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论上》PPT课件.ppt
,中国古代文论,第一章 先秦文论(上)引言、时间概念先秦指秦及秦代以前。这是一个历史无比渺远的年代。这里的讲授涉及到传说中的虞舜时代,大约是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07年,秦灭亡。这中间共约1900年。只是事实上,这里所谓先秦文论,主要是指西周以后,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五六百年间的文论。这也是通行的看法。,、社会思想文化概况()夏以前的情况很不清楚,因为甲骨文的发现,殷商的情况清楚一点。武王克商,西周开始。社会政治制度不断建立完善。厉王、幽王以后,国势衰败,西周灭亡,诸侯兴起。春秋以来,社会动荡,战乱频仍。最终秦灭六国,实现短暂统一。()商以后是一个中国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的时期。从甲骨文可见,殷商时期,汉字已基本定型。商末周初,许多经典得以创制。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出现了许多思想流派。,()远古时期即已产生诗歌,据说舜帝曾作歌,特别是从晚商到春秋时期产生了大量诗歌,这中间的三百多首诗歌结集成为诗经。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又创作了以离骚为代表的大量诗歌。晚商以来的文学,还有见于历史文献和诸子著作中的散文。、先秦文论与先秦思想文化先秦文论并没有专门的文论著作,主要保存在经典、历史文献和诸子著作里。先秦文论与先秦思想文化密切相关。先秦文论给人感觉有些零散,但思想很丰富,对后来有重要影响。这里分两章讨论。,一、诗言志与诗言情先秦文学首先是诗,先秦文论首先是诗论。按照传说,早在虞舜时代就已产生诗论,这就是所谓诗言志说。而在诗经里已经流露出诗言情的观念。前者是说诗是志意的表现,后者说诗是情感的表现。应该有所不同。这里分别介绍这两种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1、尚书尧典:诗言志(意),尚书尧典记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所谓“诗言志”,重点在“志”字,“志”是什么意思,历来多有解说。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也有这样一段记载,其中作“诗言意”。给我们一个启示,志是意的意思。许慎说文解字说,“志,意也。”意又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说:“意,志也。”志意互释。总之,诗言志就是说诗是表现诗人的心意看法的。,尚书是一部主要记载唐尧虞舜以来甚至春秋时期帝王大臣甚至诸侯政治言论的文献,对应于各自的时代,分别有所谓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一般认为商书和周书所记基本可信,而虞书和夏书成书时代也较晚,大约战国时期,不免有很多后来的想象,但应该说是有远古遗说资料依据的。尧典是虞书里的一篇,上述记载多有想象,但也还是相信虞舜提出诗言志的说法有可能。“诗言志”这一看法虽然朴素,但揭示了诗歌表现性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尚书后来成为儒家经典,其所记载的所谓诗言志的说法影响就更大了。,2、诗经:诗言情 诗经是晚商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的总集,其中的许多篇章往往不自觉地流露出为什么要作诗的观念,就有所谓诗言情论。比如,小雅四月说:“匪鹑匪鸢,翰飞冲天。匪鳝匪鲔,潜逃于渊。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小雅.白华说:“淲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小雅四牡说:“驾彼四牡,载骤骎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魏风园有桃说:“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这中间所谓“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啸歌伤怀,念彼硕人。”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心之忧矣,我歌且谣。”都明确说作诗是为了情感的表现。在文学作品中流露出文学观念,是文学理论的一种形态。这在各民族文学的早期,更是常有的现象。这种流露虽并不自觉,但往往非常真切,所以特别值得我们重视。诗经中流露的这种情感表现说,直到今天,仍是中西文论的重要观念。,3、孔、孟、荀:诗言志大约受尚书尧典的影响,儒家学派的大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都讲诗言志。()最近发现的孔子诗论说:孔子曰: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意。民性固然,其隐志必有以俞(抒)也。意思是诗没有把志隐藏起来,乐没有把情隐藏起来,文没有把意思隐藏起来。心中所藏之志要抒发出来是人性使然。()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似亦讲“诗言志”。,()荀子说:“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这里所谓诗已经是诗经了,孔子把“志”和“意”对举,似志已有志向、怀抱义,而荀子讲志,尤其指思想观念。()荀子在他的著作里引诗不少,但专门谈诗并不多。他有一句话:“善为诗者不说。”先秦时期音乐很发达,荀子重视音乐,专门写了一篇乐论,讨论音乐问题,对后来影响很大。当时诗乐不分,从乐论所讨论的情感和思想倾向问题中,可见荀子对言志的强调。这里作一点介绍。,a、荀子认为,音乐是表现人的情感的,这种表现具有必然性。他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b、荀子认为,音乐也是表现人的思想倾向的。