口器(如)。人体内最坚硬的器官是,构成它的主要物质是。牙的结构:每个牙体都由、和 三部分组成。其中牙冠最外面的牙釉质损坏后(能或不能)再生。,虹吸式,蝶类,咀嚼式,蝗虫,嚼吸式,蜜蜂,舐吸式,苍蝇,牙齿,牙本质,牙釉质,牙本质,牙髓,不能,九上4.2(1),消化系统由 和 两部分组成。其中前者包括;后者包括。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消化是指。消化包括 和 两种方式。,消化道,消化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小肠,将食物分解成可以被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物理消化,化学消化,九上4.2(2),淀粉的消化是从 开始的,将部分淀粉分解成,到达小肠后,在 和 的作用下,最后将糖进一步分解成。蛋白质的消化是从 开始的,将蛋白质分解成,然后进入小肠,在 和 的作用下,最后分解成。脂肪的消化只能在 进行,在、的作用下,最后分解成 和。,口腔,唾液,麦芽糖,胰液,肠液,葡萄糖,胃,胃液,多肽,胰液,肠液,氨基酸,小肠,胆汁,胰液,肠液,甘油,脂肪酸,九上4.2(2),经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是通过 和 的循环流向全身的。其中小肠绒毛吸收的营养物质中,大部分脂肪成分有小肠绒毛中的 吸收,然后经过 进入。其他营养物质由小肠绒毛的 直接吸收。,血液,淋巴,毛细淋巴管,淋巴循环,血液循环,毛细血管,九上4.2(3),酶是生物体产生的具有 的,它能使食物中的、分解成可以吸收的物质。酶的特征有、。酶的催化作用受到 和 的影响,如唾液淀粉酶在高于或低于人的正常体温时会降低其催化作用。胃蛋白酶,必须在酸性环境中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催化作用,蛋白质,糖类,蛋白质,脂肪,高效性 专一性 多样性,温度,pH,九上4.3(1),构成血液的成分有液态的 以及各种。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运输 和,使人体内细胞所生活的液体环境相对稳定。因为红细胞含 的,所以呈红色。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 和部分。血红蛋白的特征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在氧含量低的地方,。血液具有输送、各种 及 的功能,还能起 作用,血液对调节 也有重要作用。,血浆,血细胞,血细胞,养料,废物,铁,血红蛋白,氧,二氧化碳,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氧,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废物,防御保护,体温,九上4.3(2),心脏位于人体胸腔的。它有四个腔:连(血管名称);连(血管名称);连(血管名称);连(血管名称)。心脏中的瓣膜有:朝向 开;:朝向 开,作用是。心壁主要由 构成,心室壁要比心房壁(填厚或薄),其中 壁最厚。心脏的功能:动力器、推动血液循环。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静脉。,中部偏左下方,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房室瓣,心室,动脉瓣,动脉,防止血液倒流,心肌,厚,左心室,心房,心室,动脉,九上4.3(3),人体内血管分为、3种。,写出图中编号的结构名称:,,,,。A,B。C,D。,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动脉瓣,房室瓣,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九上4.3(4),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 次,可分为 和 两部分。体循环过程:肺循环过程:动脉血:的血,呈 色。静脉血:的血,呈 色。体循环血液变化:变成。肺循环血液变化:变成。,2,体循环,肺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含氧丰富,鲜红,含氧量低,暗红,动脉血,静脉血,静脉血,动脉血,九上4.4,有氧呼吸(细胞呼吸作用):无氧呼吸:人体(肌肉暂时缺氧):高等植物(水淹):,九上4.5(1),体内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 以 汗液 形式排出 皮肤;以 气体 形式排出 呼吸系统;以 尿 的形式排出 泌尿系统。其中主要的排泄途径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尿液,泌尿系统,汗液,皮肤,气体,呼吸系统,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或者写通过肾脏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九上4.5(2),肾脏是人体 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 的场所。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每个肾单位由、和 组成,肾小球有 作用,肾小管有 作用。血液经过肾单位中的 时,由于 的滤过作用,在 内形成了,再经过 的 作用下形成,由 流出。,泌尿,尿液,肾单位,肾小球 肾小囊,肾小管,滤过,重吸收,肾小球,肾小球,肾小囊,原尿,肾小管,重吸收,尿液,输尿管,九上4.6,新陈代谢包括 和,异养又包括 和 两类。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也是生命的。微生物指自然界的、和。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腐生,寄生,基本条件,基本特征,细菌,真菌,病毒,异养,发酵,八上物理3.1,1、中间、边缘 的透镜叫凸透镜,它对光线 有 作用。中间、边缘 的透镜叫,它对光线有 作用。2、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它到光心的距离叫。3、作出图中的折射光线。,厚,薄,会聚,薄,厚,凹透镜,发散,焦点,焦距,八上物理3.2,照相机:利用凸透镜能成_、_、_。,投影仪:利用凸透镜能成_、_、_。,放大镜:利用凸透镜能成_、_、_。