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利润分配》PPT课件.ppt
2023/7/10,财务管理,李慧 2011年02月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2023/7/10,Chapter6 公司利润分配,第一节 公司利润分配的内容及程序第二节 影响公司利润分配的因素第三节 股利分配政策,学习目标:掌握几种常用的股利分配政策、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基本内容;明确利润支付程序,2023/7/10,一:公司利润分配1.利润:指公司在一定期间内的除所有者投资以外的经济资源的净增加。2.利润分配:将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顺序,在国家、公司、职工和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3.公司利润分配的主体:指公司利润分配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参与者。(所有权主体即所有者和公司法人产权主体即公司法人),第一节 公司利润分配,2023/7/10,一:公司利润分配4.公司利润分配的客体: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可得到税后利润,即公司利润分配的物质基础。,第一节 公司利润分配,2023/7/10,二、利润分配的项目与顺序(二)利润分配的项目(利润总额首先扣除所得税)税后利润的分配项目如下:1.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转增注册资本):应当按照净利润扣除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10比例提取法定公积金;但当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50时,可不再提取。2.公益金:公益金按照税后利润的5-10的比例提取形成。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优先股股利,普通股股利),第一节 公司利润分配,2023/7/10,二、利润分配的项目与顺序(三)利润分配的顺序(非股份制企业)1.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023/7/10,(三)利润分配的顺序(股份制企业)2.税后利润分配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指超过用所得税前的利润抵补亏损的法定期限后,仍未补足的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法定公益金:(公司集体福利设施支出)分配优先股股利。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支付普通股股利。,2023/7/10,三、利润分配方式(一)股利支付的方式1.现金股利2.财产股利3.负债股利4.股票股利(二)选择:中国相关法规规定,公司的股利发放方式仅允许使用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2023/7/10,一、法律因素1.资本保全限制2.资本积累限制3.偿债能力限制,第二节 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2023/7/10,二、公司因素1.资产流动性2.投资机会3.筹资能力4.盈利稳定性5.资本成本,第二节 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2023/7/10,三、股东意愿1.避税考虑2.规避风险3.稳定收入4.股权稀释四、其他因素1.债务合同约束2.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限制3.通货膨胀的影响,第二节 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2023/7/10,一、股利分配政策的类型(一)剩余股利政策(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三)固定或持续增加的股利政策(四)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第三节 股利分配政策,2023/7/10,(一)剩余股利政策(1)股利政策要受公司投资机会和资本成本的影响。在公司有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主权资本量,公司如有盈余应首先考虑投资需要,如果在满足投资需要后还有剩余,再拿来发放股利,否则就不发放股利。,第三节 股利分配政策,2023/7/10,(一)剩余股利政策2.股利分配方案的确定。四个步骤(P203)Eg:P203,第三节 股利分配政策,2023/7/10,(二)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第三节 股利分配政策,2023/7/10,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政策:每年支付固定股利额。不随盈余变化而变化。,2023/7/10,持续增加的股利政策,企业将每年发放的每股股利数额固定在一个特定水准上。预测未来盈余增加,足以使企业能将股利维持在更高水平时,才提高年股利额。,2023/7/10,(三)固定股利支付比率政策1.固定股利支付比率:变动的股利政策。公司事先确定一个股利占税后利润的百分比,以后每年均按这一比率向股东发放股利的政策。2.由于每年的税后利润总额是变化的,所以各年的股利额随公司经营情况的好坏而上下波动,经营情况好,赢利多的年份支付的股利多,反之,则支付的股利少。,第三节 股利分配政策,2023/7/10,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Dollars Per Share,3,4,2,1,EPS,DPS,Time,50%的股利支付率,按公司盈余的一定比例支付股利。,2023/7/10,(四)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1.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公司在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支付较低的正常股利,而当公司经营情况非常好且赢利较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支付额外股利。