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学》PPT课件.ppt
1,公共事业管理学,王翼,2,目 录,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第二节 公共事业管理学,3,第二章 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第一节:现代市场体制的职能优势和局限性(11地理信息4)第二节 现代国家体制的职能优势和局限性(11电信(智能)3)第三节 公共事业体制的职能优势和局限性(11化学1(分析)3)第四节 公共事业管理主体(11食品科学2),4,第三章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领导、沟通、激励、控制与效率,第一节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领导(11软件工程2(金融)2)第二节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沟通(行11文秘2(12)第三节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激励(行11涉外文秘4)第四节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控制(行11社会工作2)第五节 公共事业管理效率(行11物流管理3),5,第四章 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责任与监督机制,第一节 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和监督机制(行11资环1(城乡)5)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与监督机制(行11数学(精算)4)第三节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11电信1(电子)11男),6,第五章 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律制度,第一节 国外公共事业组织法律制度比较研究(11电信1(电子)6女)第二节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法律制度概述(行11电信2(智能)2)第三节 事业单位法律制度(行11化学1(分析)3)第四节 社团的法律制度(行11化学2(化工)3),7,第六章 公共事业伦理和公共事业品德,第一节 公共事业伦理(行11食品科学2)第二节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11地理科学3)第三节 公共事业道德(12文秘6),8,第八章 公共事业管理的人力资源开发,第一节 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12电信2(电子)2)第二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12小学教育数科1(4)第三节 各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12小学教育文科2(12),9,第九章 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和创新,第一节 中国公共事业改革历程(12数学4)第二节 现代事业制度设计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模式选择(12社会工作6)第三节 实现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对策()第四节 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与创新(),10,第十章 部门公共事业管理,第二节 教育事业管理()第三节 文化管理()第四节 体育事业管理()第五节 卫生管理(),11,第十一章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方法与技术,第三节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2,第十一章 社区管理,第一节 社区管理的意义、内容和特征第二节 社区管理体制与社区管理组织第三节 社区管理人员及其素质 第四节 社区管理模式 第五节 社区管理的发展与创新,13,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研究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在公共管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它具有学科整合的特点,是将当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分析、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融合到公共管理之中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课程性质,14,第一章 绪论,一、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 二、公共事业管理学,15,一、公共事务、准公共事务、企业事务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定义三、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区别,第一节 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16,一、公共事务、准公共事务、企业事务,1、公共物品 2、私人物品 3、准公共物品,完全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比如,国防,义务教育,全民医保,等。,不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地下水资源、森林、灌溉渠道、高等教育、医疗服务、有线电视、电信、电力、煤气、自来水、高速公路,等。,17,18,4、公共事务 公共事务是指生产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特征。5、企业事务 企业事务是指生产私人物品的活动,是涉及企业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利益的活动,其产品具有完全的排他性的特征。6、准公共事务 准公共事务是指生产准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涉及全体部分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部分的非排他性的特征。