他说:“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可以说荀子是既讲言情,又讲言志的。c、荀子认为,音乐对听众有重要影响,不同情调风格的音乐对听众心理的影响不同。他说:,“故齐衰之服,哭泣之声,使人之心悲;带甲婴胄,歌于行伍,其人之心扬;姚冶之容,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绅端章甫,舞韶歌武,使人之心庄。”d、不同的情调风格体现不同的思想倾向,荀子把音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平肃庄的,一类是姚冶险怪的,认为它们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强弱盛衰。他说:“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嬰也,乐姚冶以险,则民流僈鄙贱矣。流僈则乱,鄙贱则争,乱争则兵弱城犯,敌国危之。”,e、不同的音乐会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政治状况,所谓:“乱世之征,其声乐险,其文章匿而采治世反是也。”f、这所谓中平肃庄,具有正确思想倾向的音乐主要是雅颂之声。荀子说:“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导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辨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g、荀子主张对一切有不正确的思想倾向的音乐要加以修正,所谓“修其形,正其乐。”回到雅颂之声的轨道上来。他这样描述雅颂之声的音乐境界:“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h、荀子还明确说过音乐言志的话,他说:“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二、美刺、补察时政、兴观群怨和诗亡而后春秋作 这主要是讲诗有什么用。先秦时期认为诗可以美刺、补察时政、兴观群怨,诗亡而后春秋作。、美刺 美刺是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观念。美,就是赞美;刺就是讽刺。诗有赞美讽刺的功能,或者说诗能用来赞美讽刺。这很早就从诗经里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了。,先说美。大雅崧高说:“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单单。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丕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烝民说:“四牡騤騤,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诗后面的议论流露出作诗是为了赞美的意思。,再说“刺”。诗经篇章流露出作诗是为了讽刺的比较多。大雅桑柔说:“民之未戾,职盗为寇。凉曰不可,复背善詈。虽曰匪予,既作尔歌。”小雅节南山说:“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式讹尔心,以畜万邦。”小雅巷伯说:“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彼豺虎。豺虎不食,投彼有北。有北不受,投彼有昊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小雅何人斯说:“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靦(tian)面目,视人罔极。作此好歌,以极反侧。”陈风墓门说:“墓门有梅,有枭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诗后面的几句都流露出作诗是为了讽刺的思想。魏风葛屦直接用了“刺”这个词:纠纠葛屦,可以履霜。纤纤女手,可以缝裳。要之棘之,好人服之。好人提提,宛然左避。佩其象提。维是褊心,是以为刺。,2、补察时政诗描写社会现象,表现了诗人赞美或讽刺的态度,同时包含着大量的政治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对社会统治者很有用。他们从中可以看到民心的向背,看到民众的意愿。这在信息采集传播很不发达的古代,显得非常重要。早在西周时期,就很重视这样的诗歌,认为可以补察时政。国语周语说:“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左传襄公十四年也有记载说,西周时期,“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庶人谤,商旅于市,百工献艺。”诗成为考察社会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实际上涉及到文学的政治认识作用。古代很强调这一点,要求文学自觉地反映现实,以便统治者从中补察时政。所谓“补察时政”成为常用的说法。3、兴观群怨这是孔子的看法。孔子是非常重视诗的,对诗的功能有深刻的认识,论语阳货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朱熹注曰:“感发意志”。“观”,郑玄注曰:“观风俗之盛衰”。“群”,孔安国注曰:“群居相切磋”。,“怨”,孔安国注曰:“怨刺上政”。根据这些注解,用现代文学理论来阐释,可以说所谓兴观群怨涉及到文学的情感功能,认识功能和人伦功能。()“兴”和“怨”指出了情感的功能。“可以兴”,即可以感发意志,激励情感;“可以怨”,即可以怨刺上政,宣泄哀怨。可以怨,比较容易理解为可以表现诗人之怨;孔子这一段话是教导学生研习诗歌,应该是指读者通过有关诗歌宣泄自己的怨愤。“兴”和“怨”涉及到积极和消极两种情感,涉及情感的激励和宣泄。这是相当全面的。,()“可以观”,指出了认识的功能。“观风俗之盛衰”,是社会的方面;孔子下面还讲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自然的方面。这也是相当全面的。