正常股利是固定的,但额外股利却并不固定化。,第三节 股利分配政策,2023/7/10,二:项目投资的内容项目总投资:是反映项目投资总规模的价值指标。项目总投资=原始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建设期发生的与构建项目所需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有关的借款利息)。原始投资(初始投资):等于企业为使该项目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开展正常经营而投入的全部现实资金。原始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建设投资:在建设期内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建设内容进行的投资。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企业用于购置或安装固定资产应当发生的投资。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或借款利息。,2023/7/10,二:项目投资的内容项目总投资=原始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无形资产投资+其他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固定资产原值+无形资产投资+其他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2023/7/10,三:项目计算期的构成和资金投入方式1.项目计算期(n):指投资项目从投资建设开市到最终清理结束整个过程的全部资金,即项目的有效持续期间。(通常以年作为计算单位)包括建设期间和生产经营期。建设期(s,s0):从开始投资建设到建成投产这一过程的全部时间。(建设期第1年初:计作第0年)称为建设起点,建设期最后一年末(计作第s年)称为投产日。生产经营期(p)是指从投产日到终结点这一过程的全部时间。生产经营期开始于建设期的最后一年末即投产日,结束于项目最终清理结束的最后一年末(第n年),称为终结点。项目计算期(n)=建设期(s)+生产经营期(p),2023/7/10,三:项目计算期的构成和资金投入方式2.资金投入方式一次性投入方式:投资行为集中一次发生在项目计算期第一个年度的年初或年末;分次投入:投资行为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度,或虽然只涉及一个年度但同时在该年的年初和年末发生。,2023/7/10,(一)现金流量的含义现金流量(现金流动量):是指该项目投资所引起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统称。是动态的反映该投资项目投入和产出的相对关系。此处的“现金”:不仅包括各种货币资金,还包括项目所需要投入的企业现有的非货币资源的变现价值。,四、现金流量,2023/7/10,(二)现金流量的构成(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现金净流量),四、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的内容:(1)营业收入(经营期)(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项目计算期结束时)(3)回收流动资金(4)其他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的内容:(1)建设投资(建设期)(2)流动资金投资(3)经营成本(付现成本)(4)各项税款(5)其他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差额,一般指一年。,2023/7/10,(二)现金流量的构成,建设期现金流量:土地使用费用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其他方面投资(职工培训费、谈判费、注册费、开办费)、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经营期现金流量:流入量:营业收入和该年回收额(固定资产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原来垫支在各种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收回、停止使用的土地变价收入等);流出量:付现成本(每年实际支付现金的销售成本)和所得税;非付现成本:销售成本中不需要每年实际支付现金的成本(折旧费用、待摊费用),2023/7/10,(三)确定现金流量的假设财务可行性分析假设全投资假设(不区分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建设期间投入全部资金假设经营期和折旧年限一致假设时点指标假设确定性假设,2023/7/10,五、项目投资现金流量的估算(一)现金流入量估算 1.营业收入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固定资产原值乘以其法定净残值率得终结点发生的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生产经营期内提前回收的固定资产余值为预计净残值;更新改造项目:第一次估算为建设起点提前变卖的旧设备可变现净值,第二次估算在终结点发生的回收余值)3.回收流动资金:终结点一次回收的流动资金等于各年垫支流动资金投资额的合计数),2023/7/10,五、项目投资现金流量-(二)现金流出量估算1.建设投资估算:固定资产投资(各项工程费用、设备购置成本、安装工程费用和其他);无形资产和开办费投资;(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2.流动资金投资:经营期每年流动资产需用额-该年流动负债需用额-截止上年末的路东资金需用额=本年流动资金增加额。3.经营成本:等于当年的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扣除该年非付现成本(折旧额、无形资产的摊销额等项目)后的差额。(项目折旧或摊销年限)4.各项税款:所得税;更新改造项目还需估算因变卖固定资产发生的营业税;,2023/7/10,五、项目投资现金流量-(二)现金净流量估算1.建设期现金净流量某年NCF=-该年发生的原始投资额(新建项目)某年净现金流量(NCF)=-该年的原始投资额+旧设备变价净收入(更新改造项目)2.