,19,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定义,1、定义 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社会准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20,2、含义1)主体: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2)客体:准公共事务3)目的: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满足公众需要4)职能:计划、组织、领导、调节、控制5)标准:利润和效率?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21,三、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区别,1、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1)管理目的:2)管理的运行轨道:法制轨道、利益轨道 3)物质资源的来源:部分来自于收入、部分来自于政府拨款 来自于投资回报,即来自于所获利润 4)绩效评估标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22,2、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 1)管理主体 公共事业组织 政府机关 2)管理方式 平等 等级制 3)管理的直接性和间接性 4)管理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 自负盈亏 国家财政拨款 5)从阶级性来看 对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 统治阶级需要,23,3、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区别 1)管理范围不同 国家和公共事业组织、公共事业组织 2)管理主客体不同 主体:政府-公共事业组织 客体:公共事务-准公共事务 对象:全体公众全体或部分公众 3)管理教育的重点不同 公共管理:在职公务员 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组织人员 4)学科层次不同 管理学-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24,第二节 公共事业管理学,一、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定义二、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学科特点,25,26,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定义 对于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目的,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研究。,27,二、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学科特点,1.跨学科与专门化的统一 跨学科:公共行政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 专门化:专门研究纲领 2.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统一 学术性:对规律总结,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应用性:来源和指导公共事业管理实践 3.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实证性:作出预测并得到证实 规范性:强调价值和伦理分析 4.公共性与管理性的统一 公共性:和政治过程密不可分,立足本国实 管理性:研究一般规律和方法,具有国际性,28,第二章 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第一节 公共事业组织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 公共事业组织的作用-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29,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有关政策、法规、法律),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组织。,30,第一节 公共事业组织的概念和特征,一、公共事业组织的含义 1、组织(公共目标和非公共目标),非公共组织市场组织公共组织政府组织 公共事业组织,2、公共事业组织,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组织。,在我国,公共事业组织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31,事业单位,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不以盈利(或积累资本)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32,社会团体:,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国目前的社会团体都带有准官方性质,在很大程度上行使部分政府职能。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全国妇联 中国文联、残联、全国侨联、中国作协 欧美同学会、黄埔军校同学会、中国红十字总会,33,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图书馆、民办福利院,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等等,34,公共事业组织相当于国外第三部门。