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与冻土地貌》PPT课件.ppt
第九章 冰川地貌,第一节 冰川概述,现代地表陆地面积约有1/10被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两极及中低纬的高山地区。全球冰川若融化,可成为24000000km3的淡水,占全球总淡水资源的)85,如注入海洋可使海面上升约65米。因此,研究现代冰川,利用冰雪融化可直接为人类提供水源,古冰川的研究则可了解古气候及古地理的变化情况。,一、冰川的形成积雪 冰川冰 冰川,冰川冰的形成:,雪花,雪粒,粒雪,冰川冰,新雪降落到地面后,经过一个消融季节未融化的雪叫粒雪。在这个过程中,雪逐步密实,经融化、再冻结、碰撞、压实,使晶体合并,数量减少而体积增大,冰晶间的孔隙减少,当粒雪密度达到0.5-0.6gcm3时,粒雪化过程变得缓慢。在自重的作用下,粒雪进一步密实或由融水渗浸再冻结,晶粒改变其大小和形态,出现定向增长。当其密度达到0.84gcm3时,晶粒间失去透气性和透水性,便成为冰川冰。,晶滢的冰川冰,极地的冰雪,大陆冰川边缘与海,入海的冰山,南极的冰雪世界,冰川是个开放的系统,冰川在重力的作用之下流动。雪以堆积的方式进入到冰川系统,而且转变形成冰,冰在其本身重量的压力之下由堆积带向外流动,而冰在消融带以蒸发和溶融方式离开系统。冰川前后可以分为两部份,在上游部分称为冰川堆积带(zone of accumulation);在下游部分称为冰川消融带(zone of ablation)。,1、终年积雪区年降雪量年融化量的地区,地面雪终年不化,并逐年积累,形成终年积雪区。主要分布在两极及中、低纬的高山地区。2、雪线某个高度年降雪量=年消融量,这个高度称雪线。终年积雪区的下界,二、雪线,运动的冰川,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1)气温:一般赤道 两极 高度降低。(2)降水量(3)地形:陡雪线高;缓雪线低 东南坡(阳面)高 西北坡(阴面)低,富士山与雪线,山谷冰川与聚雪盆地,聚雪盆地,积雪盆地后壁的冰冻风化现象,地形与聚雪,三、冰川的类型 按冰川发生的形态规模及所处的地形条件分:大陆冰川 山岳冰川、大陆冰川 分布在两极,特点:,大陆冰川,2、山岳冰川 高山地区各种形态的冰川,冰川的类型,特点:,山岳冰川,辨状冰河,山谷冰川,冰斗冰川,冰斗与山谷冰川,冰川表面常有许多裂隙,有些裂隙有几十米深。裂隙的存在,说明冰川有脆性。不过,经过数百年的调查观测,冰川上的裂隙极少超过六十米深。多数裂隙远远小于这个深度就闭合了。这又说明冰川下部是塑性的,它可以“柔软”的适应各种外力作用而不致发生破裂。因此,可以把冰川分为两层,表面容易断裂的这层叫做脆性带,而下部“柔软”的那层叫做塑性带。塑性带的存在是冰川流动的根本原因。,冰 川 中 的 冰 裂 隙,四、冰川的运动,冰川的运动主要靠内部塑性变形和块体滑动完成。冰川运动的速度比河流缓慢得多,一般来说,冰川的流速只有河流的几万分之一,是不能用肉眼觉察到的。,冰川或冰面坡度:坡度越大越有利于冰川运动。冰川厚度:雪线附近冰川最厚,运动速度也最大,冰川 体中部运动速度大于外侧。时间:冰川运动速度夏季大于冬季,白昼大于夜晚。,影响冰川运动的因素,第二节 冰蚀作用与冰蚀地貌,挖蚀 冰川自身重量和冰体运动使底床基岩破碎。