经营期某年现金净流量公式:当投入资金为自有资金时:现金净流量(NCF)=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该年回收额=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非付现成本)-所得税+该年回收额=营业利润-所得税+非付现成本+该年回收额=净利润+非付现成本+该年回收额,2023/7/10,二、项目投资现金流量-(三)现金净流量估算2.经营期某年现金净流量公式:当投入资金为借入资金时:现金净流量(NCF)=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该年回收额+该年利息费用=该年净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额+该年回收额+该年利息费用NOTE:非付现成本=(折旧费、待摊费用、摊销费等)该年回收额:通常只有在项目的终结点,即项目计算期最后一年计算,包括回收流动资金垫支、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停止使用土地变价收入等。,2023/7/10,五、项目投资现金流量估算(四)其他公式和前提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项目计算期(n)=建设期(s)+经营期(p)某年当年的现金净流量:,2023/7/10,六、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计量应用(一)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NCF计量(144)EG:企业拟构建一项固定资产,需投资100万元,按直线法折旧,使用寿命10年,期末有10万净残值。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100万,建设期为1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为10万元。预计投产后每年净利润10万元。根据所给资料计算先进净流量。,2023/7/10,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00+10=110万元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10-10)/10=10万元项目计算期=建设期+经营期=1+10=11年终结点年回收额=回收固定资产于值+回收流动资金=10+0=10万项目计算期各年NCF分别为:建设期某年NCF=-该年发生的原始投资额NCF(0)=-100万 NCF(1)=0经营期某年NCF=该年净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额+该年回收额 NCF(2-10)=10+10=20万元 NCF(11)=10+10+10=30万元,2023/7/10,(一)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净现金流量计算案例:某企业拟购建一项固定资产,需投资100万元,按直线法折旧,使用寿命10年,期末有10万元净残值。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借入资金100万元,建设期为一年,发生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0万元。预计投产后每年可获营业利润10万元。在经营期的头三年中,每年归还借款利息11万元(假定营业利润不变,不考虑所得税因素)。,2023/7/10,(1)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00+10=110(万元)(2)固定资产折旧额=(110-10)/10=10(万元)(3)项目计算期=建设期+经营期=1+10=11(年)(4)终结点年回收额=10(万元)(5)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原始投资额 NCF0=-100(万元)NCF1=0(6)经营期某年NCF=该年净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额+该年利息费用+该年回收额 NCF2-4=10+10+0+11+0=31(万元)NCF 5-10=10+10+0+0+0=20(万元)NCF 11=10+10+0+0+10=30(万元),2023/7/10,(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计算案例:某公司一工业项目需要原始投资12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开办费投资5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0万元。建设期为一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于建设起点投入,流动资金于完工时(即第一年末)投入。该项目寿命期10年,固定资产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满有10万元净残值。开办费于投产当年一次摊销完毕。从经营期第1 年起连续4年每年归还借款利息11万元;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投产后每年利润分别为1、11、16、21、26、30、35、40、45和50万元。要求:确定该工业投资项目建设期和经营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2023/7/10,(1)项目计算期n=1+10=11(年)(2)固定资产原值=100+10=110(万元)(3)固定资产年折旧=(110-10)/10=10(万元)(4)终结点回收额=10+20=30(万元)(5)建设期净现金流量:NCF0=-(100+5)=-105(万元)NCF1=-20(万元),2023/7/10,(6)经营期净现金流量:NCF2=1+10+5+11+0=27(万元)NCF3=11+10+0+11+0=32(万元)NCF4=16+10+0+11+0=37(万元)NCF5=21+10+0+11+0=42(万元)NCF6=26+10+0+0+0=36(万元)NCF7=30+10+0+0+0=40(万元)NCF8=35+10+0+0+0=45(万元)NCF9=40+10+0+0+0=50(万元)NCF10=45+10+0+0+0=55(万元)NCF11=50+10+0+0+30=90(万元),2023/7/10,(三)考虑所得税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例:某固定资产项目需要一次投入价款100万元,资金来源系银行借款,年利息率10%,建设期为1年,发生资本化利息10万元。