第三部门的五个特点是:组织性 民间性 非营利性 自治性 志愿性,35,二、公共事业组织的国际分类,1、国际上的分类(1)联合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大中型或简称 ISIC体系(十七大类、六十小类)(2)欧共体经济活动产业分类体系或简称NACE 体系(五类、十八小类)(3)由美国慈善统计中心设计的免税团体分类体 系简称NTEE体系(二十五大类)(4)约翰霍布金斯大学设计的公共事业组织 国际分类体系简称ICOPN体系(十二大类、二十四小类),36,2、国内分类(1)按照市场中介组织与非市场中介组织分类(2)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十五类)(3)按登记机关分类:事业类、企业类、公务类(4)按从经济来源分类:自给自足型、部分收费型、无偿提供型,37,三、公共事业组织的持征及与其他组织有区别,1、公共事业组织的特征(1)组织性(8)自主性(2)非政府性(9)使命感(3)服务性(10)多样性(4)沟通性(11)专业性(5)非营利性(12)灵活性(6)独立性(13)开创性(7)公正性(14)参与性,38,2、公共事业组织与其它组织区别(1)社会公共事业组织与政府的区别第一,有无抽象行政行为第二,是否进行有偿服务第三,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第四,是否全额拨款(2)公共事业组织与企业的区别第一,组织目标是否追求投资收益 第二,服务是否具有独占性 第三,是否按供求关系确定价格,39,第二章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第一节 现代市场体制的职能优势和局限性1、市场体制的职能优势 1)信息传递的效率(价格机制)2)激发生产社会财富的创造力(适当的报酬)3)有效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市场和契约),40,2、市场体制的局限性 1)市场竞争的不完全 2)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3)难以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 4)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41,经济外部性 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典型的办法:征税与补贴 对负的外部性征收税负;对正的外部性给予补贴。,42,合约失灵理论,为何有些私人物品通常也由非营利组织提供呢?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Henry Hansmann在1980年提出的合约失灵理论作出了回答。在有些服务领域,消费者往往缺少足够的信息来评估服务的质和量。这或者是由于服务购买者并不是最后的消费者,中间隔了一层;或者是由于服务本身的性质太复杂,消费者对它难以评估。,43,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服务由营利组织来提供,它们很可能利用自己在信息不对称中的优势地位,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欺骗消费者,谋求自己的利润的最大化。经济学家称之为“契约失灵”。非营利组织不得分配盈利的原则使得它们能够得到消费者的信赖,成为消费者降低监督成本的制度安排。,44,第二节 现代国家体制的职能优势和局限性1、现代国家体制的职能优势 1)提供法律,维护竞争的市场秩序 2)提供和维持市场正常运作的经济环境 3)促进资源的合理运用,保护生态环境 4)从事社会发展活动,提供基本社会服务 5)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 6)应付紧急事件。,45,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反垄断法是从维护市场的竞争性出发,保证市场上有足够的竞争者,从而降低市场集中度、调整市场结构,以便使消费者在市场上有选择商品的权利。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是反对经营者违反诚信原则和商业道德,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攫取他人竞争优势的行为。,46,2、国家体制的局限性 1)国家的主观发展努力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要求有距离;2)政府不少努力是低效率的;3)国家也可能是不公正的;4)决策时滞,47,第三节 公共事业组织的职能优势和局限性1、公共事业组织的职能优势 1)非营利性:树立信任 2)沟通性:收入基层、贴近民众 3)低成本:志愿人员、私人捐款、行政机构精简 4)创新性 5)开放性,48,2、公共事业组织的局限性 1)筹款不足 2)志愿活动的狭隘性 3)志愿组织的家长作风 4)志愿组织的业余性 5)产出的质与量难以把握,49,3、公共事业体制局限性的克服,从政府方面看,政府通过公共事业组织可以不花钱或者少花钱解决很多社会问题从公共事业组织方面看,与政府,特别是当地政府建立起来合作关系十分重要,50,第四节 公共事业管理主体,1、主体的概念 能动地从事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能将自身之外的客体自觉地作为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并在对象身上展示自身内在本质力量的人。,51,2、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探讨(一)“第三部门”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观点(二)公共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观点(三)公共事业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观点,52,第三章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领导、沟通、激励、控制与效率,3.1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领导 3.2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沟通 3.3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激励 3.4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控制 3.5 公共事业管理效率,53,第一节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领导,54,一、公共事业管理领导权力,公共事业领导的权力基础或基础性权力:1)合法权(法定权、制度权)2)惩罚权(负强化)3)奖励权(正强化)4)模范权(认同与效仿)5)专长权(专门知识和领导水平),55,权利起源说,神权说-“神权论”或“君权神授论”德仁说-孔子的“德治”、孟子的“仁政 智慧说-“知识就是力量”、“科技治国论”暴力说-韩非子、马基雅维利(政治无道德)契约论-卢梭、孟德斯鸠资源说-对组织资源的拥有与控制,56,二、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1、公共事业领导素质的定义公共事业领导在一定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 的实践锻炼和学习所形成的并在领导活动中经常发挥作用的基本要素。,57,2、公共事业领导素质的特征 1)时代性 2)综合性 3)层次性,58,3、公共事业领导素质的基本内容政治素质 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品质等各方面特质的总和法律素质知识素质,59,能力素质 沟通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创新能力和激励能力等等。