()“可以群”,“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指出了人伦的功能,认为诗可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从一般交往到家庭朝廷方方面面。()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在古代有着极大的影响。、诗亡而后春秋作,孟子离娄下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而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檮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诗春秋先后相继产生。()诗反映王者之迹,是王者之迹的一部分。()春秋反映诸侯之事,对诸侯之事进行褒贬。,()诗和春秋产生时代不同,文体不同,但精神是相通的。诗体现文学对盛世的作用,是盛世的一个方面;春秋体现文学对衰世的作用。三、赋诗言志、告诸往而知来者、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这主要讲怎样评论诗歌。1、赋诗言志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大叔、二子石从。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子展赋草虫(召南,“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悦。”),赵孟曰:“善哉,民之主也。抑武也,不足以当之。”()伯有赋鹑之贲贲(鄘风,“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赵孟曰:“床笫之言不逾阈,况在野乎?非使人得闻也。”,()子西赋黍苗之四章(小雅,“肃肃谢功,召伯营之;列列征师,召伯成之”),赵孟曰:“寡君在,武何能焉?”()子产赋隰桑(小雅,“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赵孟曰:“武请受其卒章。”()子大叔赋野有蔓草(郑风,“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赵孟曰:“吾子之惠也。”()印段赋蟋蟀(唐风,“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赵孟曰:“善哉,保家之主也。吾有望矣。”,()公孙段赋桑扈(小雅,“匪交匪傲,万福来求”)赵孟曰:“匪交匪傲,福将焉往?若保是言也,欲辞福禄,得乎?”卒享,文子告叔向曰:“伯有将为戮矣。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怒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幸而后亡。”赋诗言志本意不在文学批评,因涉及到诗,所以与文学批评颇有关系。赋诗者可以并不完整准确地顾及诗的本意,而是为我所用,作一己的发挥,这可以说是一种主观阐释的批评。春秋时期还有所谓“赋诗断章”之说。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癸臣子之(庆舍),有宠,妻之。庆舍之士谓卢蒲癸说,“男女辨姓,子不避宗,何也?”曰:“宗不余避,余独焉避之?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恶识宗?”所谓“赋诗断章”,和“赋诗言志”意思相接近,甚至比“赋诗言志”走得更远。所谓“赋诗断章”,本意更不在文学批评,但以为说词,可见这种现象已为普遍接受。主观阐释批评是春秋时期运用普遍的批评 方法。2、“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主要是孔子的批评方法。,论语学而说:“子贡曰: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是之谓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八佾说:“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与春秋时期的赋诗言志颇有些关系。3、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这是孟子提出的批评方法。(1)先说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说:“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一段话里讲到的诗,出自诗小雅北山,云:“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针对咸丘蒙的理解,孟子提出,“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里要注意对“文”、“辞”、“志”、“意”几个概念的理解。,这里所谓“文”,指文采修饰;“辞”,指语词含义;“志”,指作者本意;“意”,指作品主旨。“逆”是“迎”的意思。孟子主张,不能因为文采修饰而防碍了对语辞含义的理解;重要的是通过作品主旨去把握(“逆”)作者本意。这就提出了一种重要的批评方法。这种批评方法显然与前面讲到的赋诗言志、告诸往而知来者不同。(2)孟子又提出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说:,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本是讲交朋友的问题,但这不是一般的朋友,而是有诗有书的朋友,所以涉及到文学批评。孟子认为,要更好地理解这种有诗有书的朋友,也就是作家,除要认真阅读他们的诗和书之外,还要考察他们所处的时代和他们的生平事迹。这就提出了一种重要的批评方法。,所谓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孟子是分别提到的;虽然孟子没有明确地把它们联系起来,但二者在逻辑上是完全统一的。以意逆志,主张通过作品去把握作者的意图;所谓知人论世是进一步的论述,以寻求作者本意为最终目标。四、中和,雅正,尽善尽美 这里主要讨论关于诗的审美理想的问题,即什么样的诗是好诗。1、中和。所谓中和,指思想观念不偏颇,情感表现不激烈。这种看法提出很早。