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测试》PPT课件.ppt
信息系统测试,1.授课内容,第1章 概述第2章 软件测试基础第3章 软件测试技术 第4章 Web信息系统测试方法 第5章 信息系统测试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第6章 课程实验,第1章 概述,1.1信息系统的概念1.1.1信息和数据1.1.2信息系统1.1.3信息系统测试1.2信息系统的分类1.2.1事务处理系统1.2.2管理信息系统1.2.3决策支持系统1.3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1.3.1系统调查1.3.2系统分析1.3.3系统设计1.3.4系统实施1.3.5系统维护,第2章 软件测试基础,2.1软件错误和软件缺陷2.1.1程序正确性和软件错误2.1.2软件错误的类型2.1.3描述软件错误的术语2.1.4软件缺陷的定义2.1.5软件缺陷产生的原因2.2软件测试基本知识2.2.1软件测试的定义2.2.2软件测试的重要性2.2.3软件测试的目的和原则2.2.4软件测试的对象2.2.5对软件测试的错误认识,第2章 软件测试基础,2.3软件测试方法2.3.1人工测试和机器测试2.3.2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2.3.3静态分析和动态测试2.4软件测试过程2.4.1单元测试2.4.2集成测试2.4.3确认测试2.4.4系统测试,第3章 软件测试技术,3.1结构化系统测试技术3.1.1人工测试技术3.1.2黑盒测试技术3.1.3白盒测试技术3.1.4静态分析技术3.1.5动态测试技术3.2面向对象系统测试技术3.2.1面向对象测试基础3.2.2面向对象测试内容,第4章 Web信息系统测试方法,4.1 Web信息系统的特点4.1.1 Web信息系统的概念4.1.2 Web信息系统的特点4.2 Web信息系统测试技术4.2.1功能测试4.2.2性能测试4.2.3可用性测试4.2.4安全性测试4.2.5客户端兼容性测试4.2.6接口测试4.2.7性能测试实例,第4章 Web信息系统测试方法,4.3 Web信息系统安全检测4.3.1入侵检测4.3.2漏洞扫描4.4 Web信息系统安全策略4.4.1物理安全策略4.4.2访问控制策略4.4.3信息加密策略4.4.4安全管理策略,第5章 信息系统测试的设计、组织与实施,4.3 Web信息系统安全检测4.3.1入侵检测4.3.2漏洞扫描4.4 Web信息系统安全策略4.4.1物理安全策略4.4.2访问控制策略4.4.3信息加密策略4.4.4安全管理策略,2.课程目的,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理解信息系统测试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学习信息系统测试的组织与管理方法和技术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软件测试工具(包括测试工具和管理工具),培养学生实际从事信息系统测试工作的能力。,3.课程要求,1.按时上课2.完成作业3.完成实验 4.考试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和应用题。试题以概念、名词术语和问题解答等特点为主。试题层次:理解占45%,简单运用占40%,综合运用占15%。考试成绩:平时20%,考试80%,1.1信息系统的概念,人类对信息的掌握和管理经历了很多阶段:,手指结绳竹简皮革 树皮纸张电话 电视 录音机 录像机计算机,1.1信息系统的概念,早期的计算机仅仅是一个科学计算的工具.人们也曾尝试将计算机用于信息处理。如,人口普查。,1.1信息系统的概念,现代计算机是集科学计算、信息收集和信息处理的综合机器.其中更重要的是信息管理功能.,1.1信息系统的概念,“计算机”还是“电脑”?,1.1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集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管理和分析技术、组织管理技术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应用。建立信息系统的目的:在于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和输出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实现各级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1.1.1信息和数据,1信息和数据,数据:可以被记录、通信和识别的符号,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原始事实。信息:按特定方式组织在一起的原始事实的集合,信息已经具有了超出客观事物原始事实本身的额外价值和含义。,1.信息和数据,例子:在一个学生班中,某门课程每个学生所得的分数对老师来说是原始数据,而把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加工处理,就可以计算出每个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平均成绩对教师来说就是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平均成绩来判断该班学生学习的总体情况。,2信息的特性,(1)正确性(2)完备性(3)相关性(4)及时性,(1)正确性,正确的信息就是没有错误的信息;不正确的信息常常是由于对不正确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而造成的。,(2)完备性,完备的信息就是那些包含了所有重要事实的信息。例子:统计某门课学生平均成绩 如果在计算平均成绩时漏掉了前十名学生的成绩,那么得出的结果显然就不能准确的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3)相关性,相关的信息就是那些决策者用得着的信息。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事实上,过多的、冗余的、不相关的信息会导致信息超载。例子:统计某门课学生平均成绩 要想衡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所有学生的平均身高显然就是与教师的教学水平不相关的信息,也是冗余的信息。