是树立权威的基础。道德素质 由道德评价、道德选择、道德调节、道德教育、道德追求等要素构成。身心素质,60,三、公共事业领导行为和领导体制,1)专权独裁式的领导。权力集中在最高一级,决策和组织目标设置都是大多由高级管理阶层做出,以命令形式强制推行。2)开明专制式。权力集中在最高一级,他们也授予中层一定权力,决策大多由高级管理阶层做出,但是中层也有一定决策权。3)协商式领导。重要问题的决策权在最高领导,中下层人员在次要问题有决定权,也实行某种程度的参与制定计划。4)参与式领导。领导让下属参与管理,上下级处于平等地位,协商解决问题。,61,四、公共事业管理领导者与工商企业领导者的区别,素质不同,62,工作方式不同,63,人事权限不同,64,与大众传媒关系不同,65,绩效评估不同,66,第二节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沟通,只有通过人与人相互之间的互惠影响,情感和舆论才能得到补给,人心才能得以宽广,人的才智才能得到发挥。托克维尔,67,1 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的含义沟通的一般含义 沟通:将信息从发送者传递到接收者,以期接收者做出相应的反应的过程。沟通无处不在没有信息沟通就没有组织行为使信息发挥积极作用和达到目的的手段,68,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沟通 不同公共管理主体(个人、群体、组织等)进行信息交流,互通情报,从而对彼此行为产生作用和影响的过程。,69,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的作用使公共事业组织中的人们认清形势。使决策更加合理。促进公共事业各部门协调发展。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统一事业组织成员的行动。,70,71,72,公共事业管理中基本的沟通方式任何社会沟通都是通过一定的渠道来完成的。书面信息沟通 口头信息沟通 非语言信息沟通根据沟通渠道的不同,可以将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方式分为两大类:正式沟通向下沟通向上沟通横向沟通非正式沟通,73,正式沟通公共事业管理系统内,依据明文规定的原则、途径、手段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图:以信息流向划分的正式沟通,74,非正式沟通公共事业组织内,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以外的途径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非正式沟通的特点不拘形式难以控制直截了当传递迅速信息不确容易失真非正式沟通的主要模式 单线式、流言式、集束式、偶然式,75,公共事业管理者应如何对待实际工作中的非正式沟通?,76,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的原则准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策略的运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77,5.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沟通效果的方法1进行信息沟通检查。2尽可能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组织层次。3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4提高沟通的心理水平。5掌握沟通的技巧。6运用例外原则和须知原则。,78,第三节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激励,79,1 公共事业管理中激励的含义 公共事业管理者针对成员的需要,采取某些手段,激发人们为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积极自觉地行动的过程。是引导人们社会行为的连锁反应过程。利用外部诱因,刺激未满足的需要,进而激发人们行为的动机。激发人们按照公共事业管理要求行动的积极性。关键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有哪一些?,80,2 公共事业管理中激励的基本原则目标认同原则 组织目标与个人报酬目标的双重认同,如何使公共事业组织目标为管理者所认同?,81,公平、公正原则公平原则必须遵守,不然激励目标达不到,还会严重挫伤积极性。亚当斯(Adams):公平理论,一个人对报酬是否满意,取决于将他的投入(时间、努力、经济、教育等),同别人比较来评价是否公平。,如何注意保证公平、公正?,82,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随机制宜原则,在协作劳动中,根据劳动好坏、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在智力开发、劳动保护等方面,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在增强人的身体健康、增强内部团结,团队凝聚力以及对人格的尊重上,应一视同仁*。在职务晋升上,应遵循规定的标准。,83,3 公共事业管理激励方式传统的激励方式:胡萝卜加大棒(奖励与惩罚),如果一个人把驴子放在装满胡萝卜的畜栏里,而站在外面拿一根胡萝卜去诱它出来,试问驴子会出栏么?,84,现代激励理论之内容型激励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Hierarchical theory of needs),85,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该理论研究人的生理需要基本满足的前提条件下还有哪些需要。权力需要 社交需要 成就需要指导意义:赋予权限、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提供创造成就的机会和条件,86,现代激励理论之过程型激励期望理论,87,现代激励理论之行为改造激励挫折理论 研究阻碍人们发挥积极性的各种因素。改造环境,避免挫折。减轻挫折的不良影响,提高容忍力。,如何对待受到挫折的人?,88,4 公共事业管理中激励的方法思想政治工作参与管理工作丰富化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会,89,3.4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控制,一、公共事业管理中控制的含义 公共事业组织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对公共事业组织成员及其行为进行约束的过程。