该固定资产可使用10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满有净残值10万元。投入使用后,可使经营期第1-7年每年产品销售收入(不含增值税)增加80.39万元,第8-10年每年产品销售收入(不含增值税)增加69.39万元,同时使第1-10年每年的经营成本增加37万元。该企业所得税率为33%,不享受减免税优惠。投产后1-7年内每年末支付借款利息11万元。要求:计算该项目每年的净现金流量。,2023/7/10,(1)项目计算期=1+10=11(年)(2)固定资产原值=100+10=110(万元)(3)年折旧=(110-10)/10=10(万元)(4)经营期第17年每年总成本=37+10+0+11=58(万元)经营期第810年每年总成本=37+10+0+=47(万元)(5)经营期第17年每年营业利润=80.39-58=22.39(万元)经营期第810年每年营业利润=69.39-47=22.39(万元)(6)每年应交所得税=22.3933%7.39(万元)(7)每年净利润=22.39-7.39=15(万元)(8)按简化公式计算的建设期净现金流量为:NCF0=-100(万元)NCF1=0(9)按简化公式计算的经营期净现金流量为:NCF2-8=15+10+11=36(万元)NCF9-10=15+10+0=25(万元)NCF11=15+10+0+10=35(万元),2023/7/10,(四)固定资产更新改造项目净现金流量的计算案例:某公司打算变卖一套尚可使用5年的旧设备,另购置一套新设备来替换它。取得新设备的投资额为180000元,旧设备的折余价值为90151元,其变价净收入为80000元,到第5年末新设备与继续使用旧设备届时的预计净残值相等。新旧设备的替换将在当年内完成。使用新设备可使企业在第1年增加营业收入50000元,增加经营成本25000元;从第2-5年内每年增加营业收入60000元,增加经营成本30000元。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企业所得税率为33%,假设与处理旧设备相关的营业税可以忽略不计。要求:计算该更新设备项目的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2023/7/10,(1)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180000-80000=100000(2)经营期第1-5年每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100000/5=20000(3)经营期第1年总成本的变动额=25000+20000=+45000(4)经营期第2-5年每年总成本的变动额=30000+20000=+50000(5)经营期第1年营业利润的变动额=50000-45000=+5000,2023/7/10,(6)经营期第2-5年每年营业利润的变动额=60000-50000=+10000(7)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的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90151-80000=10151(8)因更新改造而引起的经营期第1年所得税的变动额=500033%=+1650(9)因更新改造而引起的经营期第2-5年所得税的变动额=1000033%=+3300,2023/7/10,(10)经营期第1年因发生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1015133%=3350(11)经营期第1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净利润=5000-1650=+3350(12)经营期第2-5年每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净利润=10000-3300=+6700(13)按简化公式计算的建设期差量净现金流量为:NCF0=-(180000-80000)=-100000(14)按简化公式计算的经营期差量净现金流量为:NCF1=3350+20000+3350=26700NCF2-5=6700+20000=26700,2023/7/10,七、项目投资决策的评价方法(P146)(一)项目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P146)1.按照性质不同:(1)正指标:在一定范围内越大越好。投资收益率(ROI)、净现值(NPV)、净现值率(NPVR)、现值指数(PI)、和内含报酬率(IRR)。(2)反指标:在一定范围内越小越好。静态投资回收期。2.评价指标所除的地位:(1)主要指标:净现值、内含报酬率;(2)次要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3)辅助指标:投资利润率,2023/7/10,(二)非贴现的投资评价法1.静态投资回收期法: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收回全部投资额所需要的时间。即能够使此方案相关的累计现金流入量等于累计现金流出量的时间。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不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s);P=Ps+S(建设期)(1)公式法:Ps=原始总投资/投产后若干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P=Ps+S(建设期),2023/7/10,(二)非贴现的投资评价法1.静态投资回收期法:(2)列表法:原理: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满足以下关系式。表示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恰好是累计净现金流量为零的年限。,例P147-148下,2023/7/10,例4 某公司拟增加一条生产线,现有A、B两个投资方案可供选择,两方案均投资120000元,使用期限均为5年,各年现金流量见表4-3所示。试求两个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并作出决策。现金流量表 单位:元,A方案每年的现金净流量相等,因此:A方案的投资回收期=12000040000=3(年)而B方案每年的现金净流量不等,所以采用逐年累计现金净流量的办法来计算其投资回收期(见表4-4)。