,八上物理3.3 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u2f时成、像。且 v,应用于。2.当u2f时成、像。且v。3.当fu2f时成、像。且v,应用于。4.当uf时。5.当uf时成、像。且物与像在透镜的(“同侧”或“异侧”),(“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应用于。6.默写凸透镜成像规律三句口诀。,倒立,缩小,实,f,2f,照相机,倒立,等大,实,倒立,放大,实,2f,2f,投影仪,不成像,正立,放大,虚,同侧,不能,放大镜,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八上物理3.4,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角膜和 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形成物体的像。2眼睛通过 来改变晶状体的厚薄,从而使我们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的物体。3.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者眼球在前后径太,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利用 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来矫正。4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者眼球在前后径太,因此来自近处一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从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利用 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来矫正。,照相机,晶状体,凸透镜,视网膜,睫状体,厚,强,长,前方,凹透镜,薄,弱,短,后方,凸透镜,八上物理3.5,显微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能成一个、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能成一个、像,经过两次放大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实或虚)像。望远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的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实或虚)像。,倒立 放大 实,正立 放大 虚,放大镜,虚,倒立 缩小 实,放大镜,虚,4.物态变化1、温度表示物体的 程度。摄氏温度的标度方法是规定_的温度作为0摄氏度,_ 的温度作为100摄氏度,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份代表1。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制成的。使用温度计之前,要注意观察它的、。使用方法是:(1)被测温度不能超过。(2)玻璃泡不要碰到 或。(3)待温度计示数 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仍需留在被测物中,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冷热,冰水混合物,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量程,分度值,量程,容器底,容器壁,稳定,相平,4.物态变化3、物质有、三种状态,根据物态变化把右图填写完整。4、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同一种晶体的 跟它的 是 的,不同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是不相同的。5、晶体熔化成液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_,二是_。,气体,液体,固体,熔化,吸,凝固,放,吸,吸,放,放,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熔点,熔点,凝固点,相同,温度达到熔点,可以不断吸热,4.物态变化6、汽化的两种方式:_和_。7、蒸发是只在液体 进行的 的汽化现象。液体的蒸发在 温度下进行,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是:_、_、_。8、沸腾是在液体 和 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 的温度下才能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液体的沸点跟 有关。_,沸点升高。9、液化的两种方法:_和_。10、利用升华 热,可以致冷;凝华 热。,吸,蒸发,沸腾,表面,缓慢,任何,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表面,内部,一定,沸点,液面气压,液面气压增大,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放,1、带电体的性质:能够 轻小物体。,2、电荷的种类:自然界只存在 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 带。被毛皮摩擦过的 带。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失去电子带 电,得到电子带 电。,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种,玻璃棒,正电荷,橡胶棒,负电荷,排斥,吸引,5、元电荷:与 带有相同电荷量的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e=库,电子,1.6x1019,正,负,4、能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 它的原理是。,验电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5.1听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