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公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废,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孔子讲中和。哲学上,孔子讲“中庸”,推重折中、平常,论语雍也说:“子曰: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关雎有中和之美。论语八佾说:“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此外,礼记经解有所谓“温柔敦厚,诗教也”之说,也与中和之美有关:“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雅正。这主要是孔子的思想。雅和正可以分开来说。()雅。雅就是典雅,不俗。论语卫灵公说:“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阳货说:“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正,就是纯正。孔子认为诗三百的内容是纯正的。论语为政说:“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尽善尽美。主要是指内容和形式统一。论语八佾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谈到理想人格,论语雍也说:“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指内在方面,“文”指外在方面。孔子认为,内在方面超过外在方面,会显得粗野;外在方面超过内在方面,又会显得虚浮,主张两方面协调起来,这就叫做文质彬彬。所谓文质彬彬,本不是说文学问题,而是说做人的问题。但这与孔子主张内容与形式统一、尽善尽美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文和质,后来每用来说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问题,具有深远的影响。,五、文与言(辞)现在要讲的是先秦时期关于文学和语言问题的看法,这些看法有时不像前面的诗论那么具体,但可能涉及到文学的本质问题。这些看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偏于散文或文章的。1、文 中国古代文论里有一个重要概念,这就是所谓“文”,“文”是什么意思?甚至可以说,其意义本身包含着对什么是文学的解释,涉及到文学的本质问题。,而“文”这个词出现很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里就已经有了,写作。这是一个象形字,是对交错组合事物的模拟,最初是交错组合的意思。许慎说文解字说:“文,错画也。象交文。”西周末年对此已有相当的认识。国语郑语说:“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可以说这里包含对文学本质的看法,这就是说,文学是形式的。,进一步看,春秋时期说到许多现象是文,这些现象都有交错组合的特征。()色彩线条。左传桓公二年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书写的字符。左传昭公元年说:“于文,皿蟲为蠱。”()抑扬顿挫的语言。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说:“言,身之文也。”,()此外,古代还把典章制度称作是文。这主要是孔子的看法。论语泰伯说:“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八佾说:“子曰: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子罕说:“子畏于匡,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则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我何?”,战国时期,易传对所谓文有明确的界定,所谓:“物相杂,故曰文。”意思是凡物,只要是交错组合,都可称之是文。易传进一步认为文有两种,“天文”和“人文”。易贲彖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传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这“理”也是“文”的意思。“天文”,即自然之文,也包括所谓“地理”。前面所谓色彩线条、文字语言、典章制度属于“人文”。这可以说是殷商以来关于“文”的思想的一个总结。先秦时期对“文”的理解是非常宽泛的,并不专指文学。这些观念对后来影响很大。,2、言(辞)“言”这个词在甲骨文里也有,写作,也是一个象形字,是说话的意思。“辞”似出现稍晚,但已多见于春秋战国文献。这里主要讨论先秦时关于言(辞)的思想。()言辞是有序的组合。易经艮卦爻辞说:“言有序,悔亡。”()言辞有物,有所指。易象传说:“君子以言有物行有恒。”,易系辞说:“辞也者,各指其所之。”有序就是具有形式,有物就是有内容。()言辞应该修饰。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情欲信,辞欲巧。”孔子很赞赏当时郑国外交文书的写作。论语宪问说:“子曰:为命,裨諶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易传说卦爻辞:“其旨远,其辞文。”()经过修饰的言辞具有美感,能够成为一个审美对象。荀子说:“赠人以言,胜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易传说:“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象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言辞和主体的关系。,易传认为语言与主体有对应关系:“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绌。”所以,人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言行,君子之枢机。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与。”