,2023/7/10,表4-4 B方案累计现金净流量 单位:元,B方案的投资回收期=(3-1)+,60000,=2.4(年),-24000,或:B方案的投资回收期=3-,60000,=2.4(年),36000,2023/7/10,(二)非贴现的投资评价法1.静态投资回收期法:(3)局限性:没有考虑时间价值;没有考虑回收期满后的现金流量状况,可能导致决策者优先考虑急功近利的投资项目。,2023/7/10,(二)非贴现的投资评价法2.投资利润率(ROI)(P149):又称投资报酬率。指项目投产期间的平均净利润与投资项目的投资额之间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1)公式:ROI=年平均利润率(P)/投资总额(I)100%(2)项目可行性判断标准:若投资项目的投资利润率高于企业要求的最低收益率或无风险收益率,则该项目可行;反之则不可行;在多个投资项目的互斥决策中,应选择投资利润率高的投资项目,例题(p149),2023/7/10,(三)贴现的投资评价法1.净现值法(NPV):净现值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照行业基准收益率或企业设定的贴现率计算的投资项目未来各年现金净流量现值的代数和。(1)公式:(2)判断标准:单项决策时若NPV0,则项目可行,NPV0,不可行;在多个NPV大于0的项目中,选择NPV较大的投资项目。,(3)计算步骤:计算投资项目各期的现金净流量;计算各期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加总各期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即得到该投资项目的净现值NPV,2023/7/10,例 某公司有A、B两个投资项目可供选择,有关现金流量资料如下表所示。假设贴现率为10%,要求分别计算两方案的净现值并比较优劣。表 单位:元,2023/7/10,根据表中资料可见,A项目每年的现金净流量相等,所以可用年金贴现,即:NPVA=NCFPVIFAk,n-C=35003.1699-10000=1094.65(元)B项目每年的NCF不相等,需分别折现再相加而获得净现值总额,即:NPVB=7000PVIFA10%,2+6500 PVIFA10%,2PVIF10%,2-20000=70001.7355+65001.73550.8264-20000=1470.91(元)应选择B方案!,2023/7/10,对净现值法的评价:(p150)优点。1、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2、考虑了项目计算期内全部净现金流量,体现流动性与收益性的统一;3、考虑了投资风险,项目投资可以通过提高贴现率来控制。缺陷:1、不能说明方案本身报酬率的大小;2、在独立投资方案决策时,如果各方案的原始投资额不相等,有时无法作出正确决策;3、净现值有时也不能对寿命期不同的独立投资方案和互斥投资力案进行直接决策。,2023/7/10,(三)贴现的投资方法2.净贴现率(NPVR)法。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总和的百分比.(1)公式:NPVR=投资项目净现值/原始投资现值100%(2)评判标准:当NPVR0,则项目可行;当NPVR0,则项目不可行。(3)优缺点:优点: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可以动态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产出关系。缺点:不能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例题 P151,2023/7/10,(三)贴现的投资方法3.现值指数(PI)法。又称获利指数法:投产后按行业基准收益率或企业设定贴现率折算的各年营业期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合计(报酬总现值)与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投资总现值)之比。现值指数(PI)=1+净现值率(NPVR),例题 P152,IP评判标准:若IP1,投资项目可行;若IP1,投资项目不可行。多个投资项目的比较,IP越大,投资项目越好。在互斥性投资决策时,在保证现值指数大于1的情况下,是追加投资收益最大化。,2023/7/10,(三)贴现的投资方法4.内含报酬率(IRR)。内部收益率。投资项目实际可以实现的收益率,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0时的折现率。,例题 P153下,IRR评判标准:当内含报酬率资金成本率(或预期收益率)时,项目可行;否则项目不可行当进行多项目互斥决策时,内涵报酬率越大越好。,2023/7/10,案例:某投资项目在建设起点一次性投资254980元,当年完工并投产,经营期为15年,每年可获净现金流量50000元。计算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分析:(P/A,IRR,15)=254980/50000=5.0996查年金现值系数表:(P/A,18%,15)=5.0996则:IRR=18%。,2023/7/10,案例:根据案例5-5资料,某公司拟建一项固定资产,需投资100万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10年,期末无残值。该项工程于当年投产,预计投产后每年可获利10万元。要求:计算该项目内部收益率。分析:原始投资额=100万元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10+100/10=20万元(P/A,IRR,10)=100/20=5查年金现值系数表:(P/A,14%,10)=5.21615.0000(P/A,16%,10)=4.83325.0000则:IRR=14%+(5.2161-5)/(5.2161-4.8332)(16%-14%)=15.13%,2023/7/10,项目投资决策方法运用(P154-155),2023/7/10,一、资金成本:资金成本的性对数表示:用资费用与实际筹得资金(筹资数额扣除筹资费用后的差额)的比率。,K:资金成本,以百分比表示D:年用资费用;P:筹资数额 F:筹资费用f:为筹资费用率,即筹资费用与筹资数额的比率,第三节 资本结构管理,2023/7/10,一、资金成本:(二)个别资金成本的计量,第三节 资本结构管理,在比较各种筹集方式中,使用个别资本成本,包括普通股成本、留存收益成本、长期借款成本、债券成本;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使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在进行追加筹资决策时,则使用边际资本成本,2023/7/10,一、资金成本:(二)个别资金成本计量1.