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和航空港》PPT课件.ppt
第三章 公路规划,3.1公路的基本知识,公路是指连接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公路和道路的区别?,道路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3.1 公路的基本知识 3.1.1 公路的分类分级 3.1.1.1 根据公路的作用及使用性质划分,国家干线公路(国道)省级干线公路(省道)县级干线公路(县道)乡级公路(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一般把国道和省道称为干线,县道和乡道称为支线。,根据公路所适应的交通量水平划分五个等级:,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公路设计的主要控制标准,一、出人口的控制 出入口控制是限制车辆在指定出入口以外的地点出入道路路界。出人口控制方式和数量,对于行驶的质量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公路设计的主要控制标准,一、出人口的控制 出入口控制是限制车辆在指定出入口以外的地点出入道路路界。出人口控制方式和数量,对于行驶的质量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公路设计的主要控制标准,二、计算行车速度即设计车速,公路设计的主要控制标准,三、设计车辆,四、设计交通量交通量是公路分级和确定所需车道数的主要依据。,五、服务水平一级服务水平:自由流状态,行车不受影响,可较自由地选择行车速度,并以设计速度行驶,被动延误少。二级服务水平:稳定流状态,有拥挤感,车辆间有干扰,开始出现车队,被动延误增加,无法自由地选择行车速度。三级服务水平:处于稳定流下半部分,接近不稳定流状态,流量稍有增长就会出现交通拥挤,服务水平显著下降,被动地选择行车速度。四级服务水平:不稳定流和强制流状态,交通通行量不稳定,其变化范围从基本通行能力到零,时常发生交通阻塞。原则上,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呆用二级或二级以上服务水平进行设计;二、三级公路按三级服务水平设计;四级公路的服务水平不做规定。,公路设计的技术要素,根据2004年3月1日实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的主要技术要素有:计算行车速度、行车道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大纵坡、桥涵设计车辆荷载及桥面车道数等。,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用地范围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路基、路面、桥梁、涵洞、渡口码头、隧道、绿化、通信、照明等设施及其他沿线设施组成。,公路的用地范围是指从公路边沟外缘起,没有边沟的,从公路坡脚线外缘起,国道不少于20m,省道不少于15m,县道不少于l0m,乡道不少于5m的区域内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公路路线编号规则(略),3.2公路网在城镇体系中的位置,公路网络规划一般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近期以距基准年l5年为宜,最长不超过10年;中期以距基准年515年为宜,最长不超过20年;远期以距基准年1530年为宜,最长不超过50年。,简称“7918”网,3.3.公路线路与城市的联结(1)公路交通与城市的关系 以城市为目的的到达交通,要求线路直通市区,并与城市干道直接衔接;同城市关系不大的过境交通,或者是通过城市但可以不进入市区,或者上、下少量客货作暂时停留的车辆,一般宜尽量从城市边缘通过;联系市郊各区的交通一般采用环城干道解决,根据城市大小可设一条或者多条环线;,(2)公路与城市联结的基本方式 A.公路线路从城镇边缘切过 过境交通从城市外围通过,避免进入市区产生干扰,将车站设在城市边缘的入口处,致使入境的交通中止于此。,B.公路线路远离城镇绕行 一般来说,公路的等级越高,经过的城镇规模越小,则在通过该镇的车流中入境的比重越小,因而公路宜离开城区,与城市的连接采用入城道路引入。,。,C.公路线路连接城市交通干道一般大城市往往是公路的终点,入境的交通较多。虽然长途汽车站可以设在城市边缘,但其它车辆仍然需要进入市区;或者因为城市规模太大,车站设于市区边缘会造成旅客不方便,希望引入市区。因此,采取城市部分交通干道与公路连接,但是为了避免对城市交通密集地区的干扰,宜与城市交通密集地区相切而过,不应深入到城市中心区。,D.公路线路连接城市环路 在规模更大的城市内,城市中心区外围设有环路,公路的过境交通可以利用环路通过城市,而不必穿越城市中心区。,E.公路线路从城市组团中穿行 公路与城市道路彼此自成系统,互不干扰。公路从城市功能分区之间通过,与城市道路不直接连接,而在一定的入口处和城市道路连接。