,(4)及时性,及时的信息就是那些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传送过来的信息。例子:1.上个星期的天气预报对于生活在这个星期的人们来说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它不够及时。2.定票系统,如果不及时更新售票信息,则可能将已售票再次出售。,1.1.2信息系统,1信息系统的组成 2信息系统的功能,1信息系统的组成,1信息系统的组成,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管理和分析技术、组织管理技术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应用。信息系统是由硬件、软件、数据库、远程通信和人员组成的信息处理的统一体。,1信息系统的组成,(1)硬件:系统物质基础。(2)软件:系统大脑。(3)数据库:信息仓库:(4)远程通信部分:信息通道:(5)人员:信息处理开发者、执行者、信息受益者。,1信息系统的组成,(1)硬件:是用来进行输入、处理和输出数据或信息的计算机设备。(2)软件:是计算机的各种程序、数据和文档的集合。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系统软件控制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应用软件主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信息处理的任务。,1信息系统的组成,(3)数据库:是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和信息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且可以为各种用户共享。(4)远程通信部分:可以帮助人们通过电子邮件等技术来进行通信和交流,使人们能够相互交换信息,协调信息系统的工作。(5)人员:信息系统人员包括所有管理、运行、编码和维护人员等。,2信息系统的功能,(1)信息收集(2)信息处理(3)信息存储(4)信息传输(5)信息输出,(1)信息收集,把分散的、零散的数据或信息收集起来并加以记录、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或信息转换成为系统要求的格式,作为系统的输入。信息处理的正确性依赖于数据输入的正确性,因此信息的收集是完成信息系统其它功能的重要基础。,(2)信息处理,只有经过加工的数据才能成为信息。信息处理就是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信息处理的方式一般包括排序、分类、归并、查询、统计、预测、模拟以及各种数学运算。例如,对财务数据进行统计、结算、预测分析等。,(3)信息存储,数据经过加工处理成为信息以后,需要由信息系统负责存储保存。信息存储包括物理存储和逻辑组织两个方面:物理存储是将信息存储在适当的介质上;逻辑组织是指按信息的内在联系组织和使用数据,把大量的信息组织成合理的数据结构。,(4)信息传输,在数据收集完成以后,需要将数据传送给信息处理系统;在数据加工成信息后,也需要将信息传送给用户。,(5)信息输出,开发信息系统的目的就是为管理人员做出决策提供依据。信息系统的输出结果应当易读易懂,尽量符合用户的习惯。信息输出的格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除了可以输出在屏幕以外,还可以把信息输出到某种存储介质(如磁带、磁盘、光盘)上,这些信息既可以做进一步处理,又可以传输给其他系统作为输入。,1.1.3信息系统测试,1传统的软件测试技术2信息系统测试技术,1传统的软件测试技术,信息系统是软件系统的一个类别;信息系统可以采用c-s或b-s模式开发;信息系统的开发要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进行;同时,传统的软件测试技术也适用对信息系统进行测试。,1传统的软件测试技术,传统的软件测试把软件测试过程分成以下几个阶段: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1传统的软件测试技术,在传统的软件测试中,采用的软件测试技术包括:人工测试;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动态测试;静态测试。,2信息系统测试技术,根据信息系统的特性,我们可以把信息系统测试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负载测试;压力测试;用户界面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测试;接口测试。,1.2 信息系统的分类,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个组织可以被分成三个层次:,战略管理层:决定组织的发展方向;负责分配资源以实现整个组织的目标。战术管理层:同时承担一些与操作管理层相同的责任;主要关心的是组织的效益;确保组织能够正确地完成任务。操作管理层:管理普通员工和日常活动;主要关心的是组织的效率;确保组织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1.2 信息系统的分类,为满足不同管理层的需求,大多数组织都需要建立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事务处理系统(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TP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1.2.1 事务处理系统(TPS),1.概念事务处理系统:主要用来支持操作管理层人员的日常活动。事务处理系统的主要支持操作层。例如,支付员工工资、向顾客销售商品、向供应商付款等。,1.2.1 事务处理系统(TPS),2.组成:包括人员、过程、数据库及各种设备。3.作用:收集、处理和存储数据以供将来使用。有时,也称事务处理系统为数据处理系统(data processing system-DPS)。,1.2.1 事务处理系统(TPS),4.特征:(1)能迅速有效地处理大量数据的输入和输出。(2)能进行严格的数据编辑,以保证记录的正确性和及时性。