债券成本:利息税前支付,有减税效应;筹措费用按一定标准或定率支付;,K(b):债券成本I:每年支付的利息T:所得税税率B:债券面值B(0):按发行价确定的债券筹资额i:债券票面利率f:债券筹资费率,例题,第三节 资本结构管理,2023/7/10,【例】某公司发行总面额为5000万元的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0%,发行费用率为5%,公司所得税率为25%。分别计算发行价格为5000万元、6000万元和4000万元时该债券的成本。,2023/7/10,一、资金成本:(二)个别资金成本计量2.长期借款:计算基本与债券一致银行借款手续费很低,式中的f可忽略不计,K1:银行借款成本I:银行借款年利息T:所得税税率L:银行借款总额i:银行借款利率f:银行借款手续费率,例题,第三节 资本结构管理,2023/7/10,例某企业取得10年长期借款2000万元,年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筹资费用率为0.5%,企业所得税率为25%。该项长期借款的资本成本为:,2023/7/10,一、资金成本:(二)个别资金成本计量3.优先股成本:资金成本包括优先股利和优先股筹措费用。优先股股利通常是固定的,税后支付,K(p):优先股成本D:优先股每年的股利P(0):发行优先股总额f:债券筹资费率,例题:p123,第三节 资本结构管理,2023/7/10,一、资金成本:(二)个别资金成本计量4.普通股成本:资金成本包括股利和发行费用。常用方法:固定股利增长模型,第三节 资本结构管理,K(p):优先股成本D:优先股每年的股利P(0):发行优先股总额f:债券筹资费率g:股利年增长率,例题:p124,2023/7/10,例4-5某公司普通股目前市价为60元,本年发放股利4元,估计年增长率为12%,筹资费用率为10%,则:,Ks4(1+12%)/60(1-10%)+12%20.3%,2023/7/10,一、资金成本:(二)个别资金成本计量5.留存收益成本:(机会成本)公司虽然愿意将其留用公司,而不作为股利取出投资于他处,但是要求得到与普通股等价的报酬.计算原理与普通股相同,只是没有筹资费用,第三节 资本结构管理,D:优先股每年的股利D(1):预计第一年股利P(0):发行优先股总额g:股利年增长率,2023/7/10,(三)综合资本成本(企业全部资金的平均使用代价)综合资本成本一般是以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为权数,对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的。其计算公式为:,第三节 资本结构管理,2023/7/10,例某企业账面反映的长期资金共50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1000万元,应付长期债券500万元,普通股2500万元,保留盈余1000万元。其中成本分别为6.9%,9.2%,11.46%,12%,该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6.9%(1000/5000)+9.2%(500/5000)+11.46%(2500/5000)+12%(1000/5000)10.43%,2023/7/10,例某公司计划筹资1000万元。其中,按面值发行5年期利率10%的债券200万元,发行费用为3%,所得税税率为25%,发行普通股40万股,每股市价20元,预计筹资费率为5%,第一年年末每股发放股利2元,鼓励增长利率为6%。该公司全部资金成本为:,1.计算个别资金成本:债券:K(1)=(20010%)(1-25%)/200(1-3%)=7.73%股票:K(2)=402/4020(1-5%)100%+6%=16.53%2.计算各种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3.计算综合资金成本:K(W)=7.73%20%+16.53%80%=14.77%,2023/7/10,二、杠杆原理:杠杆效应:用较小的力量移动较重的物体的现象财务管理的杠杆效应:由于特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较小幅度的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经营杠杆、财务杠杆、总杠杆。,第三节 资本结构管理,2023/7/10,(一)成本习性、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1.成本习性及分类 总成本习性模型:Y=a+bx成本习性:是指成本的总额对业务量(产量、销量或产销量)的依存关系。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固定成本: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变动的那部分成本(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保险费、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单位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变动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混合费用,第三节 资本结构管理,2023/7/10,(一)成本习性、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2.边际贡献及计算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以后的差额。公式: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单位边际贡献产销量,第三节 资本结构管理,2023/7/10,(一)成本习性、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3.息税前利润及计算息税前利润:企业支付利息和缴纳所得税前的利润公式: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固定成本=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第三节 资本结构管理,2023/7/10,(二)经营杠杆1.