,另外,对于大城市,高速公路的布置要与城市快速道路网结合考虑,并与之相衔接,亦可成为公路环线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小城市,高速公路应远离城市中心,要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采用互通式立体交叉连接专用的入城道路与城市联系。高速公路出入口的作用相当于铁路和长途汽车站,在城市规划中必需予以特别的重视。,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应该遵循“近城不进城,进城不扰民”的原则。,3.站场的位置选择 公路汽车站又称为长途汽车站,按其性质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和混合站。按车站所处的地位又可分为起/终点站、中间站和区段站。,(1)客运站常将客运站设在城市中心区边缘中小城市般均设一个客运站,或客运站与货运站合并有的城市,长途汽车站与铁路车站结合布置,长途汽车站与铁路车站结合布置,用地规模参考表,(2)货运站、技术站供应城市日常生活用品的货运站,应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以工业产品、原料和中转货物为主的货运站,不宜布置在城市中心区內,而应布置在工业区技术站主要对汽车进行清洗、检修(保养)等工作,它的用地要求较大,(3)公路过境车辆服务站可在对外公路交汇的地点或城市入口处设置公路过境车辆服务设施,3.5 公路货物流通中心和物流园区,3.4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置,(一)航空港的用地规模(二)航空港的位置选择(三)航空港与城市的交通联系,1)航空港与城市之间地面交通联系问题。航空港与城市联系的地面交通客流比旅客量大12倍。快速、便利的解决城市与航空港之间的地面交通联系,是当前航空港规划中的一个重要任务。2)航空港对城市的干扰问题。航空港的活动,尤其是由于大型喷气客机的大量使用,扩大了净空限制与噪声干扰的范围。机场、导航、通信设施往往与城市电力、电讯等设施互相干扰。这就关系到航空港与城市的相对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我国民航机场不同类型用地规模如下:小型地方支线机场 50 100hm2中型地方支线机场 70 200hm2大型干线机场或国际机场 270700hm2,(一)航空港的用地规模,早期机场跑道的形式,(二)航空港的位置选择,净空限制要求噪声干扰影响用地条件通讯导航要求气象条件生态学影响区域位置关系公用设施条件,1.净空限制要求,从净空限制的角度来看,机场的选址应使跑道轴线方向尽量避免穿过城市市区,最好在城市侧面相切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跑道中心线与城市市区边缘的最小距离57km。如果跑道中线通过城市,则跑道靠近城市的一端与市区边缘的距离至少应在15km以上。,2.噪声干扰影响,飞机活动产生的噪声对机场周围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为减少飞机噪声的影响,城市建设地区应尽量避免布置在机场跑道轴线方向。居住区边缘与跑道侧面的距离最好在5km以上。在特殊情况下,跑道轴线不得不穿越居住区时,则不论航空港的等级如何,居住区边缘与跑道近端的距离均不得小于30km。,综合净空限制、防止噪声干扰等因素的考虑,机场的位置以在城市的沿主导风向两侧为宜,即机场跑道轴线方向宜与城市市区平行或与城市边缘相切,而不宜穿过城市市区。如图“a”、“e”、“d”的位置是合适的;而“b”的位置对城市的干扰较大。,机场在城市中的位置,3.用地条件,机场的用地应尽量平坦,但也要易排水,坡度范围一般应在53之间,这样可以避免大量的土石方工程。有良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机场应尽量选在土壤和地质条件好、地下水位深的地方。机场的用地面积较大,不仅本身的用地而且要有限空的用地,应尽量利用劣地、少占良田。机场必须有发展备用地。,一般来说,我国国内大型枢纽机场的规划用地应在2500公顷左右为宜,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和灵活性。,4.通讯导航要求,5.气象条件,对航空港来说,气象条件影响到两个方面:一是飞行安全问题;二是能否全天候服务。影响机场选址气象条件很多,烟、气、雾等主要会降低飞行的能见度,而雷雨则能危及飞行安全,都是值得注意的。国外提出,在选作机场基地的周围85英里(135km)半径范围内,雾、层云、暴雨、暴风、雷电等气象不应当经常出现,否则不宜作为机场选址。,6.生态学影响,机场选址应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主要是避免鸟祸问题。机场选址应避开大量鸟类集中栖息的生态环境,如容易吸引鸟类的植被、食物和掩蔽物地区,就不宜选作机场基地。,7.区域位置关系,在一个城市为中心的周围地区常常会设置几座机场,邻近的机场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两机场相距较近,空域有交叉干扰,飞机活动相互受到制约。此外,对于一些航空交通量较小的城市,不足以单独设置航空港时,则航空港的选址要考虑到与相邻城市共同使用的问题。