易传认为语言甚至能作用于主体:“修辞立其诚。”这是古代一种非常重要的观念。,六、言有三表与征圣、合道、宗经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天下议论纷纷,这也体现为语言问题。哪些议论是正确的,哪些议论是不正确的,应该怎样加以评判,许多思想家都涉及到这个问题,于是有所谓语言评判标准问题的提出。这主要有墨子的言有三表说和荀子的征圣、合道、宗经说。文学是语言,语言评判标准也是文学批评的标准。前面讲到儒家关于诗的审美理想,本身也是批评标准的问题,语言批评标准主要是思想方面的。,1、言有三表 墨子非命上说:子墨子言曰:必立仪。言而毋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性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本之者”,就是要有历史依据;“原之者”,就是要有现实依据;“用之者”,就是要实践检验。,我们看一个墨子用三表法检验言论的实例。春秋时期,有一种议论,叫有命论,很有影响。所谓有命论,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墨子说,当时,“执有命者以杂于民间者众,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众则众,命寡则寡,命治则治,命乱则乱,命寿则寿,命夭则夭,虽强劲,何益哉?”这种看法对不对呢?是不是有命这么一个东西?墨子用三表法进行检验。,首先,“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墨子说:“盖尝观于圣人之事,古者桀之所以乱,汤受而治之;纣之所以乱,武王受而治之。此世未易,民未渝,在于桀纣则天下乱,在于汤武则天下治,岂可谓有命哉!”其次,“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墨子说:“我所知命之有与亡者,以众人耳目之情知有与亡。有闻之,有见之,谓之有;莫之闻,莫之见,谓之亡。然胡不尝考之百姓之情。自古及今,生民以来者,亦尝有见命之物,闻命之声者乎?则未尝有也。”,第三,“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说,以赏罚为例,“执有命者之言曰:上所以赏,命故且赏,非贤故赏也。是以入则不慈孝于亲戚,出则不长于乡里,出处不度,出入无节,男女无辨。执有命者言曰:上之所罚,命故且罚,不暴故罚也。以此为君则不义,为臣则不忠,为父则不慈,为子则不孝,为兄则不长,为弟则不弟。”墨子又用所谓三表法考察音乐艺术,得出非乐的结论。墨子说:,“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一刍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宇之居以为不安也,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古代圣王生活俭朴,艺术享受不符合他们的作为,音乐怎样不符合百姓的利益,墨子说:“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乎乐器,以为事乎国家,非直掊潦水、拆壤垣为之也,将必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乐器造好之后,“今王公大人惟毋处高台厚榭以观之,钟犹是延鼎也,弗撞击,将何乐得焉哉?其说将必撞击之。惟勿撞击,将必不使老与迟者。老与迟者,耳目不聪明,股肱不必强,声不和调,明不转朴。将必使当年,因其耳目之聪明,古肱之毕强,声之和调,明之转朴。使丈夫为之,废丈夫耕稼树艺之时;使妇人为之,废妇人纺绩织衽之事,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今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既已具矣,王公大人肃然奏而独听之,将何乐得焉哉?其说将必与人,与君子听之,废君子体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艺术享受是否应该永远受到否定排斥?墨子认为,将来社会发展了,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还是可以讲究美的。他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思想。,2、征圣、合道、宗经 荀子重视语言问题,针对语言问题提出征圣、合道、宗经的评判标准。(1)荀子把语言分为命(名)、期(判断)、说、辨。他说:“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辨。”“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累而成文,名之丽也。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喻一意也。辨说也者,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期命也者,辩说之用也。”,荀子认为期命辨说非常重要,他说:“故期命辨说也者,用之大文也,而王业之始也。”()荀子集中讨论所谓辨。他认为有所谓“圣人之辩”、“士君子之辩”、“小人之辩”。他说:“有小人之辨者,有士君子之辨者,有圣人之辨者。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辨者也。”“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说行则天下正,说不行则白道而冥穷,是圣人之辨说也。”,“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辨者也。“听其言则辞辨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噡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所谓“奸人之雄”就是“小人之辨”。