含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销业务量的增加虽然不会改变固定成本总额,但是会降低单位固定成本,从而提高单位利润,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大于产销业务量的增长率。经营杠杆: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经营杠杆高低可由经营杠杆系数表示。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对销售量变动的反应程度。2.公式: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的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基期的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第三节 资本结构管理,2023/7/10,(二)经营杠杆2.公式: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销售额增长(减少)所引起息税前利润增长(减少)的幅度。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反之,固定成本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第三节 资本结构管理,DOL:经营杠杆系数;EBIT:息税前利润S:销售额 Q:产量或销量:变动符号 P:销售单价V:单位变动成本 F:固定成本总额;VC:变动成本总额,例P127,2023/7/10,2023/7/10,表A,2023/7/10,表B,2023/7/10,3.经营杠杆系数与有关因素的关系销售额越大,DOL越小,风险越小;相反销售额越小,DOL越大,风险越大。企业的经营风险与经营杠杆系数有重要关系,在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越大4.控制经营杠杆的途径增加销售额、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等。,2023/7/10,(三)财务杠杆1.含义:财务杠杆是指在某一固定财务费用比重下,息税前利润变动对每股利润产生的作用.是利用债务筹资给企业所有者带来的额外收益。(即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股东权益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财务杠杆系数:是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2.公式: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率),第三节 资本结构管理,(三)财务杠杆2.公式:财务杠杆系数表明息税前利润增长引起的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增长幅度。在资本总额、息税前利润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财务风险越大,但预期每股利润(投资者收益)也越大。,第三节 资本结构管理,DFL:财务杠杆系数EPS:普通股每股利润D:优先股股利T:所得税税率I:利息,2023/7/10,3.财务杠杆系数与财务风险等的关系财务风险:企业由于举债采取负债经营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为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就要增加负债,一旦企业息税前利润下降,不足以弥补固定利息支出,企业每股利润就会下降的更快。在资本总额、EBIT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预期每股盈余(或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也越大。DFL越大,对财务杠杆利益的影响就越大,财务风险就越大。4.控制财务杠杆的途径: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合理负债。,2023/7/10,例:A、B两公司的资本结构及财务杠杆系数计算如表1和2所示。下表 A、B两公司的EBIT及资本结构表,2023/7/10,表 A、B公司财务杠杆系数计算表,2023/7/10,2023/7/10,(三)总杠杆1.总杠杆效应:又称复合杠杆,是企业同时运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而产生的收益。由于固定生产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共同存在而导致的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复合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是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乘积。,第三节 资本结构管理,2023/7/10,(三)总杠杆 2.公式复合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复合杠杆系数=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利息 复合杠杆系数=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利息-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率),第三节 资本结构管理,a:固定成本,例题,2023/7/10,案例: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A产品,其总成本习性模型为Y=10000+3X。假定该企业2001年度A产品销售量为10000件,每件售价为5元;按市场预测2002年A产品的销售数量将增长10。要求:(1)计算2001年该企业的边际贡献总额。(2)计算2001年该企业的息税前利润。(3)计算销售量为10000件时的经营杠杆系数。(4)计算2002年息税前利润增长率。(5)假定企业2001年发生负债利息5000元,且无优先股股息,计算复合杠杆系数。,2023/7/10,分析:(1)2001年企业的边际贡献总额=100005-100003=20000(元)(2)2001年企业的息税前利润=20000-10000=10000(元)(3)销售量为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