,8.公用设施条件,大型的航空港,需要大量水、电、燃料供应以及排水、排污的条件,要考虑运送燃料的交通条件。有铁路的城市应铺设机场的专用线。为保证电力的供应,大型航空港必须有自备的发电装置,以备应急使用。在不靠近城市污水管道的机场还要设置污水处理厂。,(三)航空港与城市的交通联系,目前航空港与城市的距离也越来越大。并且随着航空交通量和规模的增长,地面交通量也迅速增长,车速下降,造成了地、空交通时间的比例差距不断扩大。大大削弱了航空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优势。,1.航空港城市间的距离,为使航空港与城市的联系比较方便,航空港不宜远离城市,应在满足合理选址的各项条件下,适当靠近城市。从地面交通的条件来讲,在30km范围内是合适的,这样,可以保证将航空港与城市的交通时间控制在30min以内,为满足净空限制和防止噪声干扰等要求,航空港与城市边缘的距离至少保持在10km为宜。,2.航空港城市联系的交通组织,航空港城市的交通联系方式选择,主要取决于港城之的交通流量、距离和服务质量要求等因素。航空站以公共交通缓解港城之间交通,宜建在城市边沿(大城市中心区的边缘),通向航空港方向的干道上。我国港城运输方式一般采用汽车运输方式。港城交通要求达到便捷、快速、通畅,因此其联系道路应做到线路直捷,道路技术标准高,以保证车速。一般通过修建港城高速公路来解决交通问题。,航空港规划,机场在城市中的布置,距城市太近或太远都不好,使用上的要求:净空条件好相临机场之间不会相互干扰飞机起降不穿越国境线或禁区距重要设施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便于设置引导飞机着陆的导航设施飞机起降减少气象条件的影响(恶劣天气集中区、大雾多发区、风的多变区等)跑道不被洪水淹没和飞行区不内涝远离侯鸟习惯迁徙的路线和吸引鸟类聚集的地区场地便于机场发展水源充足机场距城市距离适中,且便于联系(30分钟,机场专用路、轨道交通等),环保与经济上的要求: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明显的噪声污染(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科研单位、精密产业等,保证飞机起降不穿越城镇上空)防止对社会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不妨碍城市建设、节约用地、避开保护区和风景区)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经济上的考虑(拆迁、避开地质恶劣区等),机场与城市的交通联系 机场与城市间的距离控制在30公里比较合适,地面交通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方式:公路,铁路,地铁,轻轨,磁悬浮等。,六、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一)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原则(二)几种类型城市对外交通布局,(一)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原则,各类对外交通运输设施之间,应按其联运要求创造方便条件,以便于组织水、陆、空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运输。各类对外交通运输的客运部分应与城市市区靠近,联系直接方便。对外交通站场与城市交通性干道系统密切联系,由干道把城市大量货流的集散点(如工业区、仓库区、货站、码头等)串联起来,充分发挥市内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运输效率。对外交通运输设施的布置与城市功能布局密切配合,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二)几种类型城市对外交通布局,1)特大城市的对外交通枢纽。该城市工业发达,按性质组成各类工业区,由各类货站、工业站以及货运干道与之联系。客运方面,有海运、长江、内河等分别设站,公路设南、北二站,铁路线为一主客站和一辅客站,在城市北部,将来拟在城市南部再增设主,辅客站各一座。,(二)几种类型城市对外交通布局,2)省会、中等城市的交通枢纽。工业区按不同性质分布于城市三翼,各有货站及专用线配置。公路及城市干道系统用环路连接,并与各工业区联系。水运不发达。客运车站与码头邻近,转乘便利。,(二)几种类型城市对外交通布局,3)中等城市的对外交通。工业、仓库大部建在铁路车站附近,由城市主要南北干道联系。客、货运混合,对市区有干扰。客运主要靠公路与铁路,公路和铁路车站邻近,乘车便利。,(二)几种类型城市对外交通布局,4)位于水网地区小城市的对外交通。方案中考虑了公路与城市道路系统分开,并结合城市布局,避免相互干扰,还考虑了便于铁路、水路、公路的客运联运和铁路货物的水陆联运。,城市交通的层次:市际交通:注重城市交通运输的衔接市域交通:注重区域、城乡一体化市内交通:注重交通特性和交通结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