(3)能通过审核来保证所有输入数据、事务处理程序和输出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4)提供有关系统安全问题的防护能力。(5)支持多点登录。,1.2.1 事务处理系统(TPS),例子:一个销售事务处理系统对客户订单的处理过程。,客户联系订单录入 查询库存 接受订单修改库存运货计划 运货执行 开票模块,1.2.2 管理信息系统(MIS),事务处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支持操作层,但对战术层和战略层的支持不够。战术层和战略层不仅需要组织内部综合形式的数据,同时也需要外部组织的一般范围和大范围内的数据。,1.2.2 管理信息系统(MIS),1.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在传统的数据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支持战术层。,1.2.2 管理信息系统(MIS),2.组成:包括人员、过程、数据库及各种设备。3.作用:帮助管理者实现企业目标,向管理者提供信息及其反馈,使他们能将现有结果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确定问题所在,寻求改善的途径和机会。,1.2.2 管理信息系统(MIS),4.特征:管理信息系统的输入数据包括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两个数据源:事务处理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内部信息来源。外部数据源则主要包括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等信息。,1.2.2 管理信息系统(MIS),例子:一个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型,1.2.2 管理信息系统(MIS),不足:管理信息系统负责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其他相关需求信息的提供。管理信息系统只是一种辅助管理系统,它所提供的信息需要由管理人员分析、判断和决策;面对一些复杂的决策问题时,它往往显得无能为力。,1.2.2 管理信息系统(MIS),管理决策的目标:制定是一个包括确定目标、收集信息、探索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预测、比较和选择;根据上述结果,对组织发展作出战略决策。但是,管理信息系统只能有效地支持那些目标明确、具有确定规则和信息需求的决策问题。管理信息系统的这些缺点导致了决策支持系统的产生。,1.2.3 决策支持系统(DSS),1.概念决策支持系统:支持系统可以为企业的某些问题做出决策。2.组成:包括人员、过程、数据库及各种设备。,1.2.3 决策支持系统(DSS),3.目标:制定是一个包括确定目标、收集信息、探索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预测、比较和选择;根据上述结果,对组织发展作出战略决策。,1.2.3 决策支持系统(DSS),4.特征:具有处理大量数据的功能;能从不同数据源获取并处理数据;提供报表和灵活的显示;完成复杂的统计分析;支持最优化、满意性、启发式方法;根据分析结果,作出决策。具有模拟执行功能。,1.2.3 决策支持系统(DSS),5.组成:人机交互系统;模型库系统;数据库系统。,1人机交互系统,支持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对话功能,是用户与系统联系的桥梁。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系统输入必要的信息和数据,从而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的实际运行。向用户显示运行的情况以及最后的结果。,2模型库系统,模型库系统是提供模型存储、生成和管理功能;按一定的结构形式将各种模型组织起来,存储在计算机中;对模型进行有效管理和使用:包括定义、组织、提取、访问、更新和合成模型。,3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DB)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存储大量数据的数据集合;按用户需求和计算机实现组织数据。管理和维护数据。,1.3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1.3.1 系统调查 1.3.2 系统分析 1.3.3 系统设计1.3.4 系统实施 1.3.5 系统维护,1.3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1.3.1 系统调查,目的:解决“问题是什么?它是否值得去解决?”这样的问题。任务:根据业务目标确认潜在的问题和机会。结果:制定一个详细定义的信息系统项目计划,包括对业务问题或机会的详尽表述,对需要的资源类型和数量的描述,以及是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的建议等。,1.3.2 系统分析,目的:解决“信息系统该如何解决问题?”。任务:对现有系统和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确定它的优点、缺点以及改进机会。结果:确定一系列的系统需求及优先级别。,1.3.3 系统设计,目的:进行系统的计算机设计。任务:完成系统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结果:完成技术设计详细描述系统的输入、输出和用户接口;描述硬件、软件、数据库、通信设施、工作人员和具体化的开发步骤;展示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1.3.4 系统实施,目的:创建或购买在系统设计中详细列出的各种系统组成部分,进行装配,并让新系统或修改系统投入运行。任务:为让用户有效使用系统做好准备。结果:产生一个安装完毕的,可操作的满足业务需求的系统。,1.3.5 系统维护,目的:检查、修改和增强系统。任务:维护及修改系统已使它可持续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结果:产生满足用户需求的、更加完善的系统。,本讲到此结束,谢谢!,