1、维护现成社会秩序,建立新社会秩序;2、惩罚越轨行为,奖励规范行为;3、对社会成员的监督、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控制、组织成员对管理者的监督,90,3.4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控制,二、公共事业管理中控制的功能 1、社会秩序的保障 2、凝聚力的产生 3、目标一致性,91,3.4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控制,四、公共事业管理中控制的方式 1、强制性控制方式 1)法律 2)纪律 2、非强制性控制方式 1)道德 2)舆论,92,3.5 公共事业管理效率,二、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特点 1、不存在利润指标 2、对目标和战略有更大的制约 3、顾客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 4、缺乏竞争 5、员工大多数都是专业人员,93,3.5 公共事业管理效率,三、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评估1、效率评估的意义2、效率评估的方法 1)定性 2)定量-指标体系评估法,94,3.5 公共事业管理效率,四、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措施 1、打破垄断,引入竞争 2、建立公共事业组织责任承担机制 3、分权 4、电子化建设 5、加强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考核,95,第四章 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责任与监督机制,4.1 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和监督机制4.2 发达国家的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 与监督机制4.3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96,4.1 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和监督机制,1、公共责任构成要素:承担公共责任的行为主体;公共责任的内容;公共责任的客体。表现形式:行政责任;法律责任;道义责任监督机制:外部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内部监督:工作检查、绩效考核、审计、审核、受理申诉与控告等。,97,4.1 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和监督机制,二、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内涵:即公共事业组织在公共事业服务与管理过程中依法或依章程所承担的工作责任。公共事业组织公共责任机制的具体目标:1.保障服务的提供;2.保护捐助者的利益3.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4.保护公共事业组织工作人员的利益。三、公共事业组织公共责任的监督机制 公共责任机制形式多样主线为监督制约机制。,98,4.2 发达国家公共事业组织的 公共责任与监督机制,一、发达国家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的早期努力1、英国的“行政监督模式”最 早:大法官制;1601年:监督专员制;1650年:法律监督;1853年:慈善法;1860年:慈善委员会,监督管理慈善机构。2、美国的“非管制模式”胡萝卜:税收优惠、赋予特权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大 棒:税收优惠的剥夺和司法调查与处罚。,99,4.2 发达国家公共事业组织的 公共责任与监督机制,二、发达国家监督机制框架1、监督主体 主体多元化和专门机构两种模式2、监督规则 1)注册登记制度 2)财政优惠 3)财务规制 4)投资规制 5)对不公平竞争的规制,100,4.2 发达国家公共事业组织的 公共责任与监督机制,3、公共责任监督机制的发展趋势 1)政府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的强化 2)多元监督体系的完善和强化 3)公共事业组织自律机制的强化 4)公共责任层次由低到高的重点转移,101,4.3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一、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现状及问题1、社会腐蚀对公益机构的侵蚀 1)违规从事营利性商业活动 2)财务管理混乱带来的违规和腐败 3)官僚化倾向2、道德滑坡 1)经济发展和公民慈善意识同等重要;2)波及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影响公共责任的实现。,102,4.3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3、薄弱的社会监督 1)公众监督意识薄弱 2)新闻舆论监督无力 3)民间监督和评估组织缺失,103,4.3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4、监督组织缺位-监督主体多元化和激励不足 1)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各监督主体实施监督的程序和手段,现有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的界定;2)民政部门职能多样化和社团管理力量不足使其无力应付众多社团的监督和管理;3)监督主体缺乏责任意识:重权力、轻责任,104,4.3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5、角色冲突 许多公共事业组织或社会团体与政府关系密切;公共事业组织的二重性:官方性和民间性;角色冲突:业务主管部门监督自己准下属。,105,4.3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6、双重俘获-监督疲软的必然结果 1)党政领导干部兼任社团领导职务 2)社团成为安置闲散人员的分流渠道 3)社团活动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于主管部门开明程度,106,4.3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7、市场约束的软化-限制竞争的副产品 人为限制公共事业组织之间的竞争:1)分级管理所带来的地域上限制竞争;2)同一行政区内,禁止设立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团体。,107,4.3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二、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的措施 1、完善组织立法 2、减少登记限制,简化登记程序 3、加强公共事业组织的日常监督 4、界定政府监督主体的职责 5、建立公共事业组织行业监管和自律机制 6、建立公共事业组织评估体系 7、加强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108,第六章 公共事业伦理 和 公共事业道德,109,第一节 公共事业伦理,一、公共事业伦理的含义 1.