,()战国时期,多奸人之雄、小人之辩,思想混乱驳杂,荀子尖锐指出:“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今圣人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则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也。”“今圣人没,天下乱,奸言起,君子无执以临之,无刑以禁之,故辨说之。”,()因而要有关于语言的评判标准。荀子的主张是:a、征圣。荀子主张,人们的一切言论以圣人为师,象圣人那样言说。这就是征圣。他说:“学者,以圣人为师。”“凡言议期命,是非以圣人为师。”荀子所谓圣人,一是指先王,他说:“凡言不合先王,虽辩,君子不听。”特别是指孔子,他说:,“孔子仁智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也。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徳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此不蔽之福也。”先王和孔子都是圣人,唯一的区别只在得势与不得势。荀子说:“圣人之得势者,舜禹是也”;“圣人之不得势者,仲尼是也。”,b、合道。荀子又讲合道。他说:“辩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道之工宰也。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而期,质情而喻,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合文,辨则尽故,以正道而辨奸,犹引绳以持曲直,是故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处道而不贰,吐而不夺,利而不流,贵公正而贱鄙争,是士君子之辩说也。”“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道是什么?荀子说:“道也者,何也?曰:礼义辞让忠信是也。”主要是礼义,荀子说:“凡言,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辩说譬喻,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奸说。”c、宗经。荀子推重经典,他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他强调学习经典,也强调经典对人们语言活动的典范意义。这就是宗经。,d、道、圣、经不可分 所谓征圣、合道、宗经,虽是三个方面,在荀子那里,这三个方面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一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征圣、合道、宗经的思想对后来影响很大。,第二章 先秦文论(下)上一章主要讨论的是儒家文论,也讲到了墨子的文论,这一章主要讨论老庄和法家的文论,没有讲到的儒家文论也还会有所涉及。一、无为与审美这里主要讲老子的文论。老子关于文学的议论很少,其与文学有关的思想大约是其无为说,这涉及到老子对文学的态度和某种审美理想的建立。无为,本是老子的基本思想主张。这里先从老子的无为思想说起。1、无为而治,绝学无忧()什么叫无为?无为与有为对立,就是不作为,就是保持事物本有的状态。老子主张无为。,他说:“明白四达,能无为乎?”“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所谓无为主要是一种政治哲学,即主张无为而治。他说:“无为,则无不治。”“圣人无为,故无败。”()老子的思想有很强的现实性。他认为,是有为造成了社会问题。他说:“智慧出,有大伪;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要解决社会问题,就要无为。老子说:“爱民治国,能无智乎?”“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甚至对无为进行哲学的论证。他说,比如,“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一切知识、学问、文学、艺术,都是有为的产物,老子主张无为,排斥有为,从而有否定文化,排斥文艺的倾向。他说:“绝学无忧。”“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2、无为与自然、素朴老子又讲自然。他说:“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圣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自然也就是无为。老子又讲素朴。他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素朴也就是无为。、无为与审美()老子把社会问题的根源归结为有为显然是不正确的,所谓无为而治,这种政治主张也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但是,老子深刻揭示了文化和自然的对立,强调文化的负面影响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无为是指事物本有的状态,所谓无为,从正面说就是自然素朴的意思,因而对无为的主张,又可以说是在张扬一种自然素朴的审美理想。剥除自然素朴的政治色彩,更可以看到这一点。老子说:“恬淡为上。”“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复归于朴。”,()文艺固然是有为的产物,也确实有许多文艺是矫情做作的,但如果有一种文艺,不那么做作,比较自然素朴,这样的文艺,老子恐怕也是不会反对的。认为老子不反对自然素朴的文艺,甚至树立了崇尚自然素朴文艺的审美理想也是可以成立的。、无为与虚静老子又讲静、虚静。他说:“静为躁君。”“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归根曰静。”“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虚静甚至涉及到审美心理问题。,静、虚静也就是无为。所谓无为,一般指外在行为方面,虚静是指内在心灵方面,是指内在心灵的无为。虚静甚至涉及到审美心理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