冰雪融水渗入节理裂隙,时冻时融,使得底床岩块不断破碎,冰川像推土机铲土一样,把松动石块挖起,与冰川冻结一起带走。,一、冰蚀作用,磨蚀 由冰川对冰床产生的巨大压力引起。因挖蚀作用产生的碎屑。冻结于冰川的底部,成为冰川对底床进行刮削,锉磨的工具,从而形成较细的冰碛物。,(一)羊背石,它是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特别在大陆冰川区,石质小丘常成群分布,犹如羊群伏在地面,故称。羊背石表面常留下一些擦痕和磨光面。,二、冰蚀地貌,羊背石平面为椭园型,长轴方向与冰川流动方向一致,向冰川上游方向的一坡由于冰川的磨蚀作用,坡面较平,坡度较缓,并有许多擦痕;而在另一侧,受冰川的挖蚀作用,坡面坎坷不平,坡度也较陡。,羊背石的形成,是由于岩层是软硬相间的排列,当侵蚀、风化的作用查行时,软的岩层会被侵蚀的较多较深;而硬的岩石抵抗侵蚀、风化的能力较强,所以在侵蚀、风化后,硬的岩层会较软的岩层高,形隆起的椭园地形,一面受磨蚀、一面受挖蚀。,在冰川的源头会有一些挨近山体的冰固定不动。移动的冰与固定的冰之间会形成裂缝,叫冰后隙。每当气温升高时,冰后隙就会扩大,使得冰下的岩石因温度变化而发生崩碎。下面的岩石破碎了,其上部的岩石也会随着崩塌。落下的碎石会嵌到冰川内,进而磨蚀下面的岩石地表,使之凹陷。这样就形成了陡峭的冰斗地形。,(二)冰斗,围椅状,由冰斗壁、盆底、冰斗出口处的冰坎组成。,(三)刃脊和角峰,刃脊-两个相邻冰川不断扩大,中间形成陡峭山脊(类似于河 流分水岭)。角峰-三个以上的环围冰斗,同时扩展,中间形成陡峻的锥状山峰。,刃脊,不同方向多个冰斗后壁后退,成棱角状陡峻山峰。由于坡陡,上部冰雪难停积,外力以冻融风化,雪崩,冰崩作用为主,陡直,中下部主要是冰川雪蚀霜冻作用,导致内凹。,角峰,(四)冰川谷与峡湾,冰蚀作用形成两岸直立、底部平坦的槽谷。在主支冰川汇流处,主冰川更厚,冰蚀更强,则槽谷也更深,冰川衰退后,支冰川谷悬挂在主冰川谷之上,称悬谷。,1、冰川谷,峡湾分布在高纬度沿海地区,冰期前为沿构造破碎或岩性软弱地带发育的河谷;冰期接受冰蚀作用,冰期后受海侵影响,形成两侧平直、崖壁峭拔、谷底宽阔、深度很大的海湾,即峡湾。,2、峡湾,第三节 冰川的搬运与堆积,冰川运动过程中携带冰蚀作用产生的许多岩屑物质,接受周围山区因冻融风化、雪崩、泥石流等作用所造成的坠落堆积物,不加分选的随冰川运动而位移,这些被冰川搬运的大小不等的碎屑物质称冰碛物。,一、冰川的搬运,冰运物来源刨蚀冰床基岩两壁坍落冰前前端的堆积物(洪积、坡积、冲积),一、冰川的搬运,冰漂砾冰川搬运的直径m的岩块。冰漂砾表面常见擦痕,岩性一般与当地截然不同有“飞来石”之称,冰漂砾,冰碛物的特点纯属机械堆积无分选:大小不一,砾、砂、泥混杂在一起。磨圆差:多棱角状。无层理。无砾石的定向排列,河流砾石长轴与流向一致。冰碛石上可看冰川擦痕。保存的孢子,花粉应是寒冷型的。,二、冰川的沉积作用,气温转暖,冰体融化,冰运物堆积,三、冰碛地貌,冰川消融后,原来随冰川运行的物质形成高低起伏的形态。,(一)冰碛丘陵,随冰川退却,原聚集于冰川两侧边缘的大量碎屑物质,出露地表,形成了与冰川流向平行的长条状冰碛堤岗,称之为多列式。,(二)侧碛堤,(三)终碛垄,思考题,冰川的类型羊背石的形成过程冰斗的形成过程冰碛物及其特点,第四节 冻土地貌,冻土是温度小于零度,含冰的土层或岩石季节冻土:冬冻夏融多年冻土:常年不化。,一、冻土及其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