公共事业伦理定义 2.公共事业伦理与个人伦理区别(1)两者的主体不同(2)两者的调节范围不同(3)两者的内容和研究领域不同,110,二、公共事业伦理的构成1.公共事业伦理意识 2.公共事业伦理实践3.公共事业伦理评价,伦理准则意识,伦理责任意识,伦理目标,111,三、公共事业伦理的特点 1.公共事业伦理规范是主观与客观的 统一。2.公共事业伦理规范是他律与自律的 统一。,112,第二节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一、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1.缺乏“服务第一”的观念,表现出比 较浓厚的“官本位”意识。2.尚未确立正确的权力与业务观念。3.没有按照公共事业所特有的行为规范 来开展工作。,113,二、加强公共事业管理建设原则 1.服务原则 2.效率原则 3.公正原则 4.开拓创新原则三、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从道德驱 动的自律到制度化自律 1.自律分析 2.道德驱动的自律与制度化自律 3.制度化自律的实现(1)建立完善的法制框架(2)完善和改进机制(3)政府自身的完善,114,第三节 公共事业品德,一、公共事业品德的特征 1.整体性 2.稳定性 3.转换性二、公共事业品德的价值 1.公共事业教育培养机制 2.公共事业习惯形成机制 3.公共事业良心调控机制三、公共事业品德的养成机制,115,二、公共事业品德的价值三、公共事业品德的养成机制 1.公共事业教育培养机制 2.公共事业习惯形成机制 3.公共事业良心调控机制,116,第八章 公共事业管理的人力资源开发,117,第一节 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一、21世纪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人才培养 需求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人才培养素质,政治素质,体格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知识素质,118,三、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式,1.跨学科交叉培养2.学位层次统筹培养3.校际间联合培养,119,第二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原则 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课程体系整体化 2.培养富有创造性人才,课程设置要创新 3.处理好课程体系、内容的厚与薄的关系 二、公共事业管理课程设置的对策措施 1.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框架 2.打通专业壁垒,加强文理渗透 3.重视基础训练,抓好核心课程建设,120,第三节 加强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的建议,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 题分析 二、加强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的建议 1.设置原则 2.具备条件,设置统筹规划重视人才变化和遵循市场律专业结构协调优化,学科优势 师资优势 专业优势 科研优势,121,第四节 各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一、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 二、体育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三、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人才培养,122,第十章 部门公共事业管理,123,教育事业管理一、教育事业管理模式 行政管理模式、公共事业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模式二、教育事业管理改革 教育行政管理改革、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改革、企业管理模式改革,124,125,文化管理一、文化管理模式(一)行政管理模式 从工作对象看;从管理范围看;从工作性质看(二)公共事业管理模式(三)企业管理模式,126,二、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一)行政管理模式改革(二)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改革“就像高明的演员,他的表演越炉火纯青,就越不露表演的痕迹,越自然真实。美国的意识形态生产者就像是这样的高明的演员,生产出的意识形态产品非常逼真、自然,令人信服。”(三)企业管理模式改革,127,第十一章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 方法与技术,128,第三节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抽样调查方法(一)含义 从全体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来调查(二)术语 1.总体和样本 2.样本框 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也就是用于获得样本的总体成员列表。,129,3.抽样误差4.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130,问卷法优点:范围大,保密性好,避免主观偏见缺点:回收率、质量难以保障;结构:1.封面信2.指导语3.问题4.答案,131,封面信,132,指导语,133,题型和答案设计,问题的形式1.填空式,134,2.是否式,135,3.多项选择式,136,4.矩阵式,137,答案的设计1、穷尽性 答案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情况,138,139,2、互斥性 答案相互之间不能交叉重叠或包含,140,141,相倚问题(后续性问题)所谓相倚问题,是指在前后两个(或多个)相连的问题中,被调查者是否应当回答后一个(或后几个)问题,要由他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来决定;即前一个问题作为“过滤性问题”。在问卷设计中,可以采取下列两种不同形式的相倚问题:,142,143,观察法含义:依靠研究者的器官来搜集资料类型:实验观察和非实验观察;隐蔽性观察与非隐蔽性观察优缺点:直观可靠;环境、时空条件难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